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國選港督和香港選特首

歡迎會員在此言論自由論壇發表任何題材評論文章。題材跨越地域界限, 希望全球各地會員就當地發生的事與物, 踴躍發表你的評論。讓全球每個角落會員都能分享你言而有物、高水平的評論。會員發表的評論文章屬個人意見, 不代表本網站立場。
Post Reply
samuel
Posts: 2017
Joined: Fri Aug 06, 2010 1:29 pm

英國選港督和香港選特首

Post by samuel »

英國選港督和香港選特首

英國選港督

港英時代每屆港督都經嚴格篩選, 要求每個人選在政治學、社會學、管治技能、歷史科學、演説技能、誠信、個人外型包裝甚至儀態等等都必須達到一定程度標準。選定後的人選還需要經過一段時期訓練和測試。最後,各方面都能達到滿意尺度方派來香港履新。大多數歷任港督都是從英國外交部人才挑選, 因為能勝任做外交官的都基本具備和接近上述絛件要求, 本身已經長期受過外交訓練, 又具備國際視野, 對很多國家的國情有認識。

管治香港和管理香港基本分別

香港管冶者governor of Hong Kong 是社會調節機制操盤人。社會是動態的, 每時每刻都在滾動、變化。香港這個小社會又會遭周邊鄰近社會影響, 更會遭受國際大社會影響。這個社會調節機制操盤人要有能力懂得看及還要看得出其中社會滾動的變化和方向, 才能隨時適當調節, 冀能够與時並進。管治能力高手更能洞悉及預測其社會發展勢頭將會向何方向移動或發展, 從而制定政策為將來社會發展作好前膽性準備及配合。如發覺社會向錯誤方向移動, 或失去平衡, 也要有能力及時加以糾正或調節, 使能回復正軌。
而管理香港很簡單, 只是「管理員」角色, 是一個「看更員」, 按既定管理條例辦事已經算做好這份工作。

香港選特首


第一任特首建華董的商人身分被看中, 一不小心被「江握手」, 被「拉壯丁」式的當上了特首。當年董建華父親董浩雲病危, 急召董建華回港當董家管家。香港九七回歸後, 董建華就這樣又當了「香港管家」。董建華在管治方面是門外漢, 他的能力也就只能當「香港管家」了。董建華也説過他憑「使命感」當特首, 正是「天降大任於斯人也」。

第二任特首曾陰權陰差陽錯當了特首。七年前董建華怱然腳痛下台, 匆忙間, 北京憧憬做了幾拾年公務的曾陰權有管治經驗, 可補董建華之不足, 就這樣, 曾陰權陰差陽錯,時來運到當了特首。曾陰權也是管治門外漢, 完全不懂管治, 故此也只能當個「香港管理員」角色, 無法配合發展形勢, 把香港搞得一塌糊塗了。曾陰權説他從來沒想過當特首, 也毫無準備, 只好希望能做好這份工是他最大心願。

香港兩任特首是「難兄難弟」, 各自都做了一屆半特首任期, 都盡了力, 其有限能力驅使香港變成今不如昔, 且每況愈下。
公平和公正來評論, 責任不全在他們, 因為他們兩人從沒想過當特首, 毫無這方面經驗和準備, 也沒管治的知識和技能, 搞到香港如斯田地也不是他們所希望見到。常言道: 我們只能責怪某人不勤奮和努力, 但不能責怪某人的資質和能力。勉強叫一個沒有駕駛飛機經驗的人用「使命感」駕駛飛機, 飛機失事墜毀是正常結局。

香港回歸十五年來, 兩任特首「管理員」成績, 大家有目共睹, 不贅。北京應從中汲取了經驗教訓, 2012年的特首應該是一個「管冶者」, 不再是「半途出家」的「管理員」。我們祈望新的「管冶者」有高管治能力,能把香港建造成一個和諧、人人安居樂業、不再內耗不斷、欣欣向榮的社會。

香港太平山高憎
13-03-2012。
samuel
Posts: 2017
Joined: Fri Aug 06, 2010 1:29 pm

Re: 英國選港督和香港選特首

Post by samuel »

曾蔭權無所顧忌混帳到底

曾蔭權是一個極不合格的特首,是一個禍港殃民的特首,是一個私心極重、以權謀私的特首,是一個香港各界均欲轟其下台的特首。所有這一切,都不是始於最近他的連串貪腐醜聞被揭露,而是好幾年前,甚至在他剛出任特首時就露出端倪,且不斷惡性發展。對此,香江媒體特別是東方報業集團沒少踢爆、沒少批判,人民沒少上街遊行,甚至香江「愛國愛港」陣營中那些「手眼通天」的人,也沒少向中央「反映情況和意見」。

然而,中央對他姑息縱容,優柔寡斷,一再錯失處理良機。對此,奸狡如蛇的曾蔭權也早就「察覺」,「睇死」朝廷不敢對他採取果斷措施,不敢讓他成為第二個「半途下台的董建華」,因為中央「丟不起這個面子」。

於是乎,曾蔭權的私欲益加膨脹,益加膽大妄為,不僅在施政上肆意亂來,而且在行為操守上公然「曾商勾結」、「以權謀私」、「貪腐濫權」,其嘴臉極像一個厚顏無恥、小人得志、吃相十分難看的貪官!

曾蔭權墮落成今天這個樣子,北大人是有責任的。曾蔭權的政治底子、品格和能力都根本不適合當特首,這在○五年董建華「忽然腳痛」下台前後,大家議論「新特首」人選時,就有不少有識之士指出。那時香港上下、左中右營壘都有「阻曾」上台的意見,可惜北大人不聽。曾蔭權當上特首沒多久,就暴露了他想建「曾家王朝」的個人野心,暴露了他在處理政改問題上的無能。○七年他連任特首前,早已看透了曾蔭權的各派力量又發動「倒曾」潮,中央仍不知問題嚴重,不知改弦更張。這時,曾已知道朝廷拿他「冇符」也。連任特首後,他就更加任意胡為,從擴大高官問責制到連串施政失誤到醜聞爆出,曾皆無所顧忌,混帳到底也。

柳扶風
samuel
Posts: 2017
Joined: Fri Aug 06, 2010 1:29 pm

Re: 英國選港督和香港選特首

Post by samuel »

特首選舉中央定調

溫總﹕定能選出多數港人擁護的特首

國務院總理溫家寶昨表示,只要堅持公開、公正、公平的原則,並嚴格依照法律程序辦事,「香港一定能夠選出一個為多數港人所擁護的特首」。有學者認為,溫總說法暗示中央支持民望較高的梁振英,而且不想「流選」。另方面,昨有消息稱,由國家副主席習近平領導的港澳工作協調小組已召開會議,就下屆特首人選拍板,並陸續傳達指示;唐梁兩營則封嘴不談。
samuel
Posts: 2017
Joined: Fri Aug 06, 2010 1:29 pm

Re: 英國選港督和香港選特首

Post by samuel »

昔有能力 梁今水平不夠

學者料受困組班 轉調做好期望管理

在選舉期間力銷個人能力的候任特首梁振英,在當選4個星期後一改語調,昨在選舉答謝會上指自己是「半途出家」,並多次承認「水平不夠」,未能以一己力量凝聚社會,需要各界繼續指點及支持。有學者認為,梁突改態度,或與組班遇困難有關,同時趁機做好期望管理,為一些在競選期間「講大了」的承諾鋪下台階。

答謝會約700人出席

梁振英昨在選舉落幕約一個月後舉行答謝會,邀請約700名支持者、協助寫政綱的專家學者、捐款者及義工等出席。梁振英甫到場即遇社民連示威,抗議他「反口」委任曾表明無意返政府的羅范椒芬任候任特首辦公室主管。

選舉時多番強調自己有能力帶領香港求變的梁振英,昨在致辭時卻指自己在政治上「半途出家」,更至少4次承認「水平不夠」。他說,要香港穩中求變、一改長期以來在經濟及社會發展上停滯不前的情,需要外界指點及支持,「一個有水平的政治人,走出來凝聚力量,使社會有改變,是『執豆咁執』;但我個人沒有這個水平,會盡力去做」。

梁﹕組班順利 交接無問題

梁振英又表示,現時組班過程順利,跟特首、特首辦溝通得好,交接並無問題,亦有信心7月1日之前能改組政府。至於近日現屆政府向立法會申請興建焚化爐被否決,他認為,有關問題是立法會議員選擇和決定,強調不論是焚化爐或雙非孕婦問題,會根據自己政綱主張去落實。

理大應用社會科學系助理教授鍾劍華認為,梁振英多次承認他「水平不夠」,或因他發現組班不易,期望以謙卑態度,改變外界對他的觀感。他又認為,梁在競選時策略上須力銷自己較他人優勝,在很多方面都「講得太盡」、開下不少無法兌現的支票,現在可能想及早做好期望管理,減少上任後市民對他的失望情緒。

前政務司長陳方安生稱,樂意向梁振英提出有關組班的意見,認為梁應任用不同政黨背景、熟悉政府及受市民支持的人作為新班子,並應以個人才能、誠信及道德操守,考慮是否留任現任官員。前布政司鍾逸傑讚揚發展局長林鄭月娥的工作做得很好,期望她會在新政府佔一席位,但未有回應是否政務司長一職。

民建聯傾向不薦區議員

民建聯主席譚耀宗表示,有黨員提出有興趣加入新政府班子,民建聯中委會周二討論考核和遴選機制,期望工作在5月中完成,並向梁推薦人選。他強調,傾向不會推薦資深黨員和現任區議員加入新政府,因區議員離任後需要補選,亦會影響民建聯在該選區的工作。
samuel
Posts: 2017
Joined: Fri Aug 06, 2010 1:29 pm

Re: 英國選港督和香港選特首

Post by samuel »

董避政治 曾脫離民眾 盼梁續與基層溝通

曾鈺成認為,第一任特首董建華是一心為香港好,覺得回歸前香港談政治太多了,董不想再談政治,只想「捲起衣袖做實事」,但結果失敗收場,令他施政陷入困難。曾鈺成稱董建華曾經大惑不解,自己全心為香港市民好,為什麼市民不領情?其實這是因為當政治領袖必須做政治工作,亦即面向市民、說服市民,否則就算政策再好,也會因為缺乏民意支持而寸步難行。

第二任特首曾蔭權上場,曾鈺成指他汲取了第一任的教訓,高度重視政治化妝(spin doctor)的工作,有一隊人專門做這工作,每年都有一些新搞作,例如每逢時節都拍短片,但曾蔭權在一些重大政策問題上脫離民眾,例如公開說香港沒有「無瓦遮頭」的問題,忽視了貧富懸殊,結果不論怎樣做政治化妝都沒用。他說曾蔭權日前出席答問大會的剖白,正好說明對方「驀然驚覺民怨嚴重」。

梁振英起點較前任難

曾鈺成認為,梁振英的起點會比曾蔭權困難,而汲取前兩任特首的教訓,梁振英既要積極做政治工作,又要保持政策不脫離民眾,梁振英不斷落區聆聽民意是好的開始,希望來屆政府繼續堅持與市民特別是基層溝通,而非流於做騷。
samuel
Posts: 2017
Joined: Fri Aug 06, 2010 1:29 pm

Re: 英國選港督和香港選特首

Post by samuel »

能力願景品德劣 曾蔭權辜負港人

7年前,曾蔭權以「孤單的推銷員」推銷自己,打破政壇死氣沉沉的局面,再以「我會做好呢份工」為口號成功連任,這位戴政務官光環的前朝高官,曾經為多少港人帶來「政務官治港」的美好憧憬,只是,希望愈大,失望就愈大。

7年實踐清楚顯示,曾蔭權不論能力、願景、品德三方面,都不及格,AO治港神話破滅,樓市政策冥頑不靈觸發地產霸權質疑,貪腐醜聞更令香港公僕廉潔奉公形象蒙污。7年前,港人曾經滿懷希望,7年後,曾蔭權辜負了港人的期望。

雖非毫無建樹 但過失大於功勞

今日,是曾蔭權當特首的最後一天,要在此刻總結曾蔭權管治的7年,應先回到7年前曾蔭權上台的「那些年」,那個曾蔭權民望「爆燈」的年代。

那時香港剛經歷SARS與七一大遊行,不論政治經濟與社會民生,元氣皆尚未恢復。此時曾蔭權以「孤單的推銷員」自居接任特首,挾早前當「清潔大隊長」時賺來的民望,為港人帶來美好的憧憬——憧憬政務官系統的管治能力,憧憬曾宣稱自己「飲香港水、流香港血」的前殖民地高官會捍衛香港的核心價值。

這個信任使曾蔭權得到回報,2007年他競逐連任,以「我會做好呢份工」為口號,力銷自己的公務員治港經驗,接受泛民代表梁家傑的挑戰,不論選票還是民望都大勝對手,強勢連任。曾蔭權提出「十大基建」,2007年施政報告更宣稱要打造香港「黃金十年」,這是一個「有希望」的年頭。

只是,希望愈大,失望就愈大。說曾蔭權對香港毫無建樹,並不公平。最低工資、競爭法、一手樓規管等,都在他任內完成,政改方案的通過他也有一定功勞,但曾蔭權治港後半段所犯下的嚴重過失,實在遠遠超過他的功勞。

要評價一位領袖,最起碼有3個準則——能力、願景、品德,這三方面,曾蔭權都不及格。

(1)先談管治及執行能力。

曾蔭權上任之初,其公務員背景、管治及執行能力超卓都是「賣點」,但7年下來,這個光環已然消失。根據中大香港亞太研究所昨日公布的最新民調,市民對曾蔭權的表現評分,「辦事能力」一項由2005年7月的73.6分,大跌至44.4分,低於50分的及格水平。這個轉變並不奇怪,曾蔭權任內簡單如增加生果金、外傭稅等,都弄致進退失據;副局長與政治助理的任命,更是由招聘、選拔、公布,到薪酬與國籍問題安排,統統一塌糊塗,再強的政治化妝也返魂乏術。如此的所謂「執行力」,怎不叫人失望。

(2)再談社會發展願景。

經濟願景方面,香港一向被指產業單一,但在曾蔭權的願景裏,產業多元一直靠邊站,6大產業也是說說算走過場,從未認真推動,結果曾治7年,香港重回無炒不歡的年代,除了自由行帶旺的旅遊業之外,產業單一,香港的城市競爭力,停滯不前。

樓市願景方面,曾蔭權的錯誤更加嚴重。近年熱錢不斷流入,樓價與市民購買力脫節,但曾蔭權仍然拒絕恢復賣地與復建居屋,民怨沸騰也視若無睹,結果樓價飛升直接促成市民的仇富仇商情緒,不少人質疑政府與地產界官商勾結,地產霸權之說甚囂塵上;另外,他政策失誤衍生的樓市大泡沫,會造成多大遺禍,目前還難以估計,總之,泡沫爆破之日,帳會算到曾蔭權頭上。

社會民生願景方面,所謂的人口政策為香港帶來大量雙非兒童,此外,過去香港曾有一套理論稱為「滴流效應」,大意為即使是部分中上階層先分享到經濟成果,也會因為這批人在社會的消費帶動,財富最終會如「滴流」般流至社會各階層,讓基層也能分享成果,但現實卻並非如此。統計處最新數據顯示,本港的貧富懸殊進一步惡化,堅尼系數已見40年新高。這現象其實早已有學者提出,但政府視而不見,即使曾蔭權在本月中的立法會答問大會上承認「現實與理論有出入」,也實在太遲了。

斷錯了症下錯了藥 7年光陰浪費掉

(3)最後一項準則,是品德。

毋庸多言,最近揭發曾蔭權涉及的貪腐、富豪款待、總統套房事件,已經清楚說明了一切。香港公務人員的廉潔奉公,港人向來引以為傲,曾蔭權的貪腐醜聞,不單令香港蒙羞,更令香港公僕廉潔奉公的形象破產。

7年前,港人曾經寄望AO治港可為港人治港帶來新希望,可惜曾蔭權為社會斷錯了症,下錯了藥,而且冥頑不靈,未能迅速糾正錯誤,能力、願景欠奉,品德更備受質疑,最後以失德敗政收場。香港的7年寶貴光
editorial
Posts: 18992
Joined: Fri Jul 20, 2012 2:08 pm

Re: 英國選港督和香港選特首

Post by editorial »

編者;

《英國選港督和香港選特首》

這篇評論文章在2012年發表,仍具可讀性,其內容不但未過時,指出的問題幾乎全中,更警醒北京今次選持首必須以香港人民福祉為前提,不要重蹈覆轍。


22-01-2017
Post Repl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