奧巴馬印度行是要制衡中國

歡迎會員在此言論自由論壇發表任何題材評論文章。題材跨越地域界限, 希望全球各地會員就當地發生的事與物, 踴躍發表你的評論。讓全球每個角落會員都能分享你言而有物、高水平的評論。會員發表的評論文章屬個人意見, 不代表本網站立場。
Post Reply
samuel
Posts: 2017
Joined: Fri Aug 06, 2010 1:29 pm

奧巴馬印度行是要制衡中國

Post by samuel »

美國與世界:奧巴馬印度行是要制衡中國
2010年11月16日

許多人抱怨奧巴馬總統印度之行花費過高,這種抱怨既愚蠢又惡質。美國本來就應不計代價保護它的領袖,特別是他的第一站為孟買,這裏兩年前才發生當代最殘酷、歷時最久的恐怖攻擊之一。
有人說,今年七月英國首相卡梅倫出訪印度搭的是英航班機,那又如何?你認為美國為何要建造七四七飛行宮殿並印上代表總統的圖案─無非是希望所到之處都能引起民眾讚嘆。
也有人抱怨,白宮包下孟買五星級的泰姬瑪哈飯店所有房間。但密勤局還能怎麼做?把房間留給巴基斯坦境內的伊斯蘭恐怖分子?

我承認印度當局把孟買甘地博物館周圍椰子樹上的椰子全都割掉,是有點熱心過了頭。或許那些永遠領先我們一步的敵人,正在研發以火箭推動的椰子彈。對門外漢來說,反椰子措施似乎有點過頭了。
相對於耗費巨資讓總統安全出訪的另一選擇,就是哪裏都別去,但這不在選項之中。總統出訪是外交最高形式,其象徵意義十分重大。沒有人記得尼克遜在中國做了甚麼;改變世界的是尼克遜去了中國。

印度之行特別必要的原因是,奧巴馬在去年訪問中國時熱切過頭,不但對主人投注許多時間、力氣和讚美,還古怪地想要拉攏北京形成G─2兩國集團合作局面。更糟的是,奧巴馬建議中國插足南亞,公然冒犯印度的主權與區域優勢,顯示美國默認中國霸權。
這個霸權正是今天亞洲日益緊張情勢的源頭。現代中國相當於一世紀前的德國─一個崛起、擴張、飢渴的政權,正尋找它的一席之地。
中國野心勃勃,爭奪越南、汶萊、馬來西亞、菲律賓和日本都宣稱擁有的資源豐富地域,已經引起鄰國焦慮。傳統上日本是主要的區域抗衡力量。但年事漸高、畏縮的日本,已無法再承擔這個角色。一度貧窮的中國和一度稱霸的日本,在權力平衡上的戲劇性變化,可從最近海上衝突危機的結果看出。日本在具有爭議的(釣魚台列嶼)水域拘捕中國船長,中國則祭出稀土禁止出口措施,最後日本屈服了。

這使得美國身為「境外制衡者」的傳統角色更形重要。中國的鄰國,從南韓一路到印度,都需要美國支持他們對抗中國。
這些國家當中,曾和中國發生邊界戰爭的印度,就是美國夥伴關係中最重要的天然靠山。它不只是我們天作之合的同盟─民主政體、採用英語、自由市場、尊重法治,在戰略上也符合需要:我們都面臨激進伊斯蘭分子的威脅,以及中國崛起的長期挑戰。
這就是為何奧巴馬戲劇化呼籲推動印度為聯合國安理會永久成員國,如此重要的原因。儘管聯合國無用且過時,安理會席次仍具象徵意義。它有助提升印度的地位,拉攏它成為我們最具戰略意義的第三世界盟國。

中國不是敵人,但仍是麻煩的對手。這也是為何印度必須成為我們亞洲外交政策重心、以及為何奧巴馬的印度行值回票價的原因。

柯翰默 Charles Krauthammer
《華盛頓郵報》專欄作者
samuel
Posts: 2017
Joined: Fri Aug 06, 2010 1:29 pm

國際舞台風雲變幻

Post by samuel »

國際舞台風雲變幻

日本寄望甚殷的亞太經濟合作峰會(APEC)並無突出成就,會後發表的《橫濱願景宣言》,承諾繼續推動亞太自由貿易區,其實是一紙空文,既無具體內容,亦無時間表。反而美國近年插手亞太事務,倡議的「泛太平洋戰略經濟夥伴關係協定」(TPP),卻是密鑼緊鼓,擬於明年內成事。

日本原意要在今次APEC扮演主導角色,極力促銷亞太自由貿易區,結果因釣魚島事件與中國反面,被後者冷待,更由於無法擺脫美國的控制,被TPP的拉力所牽引而一事無成。怪只怪經濟實力不足,立場左右搖擺不定,加上二戰期間對亞洲各國所犯下的滔天罪行,至今仍難以令當地民眾忘懷而有所警惕,如今右翼政客當道,更難游說亞洲各國支持。

不論是APEC還是TPP,沒有中國的積極參與,成效存疑。龐大的十三億人市場,雄厚的購買力,中國在亞太地區的取態如何,事關大局。

美國擔心中國主導亞洲的政經走勢,千方百計尋找切入點,以削弱中國的影響力,奧巴馬為挽救疲弱的國內經濟,積極開拓海外市場,崛起中的亞洲,更是首選。原來只有汶萊、新加坡、智利及新西蘭簽署的自由貿易協議,美國去年決定加入,並拉攏越南、秘魯及馬來西亞等國參與,獨缺中國,日本亦處境尷尬。

國際舞台風雲變幻,美國以TPP孤立中國用意明顯。奧巴馬表面講樂意看到中國的發展,內裏卻採取各種手段要拖慢中國的行進速度,在國際政治圈中,早已是公開的秘密。

中國對TPP未有明確表態,僅表示持開放態度,相信要視乎美日及亞太地區各國的動向才有所決定。但積極參與國際事務,爭取有利的外部環境,始終是國策的立足點所在。

宋立功
samuel
Posts: 2017
Joined: Fri Aug 06, 2010 1:29 pm

奧巴馬背後的亞洲

Post by samuel »

奧巴馬背後的亞洲

2010年11月22日



美國總統奧巴馬的亞洲之行和先後召開的東亞峯會、G 20峯會以及亞太經合峯會將亞洲的挑戰暴露在世人面前:現今,雄心萬丈的中國與鄰居之間的緊張關係正在改變着這一地區的地緣政治。
令人注目的是,奧巴馬亞洲之行僅限於幾個民主大國:印度、印尼、日本和韓國──這些國家能對中國形成包圍,遏制其崛起。一年前,他還在苦苦尋求與中國展開合作,從氣候變化到貿易及金融監管的眾多領域,都希望與中國成為合作夥伴,這反映出美國有意接受中國的崛起。

應對中國崛起的傲慢

如今,奧巴馬的中國戰略已經失敗,他開始尋求前任用過的方法──發展合作夥伴,以應對中國崛起後的傲慢。亞洲其他國家也在尋求新的均衡,共同採取防禦戰略。
快速崛起的亞洲早已成為全球地緣政治中心。亞洲大國的實力變遷正在挑戰自身的和平與穩定。亞洲大部份地區充滿了戰略不均衡,有必要花血本助其建立地緣政治穩定性。
中國的崛起使得許多亞洲國家開始建設雙邊安全合作關係,此類合作反映了各國有意對中國的行為做出積極回應,以使後者不至於越線,打破「和平崛起」的自我定位。
但要建立真正的合作夥伴關係需要漫長的過程,因為這要求雙方相互包容和妥協。比如近年來,美國僅將印度視為「軟盟友」,以避免背負合約義務。儘管美印雙邊關係迅速升溫,雙方的期望和利益仍存在着不少衝突。
美國同時也在爭取越南,甚至已與後者展開了民用核設施事務談判。不過,在美越關係上,雙方都受冷戰思維影響。越共內部對越美關係也存在着重大分歧。越南意欲拉攏美國以應對中國的強權戰略,但一些越南領導人依然擔心美國意圖對越南實行演變。
儘管緬甸在遏制中國方面有着戰略重要性,昂山素姬最近也結束軟禁重獲自由,但美國仍然繼續對其實施嚴格制裁,目的就是顛覆其政府。美國的制裁使緬甸越來越依賴中國。
中美關係本身也面臨着諸多困難,但雙方均沒有明顯的競爭或對抗意思。對美國來說,中國的崛起實際上有利於美國在亞洲的軍事部署。中國因素還有助於美國鞏固現有盟友並吸引新盟友,從而擴大其在亞洲的影響力。
因此,美國將維持其在亞洲戰略版圖上核心影響力的地位,而亞洲其他主要國家的影響力卻在削弱。即使中國、印度和日本在亞洲形成一個不等邊的戰略三角,且中國這一邊最長,其他兩邊(日本和印度)加起來也總能超過它。毫不意外,如今亞洲國家關係發展最快的就是印日關係。

對現有秩序構成挑戰

如果將俄羅斯也考慮進來─於是三角形成為了四邊形──那麼中國實際上將陷入重重包圍。日本、俄羅斯、印度,再加上美國的援手,將不僅使亞洲沒有任何機會發展成以中國為中心,也將給中國帶來戰略噩夢。但是,最近的事態發展顯示,俄日之間要達成友好關係還早着呢。
在這樣的地緣政治背景下,亞洲很可能將維持不穩定狀態,新聯盟可能出現,舊聯盟可能改變,軍事力量不斷加強,這些因素都將對現有秩序構成挑戰。
中國的「虎」年真是名副其實──在這一年中,中國在領土問題上發出了最強硬的聲音,從日本到印度的近鄰都感到了它的威脅。事實上,二○一○年應該被銘記為中國領導人不惜犧牲自己國家的利益轉向擴張政策、從而使美國得以重回亞洲中心舞台的一年。
Project Syndicate, 2010

布拉馬.切蘭尼( Brahma Chellaney)
新德里政策研究中心教授
samuel
Posts: 2017
Joined: Fri Aug 06, 2010 1:29 pm

美國與世界:總統成功策劃的年度大騙案

Post by samuel »

美國與世界:總統成功策劃的年度大騙案

二○一○年減稅大決戰,獲勝的其實是奧巴馬─但眾議院民主黨人渾然不知。朝野上周達成的協議中,總統讓美國史上最龐大的救市方案成功過關。此政策將在未來兩年內,把向中國借貸的一萬億美元挹注到美國經濟─而兩年後正好是下屆總統大選。這樣還叫挫敗?
如果奧巴馬直接要求國會通過第二套救市方案,會讓人笑掉大牙。但他仍成功讓共和黨提議,在未來兩年內增加政府支出及減稅共九千九百億美元。
這番成就可不簡單。畢竟提出這項提議的共和黨人,是高舉着限制政府權力及減少政府負債的主張,在二○一○期中選舉獲勝。而且總統的赤字委員會才發表報告,指全美民眾已產生新共識,認為政府應緊縮預算並撙節開支。


讓共和黨人自鳴得意
部份共和黨人還自鳴得意,以為「救市方案二號」是走共和黨路線(多是指減稅政策),而非像民主黨在「救市方案一號」中恣意撒錢。
在國家為這份最新的免費午餐付出昂貴代價後,這套方案將使美國國內生產總值(GDP)增加一個百分點,失業率降低一點五個百分點。這成果能輕易影響二○一二年總統大選的成敗。
奧巴馬絕非儍瓜。他不但成功讓共和黨人增加他的連任機會,還讓他們愚弄了自己剛到手的、二度有機會的形象。而奧巴馬獲得這一切,付出甚麼代價?只不過是延後兩年再將高收入者的邊際稅率增加四點六個百分點,以及比民主黨人期望數值略低的百分之三十五遺產稅率。
左派人士吶喊:奧巴馬違背了神聖的原則。
奧巴馬對這群幼稚的左派人士公開表示憤怒,是政治高招。如此他至少表面上看來走回中間溫和路線。唯一能讓中間選民再度青睞他的方法,是改變外界認為他是左派人士的主流(且正確)看法。


抨擊左派是出於算計
他在記者會抨擊那些政府所謂「職業左派人士」,帶着心意已決的算計。畢竟,左派還能跑到哪兒去呢?難道二○一二年總統選舉日他們會待在家裏不去投票?或是投票給共和黨?
當前有一股聲浪是,左派會另外提名民主黨總統候選人,挑戰奧巴馬。真的嗎?數十年來,非裔美國人可是這個黨最忠實的選民。無論時局好壞,無論民主黨籍總統面臨彈劾或經濟衰退,無論任何事發生,非裔美籍選民都有九成投票給民主黨。非裔美國人經歷了四個世紀的苦難,終於看到一個自己人當上總統,而他們的黨竟然不讓這個人競選連任?
即使是民主黨人也沒這麼笨。剩下的問題只是,他們有沒有笨到搞不懂他們選出的總統成功策劃的這樁年度最大詐騙案。

柯翰默 Charles Krauthammer
《華盛頓郵報》專欄作者
Post Repl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