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人非燕王 不聽這一套

歡迎會員在此言論自由論壇發表任何題材評論文章。題材跨越地域界限, 希望全球各地會員就當地發生的事與物, 踴躍發表你的評論。讓全球每個角落會員都能分享你言而有物、高水平的評論。會員發表的評論文章屬個人意見, 不代表本網站立場。
Post Reply
samuel
Posts: 2017
Joined: Fri Aug 06, 2010 1:29 pm

港人非燕王 不聽這一套

Post by samuel »

港人非燕王 不聽這一套

回歸十三年,北京為香港選了兩位特首,都很失敗,因為,第一,他們沒有治理好香港;第二,他們都不得人心,都會是在一片輿論的唾罵聲中下台或結束任期。朝廷沒有選對人,箇中已有很多教訓,有沒有好好總結,也只有天曉得,今後會不會不斷重蹈覆轍就更難說。

其實,無論是董建華還是曾蔭權,在他們上台不足兩年時,已暴露出他們實在不堪大任,當不好特首,管不好香港,老百姓已很不滿意,不過,朝廷總是給自己找到一些「不宜換人」的理由,讓事情拖下去、爛下去。董建華比較有自知之明,人也老實忠厚,主動請辭讓賢;曾蔭權則「堅持到底」,耍手段周旋。在特首這個問題上,朝廷「耳朵根子軟」,容易被各種說法左右,也容易聽信特首的「訴苦」和解釋,變得一會兒這樣,一會兒那樣。這個弱點被人掌握後,有人就容易鼓舌如簧,為自己巧於開脫,甚至「邀功請賞」也。

戰國時期的蘇秦為了在燕王面前「消除誤會」,以保住權位,便對燕王說:我有個鄰居在外地做官,他老婆勾佬,姦夫擔心事敗,他老婆說不用擔心,我已準備好毒酒,隨時要他命。過了幾天,老公返家,老婆讓一妾侍捧毒酒給男主人喝。那妾侍知酒有毒,很是為難,結果只好假裝跌倒,把酒灑了,男主人大怒,用鞭抽打妾侍。蘇秦對燕王說:妾侍灑掉毒酒,對上是保護男主人的性命,對下是為了維護女主人的地位,這是多麼忠心耿耿呀!但她卻遭鞭打。我所做的事情,和妾侍灑酒一樣,也是好心沒有好報呀!果真如此,今後還有誰敢效命大王呀!蘇秦果然善辯,本來已經發現蘇秦「首鼠兩端」的燕王又改變主意,說今後再不會輕信「讒言」。

曾蔭權也有這個本事,他明明施政不濟,把香江搞得亂七八糟,中央不滿,但他可以用自己在中央和港人之間受「夾板氣」來辯解,塗脂抹粉。只是港人非「燕王」,不聽這一套。

柳扶風
samuel
Posts: 2017
Joined: Fri Aug 06, 2010 1:29 pm

識人用人「撞大運」

Post by samuel »

識人用人「撞大運」

革命也好,造反也好,還是幹甚麼大事也好,都有一個識人用人的問題。對此,往往不能有太周密的「計劃」,不能有千挑萬揀的機會,許多時候是「撞大運」,趕上甚麼算甚麼。孫中山搞革命時,在法國輪船上邂逅張靜江,當時孫中山很落魄,張靜江卻對孫很崇拜,一門心思支持他。張靜江交給孫中山他在法國的地址說:「先生搞革命需要多少錢,我就付多少錢」。兩人約定,孫要經費時可給張發電報,以ABCDE五個英文字母為暗語,A代表一,乃一萬法郎,B代表二,乃兩萬法郎……

孫中山只是邂逅張靜江,完全不了解他,張靜江那時更是無名之輩,孫、江「法輪約定」之後,各奔前程,再無聯繫。後來,孫中山要發動起義,四處籌款無着落,焦急之中忽然想起了張靜江,並語黃興等一批革命志士,大家都不信,孫讓胡漢民一試,按地址向巴黎發電報,只有一個C字。不到二十天,一張三萬法郎的匯票從巴黎匯到東京同盟會總部,同志們一片驚呼。

幹大事必會遇到奇人奇事,大家講的就是一個信字。因為事奇事大,說出來往往沒人信,為此,孫中山當年得了一個孫大炮的花名,很多人不信他,但他卻很相信人。有一次吳大洲、薄子明到東京對孫中山說:山東組織起義,現已有二、三千人把握,有錢即可發動。孫問要多少錢,吳答一千元。孫說,好吧,昨剛收到南洋華僑匯款一千二百元,你們就拿一千元吧。幾天後有人對孫說,吳大洲的話靠不住,小心他把錢騙走亂花。孫說,革命不怕受騙,也不怕失敗,哪怕一百件革命事業有九十九件失敗,而只有一件成功,革命就可勝利。

幹大事的人,就要有這樣的思維和胸襟才能最終成事。不過,這都是草莽時期的心態和所為,執政治國坐天下,就不能這麼「撞大運」,就不能這樣識人用人,否則必撞板,像朝廷用董建華、曾蔭權當特首,就「撞」出了很多麻煩。

柳扶風
samuel
Posts: 2017
Joined: Fri Aug 06, 2010 1:29 pm

強政勵治信口吹 跛腳政府何能為

Post by samuel »

強政勵治信口吹 跛腳政府何能為

本屆港府上任之初,擺出一副以民為本、強政勵治的姿態。然而,一項最新研究發現,過去五年間,政府立法的成功率慘不忍睹,逾四成法案無法通過,要麼打入冷宮,要麼不斷押後,要麼遭立法會否決。事實在在證明,港府所謂強政勵治,根本是自欺欺人。

有團體發表關於特區政府管治能力的評估報告,結果令人失望,過去五年間,港府共推出一百一十四項法案,只有六十四項獲立法會通過,成功率僅五成六,失敗率高逾四成,也就是不合格。研究還顯示,過去五年間,每年平均需押後或擱置的法案,高達三成四。研究人員不諱言,立法成功率未如理想,反映港府施政能力不足,欠缺足夠的政治能量推動新政策,「同董建華時代一樣,正面臨嚴重管治能力危機。」

不錯,說是一回事,做是另一回事,大量事關民生的政策法案都是「說得出,做不到」,只能說明港府高高在上,脫離現實,罔顧民意,熱衷於閉門造車。由於欠缺民意基礎,港府推出的政策不是考慮欠周全,錯漏百出,就是倒行逆施,純屬擾民,不斷惹來爭議甚至大規模抗爭,結果無法在立法會成功闖關,不得不擱置、押後,甚至遭否決。以環保政策為例,港府不敢對污染大戶開刀,而是降低標準,耍一點花拳繡腿的功夫應付民意,停車熄匙立法就是代表作之一。在民意壓力下,當局只好一再擴大豁免範圍,即使最後勉強通過,亦形同虛設。

更離譜的是,有些法案尚未推出就被無限期打入冷宮。自○六年起,港府一再聲稱會向立法會提交有關中央屠宰的法案,然而始終只聞樓梯響,不見法案來。一拖再拖之後,食物及衞生局局長周一嶽竟然聲稱,由於禽流感風險下降,全面擱置中央屠宰。事實上,禽流感風險揮之不去,早前就再有一名市民感染禽流感,可見法案被凍結的真正原因是港府擔心反對聲音大,與其獻醜,不如藏拙。

遭到同樣命運的還有規管僱主不合理解僱員工的《僱傭(修訂)條例草案》,當局先後四次聲稱將提交立法會審議,可惜至今無影無蹤。港府坐視打工仔的弱勢困境,致使無良僱主有恃無恐,勞資關係不斷惡化,僅此一端,足證「官商勾結」並不是空穴來風。

本屆政府上任至今所通過的法案之中,多是爭議性較小的經濟議題,而在備受詬病的教育及社福民生方面,由於擔心得罪既得利益者,港府連觸碰的膽量都沒有。過去三年間,教育局及公務員事務局未有發表任何諮詢文件,遑論推動法案。顯而易見,港府根本沒有大刀闊斧改革弊端的勇氣,而是一早抱住得過且過的心態,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少一事不如不做事,最終碌碌無為,一事無成。

弱勢政府百事哀。因為民望低企,因為害怕批評,港府取易捨難,凍結了容易引起社會大規模抗爭的教育及公營部門改革,大量重要的民生及經濟法案也一拖再拖。問題是,港府採取鴕鳥政策,躲得了一時,躲不過永遠,有關問題積重難返,最終會釀成更大的危機。

事實勝於雄辯,無論港府如何標榜強政勵治,無論高官如何羞於承認已經跛腳,都是徒勞的。本屆政府僅剩下一年多任期,只會更加弱勢,更加膽怯,更欠缺推動政策改革弊端的勇氣與決心。歷史會記住,由於港府管治無能,施政空轉,香港又浪費許多寶貴的歲月。
Post Repl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