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畫大師齊白石 (香港中國國畫藏友會)

歡迎會員在此言論自由論壇發表任何題材評論文章。題材跨越地域界限, 希望全球各地會員就當地發生的事與物, 踴躍發表你的評論。讓全球每個角落會員都能分享你言而有物、高水平的評論。會員發表的評論文章屬個人意見, 不代表本網站立場。
editorial
Posts: 19051
Joined: Fri Jul 20, 2012 2:08 pm

Re: 中國畫大師齊白石 (香港中國國畫藏友會)

Post by editorial »

嘉德香港書畫專場成交過億
2013年10月08

  10月5日,嘉德香港2013秋季拍賣會在港島香格里拉大酒店舉槌。經過2天的激戰,昨天圓滿收官,總成交額5.1億港元。在首次推出的“大觀——香港之夜”夜場中,17件中國書畫拍品總成交額為1.4億港元。其中,宋理宗《楷書淺沙流水聯句》冊頁,以4255萬港元拔得本場頭籌。

  嘉德香港經過兩季拍賣會之後,在2013年秋季將北京已經成熟的夜場品牌“大觀”推廣至香港市場。此次夜拍以“宮廷藝術”為主線,彙集了從世界範圍搜集而來的中國書畫、油畫、瓷器、傢俱、工藝品幾大門類最為重量級的作品。其中,中國書畫部分包括北美“碧湖山莊”珍藏的南宋楊皇后《楷書清涼境界七絕》團扇、宋理宗《楷書淺沙流水聯句》冊頁、《秘殿珠林》著錄清代宮廷畫家張為邦的《下元靈佑圖》、《石渠寶笈》著錄清代重臣和書法家張照的《行書禦制詩》、張學良“定遠齋”舊藏的錢維城與董邦達山水冊等。該專場最終以1.4億港元收槌,成交率達82%。其中,宋理宗《楷書淺沙流水聯句》冊頁,估價為950萬至1200萬港元,經過數輪競投,以4255萬港元拔得本場頭籌。張為邦的《下元靈佑圖》以3335萬港元成交,成為本場第二高價。瓷器工藝品部分表現最為突出的就是“清乾隆‘自強不息’蹲龍鈕碧玉璽”,以1725萬港元成交。

  此外,“二十世紀及當代藝術”專場也在前天下午落下帷幕,35件拍品總成交逾1.1億港元,成交率為77%。這也是嘉德香港首次推出的油畫專場,在拍品設置上主要集中在現代及當代板塊,分別圍繞“中西融合探索之路”及“後八九當代主力之確立”兩條中國藝術史的重要線索切入。趙無極1998年創作的《18.10.98》以2415萬港元成為本場拍賣的最高價,吳冠中的《滇池人家•雲水居》、劉煒的《大風景》和王沂東的《天上人間之二》均流拍。
editorial
Posts: 19051
Joined: Fri Jul 20, 2012 2:08 pm

Re: 中國畫大師齊白石 (香港中國國畫藏友會)

Post by editorial »

齊白石《稻穗草蟲》
齊白石《稻穗草蟲》
122257380_11n.jpg (19.62 KiB) Viewed 10305 times
齊白石《稻穗草蟲》[/b]

齊白石從37歲開始用功畫精細的草蟲,斷斷續續到80多歲,對於工蟲精確的描繪長達50多年之久,創造了“善寫意者,專言而後複寫生,自能形神俱見,非偶然得也。”這是齊白石認識中國寫意與工筆辯證關係的至理名言。工筆劃要遠看像“寫意”,近看像“工筆”,即工筆要重寫、尚意、傳神和生命力,並非只有水墨簡筆劃,才注重“寫意”,這個意是胸中之意,是源于自然有感於胸中的意境,即“外師造化,中得心源”。在工筆中強調寫意,向更深層次發展,就要如同寫意畫一樣,講究筆情墨趣,強調其神韻,並與文化修養相結合,對畫中意境的表達更完美深刻。齊白石50餘年的藝術實踐最終達到了上述工筆劃的最高境界,可謂前無古人,是唯白石始創的絕妙世界。

  此幅《稻穗草蟲》:遠看是一幅情趣盎然的田原之歌,豐滿的稻穗上落著一隻蝗蟲,全神貫注的貪食著稻米,地上一隻扭動著身子,揮舞著雙鉗,隨時將向蝗蟲發起攻擊的螳螂,讓人聯想起了“螳螂捕蟬黃雀在後”一幅活生生的帶有哲理畫面的思考。近看,蝗蟲、螳螂不但勾勒精細、老拙、自然,把質感和透明度都精確的表現出來,長須勁健挺拔,運筆斷續自然,用色純樸,有一觸即動之感,更難能可貴的是寫意部分,稻穀和地草更是用工筆畫法表現出來,雙勾線描的地草、葉片、稻米,就連稻米上的芒刺都用精細的線條勾勒出來。這幅作品充分展示了齊白石 對工筆劃“工中有寫、寫中有工、工寫兼程、渾然一體”的精確把握,更注重神韻、動感、情趣和生命力的完美體現。
editorial
Posts: 19051
Joined: Fri Jul 20, 2012 2:08 pm

Re: 中國畫大師齊白石 (香港中國國畫藏友會)

Post by editorial »

5025034f78f0f7364be460be0a55b319ebc4133c_看图王.jpg
5025034f78f0f7364be460be0a55b319ebc4133c_看图王.jpg (66.21 KiB) Viewed 10245 times
024f78f0f736afc3fd0c7e0eb319ebc4b745125c_看图王.jpg
024f78f0f736afc3fd0c7e0eb319ebc4b745125c_看图王.jpg (94.31 KiB) Viewed 10245 times

現代畫家徐悲鴻


2013/10/15 9:39:08

  導讀:徐悲鴻(1895-1953年),現代畫家、美術教育家。漢族,江蘇宜興人。曾留學法國學西畫,歸國後長期從事美術教育,先後任教于國立中央大學藝術系、北平大學藝術學院和北平藝專。1949年後任中央美術學院院長。擅長人物、走獸、花鳥,主張現實主義,于傳統尤推崇任伯年,強調國畫改革融入西畫技法,作畫主張光線、造型,講求物件的解剖結構、骨骼的準確把握,並強調作品的思想內涵,對當時中國畫壇影響甚大。所作國畫彩墨渾成,尤以奔馬享名於世。

  徐悲鴻是現代畫家、美術教育家,曾留學法國學西畫,歸國後長期從事美術教育,先後任教于國立中央大學藝術系、北平大學藝術學院和北平藝專。1949年後任中央美術學院院長,擅長人物、走獸、花鳥,對當時中國畫壇影響甚大,所作國畫彩墨渾成,尤以奔馬享名於世。
  1944年,徐悲鴻由於艱苦的物質生活和過度的勞累,不幸患上了嚴重的高血壓和慢性腎炎,在中央醫院治療7個月。1951年,徐悲鴻抱病到山東導沭整沂水利工程工地體驗生活,為勞模、民工畫像,搜集反映新中國建設的素材。

  1951年7月,徐悲鴻患腦溢血,半身不遂,1952年,抱病臥床一年有餘的徐悲鴻,腦溢血病症尚未完全消除,自9月起,徐悲鴻加強了身體鍛煉。1953年,徐悲鴻抱病指導中央美術學院教學工作,為結業班的學生講課,為教員油畫和素描進修小組上課。為抗美援朝的志願軍畫《奔馬》。
 1953年9月23日,徐悲鴻擔任第二次文代會執行主席,腦溢血症復發,26日晨,逝世於北京醫院,周恩來總理前往弔唁,入葬北京八寶山革命烈士公墓。
  生平簡介
  徐悲鴻(1895年7月19日-1953年9月26日),原名徐壽康,江蘇宜興市屺亭鎮人。中國現代畫家、美術教育家。他是中國現代美術教育的奠基者,主張發展“傳統中國畫”的改良,立足中國現代寫實主義美術,提出了近代國畫之頹廢背景下的《中國畫改良論》。

  徐悲鴻出身貧寒,自幼隨父親徐達章學習詩文書畫。1912年17歲時便在宜興女子初級師範等學校任圖畫教員。1916年入上海復旦大學法文系半工半讀,並自學素描。1917年留學日本學習美術,不久回國,任北京大學畫法研究會導師,並兼職于孔德學院。

 1919年赴法國留學,考入巴黎國立美術學校學習油畫、素描,並遊歷西歐諸國,觀摩研究西方美術。1927年回國,先後任上海南國藝術學院美術系主任、中央大學(中央大學1949年更名為南京大學)藝術系教授、北京大學藝術學院院長。1933年起,先後在法國、比利時、義大利、英國、德國、蘇聯舉辦中國美術展覽和個人畫展。抗日戰爭爆發後,在香港、新加坡、印度舉辦義賣畫展,宣傳支援抗日。

  後重返中央大學藝術系任教。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立後,任中華全國美術工作者協會(現中國美術家協會)主席、中央美術學院院長等職,為第一屆全國政協代表。徐悲鴻的作品熔古今中外技法於一爐,顯示了極高的藝術技巧和廣博的藝術修養,是古為今用、洋為中用的典範,在我國美術史上起到了承前啟後、繼往開來的巨大作用。

  他擅長素描、油畫、中國畫。他把西方藝術手法融入到中國畫中,創造了新穎而獨特的風格。他的素描和油畫則滲入了中國畫的筆墨韻味。他的創作題材廣泛,山水、花鳥、走獸、人物、歷史、神話,無不落筆有神,栩栩如生。他的代表作油畫《田橫五百士》、《徯我後》、中國畫《九方皋》、《愚公移山》等巨幅作品,充滿了愛國主義情懷和對勞動人民的同情,表現了人民群眾堅韌不拔的毅力和威武不屈的精神,表達了對民族危亡的憂憤和對光明解放的嚮往。他常畫的奔馬、雄獅、晨雞等,給人以生機和力量,表現了令人振奮的積極精神。尤其他的奔馬,更是馳譽世界,幾近成了“現代中國畫”的“象徵”和“標誌”。徐悲鴻長期致力於美術教育工作。他發現和團結了眾多的美術界著名人士。他培養的學生中人材輩出,成為中國美術界的中堅骨幹。他對中國美術隊伍的建設和中國美術事業的發展作出的卓越貢獻,無與倫比,影響深遠。1953年9月26日,徐悲鴻因腦溢血病逝,享年58歲。按照徐悲鴻的願望,夫人廖靜文女士將他的作品1200餘件,他一生節衣縮食收藏的唐、宋、元、明、清及近代著名書畫家的作品1200餘件,圖書、畫冊、碑帖等1萬餘件,全部捐獻給國家。次年,位於北京市西城區新街口北大街53號的徐悲鴻故居被辟為徐悲鴻紀念館,集中保存展出其作品,周恩來總理親自題寫“悲鴻故居”扁額。

2003年,為了紀念和弘揚徐悲鴻先生對中國美術事業的巨大貢獻,設立了全國書畫院系統最高美術獎項“徐悲鴻美術獎”。陳玉先、姚思敏、蔡超等十人為首屆獲獎的書畫家。

  名字由來
  繪畫藝術大師徐悲鴻,原名徐壽康,6歲時便跟著父親讀四書五經,後來又學繪畫。17歲就先後在家鄉三所學校擔任圖畫教師。有一次,徐悲鴻到一個親友家去吃喜酒,許多有錢的子弟都穿著綢緞,徐悲鴻卻穿了一件布大褂,因而遭到別人的奚落。從此他憤世嫉俗,立志不穿綢衣。為了在社會上謀生立足,他想進洋學堂讀書,但父親拿不出錢。他向別人借錢,可是誰也看不起這個窮小子。這使他深感前途渺茫,世態炎涼,不禁悲從中來,猶如鴻雁哀鳴,遂改名為悲鴻。此後他一直以哀鴻自詡,並發奮繪畫,終於成了聞名中外的藝術大師。

  去世
  1949年,徐靜斐作為南京軍管會的派出幹部來到安徽。和黎洪模結婚後,她就一直在安徽工作。徐靜斐沒有料到父親的病情又會加重。1953年9月19日晚,徐靜斐生了第二個孩子。而這時候,徐悲鴻已是生命垂危,北京的電報和信件不斷地飛到安徽,但徐靜斐一點兒也不知道。她本來身體就不好,生過孩子後,身體更加虛弱,連飯也吃不進去。因此,她丈夫就和領導商量,對徐靜斐封鎖消息,生怕她知道這不幸的消息會發生什麼意外。
  出院後,組織上把她安排在另一個房間裡,不許她出門,為她的孩子請了一個奶媽,也順便照顧她。待到滿月後她看到電報和信時,徐悲鴻已在9月26日不幸去世了,而且追悼會也已開過了。

  代表作品
  《奔馬圖》
  《群馬》
  《珍妮小姐畫像》
  《九方皋》
  《田橫五百士》
  《負傷之獅》
  《愚公移山圖》
editorial
Posts: 19051
Joined: Fri Jul 20, 2012 2:08 pm

Re: 中國畫大師齊白石 (香港中國國畫藏友會)

Post by editorial »

zc-7391-6769_看图王.jpg
zc-7391-6769_看图王.jpg (231.54 KiB) Viewed 10245 times
1953年榮寶齋新記原版大型木版浮水印畫冊《現代國畫》一冊(10幅全,活頁袋裝)。尺寸:45.7×33.9cm.是作宣紙精印,內收錄徐悲鴻、王雪濤、齊白石、陳半丁等名家繪畫代表作品十幅。 裝幀極為考究、每幅木板浮水印畫作上方均有棉宣附襯,保存較好。
editorial
Posts: 19051
Joined: Fri Jul 20, 2012 2:08 pm

Re: 中國畫大師齊白石 (香港中國國畫藏友會)

Post by editorial »

秋拍績佳與中國因素

今年香港秋季拍賣成績斐然,蘇富比、保利和嘉德三大拍賣行分別推出的藏品,無論是書畫、瓷器、雕塑,還是當代藝術,競價都非常激烈,結果共拍出五十七億港元的總價,遠超預期。


今年的秋拍,最矚目是蘇富比推出的明朝永樂鎏金銅釋迦牟尼佛坐像,以二點三六億元成交,刷新中國雕塑世界拍賣紀錄,買家是廣東中山的一位佛像收藏家;另外,一件明成化青花纏枝秋葵紋宮碗,以約一點四億元成交,為明代瓷器歷來第二高的拍賣成交價,買家為本港古董商人翟健民,但他聲稱是代一位河北省的朋友競投的。

近年來,全球文化藝術品市場走俏,有一個最大特色,就是「中國因素」。現在對全球藝術品市場有巨大貢獻的十五位藝術家中,有十位是中國藝術家,難怪中國藝術品最受追捧;至於買家,亦以內地人數增長最大,且出手絕不含糊。事實上,去年開始,中國已經超越美國成為世界最大的藝術品和古董市場。

隨着中國富豪愈來愈多,加上在中國人心目中,古董和藝術品都是保值和升值的東西,一來沒有炒樓炒股的高風險,二來有助提升自己的文化品味,所以可預期內地的「收藏熱」方興未艾。目前全世界的藝術品拍賣都瞄着中國內地市場,如此形勢,正好為香港打造國際文化藝術品交易中心提供了發展機遇,不應錯過。

李秀恒
editorial
Posts: 19051
Joined: Fri Jul 20, 2012 2:08 pm

Re: 中國畫大師齊白石 (香港中國國畫藏友會)

Post by editorial »

2574027At25G2_b.jpg
2574027At25G2_b.jpg (65.63 KiB) Viewed 10127 times
2574027QfBXJ0_b.jpg
2574027QfBXJ0_b.jpg (82.08 KiB) Viewed 10127 times
2574027nFNxQ4_b.jpg
2574027nFNxQ4_b.jpg (83.58 KiB) Viewed 10127 times
2574027n5f451_b.jpg
2574027n5f451_b.jpg (49.72 KiB) Viewed 10127 times
榮寶齋早期木板浮水印——徐悲鴻《牛》精品。

榮寶齋早期木板浮水印——徐悲鴻《牛》精品。版心尺寸:30X23釐米圖片五
實木畫框後配:63X53釐米。

徐悲鴻 (1895-1953),現代繪畫藝術大師,江蘇宜興人。四歲入塾,從父習畫。年甫弱冠,東渡日本,翌年赴法,師事達仰,繼入徐梁學院及巴黎國立美術學校1921年遊學德,1927年歸國,任中大藝術教授。

1933年先生在巴黎畫展,法政府選購十二幅,辟專室陳列。旋赴歐,在德、意及蘇聯舉行畫展。抗戰後,屢在國內廣州、長沙以及香港、印度、星洲等各地為救濟祖國難民,舉辦畫展。歷任北京大學、桂林美術學院教授。後任北平藝專校長。解放後,任中央美術學院院長,中華全國美術工作者協會主席。在繪畫創作上,反對形式主義,堅持寫實作風,主張“古法之佳者守之,垂絕者繼之,不佳者改之,末足者增之,西方繪畫可采入者融之。”繼承我國繪畫優秀傳統,吸取西畫之長,創造自己獨特風格。長於國畫、油畫、尤擅素描。造詣極深,善於傳神。1952年病中,曾將自己一生創作和全部珍藏,捐獻國家。平生積極從事美術教育事業,為中國美術事業發展,鞠躬盡粹,培育不了少優秀人才。1953年卒於北京。年僅五十九歲,就其寓所改建徐悲鴻紀念館。

徐悲鴻先生取法西方古典寫實繪畫,力倡用"寫實主義"改造中國畫,強調"盡精微、致辭廣大"、"惟妙惟肖"、"直接師法造化",特別是他的"素描是一切造型藝術的基礎"論,在畫史上產生了劃時代的效果,宣佈了從顧愷之到任伯年一千多年間勾紅填色形式的大體結束和一代新形式國畫的誕生。他的寫實主張和從蘇聯引進的"社會主義現實主義"並為一體,成為本世紀最大的主流畫派。
此幅榮寶齋木板浮水印製作精美,是收藏觀賞佳品。也可當作資料研究徐悲鴻畫風。不可多得,值得擁有。
editorial
Posts: 19051
Joined: Fri Jul 20, 2012 2:08 pm

Re: 中國畫大師齊白石 (香港中國國畫藏友會)

Post by editorial »

傅抱石的名作《麗人行》,被徐悲鴻形容為「聲色靈慾的大交響」。
傅抱石的名作《麗人行》,被徐悲鴻形容為「聲色靈慾的大交響」。
10aa9p07.jpg (57.49 KiB) Viewed 9992 times
那些年,很快樂。圖中傅益璇與父母在漢口路散步,物移星換,一晃半世紀。傅益璇提供圖片
那些年,很快樂。圖中傅益璇與父母在漢口路散步,物移星換,一晃半世紀。傅益璇提供圖片
10aa9p03a.jpg (79.02 KiB) Viewed 9992 times
出身富裕的羅時慧,愛上窮畫家傅抱石,相知相識半世紀。
出身富裕的羅時慧,愛上窮畫家傅抱石,相知相識半世紀。
10aa9p02a.jpg (54.79 KiB) Viewed 9992 times
1962年傅抱石夫婦(前排右二及左一)與兒女在南京傅厚崗寓所合影。後排左一為傅益璇,後排左二為傅小石。
1962年傅抱石夫婦(前排右二及左一)與兒女在南京傅厚崗寓所合影。後排左一為傅益璇,後排左二為傅小石。
10aa9p01a.jpg (61.25 KiB) Viewed 9992 times
寫下埋藏心底達半世紀的回憶,傅益璇直言,為了「還原當年感覺」
寫下埋藏心底達半世紀的回憶,傅益璇直言,為了「還原當年感覺」
10aa9p041.jpg (165.29 KiB) Viewed 9992 times
2010年傅抱石的《琵琶行》,以逾七千萬港元成交,刷新紀錄。
2010年傅抱石的《琵琶行》,以逾七千萬港元成交,刷新紀錄。
10aa9p300a.jpg (130.88 KiB) Viewed 9992 times
傅抱石女兒寫下文革回憶

傅益璇:不為傳世 只為釋懷

由香港移居加拿大,到近古稀之年,重回心中的故鄉南京定居。
著名畫家傅益璇說,今天的古都,車水馬龍,早非兒時印象。

反倒舊時回憶,越見澄明:與父親手把手畫畫,文革的苦澀,總在心頭。

「人的一生,經歷好多痛苦,有的隨時日淡忘,有的卻不可以。」

十年浩劫,東藏西躲,只為留住愛父的珍貴墨寶;難忘溫厚的大哥,坐冤獄終得平反,卻中風癱瘓黯然離世。還有紅衞兵腳下周恩來送贈的古董宣紙;磨難中兄妹乾下父親遺下的一口花雕酒。
半世紀的情與恨,這個國畫大師傅抱石最珍愛的女兒,花了三年,寫下《傅家紀事》,她說只為「還原當年感覺。」無愧於曾經存在的一段人生歷史。


傅益璇嗓門大,說話連珠炮發,輾轉在香港及加拿大生活多年,廣東話仍有濃重的口音,「有些字,我用粵語永遠講不了,不過肯定講得好過我的菲律賓英語!」她大笑。不介意自嘲、會在記者面前教女,這個見到路上有人插隊,會叉腰破口大罵的當代女畫家,大情大性,坐在畫室閣樓,說着半世紀前的舊事。她直言:埋藏心底的回憶需要整理,寫下,不為傳世,只為釋懷。

「惟有寫的過程,先有驗證的意義。回憶有好多層,有些事一世冇提,只因你深刻到不想記起。」91年,她替李怡創辦的《九十年代》,寫過數篇關於父親傅抱石的文章,擱下了,一晃二十年,「與朋友飯敍,說起爸爸,當晚又再執筆。」思緒如潮,越寫越多,索性結集。月前,她在南京,就為新書東奔西走。傅益璇筆下的《傅家紀事》,有貧亦樂的童年生活,更多的,是傅家在文革的種種經歷。

「當年,我們一家,是俗稱的黑五類。」父親傅抱石,是一代國畫大師,過世後翌年,文革爆發,曾任國民黨宣傳部長秘書的傅老,率先被江青點名批評。六兄弟姊妹之中,傅益璇排行第四,雙十年華的美術系大學生,遍歷家破與人亡。今日傅抱石的作品,屢破拍賣會紀錄,億元天價成交,但在當年,卻是紅衞兵眼中的毒瘤。

對大哥遭遇耿耿於懷
無日無之的抄家,相片和書信,被大肆破壞;值錢的墨寶和古董,更被搶奪一空。她在書中便這樣寫:「父親在日本寫給母親的幾百封親筆信,被紅衞兵掉進垃圾堆,更可惜的是父親珍愛的幾十枚田黃、雞血印章,和一些珍貴的舊物、印泥都這樣不見了。有一批珍貴的乾隆舊宣紙,是父親在人民大會堂畫《江山如此多嬌》時,周總理(周恩來)特別批給父親的,都被紅衞兵用來寫了打倒某某某的橫額而糟蹋了。至於父親收集了一輩子的古董字畫,更大部份不知去向。」

家被佔了改為指揮部,舉家被迫住在倉庫;甚至連父親的墳墓,也被夷為平地。「父親是個率真的人,在複雜詭異的政治面前,當然是笨拙而狼狽。」時任江蘇省中國書畫院院長的傅老,寫下文章〈偶然想起〉,給黨提意見,掀起軒然大波,被打為右派。不理政治,卻被無處不在的政治捲入漩渦,一家人,由天堂跌進地獄。

「那時,幾兄弟姊妹,將父親的畫分成幾包,用塑料布先包好,再用牛皮紙包在外面,趁天黑扔進院子的角落裏。」為保住父親的遺作,只有將畫不斷轉移,藏無可藏,索性將畫交給當時的軍管會代為保存,當時的心態是:至少不至落入無知的紅衞兵手中,大肆破壞。就這樣,軍管會派了輛大卡車來,將幾百張畫和剩下的古董、舊字畫,統統搬了上車。

「文革後期,當我們想取回這些畫時,就有代表政府部門的人,來勸說母親將畫留給政府,並曉以大義,說了很多令母親覺得光榮的話,於是父親的三百張精品,就換來了一紙獎狀和三萬元人民幣。至於其他珍貴文物字畫的去向,就再也沒有任何交代。」她說:「我記得交收儀式舉行那天,門口還掛上大紅熱氣球,斗大的紅色寫着:向傅家子女學習。」

那三萬元,單純善良的傅媽媽,甚至不好意思討價還價。記者忍不住問:「有想過那批字畫若留存至今,價值會是多少?」傅益璇聞言微微一笑,沒有作答。畢竟只是身外之物,倒是溫厚的大哥,在連場政治運動下的遭遇,令她難以釋懷。在她眼中,大哥傅小石深得父親遺傳,才華洋溢,追隨者眾。如果沒有文革,該會是怎麼樣的人生?

「文革剛開始,許多人感到徬徨不安,紛紛在私底下議論,於是就有人問大哥,誰知語出驚人,說文化大革命實際上就是『宮廷政變』。」後來發生的一切,驗證了這番話是對的,但在當時,卻令心直口快的傅小石,陷入萬劫不復,不單被打成右派,甚至因「反革命罪」判了15年。「大哥是一個很平和老實的人,為何要受到這樣的苦難?」她反問。

傅小石在監獄裏共寫了兩本書,都是關於音樂與色彩之間關係的論述,共有四萬多字,還畫了大量插圖。畫家黃永玉便曾說,這部著作,至少可以用五國文字出版。事隔多年,傅益璇感嘆:「這不是大哥一個人的悲劇,而是無數個『大哥』被糟蹋掉。」打倒四人幫之後,白髮蒼蒼的傅小石,終被平反,「煎熬了這幾十年,失去了人生美好的一切,竟然在一日之中,輕易地告訴他,原來這一切都是冤枉的。」不知是喜是悲,急火攻心,從樓梯摔了下來,醒來,已半身癱瘓。這便是大哥傅小石的人生。

移居他國又輾轉回鄉
在文革火紅的年代,兩個哥哥相繼入獄,姐姐又體弱多病,67年的夏天,家裏彈盡糧絕,她奉母之命,一個人到北京,找父親生前好友郭沫若求助,順道將父親去世前為他刻的最後一方圖章物歸原主。只是,萬沒想到,千辛萬苦來到郭府,人影幢幢,郭老也被軟禁在家,自身難保。事隔多年,這個父親生前至交,拿着圖章撫摸良久,半天說不出話來的表情,叫她終身難忘。

苦難無邊無際,那一個寒冬,那一壺父親生前捨不得飲的上好花雕,是苦中的一點甜,「那壺花雕酒,與字畫一同埋了在地下,是大哥冒險摸黑去掘。」那一夜,一家人都醉了,東倒西歪。「那是自文革以來,睡得最踏實的一個晚上。」她夢見父親,在一條小路上,遠遠地走在她的前面,不時停下,回頭看她,朦朧中,哭濕了枕頭,「我知道,是爸爸回來看我們了。」

文革結束,無數的人生,不再一樣。傅益璇輾轉由南京移居香港,在這個陌生的城市結婚生女,由廣播道搬到九肚山;又由三個人同行,變為兩母女相依為命。回歸前兩年,傅益璇走得更遠。「那是95年,我在港開個人畫展,加拿大領事來參觀,稱讚畫中的田野,似足他的家鄉,問我有無興趣去定居,那時,我以為只是客套說話,那知第二日,他竟然叫秘書致電我。」

婚姻觸礁,加上香港前途未明,僅僅懂得26個英文字母的她,把心一橫,帶着當時只有10歲的女兒,一走了之,以技術移民方式出走加國,重新開始。「人生路不熟,又唔識英文,我最記得,畫完畫,也是女兒帶着我去畫廊,用英文問人要唔要。」畢竟,再寧靜美好,都不是自己的故鄉。坐滿三年移民監,吃不慣牛扒麵包,輾轉居住了很多地方,今天,兜兜轉轉,她又回到成長地南京。

「這裏,有着和父母親一起生活的全部時光,是我心裏的故鄉。」南京的酷暑,揮汗如雨,玄武湖畔的傅厚崗六號,三層高的磚木樓,數不清一卷卷各朝各代的書法、對聯都堆在地上,那是回憶中的故居。難忘與父親手把手,在酷熱的畫室畫畫;還有的是母親親手做的拿手菜式。「下一本,我希望寫《廚房紀事》。」與母親一樣,煮得一手好菜的傅益璇微笑着說。
editorial
Posts: 19051
Joined: Fri Jul 20, 2012 2:08 pm

Re: 中國畫大師齊白石 (香港中國國畫藏友會)

Post by editorial »

中國藝術品市場進出兩難 外購藝術品回國交重稅
2013年11月10日 08:00\

原標題: 中國藝術品市場進出兩難 外購藝術品回國交重稅

  海外的藝術品進來難,國內的藝術品出去也難。現行的法規令迅猛發展的中國藝術品市場處於進出兩難的境地。相關法規制定,亟需站在推動中國藝術繁榮復興並提升其世界影響的立足點,根據現狀以及未來發展趨勢,進行宏觀和長遠的思考和改革。

  進不來
  日前,萬達集團在紐約佳士得以1.72億元人民幣的代價拍下了畢卡索的油畫《兩個小孩》,但據有關專家分析,這幅畫要運進國內,可能要交近4000萬元的稅。

  類似的情況也發生在9月份。上海收藏家劉益謙在紐約蘇富比以約合人民幣5036萬元的價格買下了蘇軾墨蹟《功甫帖》,原本想拿回來放在其於上海的美術館。但一算《功甫帖》運抵上海的費用發現:《功甫帖》價格820萬美元,運費為1000美元,保險(放心保)費約為1萬美元,海關核定的貨物完稅價格(即CIF價)為上述三者相加之和,即821萬美元,折合成人民幣5024萬元,進口關稅301.44萬元。同時,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增值稅暫行條例》,藝術品還需繳納17%的增值稅。

  劉益謙稱,他只能將《功甫帖》運到中國香港,然而再以“借展”的方式給自己的美術館。

  出不去
  今年3月份,國家文物局頒佈了《1949年後已故著名書畫家作品限制出境鑒定標準(第二批)》。這一規定稱,吳冠中的作品一律不准出境,陳逸飛和關山月作品原則上不准出境,21位書畫家代表作不准出境。加上2001年頒佈的限制出境規定,目前我國限制作品出境的1949年後已故書畫家共164人。

  該新規公佈後立刻在業內引起較大的爭議。不少觀點對圈定的藝術家範圍太大表示了異議。目前國內藝術品市場對本國藝術家作品的購買力遠遠大於海外,過去流往海外的中國書畫家作品已大量回流,不存在由於海內外購買能力懸殊而造成國內藝術品大量流失的情況。而且國家文物局限制出境的名單中,有不少實際上在海外幾乎沒有市場,又何須限制。相反,我們更需要做的是怎樣將他們的作品推向國際藝術品市場。

  如此嚴格的文物出境限制是否真有必要?記者曾在三峽考古發掘中看到,當地出土了數以萬計的熬鹽小陶罐。一位考古專家說,這種粗糙的陶罐並沒有多少價值,博物館只需要收藏一些就夠了。如果能將這些出自三峽庫區的陶罐進行認證鑒定,可以作為非常有意義的紀念品銷售甚至出口,但現行法律是絕對不允許,所以它們只能被存放在倉庫裡,無人問津,有些則就地埋存。

  文物保護政策不僅要被動地保守,也要有文化輸出的長遠眼光和世界胸懷。有專家指出,審批制度太多可能會限制人們更加自由地創業、交易。

  攔路虎
  我國的文物收藏領域有兩個缺憾:一是歷史造成的大量中國文物流失海外;二是我國的博物館收藏陳列體系基本局限在本國文物藝術品,缺乏世界眼光和胸懷。

  我國的藝術品市場領域有一大缺憾,那就是缺乏全球流通性。這既指中國的藝術品在世界上的流通性不足,也指在中國國內的市場上還沒有形成世界各國藝術品雲集交易的盛況。

  隨著我國經濟實力的增長,尤其民間資本實力和收藏熱情的增長,上述情況的改善已呈現希望。我們本應制定更有利的政策法規,促進這些缺憾的彌補完善,但藝術品入境的稅收政策以及書畫家作品限制出境的政策某種程度成了“攔路虎”。

  歐美許多國家乃至日本、韓國的博物館,除了本國文物藝術品,還有世界範圍的文物藝術品收藏,其目的在於培養國民的世界文化視野,並呈現其大國胸懷。我國過去由於經濟實力以及觀念的局限,這方面工作根本沒有展開,迄今,我國沒有一家國立博物館具有成體系的國外文物藝術品的收藏展示。

  西方金融危機使得一些國外私人博物館難以為繼,而我國的一些私人收藏機構有意整體購入,這本是可以填補我國博物館體系空白的大好機會,但現行入境稅收政策令人望而卻步了。由於文物藝術品出境的限制以及入境的高昂稅收,已使得隨著我國經濟發展形成的藝術品市場強大優勢和吸引力被明顯削減。

  藝術的復興和繁榮,關係到中華民族的復興和長遠發展大計。在當今世界環境中,藝術品市場是推動藝術發展繁榮的重要杠杆。由於歷史的局限以及現行法規制度的制定受到行政部門各自為政的影響,缺乏宏觀的、長遠的、全域性的思考和統籌。這已嚴重牽制我國蓬勃興起的藝術發展勢頭。
editorial
Posts: 19051
Joined: Fri Jul 20, 2012 2:08 pm

Re: 中國畫大師齊白石 (香港中國國畫藏友會)

Post by editorial »

 紐約蘇富比:中國古書畫拍賣前景看好


9月19日,紐約蘇富比將迎來2013年秋拍中國古代書畫專場。自2011年紐約蘇富比恢復中國古代書畫拍賣之後,這個專場已經顯現出對海內外收藏者的巨大吸引力。此次專拍共有266件拍品,出自張大千、石濤、董其昌、八大山人等名家的作品都雲集在此,規模較大,品質也屬上乘。而本次拍賣中最大的亮點是宋代文學家蘇軾寫給朋友郭功甫的告別信《功甫帖》,該作品傳世九百餘年,得到歷代文人的青睞,在本次拍賣中首次亮相,估價為30萬美元以上。

  中國古代書畫作品因具備藝術價值、歷史價值以及稀缺性而在拍賣市場表現穩中有升,不時出現的精品成交價格喜人。曾經一度停止中國古書畫海外拍賣專場的蘇富比開始在紐約重新佔領山頭,並且成果頗豐。紐約蘇富比高級董事、資深專家、中國古代書畫部業務主管張榮德對人民網美國公司記者表示:“隨著中國國內市場對古書畫認識逐漸提高,市場逐漸成熟,有很多國內的買家對於流落在海外的重要拍品非常感興趣,國外的這些拍賣公司對於中國的這部分市場越來越重視。”在海外進行拍品徵集,其中一個重要的優勢就是“生貨”多,也就是說經過多年收藏,長時間沒有出現在拍賣市場上的作品眾多,這些作品最能夠引起收藏者的興趣。

  相對於中國當代藝術品可能存在的價格泡沫,張榮德表示,中國古代書畫價格仍在合理區間。“中國古代書畫主要不是炒作的問題,而是認識的問題。”中國古書畫作者眾多,臨摹者眾多,在流傳過程中又會出現各種問題。因此中國古代書畫的“泡沫”主要是鑒定門檻高、真假難辨產生的問題,而受到公認的書畫作品的價格是有其價值作為支撐的。“古代書畫作品留存相對稀少,拍品有限,隨著人們對這些作品認識的提高,好的作品出現在市場上價格就會上升。中國古代書畫作品的收藏市場會穩健持續的發展下去。”(美國公司記者 徐澍)
editorial
Posts: 19051
Joined: Fri Jul 20, 2012 2:08 pm

Re: 中國畫大師齊白石 (香港中國國畫藏友會)

Post by editorial »

周二晚上,佳士得戰後和當代藝術拍賣會中的一些傑出作品。
周二晚上,佳士得戰後和當代藝術拍賣會中的一些傑出作品。
13auction1-articleLarge.jpg (64.69 KiB) Viewed 9861 times
拍賣市場刷新紀錄,史上最貴誕生
拍賣CAROL VOGEL2013年11月14日

周二晚上,佳士得(Christie』s)拍賣行的拍賣會上,在七位超級富有的競拍人的推動下,弗朗西斯·培根(Francis Bacon)1969年的一幅三聯畫拍出了1.424億美元的天價,成為拍賣史上最昂貴的藝術品。據說,紐約代理人威廉·阿奎維拉(William Acquavella)在可以俯瞰拍賣會的豪華包廂里代表一位身份不明的客戶買下了這幅畫。

這幅畫描繪的是培根的朋友兼競爭對手盧西恩·弗洛伊德(Lucian Freud)坐在一張木椅子上。拍賣價格比佳士得預估的8500萬美元高出很多。它還打破了2012年5月愛德華·蒙克(Edvard Munch)的傳奇粉蠟筆畫《吶喊》(The Scream)在蘇富比(Sotheby』s)拍賣行拍出的1.199億美元的紀錄,也打破了培根之前的拍賣紀錄,那是在2008年5月,蘇富比以8620萬美元的價格將他1976年創作的一幅三聯畫賣給了俄羅斯寡頭羅曼·阿布拉莫維奇(Roman Abramovich)。

經過十多分鐘緊張的競拍,《盧西恩·弗洛伊德肖像畫習作》的競拍活動結束了,擠滿了人的銷售廳里響起了掌聲。兩位失望的競拍者離開了銷售廳。「我叫價1.01億美元,但是還差得很遠,」超級代理人拉里·高古軒(Larry Gagosian)說。他是代表一位客戶來買這幅畫的。另一位競拍者是曼哈頓格蘭德大街辛畫廊(Shin Gallery)的總監辛烘圭(Hong Gyu Shin), 他說他是為自己競拍的。

「我當初估計它會賣到8700萬美元左右,」辛先生說。他解釋說他主要收藏日本木版畫和早期繪畫大師的作品,不過他發現這位愛爾蘭出生、1992年去世的畫家的這幅三聯畫讓人難以抗拒。「我非常喜歡那幅畫,我控制不了自己,」他說,「也許將來有一天我還有機會再買。」
一個多月來,佳士得一直在宣傳這次拍賣會,說它具有里程碑式的意義,預計將以2000萬美元以上的價格賣出的繪畫和雕塑作品的數量將遠遠超過以往。這種大肆宣傳顯然奏效了。約有一萬名觀眾蜂擁進入佳士得的展覽館,預覽拍賣品。銷售總額高達6.915億美元,比佳士得預估的6.704億美元高出很多,成為史上最昂貴的拍賣會,超過了佳士得5月份的拍賣會,那次的銷售總額是4.95億美元。

69件拍賣品中只有六件沒有賣出。有十位藝術家的作品售價打破了之前的世界紀錄,包括培根、克里斯多夫·伍爾(Christopher Wool)、阿德·萊因哈特(Ad Reinhardt)、唐納德·賈德(Donald Judd)和威廉·德庫寧(Willem de Kooning)。

這場拍賣會也提供了一個認識別人以及被別人認識的場合。佳士得位於洛克菲勒中心的銷售廳畢竟僅能容納少數買家,比如洛杉磯星探邁克爾·奧維茨(Michael Ovitz),紐約地產開發商阿比·羅森(Aby Rosen),邁阿密的馬丁·馬古列斯(Martin Margulies),紐約金融家唐納德·B·馬倫(Donald B. Marron)以及維權投資者、對沖基金管理人丹尼爾·S·勒布(Daniel S. Loeb)。

培根的三聯畫不是唯一賣出高價的拍賣品。傑夫·昆斯(Jeff Koons)的《氣球狗【橙色】》(Balloon Dog [Orange])被一個電話競拍者以5840萬美元的價格買走,高於5500萬美元的估價,成為在世藝術家在拍賣會上拍出價格最高的作品。《氣球狗》是個高10英尺、如鏡子般光亮的不鏽鋼雕塑,很像孩子們的派對回贈小禮品。新聞巨頭彼得·M·布蘭特(Peter M. Brant)之所以賣出這隻狗,是為了籌資捐助他位於康涅狄格州格林威治的基金會。這組雕塑創作於20世紀90年代,一共五隻,每種一個顏色。其他四隻分屬於四位著名的收藏家:黃色那隻屬於對沖基金億萬富翁史蒂文·A·科恩(Steven A. Cohen);藍色那隻屬於洛杉磯金融家埃利·布羅德(Eli Broad);紫紅色那隻屬於法國奢侈品巨頭、佳士得拍賣行的老闆弗朗索瓦·皮諾特(François Pinault);紅色那隻屬於希臘實業家達吉斯·約安諾(Dakis Joannou)。佳士得對布蘭特雕塑的預估價在3500萬美元至5500萬美元。

(最終售價包括買家的傭金:10萬美元及以下的傭金為25%;10萬至200萬美元的傭金為20%;高於200萬美元的傭金為12%。預估價不含傭金。)
當代藝術史上的另一件經典作品也拍出了高價——安迪·沃霍爾(Andy Warhol)的《可口可樂[3]》(Coca Cola [3]),這位藝術家在1961年和1962年為同一個可口可樂瓶創作了四幅畫,這是其中一個。紐約代理人約瑟·穆格拉比(Jose Mugrabi)1986年從小S·I·紐豪斯(S. I. Newhouse Jr.)那裡買下了這幅畫,據說他在周二晚上賣出了那幅畫,售價為5720萬美元。它的估價在4000萬至6000萬美元之間。

有三位買家競拍羅斯科(Rothko)的《第11號【無題】》(No. 11 [Untitled]),這是一幅橙色調的抽象帆布油畫,創作於1957年。賣家是布魯斯·J·沃瑟斯坦(Bruce J. Wasserstein)的遺產管理委員會,這位金融家於2009年去世。曼哈頓代理人克里斯多夫·范德維格(Christophe van de Weghe)以4600萬美元的價格買下了這幅畫,高於預估的3500萬美元。范德維格還買下了《現代啟示錄》(Apocalypse Now),那是伍爾的一幅很有創意的作品,古根海姆博物館目前正在舉辦一個關於該藝術家的大型回顧展。范德維格是代表一位客戶買下這幅畫的,價格為2640萬美元。這幅畫創作於1988年,白色的畫布上寫滿了「賣房子賣車子賣孩子」,這是弗朗西斯·福特·科波拉(Francis Ford Coppola)的電影《現代啟示錄》中的一句台詞。這幅畫原來的主人是大衛·甘奈克(David Ganek),他曾是紐約的對沖基金管理人和古根海姆博物館的董事會成員。甘奈克後來退出了董事會。

拍賣會結束後,佳士得歐洲部主席、當晚的拍賣師尤西·皮爾卡寧(Jussi Pylkkänen)說這次拍賣會十分國際化。除了美國的競拍者外,還有很多來自亞洲和歐洲的潛在買家,他們努力想參與到拍賣中來。「來自新世界的買家比以往多,」他說,「更多的人出價在2000萬美元以上。」

他提醒說,「但是」,要想取得如此成功的拍賣會,「你必須得有好的拍賣品」。
Post Repl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