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壇評論員: 從台灣這場學生運動看馬英九的能力P1 / 學運決定退出議場的動作做得很漂亮 P6

歡迎會員在此言論自由論壇發表任何題材評論文章。題材跨越地域界限, 希望全球各地會員就當地發生的事與物, 踴躍發表你的評論。讓全球每個角落會員都能分享你言而有物、高水平的評論。會員發表的評論文章屬個人意見, 不代表本網站立場。
editorial
Posts: 19103
Joined: Fri Jul 20, 2012 2:08 pm

Re: 論壇評論員: 從台灣這場學生運動看馬英九的能力 / 除退服貿外 馬接受太陽花3訴求 P3

Post by editorial »

1396166414825_BE68EBC1066335F57D9742AF044CEAFA.jpg
1396166414825_BE68EBC1066335F57D9742AF044CEAFA.jpg (105.87 KiB) Viewed 6931 times
凱道反服貿黑潮 現場已湧35萬人
2014年03月30日14:47

330反服貿活動今日下午一點登場,主辦單位強調要和平理性溫柔,目前人潮不斷湧進凱道、景福門跟中山南路,主辦單位下午2點宣布,人數湧進35萬人。

13:01 318總指揮林飛帆在議場內表示,將會和陳為廷會輪流到凱道坐鎮。

13:10 有民眾要從凱道旁邊經過,卻遭到層層管制,最後直接跟活動糾察吵了起來,民眾怒罵糾察,「是沒有警察可以管你們了嗎」,這段話引起其他民眾不滿,雙方爆發口角,氣氛一度緊張。

13:30 330凱道湧黑潮,現場人數達2萬人。

13:33 大批員警進駐聯合辦公大樓、教育部、監察院等,警備車戒備。

13:47 捷運台大醫院站月台擠爆,工作人員緊急出動引道、舒緩人潮。

14:00 主辦單位宣布參加人數達35萬人。

14:32 根據《壹電視》報導,疑似接獲恐嚇消息,318總指揮林飛帆原訂14:30到場,目前暫時留守立院議場。

14:37 陳致中夫婦到場,黃睿靚以母親角色發言,表示馬總統錯估民意,沒聽進學生的意見。

14:44 閃靈樂團主唱Freddy上台發言表示,看到這麼多台灣人到場,他覺得走路有風。

15:13 導演柯一正上台與黑衫軍合照,記錄下歷史性一刻,吶喊自己國家自己救。

15:20 318總指揮陳為廷離開議場,前往凱道,根據《壹電視》報導,陳為廷離開時,有人朝他丟擲不明物品。

15:26 318總指揮林飛帆宣布,凱道民眾達50萬人。

15:35 律師顧立雄率領律師團上台。

16:22 318總指揮陳為廷赴發言,帶領群眾一起高喊「退回服貿、捍衛民主」、「同胞要團結、團結真有力」。

17:00 318總指揮林飛帆走出立法院,攔計程車前往凱道,他表示必須把人帶回立院,周圍民眾高喊「林飛帆,選總統」。

17:40 318總指揮陳為廷回到立法院議場,坦承有同學收到恐嚇簡訊,內容是「你不要在鬧了,小心會有血光之災。」

17:52 中研院副研究員黃國昌上台,表示先立法再審查。

17:55 318學運總指揮林飛帆抵達凱道接受訪問,表示晚間7點要將群眾帶回立院。

18:23 前國策顧問郝明義上台播放總統發言影片,批總統發言。

19:00 滅火器樂團上台表演,民眾拿手機點亮螢幕跟著節奏搖擺。

19:27 318學運總指揮林飛帆上台,向群眾表示,我們寫歷史,並向政府重申4點訴求。

19:45 黑衫軍占領凱道活動結束。
Last edited by editorial on Sun Mar 30, 2014 8:32 pm, edited 2 times in total.
editorial
Posts: 19103
Joined: Fri Jul 20, 2012 2:08 pm

Re: 論壇評論員: 從台灣這場學生運動看馬英九的能力 / 除退服貿外 馬接受太陽花3訴求 P3

Post by editorial »

沒有三項承諾,只有三個圈套
2014年03月30日09:42

作者:徐偉群(中原大學財經法律系副教授、台灣守護民主平台理事)

昨天(3/29)傍晚馬召開記者會後,媒體一致說,馬承諾學生三項訴求。但是,事實上,根本沒有三項承諾,只有三個圈套。大家如果接受了馬的說詞,就是中了圈套。主要理由如下:

1.「兩岸協議監督機制法制化」:

學生與公民團體所要求的「法制化」,自始就是國會立法,而且是訂專法。馬和國民黨都知道。因為在野黨在上會期呼應公民團體要求,提出七個版本的專法,全數被國民黨封殺在程序委員會外,且高達108次,同時,馬顯然也知道,公民團體日前也發表了民間版專法。這就是馬口中的八個版本專法。

馬在記者會上說,法制化有三個模式:(1)訂專法;(2)修改「兩岸人民關係條例」第五條;(3)「四階段溝通原則」訂為「作業要點」。其中,訂專法是民間和在野黨要的,而後兩者則是馬江提出的。後兩者是什麼呢?就是「行政命令」。請記得,「兩岸人民關係條例」第五條是個「授權規定」,所謂修改,其實也是修改後的「授權規定」,一樣是「行政命令」。換言之,如果接受馬的說法,那麼「國會本會期儘速完成法制化工作」,也就可以是「國會儘速在本會期完成行政命令備查程序」。

如此一來,馬真正要「儘速促成」的,根本不是「國會監督」,而是「國會完全授權」,毫無監督可言。

2.「逐條討論,逐條表決」:

馬的談話內容裡完全沒有說出由「委員會」審查,也沒有提到「項目」或「特定承諾表」(兩岸服貿協議是由24「條」的條文加兩個附件所構成的,不是只有條文而已);馬的說辭裡更沒有答應學生和公民團體所要求的「實質」審查、可提案和可修正等要求。相反地,馬在談話裡再度強調依國際慣例不能修改,服貿不過關會影響國際信譽等假知識。

所以,如果接受馬的說法,那就等於也接受將服貿協議放到院會裡,進行逐條「形式審查」,逐條「形式表決」的騙人方案。

3.「公民憲政會議」:

學生與公民團體訴求「公民憲政會議」時,已經清楚表明,馬的「行政權獨大」、「以黨控制國會」的統治模式已經造成憲政危機,提出「公民憲政會議」就是要解決憲政問題。而馬一方面強調自己持開放態度,他方面則主張由「行政院」研議「公民憲政會議,或國是會議,或『經貿國是諮詢會議』」,而且是將這個會議用來討論「經濟的未來」。大家如果接受馬的說法,那麼就等於也接受 「由行政院召集經貿國是諮詢會議,討論台灣經濟的未來」。換言之,這樣的會議不但不是以處理行政權獨大問題為目標,反而是授權行政院來定義台灣經濟的未來。而這不正是馬政府過去幾年來透過 ECFA 和服貿協議在做的事情嗎?不正是引發此次學生佔領行動的根源嗎?如果大家接受馬的這套說辭,其結果就是馬的「就地正當化」。

有人說馬昨天的記者會釋出了善意。但是,「設圈套」不可能是善意,設圈套只會是「惡意」,請大家在嚴肅思考後,共同拒絕馬的詭辯型說辭。
editorial
Posts: 19103
Joined: Fri Jul 20, 2012 2:08 pm

Re: 論壇評論員: 從台灣這場學生運動看馬英九的能力 / 除退服貿外 馬接受太陽花3訴求 P3

Post by editorial »

27sino-taiwan-articleLarge.jpg
27sino-taiwan-articleLarge.jpg (64.18 KiB) Viewed 6929 times
什麼引爆了台灣學生反服貿
李蔚為
2014年03月29日

3月24日清晨破曉時分,一台通體鮮黃,碩大鈍重的水箱車緩緩從台灣行政院大院的角落啟動。

大院的中央廣場上,有兩、三百名抗議學生手鉤手坐在地上。水箱車開始發威,頭頂的噴槍衝出的巨大水柱猛力擊打在路面上,不時左搖右擺地「掃射」。學生背向車子壓低了頭,用背脊的弧度對抗兇猛的水柱。

這是一場「鎮暴行動」的尾聲。九個小時前,台灣行政院被反對台灣和中國大陸簽署《兩岸服務貿易協議》(以下簡稱《服貿協議》)的學生攻佔。他們從已經佔領的立法院出發,希望再攻下一個街廓外的行政院。但警察從凌晨兩點強力反擊驅離。此時其它地方的抗議者己經被清空,只剩一小群人在廣場中央做着毫無希望的抵抗。

「為什麼!?」一個被水柱狠狠擊中的女孩凄厲的嘶吼,從引擎、水流和警察的腳步聲里鑽出來,直衝天際。

女學生「為什麼?」的責問,要從馬英九對兩岸關係的整體規劃說起。

從2008年國民黨重返執政以來,建立與中國大陸更緊密的經貿關係就成了政府施政的首要課題。2010年兩岸先在重慶簽署《兩岸經濟合作框架協議》(ECFA),其中規範雙方儘快完成「投資保障」、「貨品貿易」、「服務貿易」和「爭端解決機制」等四項協議。一等這些協議完成簽署,兩岸自由貿易協議的完整架構就宣告完成。

2012年兩岸在台北簽署《投資保障協議》後,緊接着《服貿協議》登場,去年完成簽署。經過了九個月的20場公聽會後,台灣立法院在3月17日的審查會上,由於民進黨立委發動肢體抗爭,以搶走麥克風等方式強行杯葛。主持會議的國民黨立法委員張慶忠這時使用預藏在身上的「小蜜蜂」麥克風,躲在會議場角落的廁所邊,以自說自話的方式宣布委員會審議程序完成。完全違背了去年6月朝野黨團的協商承諾:服貿協議全文及開放承諾表必須「逐條討論、逐條表決」。

張慶忠此舉點燃了青年學生的怒氣,一經引爆就不可收拾,他們接連攻佔立法院和行政院,與馬英九政府發生激烈衝突。

ECFA連同其後的四項子協議,究其本質是自由貿易協定,而自貿協定的本質是國家與國家或地區之間在相互撤除貿易壁壘過程中的一種討價還價的攻防結果,台灣官員愛用「give & take」,有與有取來表述,原本是常態。

一項被認為是談判自由貿協議的「常態」狀​​況,為什麼會在台灣引發繼「野百合」之後最大的一場學運?「野百合」運動是台灣在1​​990年3月16日至3月22日發生的一場學生運動。在這場運動中,人數最多時曾經有將近6000名來自台灣各地的大學生,集結在中正紀念堂廣場上靜坐,提出「解散國民大會」、「廢除臨時條款」、「召開國是會議」、以及「政經改革時間表」等四大訴求。這是中華民國政府遷台以來規模最大的一次學生抗議行動,也對台灣的民主政治有着相當程度的影響。

如果說「野百合」運動是對國民黨威權統治下,對1949年來自大陸、終生不必改選的國會議員仍占絕大多數這一畸型體制的反抗,反服貿運動的答案之一則藏在「予和取」的內涵,也就是這紙服貿究竟「給」出了什麼?「給」出了誰的?又「取」了什麼?「取」到的是誰?

無論是中國大陸還是台灣官方,對服務貿易協議的宣傳都是「對台灣有利」、「大陸向台灣開放八十項,台灣向大陸開放六十四項」......,更簡單的說法就是「讓利」。

單看數字似乎是對台灣有利,但進一步追究會發現,台灣大力遊說通過這一紙服貿協議的主力,如果不是有意從製造業轉進服務業的大陸台商,就是在台灣本地已經有相當規模的業者,包括金融或網絡購物。中國大陸的廣大市場,將為他們帶來實實在在的利益,這一點無需懷疑。

但相對的,台灣也要向中國企業開放市場。根據台​​灣大學經濟系教授鄭秀玲的計算,向中國開放六十四項服務業後,直接、間接受到影響的勞工將超過四百萬。這個人數是台灣總人口的六分之一;勞動人口的五分之二。他們有相當一部分是以中、小、微型企業或家庭式作坊工作。

而中國大陸資本雄厚的的企業一旦進入台灣市場,絕大多數的中、小企業都會受到嚴重影響。

縱使官方強調中國大陸資本將同時創造就業機會,但擁有自營企業,不論身體上的勞動品質和心理上擁有一份希望的感受,豈是日復一日守在大企業流水線上可以相比的?這是在評估服貿時,任何經濟研究院的模型都跑不出的因素,但它卻實實在在左右着台灣青年人對服貿的感受。

因此,「讓利」這一因素愈是突出,年輕人對服貿就愈發不安。因為這意味着階級分化和貧富差距將隨之加深。他們感覺到馬英九政府是以他們未來創業發展的可能性,換取現下擁有強大遊說力道的資本家的利益。為了阻止自己遭到「世代剝奪」,他們起而奮力抗擊。

第二個因素,是憂心台灣自由開放的政治、社會環境將因為服貿遭到侵蝕。

台灣文化圈備受敬重的出版業者郝明義,在服貿協議簽字前一天發出一篇文章「我們剩不到二十四小時了」,打響了反服貿的第一槍。他開始意識到服貿協議的傷害,是印刷業的開放。

郝明義在文章中提到,在中國官方控制的出版集團中,「出版」、「印刷」、「書刊零售」和「書刊發行」四個行業是統整為一的,由新聞出版總署主管,任何一個省級出版集團,莫不同時經營這四個項目。

在台灣的出版業者以往莫不希望能藉服貿談判,一舉打開這條產業鏈,讓台灣的出版業有機會到大陸發展,以台灣的多元文化創意形塑一個「華人文化圈」的夢想。

然而結果是台灣政府在服貿談判時,竟然拆開了這四個行業,把除了「出版」之外的另外三個向大陸開放。結果將使得台灣的出版業未來可能遭到上游中資印刷廠和下游的中資發行、通路商夾擊。

再者,如果進入台灣的集團,是帶有政治目的的官營出版事業,一旦出版業上、下產業鏈四項有三項落入中國官方資本掌控,勢必大幅改變台灣的出版、文化業的面貌。「我們引以為傲的自由、開放、多元、多樣的出版面貌,以及閱讀選擇,也勢必會產生質變,」郝明義在文章中說。

郝明義的憂心引發廣大的迴響和延伸討論。有人再舉出「廣告代理業」為例。服貿協議開放中國大陸業者在台灣經營廣播、電視以外的廣告代理業。但反對服貿的團體相信,中共政權可以通過陸資廣告業的運作操控台灣輿論。例如向支持中共政權的傳媒投放廣告以示支持,或者抽走廣告懲罰立場中立或反中的媒體。

反對服貿的人士深信,一旦開放廣告業,台灣的傳媒、文化產業將被商業利益一步一步納進中共中宣部的「審查圈」里。而在筆者的採訪中,沒有任何證據顯示馬英九政府的幕僚班子,曾經針對服貿可能造成「軟國力」喪失的問題,做過任何仔細的評估。

事實上,在此之前台灣媒體產業已經為「中國因素」的入侵掀了一陣波瀾。一份原本被視為自由派標竿的報紙「中國時報」在被大陸台商蔡衍明收購後,立場急速轉向親中。蔡衍明接着收購電視台、併購其它平面傳媒的擴張行動,受到一部分公民和學生團體的強烈抵制及反對。參與「反旺中」的學生們,同樣是這次反服貿佔領行動的核心成員。

從「反旺中」到「反服貿」,台灣高度參與社運的一群青年學生和學者,用一以貫之的論述和行動策略,發動了只是規模更大,操作更細膩的學生運動。逐步為「反抗中國」建立了系統化的論述。但他們的想法是多數還是少數呢?一些民意調查或許可以提供參考座標:

在一份由台灣《天下》雜誌公布的民調中,62%受訪者認為自己是「台灣人」,自認「既是台灣人也是中國人」的有22%,自認是「中國人」的僅8%。

而在上述的統計中,18到29歲的年輕世代認為自己是台灣人的更高達75%,創下同類調查的新高。因此或可以這麼說,隨着兩岸長期隔離分治,政治體制差異愈來愈大,台灣的年輕人已經成為支持台灣獨立自治的新生力量。而這一份對中共政權的恐懼和不信任,在反服貿一役中展露無遺。

從3月23日晚上起,行政院被佔領了一夜。就在五天以前,同一批人也用同樣猝不及防的手段,佔領了立法院大院及議場,到筆者完稿這一刻,佔領仍在持續。

引爆台灣學生以如此激烈的方式衝擊的兩股導火索,一是中共黨國資本主義挾自由貿易帶來的貧富差距和階級分化;另一股是對中共政權的反抗和恐懼,加上對台灣的本土認同。兩股導火索被國民黨立法委員幾近胡鬧的便宜行事點燃,一舉炸翻了台灣政府體制。

馬英九從2008年以來,汲汲追求、念念不忘的是他的「歷史定位」。他執着地認定藉著自由貿易協議與讓台灣經濟和中國大陸深度整合,深信這是台灣經濟脫胎換骨之道。

但在他的治下,代表五權分立的機關,一星期內就有兩個院被佔領,寫下了1911年辛亥革命以來最難堪的一筆歷史紀錄,這一點歷史定位,已經毫無懸念地確定了。

3月25日,台灣總統府發出了聲明:馬英九願意在不設前提的情況下和學運代表會談,學生也隨即開出了會面的條件。雙方共同為結束這一場重創國家體制抗議行動創造了條件。

雖然學運遲早會結束,但服貿協議審議的最終結果仍舊是乾熱天氣下的火藥庫。如果馬英九承諾的「逐條討論、逐條表決」,只是讓服貿協議從一次表決過關變成一百次表決後過關的話,對抗議團體而言,發動這場曠日費時的學運,甚至在行政院承受鎮壓、流血,結果只矯正了一項議事程序,這真是情何以堪?但只要出現一點修改,整份服貿就必須退回重談。除非中共領導人同步鬆口,否則馬政府接受重談的可能性幾近於零。換句話說,最可能的結果還是這紙服貿協議最後照章通過生效。

但這個結果也將完全摧毀馬英九和反對群體之間的互信,埋下另一次更大衝突的種子。特別是接下來除了ECFA的後續協議外,兩岸還計劃商簽更敏感的「互設辦事機構」協議;直接涉及言論自由問題的「文化交流協議」和「新聞機構常駐」等等。

除了協議,還有高層政務人員互訪,例如國台辦主任張志軍訪問台灣,甚至是習近平與馬英九的會面等。這張馬英九早已規劃停當,一路推動到任期屆滿的路線圖,都將因為這場服貿爭議而走來難如蜀道。
editorial
Posts: 19103
Joined: Fri Jul 20, 2012 2:08 pm

Re: 論壇評論員: 從台灣這場學生運動看馬英九的能力 / 除退服貿外 馬接受太陽花3訴求 P3

Post by editorial »

林飛帆:總統請接受人民指揮!
2014年03月30日19:38

反黑箱服貿學生衝入立法院佔領立法院議場進入第13天,截至今天18時已321小時。太陽花學運今天號召10萬人上凱道,湧入逾50萬人湧入凱道。目前學運總指揮林飛帆正在台上發言,林飛帆說,人民就是這個國家的總指揮!我們要指揮的對象,就是一個已經脫序的政府,馬總統,請你接受人民的指揮!

前國策顧問郝明義砲轟政府,這麼容易讓學生闖進立法院後又闖進行政院,不是無能至極,就是故意,無恥至極!郝明義嗆,警政署長你不下台誰下台!郝明義並要安慰被打的同學,心中不要留下陰影,該參加的抗議活動,未來還是要參加,這次「就當倒楣」摔機車!

凱道現場民眾不斷高聲疾呼「先立法再審查」,並呼籲馬總統出來面對。

稍早律師顧立雄穿律師袍率領律師們到場,顧立雄表示,義務律師團已達418位,作學生與民眾的後盾,無怨無悔,律師團控訴國家暴力,將用所有法律手段,對國家暴力提出嚴正指責。顧立雄說,律師團不管學運到哪一天,都會與學生跟民眾站在一起,做大家堅強的後盾。

3月24日受到警察暴力的3位學生稍早上台向大眾說明被打經過,其中一位女同學表示,他們真的沒有破壞行政院的公物,也沒有偷吃太陽餅。

清大學生魏揚的父母,東華大學副教授魏貽君及楊翠,跟全台各地的教授一起到立院,表達反服貿,魏揚的父親更說,他們一家四口今日都會走上凱道。到場反服貿的民眾年齡層很廣,其中上午有一名小學生,上台發言,全場掌聲不斷,他帶頭喊口號退回服貿,底下的學生們也跟著吶喊。
editorial
Posts: 19103
Joined: Fri Jul 20, 2012 2:08 pm

Re: 論壇評論員: 從台灣這場學生運動看馬英九的能力 / 除退服貿外 馬接受太陽花3訴求 P3

Post by editorial »

太陽花學運已在升高!

上個星期截稿後,台灣的太陽花學運失控,學生和群眾攻進行政院,到了3月24日(上星期一)凌晨,警察動員幾千人強制驅離,一時之間警棍盾牌齊飛,許多人都被打得頭破血流。

事情發生後,警方最先表示只是「柔性抬離」、「沒有打頭」,行政院江宜樺甚至表示警察只是「拍拍學生肩膀」,但在這個手機攝影的時代,人做的事必然留下痕迹,於是從星期二起,報紙電視大量學生頭破血流的畫面出現,於是警察以不符比例原則的暴力鎮壓學運,遂成了上個星期喧騰國際的事件。經過這次拙劣的鎮壓,反而更打高了學運的氣勢,台灣民眾同情學生的更多。學運又再升高,學生們決定,在30日(星期日)下午1點起,另召10萬人「穿黑衣,上凱道」。由於學運升高,所以連日以來,台灣的總統府如臨大敵,總統府已擴大維安封鎖區,四周用拒馬掛刀片的鐵絲網團團圍住,甚至台灣反恐的憲兵夜鷹特勤隊也出動,如果學生及群眾敢衝進封鎖線,最先是強制用棍棒驅離;再用塑膠子彈射擊;如果情况再惡化,則會視為政變革命,用實彈開槍。一旦學運搞到需要開槍,台灣的全面大動亂即難以避免。雖然學生一再表示他們會「和平非暴力」,但學運擴大升高,就會出現許多無法預測的情况。因此台灣人只能禱告,希望「330」的活動能和平落幕,千萬不要搞到開槍殺人的局面。但無論如何,這場太陽花學運從「318」佔領立法院,到「323」攻入行政院、爆發流血鎮壓,至今已滿12天,即將進入13天,學生已表示,他們在立法院的靜坐抗議將會持續。而學生的4點訴求﹕(一)退回服貿協議;(二)兩岸協議監督法制化,先立法、再審查服貿協議;(三)召開公民憲政會議;(四)要求朝野立委站出來,響應人民的訴求。基本上都是馬英九不可能答應的,因此學運遂只得一直僵持。學生們已表示,如果馬英九對他們的訴求能有回應,學生們「不一定要上凱道」,但由整個情勢以觀,這已不可能。

馬政府四誤判 學運爆發主因
這次台灣的太陽花學運,已整整12天,如果反省整個過程,馬政府一連串的誤判,實在是學運爆發的主因﹕

第一個誤判,乃是國民黨發動立委,在3月17日立法院的審查聯席會,以非法的方式闖關,馬政府認為只要闖過,服貿協議即可通過。但它不知道,這種不守法的硬闖,已碰到了人民容忍的底線,於是遂有「318」的群眾和學生到立法院去抗議,當天下午學生衝進立法院議場,出現太陽花學運。

第二個嚴重的誤判,乃是學生佔領立法院後,距離只有一條街的行政院即暴露在危險中。但事後發現,行政院的維安很差,行政院四周早有鐵網拒馬,但那些拒馬並沒有固定在地面上,只是放在那裏,人一多,一推就倒。這乃是行政院被攻入的主因。

第三個誤判,乃是全世界的統治者在面對各種運動時,對學生運動最為小心,農民及工人運動可以鎮壓,學生運動絕不可以鎮壓,學生運動一旦流血,統治者的統治正當性即會嚴重受創。馬政府動用數千警察,用棍棒盾牌毆打學生,立刻震驚了全世界,台灣人民對學生的支持立即升高。學運流血乃是壯大的動力,而這個動力乃是馬政府自己送給學生的。太陽花學運流血後,行政院長江宜樺以前的台大政治系學生即在網上連署,宣稱「江院長,請下台!」用暴力打學生,乃是馬政府致命的誤判。

第四個誤判,乃是學運流血後,馬政府已成國民公敵,它如果有知,就必須對服貿問題做出讓步,使學運勝利,但馬政府卻絕不退讓。上個星期,馬政府一直在搞各種小動作,例如宣稱要和學運領袖會面,企圖表現他是多麼的客氣、學生是多麼不講理;國民黨的媒體也一直在發布各種謠言,要醜化學生。但現在時代已變,這種手法立刻就被人看穿手腳,馬政府更被人不齒。相反的,倒是學生已懂得利用電視展開宣傳,動員群眾,3月28及29日兩天,學運領袖即陸續上電視為「330」造勢。

因此,太陽花學運已進入13天,馬政府實在手忙腳亂,潰不成軍。學運方面已在民間募款,在《紐約時報》上刊出大幅廣告,許多大學都已展開罷課,而馬政府仍在玩那種要大學校長勸告學生回去上課的老把戲。這次學運搞得無法善了,馬政府的誤判,以及一直自以為是,要用各種小手段瓦解學運,實為最大原因。

這次在截稿前,還沒有看到學運結束的信息,「330」學生要發動10萬人,穿黑衣,上凱道。根據人們估計,如果台北從凱達格蘭大道到立法院,人要塞滿,大約要20萬人,學生發動的人群,如果超過10萬或20萬,那將是異常壯觀的場面。台北的總統府、總統官邸、行政院、立法院、司法院、監察院等重要權力象徵機構,全都在這一個地段。如果這個地段發生意外,台北即可能失控。「330」到底會有多少人?會不會情勢失控?總統府內已憲兵進駐,他們會不會向學生開槍?學生集會完畢後,如果超過時限而沒有解散,會不會又重演暴力驅散的戲碼?答案在「330」晚上即可揭曉!

南方朔
editorial
Posts: 19103
Joined: Fri Jul 20, 2012 2:08 pm

Re: 論壇評論員: 從台灣這場學生運動看馬英九的能力 / 除退服貿外 馬接受太陽花3訴求 P3

Post by editorial »

占領議場不退! 林飛帆:離開就沒談判籌碼
2014年03月31日11:07

反服貿學生總指揮林飛帆今天上午11時召開記者會,在馬總統未提出具體承諾之前,會繼續占領國會,不會離開,「因為只要放棄議場,我們沒有任何談判籌碼。」

林飛帆重申堅持4項訴求,今天開始,一樣持續佔領國會不會停止。林飛帆說,昨天活動平和順利落幕,將繼續對馬提出訴求,因為馬總統並未真正面對50萬人上街訴求,呼籲馬總統正視人民的聲音,給全民一個具體的承諾,而非華麗的言詞,馬未有善意回應前,學生不會離開,因為只要離開議場就沒有談判籌碼。
editorial
Posts: 19103
Joined: Fri Jul 20, 2012 2:08 pm

Re: 論壇評論員: 從台灣這場學生運動看馬英九的能力 / 除退服貿外 馬接受太陽花3訴求 P3

Post by editorial »

學生運動本質

反服貿的黑衫軍在凱達格蘭大道集會,抗議馬政府服貿協議的處理方式,據統計有五十萬人參與,蘇貞昌、蔡英文、謝長廷三位要競選黨主席的民進黨要角都前往參加。學生代表表示,如果馬英九不具體地回應學生的訴求,抗議不會結束,有香港媒體就認為,台灣的民主政治可能走向泰國化,即由群眾運動而非立法機構決定政策。

據實而言,台灣的民主法治之路比泰國堅實得多,泰國的群眾運動和此次的學運本質上有極大的不同,形式的不同、訴求的不同、目標的不同。首先五十萬人走上街頭抗爭,用的是和平理性方式,時間一到人群離去,回復廣場的平靜。

這一場和平的示威靜坐,沒有暴力只有理性的訴求,而泰國的黃衫軍或過去的紅衫軍都有暴力場面出現,且結合了軍隊來推翻政府,有軍隊就有武力的抗爭,危及人民的安全,而台灣學生的黑衫軍只有民進黨的幾個要角默默支持,不敢有所積極表現以免模糊訴求。

其次,黑衫軍僅對馬政府施政不滿提出訴求,讓國會代議政治能更完善,不受政府的行政權破壞。黑衫軍希望政府承諾建立透明機制,口號訴求絕非推翻政府,此與泰國恰恰相反,泰國是政變,拉下領導人推舉自己擁護者,而台灣就連浩浩蕩蕩一時的紅衫軍也只是要求阿扁為貪腐下台。

台灣二十年來已深知民主政治就是選票政治,人民以選票來制裁不符期望的政黨或領導人,台灣公民意識提升,人民希望能自我參與政治訴求。

這場太陽花學生運動和平理性,在抗爭史寫下了民主的一頁,和平非暴力的訴求要求參與者不做越矩的行為,靜坐示威的自我克制成就了和平抗爭之實,展現力量守護民主,可以看出民意所向,民氣所在。

江素惠
editorial
Posts: 19103
Joined: Fri Jul 20, 2012 2:08 pm

Re: 論壇評論員: 從台灣這場學生運動看馬英九的能力 / 除退服貿外 馬接受太陽花3訴求 P3

Post by editorial »

馬英九:服貿監督機制法制化草案最快週四送出

3月31日訊 據“東森新聞”報導,30日臺灣反服貿民眾集結上凱道,學生代表再度重申對服貿協議的4大訴求。馬英九也在31日時發表回應,馬英九指出,關於服貿協議的監督機制法制化,草案最快會在4月3日(星期四)送出。

馬英九表示,馬辦願意用最誠實的態度向同學們說明服貿議題,他們願意將兩岸協議機制監督法制化,這禮拜一定會有具體行動出來,在週四的經貿會議最快就會有結論。但馬英九重申,把服貿協議退回“行政院”重啟協商,是不可能做到的,因為這樣國際會對臺灣此舉感到非常錯愕。
editorial
Posts: 19103
Joined: Fri Jul 20, 2012 2:08 pm

Re: 論壇評論員: 從台灣這場學生運動看馬英九的能力 / 除退服貿外 馬接受太陽花3訴求 P3

Post by editorial »

聯合晚報:誰請你代表“人民”了?


《聯合晚報》發表社論《誰請你代表“人民”了?》,原文如下:

一大早,上班的上班,上學的上學,家庭主婦趕去市場買菜,股票投資人坐在號子裡看盤…,典型的“太陽依舊升起”的景象,除了立法院裡殺氣騰騰,警方和學生僵持不下。不同立場的人對服貿協定、對肢體抗爭各有不同看法,但針對學生佔據議場高喊“人民反對服貿協議”、“人民要求逐條表決”,一個合理的疑問是:2300萬人,每一個都是“人民”,到底是誰授權你代表了?誰說你佔領立法院是代表我“人民”的意見?

服貿協議鬧出如此爭議,令人遺憾,卻又並不意外。民意支持度不高的馬政府尚難以化解外在反對意見,送進立院朝野協商這奇怪的機制註定了前途未蔔,在高度爭議中打算強度關山更是不智之舉。一連串障礙下來,引爆了衝突,學生團體比民進黨更加身先士卒,更加無懼於以身試法。如此火爆場面好久不見,臺灣民主好像倒退到解嚴前後。

只不過,今天的言論自由度遠勝於當年,老百姓對“政黨輪替”的選項更是操作熟練。換言之,這早已不是一個“人民無法發聲”的年代。也因此,學生雖自認“抗爭無罪”,但“學生我最大”的姿態卻沒什麼道理,贊成服貿協議者難道就不是“人民”嗎?憑什麼你口口聲聲人民如何如何?“我是人”沒錯,但“我”只是“一個人”!

以往抗爭頻繁的年代,新聞報導有一用語,稱某些人是“街頭抗爭的常客”、“社運的熟面孔”,有點暗諷特定人馬習於抗爭之意。這次立院衝突事件中的部分學生、學者,不客氣地講,稱得上是近年各種抗議活動的“常客”、“熟面孔”了,嗆馬、丟鞋、聲援勞工、反媒體壟斷…,各式主題“無役不與”。相當程度上,對抗體制的精神不是沒有意義,當今臺灣也非容不下異議分子。但以服貿協議如此事關眾多人民利益的議題來說,抗議者凡事皆反對到底的激烈做法,不是反而分散、沖淡了對此事論理的正當性和說服度?

此刻不少民眾會這麼想吧:我是“人民”,我對服貿協議有自己的看法,沖進立法院的學生請不要宣稱代表了我這個“人民”!

記者亞May:

誰代表人民? 當然是共產黨啦! 當年是共產黨代表四億五千萬人民打敗國民黨的。所以國民黨敗退台灣後,中國人民解放了! 成立共和國了! 看看我們新中國的憲法就知道中國人比台灣人享有更高的人權、自由、民主。


網友WKY: 在香港行不通,因香港有《商品説明條例》貨不對辦會被刑事檢控。
editorial
Posts: 19103
Joined: Fri Jul 20, 2012 2:08 pm

Re: 論壇評論員: 從台灣這場學生運動看馬英九的能力 / 除退服貿外 馬接受太陽花3訴求 P3

Post by editorial »

白狼到了! 轟學生佔議場是土匪
2014年04月01日14:20

中華統一促進黨總裁「白狼」張安樂號召2千人今天衝立法院,下午1時半先在監察院集合,目前白狼人已抵達,且面帶微笑。張安樂重話批佔領立院的學生,「你把議場佔了,還要檢查身分證,這是土匪耶!」

他表示,學生林飛帆及陳為廷先破壞程序、挾持議會,等於當人質,就像土匪把你的孫子綁了。當年他為了青春不留白而做了兄弟,但法律是最後一個防線,我們年輕時沒有這個機會,「我很羨慕你(林飛帆)」,台灣好不容易走到這個程度,以前「野百合」在中正紀念堂,現在學生佔議場還檢查身分證「這是土匪耶」,警方也瀆職,第一天就該趨離,希望依法制暴。

張安樂表示,沒有一個體制十全十美,但要珍惜,不滿意就破壞的話,再回頭已百年身,「不滿意馬總統你可以罷免,做不到他2年後也會換掉」。張安樂並批評反服貿學運總指揮林飛帆、陳為廷做法不可取,並說今天不容許以暴制暴,但請警方以法制暴,中華統一促進黨立場是希望服貿不過。

林飛帆:白狼搞錯對象 訴求者不是我們

2014年04月01日15:12

台北地檢署追查323佔領行政院的聚眾滋擾案,黑色島國青年陣線成員陳廷豪否認是首謀,最後被依妨害公務罪嫌獲5萬元交保。反服貿學生總指揮陳為廷剛剛召開記者會
聲援,並痛斥行政院長江宜樺「你錯了!」社會運動是無罪的,但若檢方持續變打手,用司法手段把學生變暴民,我們也不會逃避。

陳為廷高喊「江宜樺,你錯了!」竟換了位置就換腦袋,學生會有如此行為,是長期壓迫下不得不這樣抗爭。

學運總指揮林飛帆則認為,白狼訴求的對象不應是學生,而是政府,學生是無力者,被壓迫而走上街頭,「他們對我們提訴求是本末倒置,真正該解決問題的是馬政府!」
Post Repl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