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巴馬和羅姆尼,誰當選美國總統對中國更不利?

歡迎會員在此言論自由論壇發表任何題材評論文章。題材跨越地域界限, 希望全球各地會員就當地發生的事與物, 踴躍發表你的評論。讓全球每個角落會員都能分享你言而有物、高水平的評論。會員發表的評論文章屬個人意見, 不代表本網站立場。
editorial
Posts: 18992
Joined: Fri Jul 20, 2012 2:08 pm

Re: 奧巴馬和羅姆尼,誰當選美國總統對中國更不利?

Post by editorial »

20myanmar-image2-popup.jpg
20myanmar-image2-popup.jpg (103.69 KiB) Viewed 8180 times
20myanmar-2-articleLarge.jpg
20myanmar-2-articleLarge.jpg (74.47 KiB) Viewed 8180 times
奧巴馬支持緬甸改革

緬甸仰光——周一,奧巴馬總統來到這個以玉石和叢林聞名的遙遠熱帶國家,“向它伸出友誼之手”,這片長期遭受鎮壓和貧窮折磨的土地,開始擺脫軍人的統治,走出幾十年的隔絕狀態。

作為第一位訪問緬甸的在職總統,奧巴馬希望此行能夠鞏固那些改變了這個東南亞國家面貌的驚人變化,並鼓勵它在走向更民主體制的道路上取得更大進步。奧巴馬承諾將為緬甸提供更多的經濟援助,他發誓“支持緬甸前行中每一步”。

對緬甸的支持符合奧巴馬政府調整美國外交政策的更大努力,目的是將重心更多地轉向亞洲,並且在中國周邊國家對北京越來越武斷的姿態表示擔憂之時,加強與這些亞洲國家的往來。多年來,緬甸一直牢固地處於中國勢力範圍之內,然而過去兩年中,部分地出於對北京貪婪開發其自然資源的不滿,緬甸逐漸向西方靠攏。

奧巴馬總統到達緬甸那天,溫度適中,濕度較高,迎接他的,是機場道路兩旁數以萬計的民眾,以及緬甸政府對進一步改革的承諾,政府就釋放政治犯和結束種族暴力宣布了一系列具體措施。儘管奧巴馬在這裡僅逗留了六個小時,但在當地人看來,他的來訪是對一個新時代到來的認可。

在緬甸政府所在地,奧巴馬與引領變革的緬甸總統吳登盛(Thein Sein)會面,接着他以個人的身份到反對派領袖昂山素季(Aung San Suu Kyi)的家中拜訪了她。兩年前昂山素季被釋放,之前的20年里,她大部分時間被軟禁在家中。站在她臨湖的優雅兩層小樓外,遠眺修剪整齊的草坪和精心照料的花園,總統稱讚這位獲得諾貝爾獎的異見人士是“民主的象徵”,激勵了全世界,接着奧巴馬輕吻並擁抱了她。

不過,昂山素季在講話中發出了警告。據人權活動人士說,昂山素季曾私下勸告美國人說自己不希望奧巴馬來訪,她擔心訪問的時機尚不成熟。她警告說,“任何轉變過程最困難的時刻,是我們認為成功在即的時刻。因此我們必須十分小心,不要被成功的海市蜃樓所迷惑。”

儘管當地的領導人把變化歸於內部的因素和決定,幾乎不受華盛頓制定的政策的影響,但奧巴馬還是急於在此邀到一份功勞,並盡情享受當地民眾的讚美。在昂山素季家的大門外,上千人聚集在一起,齊聲高呼着,“奧巴馬,奧巴馬!”

奧巴馬一直試圖為緬甸的開放護航,他向緬甸派出了22年以來的首位美國大使,放鬆了對緬甸的制裁,並且在白宮接見了昂山素季。周一,奧巴馬宣布,美國國際發展署(United States Agency for International Development)將重返緬甸,並將在未來兩年內提供1.7億美元(約合10.6億元人民幣)支持項目建設。緬甸的英文名曾經用Burma,現在仍然有很多人這麼稱呼它。

在和吳登盛總統會面時,奧巴馬總統還做了一個小小的禮節性表示,他甚至用了改變國家英文名的將軍們更喜歡的稱呼Myanmar,儘管美國政府官方更願意用Burma。奧巴馬提到,在自己2009年的就職演說中,曾承諾要對那些“願意鬆開拳頭”的政府提供援助,他對緬甸所作出的回應表示歡迎。

“所以今天,我來兌現承諾,向你們伸出友誼之手,”奧巴馬在仰光大學(University of Yangon)發表演講時說道。

奧巴馬說,“我們所看到的進步之光一定不能熄滅,它們必須得到鞏固,它們必須成為引導這個國家所有人民的北極星。”

儘管人權活動人士批評奧巴馬,認為他不應該在緬甸數百名政治犯仍被關押、國內多個地方暴力衝突仍十分嚴重的情況下來訪,但是奧巴馬利用這次機會敦促緬甸繼續推進改革。他指出,民主是關於對權力的約束,並提到作為總統的自己所面臨的限制。

奧巴馬在仰光大學的演講中說,“你們需要實現一個未來,一個法律的力量比任何個人領袖都強大的未來。”到場的聽眾有1500人,昂山素季坐在第一排聚精會神但默默地聽着,她旁邊坐着國務卿希拉里·羅德姆·克林頓(Hillary Rodham Clinton)。

奧巴馬重要演講選擇的地點也反映了當地的改革還不完美的特點。仰光大學曾經是抗議活動的發源地,曾激發多次學生起義,包括1988年被軍隊暴力鎮壓了的那次,那也是近代史上鎮壓的開始。近年來,學校建築多處失修,大部分校園除了研究生外沒有學生,奧巴馬演講的那座大樓很破舊,外表很臟。

然而,改革還是以比任何人所想像的快得多的速度到來了。前將軍吳登盛出任總統後,許多政治犯被釋放,對媒體的管制也放鬆了。昂山素季領導的政黨、全國民主聯盟(National League for Democracy)被允許參加競選,她本人也在議會贏得了一個席位。就在奧巴馬乘坐的空軍一號(Air Force One)在這裡降落之前,吳登盛又做出進一步的姿態。

他的辦公室宣布,政府將制定一個程序,在年底之前,重新審議遺留政治犯的命運,並允許國際人權組織訪問更多的監獄和衝突地區,以及採取“果斷措施”停止針對國內少數民族穆斯林人口的暴力行為。

目前,仍有200多名政治犯被關押,政府還在對克欽邦的叛亂分子進行殘酷的鎮壓。

人權觀察組織(Human Rights Watch)的約翰·西夫特恩(John Sifton)表示,如果吳登盛周一宣布的承諾能得實現,那將是“朝着正確的方向邁出的一大步”,不過,他堅持認為,即使沒有這麼快的總統來訪作為對緬甸政府的回報,這一步也應該能實現。

周日,在泰國停留期間,奧巴馬為自己緬甸之行的決定進行了辯護。他說,“這不是對緬甸政府的認可。這是對這個國家正在發生的變化的認可,就在一年半、兩年前都還沒有人預見過會發生這些變化。”

他補充道:“我認為沒有人有這樣的幻覺,以為緬甸已經完成了它需要做的一切。而另一方面,如果我們等到緬甸實現完美的民主制度之後再與之往來,我懷疑,我們會等很長的時間。”

奧巴馬這次要在東南亞三個國家進行短暫訪問,緬甸是其第二站。周日,他在曼谷訪問了美國在這個地區最老的盟友。奧巴馬將從緬甸前往柬埔寨,與東南亞地區各國領導人進行首腦會面。他也將成為首次訪為柬埔寨的美國總統。在前紅色高棉(Khmer Rouge)指揮官、總理洪森(Hun Sen)的統治下,柬埔寨還沒有出現類似的改革萌芽。
editorial
Posts: 18992
Joined: Fri Jul 20, 2012 2:08 pm

Re: 奧巴馬和羅姆尼,誰當選美國總統對中國更不利?

Post by editorial »

奧巴馬訪問緬泰柬意在遏制中國?

華盛頓——今年秋天,奧巴馬總統在競選活動中誇耀道,比起前任,他“對中國提起了更多的貿易訴訟”。他在一則廣告中斷言,羅姆尼“從未挺身對抗中國”。在一次辯論中,奧巴馬還說他擴大了同亞洲其他國家的貿易,“致使中國開始感到更大的壓力”,覺得自己得按規矩辦事。

與米特·羅姆尼(Mitt Romney)的競賽已告終結,與中國的競賽卻愈演愈烈。在一場吹噓自己曾對中國如何強硬的政治活動之後,新獲連任的總統於上周六出發訪問亞洲。這是他此次大選後的首次出訪,也是一股席捲中國後院的旋風,充滿了地緣政治寓意。

奧巴馬將對緬甸進行歷史性的訪問,以慶祝這個長期與世隔絕的國家的突然轉變,並鼓勵該國脫離圍繞中國的軌道,走向親西方的更加民主的未來。他也將在泰國停留。泰國是美國在該地區的長期盟友,也是中國的朋友。由於美國試圖增強在東南亞的影響力,他還將飛往柬埔寨參加一個東南亞組織的峰會。

大選結束後,白宮方面的口氣已經軟了下來,沒有說奧巴馬此行是一次遏制中國的明顯嘗試,而是把它說成了所謂轉向亞洲策略的下一階段。轉向亞洲策略指的是,在伊拉克及阿富汗的十年戰爭之後,美國打算將外交政策重心轉向太平洋地區的經濟及政治未來。第二任期伊始,奧巴馬將這一轉變看成了未來四年的一個任務,看成了一份潛在的政治遺產。

總統的國家安全事務顧問托馬斯·E·多尼隆(Thomas E.Donilon)在華盛頓戰略與國際研究中心(Center for Strategic and International Studies in Washington)發表了一次演說,其中說道,“總統此行標誌着我們的重新平衡戰略走進了下一階段。總統說美國將在該地區扮演更為重要的長期角色,我們也打算把這一承諾付諸實施。”

但是,多尼隆說,當奧巴馬團隊提到“重新平衡”時,意思“不僅是轉向亞太地區,也包括亞太地區內部的重新平衡”,亦即同緬甸、泰國、柬埔寨之類的國家加強交往。他說,具體到中國,這種關係中“既有合作,也有競爭。”

此次訪問政治上的核心部分是,總統將按照行程安排,對緬甸進行6小時的訪問。這被視作美國重新轉向亞洲的戰略性舉動,不僅因為緬甸與中國接壤,還因為緬甸領導人已對中國大肆搜掠緬甸自然資源的做法表示不滿,並且表示願意親近西方,以此作為制衡其強勢鄰邦的一種方式。

儘管奧巴馬的仰光行程與亞洲峰會時間重合,但是,長期資助緬甸的中國並沒有忽略奧巴馬此行——美國在任總統首訪緬甸——的象徵性意義。

在北京,習近平剛剛在十年一次的權力交接中被推上最高領導人之位。北京方面認為,奧巴馬此行是美國持續挑戰中國崛起的一部分。中國政府把美國對本地區的關注,包括增加兵力及戰艦,解讀為包圍中國的舉動。

北京人民大學國際關係學院教授金燦榮說,“轉向戰略是個非常愚蠢的選擇。美國什麼都沒得到,只是惹惱了中國。中國是遏制不了的。”

中國的周邊地區大多歡迎奧巴馬的轉向戰略,因為中國的快速軍事現代化,及其對資源豐富的海域提出的主權要求,已經使這些地區感到擔憂。然而,該地區的許多人都擔心,美國是否擁有貫徹該戰略的財力和意願。還有人質疑,不管許下了怎樣的承諾,美國究竟能擁有多大的影響力。中國擁有貿易方面的優勢,除了菲律賓以外,區內各國跟中國做的生意都要比跟美國做的生意多。

“過去五年都是這樣的,比預計的還快,”澳洲國立大學(Australian National University)經濟研究東亞分所負責人彼得·德賴斯代爾(Peter Drysdale)說。“該地區同中國和美國的貿易規模差別將會繼續增大。”

在奧巴馬此次出訪之前,美國國務卿希拉里·羅德姆·克林頓(Hillary Rodham Clinton)和國防部長萊昂·E·帕內塔(Leon E. Panetta)都在前不久訪問了該地區。前往緬甸之前,奧巴馬總統將於周日在曼谷停留。

在仰光,奧巴馬將同登盛總統(Thein Sein,又譯吳登盛)會面。曾為將軍的登盛領導了緬甸的對外開放,釋放了眾多政治犯,並讓長期遭受迫害的反對派獲得了競爭議會席位的自由。奧巴馬總統還將同昂山素季(Daw Aung San Suu Kyi)會面。昂山素季是諾貝爾獎獲得者,在擺脫多年軟禁後贏得了一個議會席位。

奧巴馬投身於一個不斷演進的成功故事,也就是說,美國相信,作為對改革者的一種鼓勵,儘早放寬制裁是值得的。儘管如此,部分人權活動人士仍然認為,這次訪問是一項為時過早的面子工程。他們指出,一些政治犯仍然在押,按他們看,最近的一次宗派衝突也是因為政府沒有採取足夠的阻遏措施,此外,緬甸軍方還在同民族武裝組織打仗。

美國的活動人士稱,昂山素季也是最初極力反對奧巴馬訪緬的人當中的一員。

“這樣的訪問等於是對緬甸業已獲得獎勵的成就進行重複獎勵,將會浪費巨大的政治資本,這些政治資本來可以攢着,用來獎勵以後發生的事情,”人權觀察(Human Rights Watch)組織的亞洲宣傳主任約翰·西夫頓(John Sifton)說。他還補充稱,奧巴馬現在應該把這次訪問用作籌碼,堅決要求緬甸採取看得見的行動,比如釋放仍然在押的政治犯。

多尼隆表示,此次訪問會有助於“鎖定目前的發展道路”,但也承認其中存在風險。“在這方面,我們並不抱有天真的態度,”他說。“我們完全了解倒退的風險。而且,如果真的發生了倒退,我們也會採取相應的措施。不過,現在真的是一個我們不願錯過的時機。”

在緬甸,人們認為此次訪問是對結束軍政府統治的一種認可。“奧巴馬此次訪問是他再次當選後的首次出訪,”執政黨聯邦鞏固與發展黨(Union Solidarity and Development Party)副主席泰吳(Htay Oo)說。“這意味着他很重視我們的國家。”但他強調說,改革源自緬甸內部,並不是美國。

對中國而言,此次訪問是一次衝擊。中國認為緬甸在戰略上十分重要,因為緬甸地處印度洋沿岸,是中國從中東運輸石油的捷徑。但是,中國的一些分析人士私下表示,中國在利用緬甸的自然資源時出手太重。他們給出了一個例子,那就是價值36億美元(約合224億元人民幣)的密松水電大壩項目所招致的抗議。該項目將把90%的電力輸往中國,而不是電力不足的緬甸,由此引發民眾憤怒,於去年宣告暫停。

“人們在心裡將中國的投資同之前的軍政府統治聯繫在了一起,”前學生活動人士揚妙登(Yan Myo Thein)說。他現在為緬甸媒體撰寫政論文章。

對奧巴馬而言,接下來幾天的考驗是讓中國的亞洲鄰居們相信,美國是它們的夥伴,此外,儘管存在種種疑問,美國仍然會長期留在該地區。

“雖然美國現政府言辭強硬,但美國多半會遵照它在重大戰爭結束之後的歷史傾向,越來越將目光轉向國內,”新加坡外交部(Foreign Ministry)的常任秘書比拉哈里·考斯甘(Bilahari Kausikan)上月在舊金山的一次會議上說。“美國十有八九會迎來一個內省時期,以治療在政治和經濟領域的創傷。”
editorial
Posts: 18992
Joined: Fri Jul 20, 2012 2:08 pm

Re: 奧巴馬和羅姆尼,誰當選美國總統對中國更不利?

Post by editorial »

蒙古加入歐安組織 美遏制中國意圖不言而喻
2012-11-22 08:13

  蒙古對外關係部新聞與對外宣傳處21日發佈消息稱,蒙古正式加入歐安組織,成為該組織第57個成員國。這一消息將於22日在日內瓦舉行的歐安組織會議上正式宣佈。

  蒙古外交關係中出現頻率最多的一個概念是“第三鄰國”。蒙古國家大呼拉爾(議會)去年通過新外交方針,實行“開放”的外交政策,強調平衡發展與中俄兩大鄰國友好關係的同時,積極發展與美日韓等“第三鄰國”的關係,並視“第三鄰國”為其國家安全支柱。

  蒙古專家認為,實際上,蒙古將一些國際組織和地區安全性群組織也看作“第三鄰國”,如歐盟、北約、歐安組織等。蒙古常駐日內瓦代表表示,由於歐安組織致力於維護國家獨立、領土完整,同時把保障經濟發展、環境保護、人權、自由等作為基本目標,因此蒙古希望該組織成為其“第三鄰國”,目的是尋求在國際多邊組織機制下保障國家安全的途徑。分析人士認為,美國主導下的歐安組織和北約一樣,積極拉攏蒙古的最主要原因是看重蒙古位於中俄之間的重要戰略地位,同時蒙古也是連接中亞和東北亞的重要國家,遏制中國的意圖不言而喻。1975年成立的歐安組織,成員主要為美加及歐洲國家,同時也包括哈薩克斯坦、烏克蘭等獨聯體國家。
editorial
Posts: 18992
Joined: Fri Jul 20, 2012 2:08 pm

Re: 奧巴馬和羅姆尼,誰當選美國總統對中國更不利?

Post by editorial »

美媒:美初級反導瘋狂 或鼓勵先發核打擊中國


2012年11月21日,美國“Global Research”網站刊登了經濟學家和地緣政治分析師威廉-恩達爾(F. William Engdahl)的一篇題為《中國軍事威脅?不,中國正擔心奧巴馬的戰略》 (China a Military Threat? No Wonder China is Nervous as Obama Pivots)的文章稱,目前美國正在積極構建亞洲反導體系,其正在不斷完善在日本、韓國、澳大利亞和臺灣部署的雷達力量,還計畫在菲律賓部署第3部X波段雷達。這將賦予美國持續深入觀察中國空中和導彈活動的能力。恩道爾指出,即便是構建初級導彈防禦體系,美國都能夠首先針對俄羅斯或中國發動核打擊,從而降低對俄中兩國導彈發射井和潛艇艦隊發起有效報復行動的擔憂,因為在第一輪核打擊後,中國或俄羅斯的核導彈將不再具備有效的破壞性。

原文編譯如下,
一個人在閱讀西方主流媒體後會得出這樣的結論:中國現在已經成為一個經濟巨人並意圖展示其軍事力量和大規模的軍備。美國的軍事專家認為,中國已經開始部署世界上第一款能攻擊海上移動目標的遠端彈道導彈。
但是最近美國的軍事重心已經從西歐轉移到了亞洲,最近美國在亞洲部署的導彈防禦系統也是明確針對中國的。中國官方每年花費大約為美國的防禦支出的10%,約900億美元,在軍事科技的支出上也是遠遠落後於美國。今天的中國,由於其強勁的經濟增長及其追求國家主權利益的決心,或者僅僅因為中國的存在,使中國已成為五角大樓的對手。經過近二十年忽視其在東亞的利益,在2011年,奧巴馬政府宣佈美國將其外交政策,軍事和政治的重點“戰略支點”放在亞太地區,特別是東南亞,就是中國。

“奧巴馬主義”
美國已經圍繞中國建設了一個大規模的反彈道導彈防禦圈以限制中國的戰略核打擊能力。八月二十四日,紐約華爾街日報報導,奧巴馬政府,將在亞太地區擴大其彈道導彈防禦範圍。五角大樓官方給出的理由是保護日本,韓國和美國其他的相關地區的盟友免遭朝鮮的核導彈攻擊,但這一論點經不起推敲。現實上,根據許多報導,華盛頓已決定用日本,韓國和澳大利亞組成一張彈道導彈防禦網。真正的目標不是朝鮮,而是中國,因為中國是該地區唯一擁有遠距離核打擊能力的國家。“奧巴馬主義”和華盛頓的決定已被日本政府認為是合適的時刻蓄意挑起與中國在有爭議的釣魚島的緊張局勢,該地區被認為擁有豐富的天然氣儲量。

2012年9月,美國國防部長帕內塔宣佈,美國和日本已經達到了一個重要的協議,將在日本南部部署一部先進的導彈防禦雷達。根據美國軍事新聞網站報導,日本將安裝了一部由雷聲公司生產的X波段預警雷達,具有相控陣火控感測器,精密的監視和攔截器支援的功能。自2006年,日本在北部地方的青森縣已經擁有一個X波段雷達。但是當地居民強烈反對,認為雷達的存在使他們成為了潛在的敵人的攻擊目標。

華盛頓還幫助印度提高其新的導彈防禦系統。印度人想通過美國的説明建立一個多層的導彈防禦網路。印度政府將巴基斯坦作為公開的原因,但私下裡,它防範的是中國。印度今年早些時候試射了“烈火-5”中程彈道導彈,印度媒體公開提到了其能打擊中國任何地方的能力。也有匿名的美國國防部官員說,第3部X波段雷達將被部署在菲律賓,將使五角大樓能精確跟蹤從朝鮮和中國大部分地區發射的彈道導彈。

彈道導彈防禦系統鼓勵第一次核打擊
即使只有一個基本的導彈防禦系統,美國可以先發制人攻擊俄羅斯或中國的導彈發射井和潛艇艦隊以減少有效報復的恐懼;餘下的一些俄羅斯或中國的核導彈將無法完成一次破壞性的反擊。現在美國,通過在歐洲對俄羅斯和在亞洲對中國部署導彈防禦系統,是在使核戰爭的可能性變成可以想像的。這是真正的、真實的“瘋狂”。
editorial
Posts: 18992
Joined: Fri Jul 20, 2012 2:08 pm

Re: 奧巴馬和羅姆尼,誰當選美國總統對中國更不利?

Post by editorial »


美國對中國的容忍度已經接近極限


歷史上,崛起國在GDP方面達到美國60%,就已達到美國對崛起國容忍度的極限。

原題:中美風險下一個五年將加劇———11位中美知名學者之間的對話
美國還能“容忍”多久

王義桅(同濟大學國際與公共事務學院執行院長):未來5年中美關係將出現身份認同的衝突。中國現在人均GDP是6000美元,5年後約是現在的兩倍。中國將不是普通的發展中國家。那時世界第一大發展中國家與第一大發達國家的關係定位會發生變化。歷史上,崛起國在GDP方面達到美國60%,就已達到美國對崛起國容忍度的極限。蘇聯時有古巴導彈危機。日本GDP達到美國70%時,有了《廣場協定》。中國現在近似這個水平線,不知道將來美國會對此作何反應。這是一次真正考驗。

納特•阿倫斯(Nat Ahrens,美國戰略與國際研究中心希爾斯全球治理項目副主任):中美衝突有意識形態的根源。中國並不同意美國版的普世價值,又對重塑世界的普世價值非常積極。在當代,硬實力和經濟已不再是可以控制世界的工具,軟實力和價值觀更能影響世界。中國會為世界的普世價值貢獻什麼,是很值得關注的。但中國不應犯德、日的錯誤,認為美國即將衰落而趁機發起挑戰。

王帆(外交學院院長助理、教授):中美之間彼此影響與塑造對方的能力,中國正在逐漸上升。因此,雙方要共同改變,彼此適應,而不是單方面地要求對方改變。當然,困難的是,雙方相互建構的過程無經驗可循,而是探索性的,其結果也存在不確定性。美國沒有與一個越來越強大的中國打交道的經驗,中國也沒有在實力上升後與美國打交道的經驗,作為戰略競爭者又是利益相關者的雙邊關係通過戰略對話來實現相互塑造的議題、影響及作用都有待於評估。雙方的利益協調如何更好地發揮作用,雙方是否會進一步確定更加明確的戰略底線是影響互動進程的關鍵。

彼得•馬蒂斯(Peter Mattis,詹姆士城基金會《中國簡報》主編):中美兩國的政治環境和遊戲規則完全不一樣。中國在更多領域尋求發展,如在塔吉克斯坦、蘇丹、金三角等,一些危機也增長了中國的民族主義。但美國會認為,中國在不斷現代化,但不能阻止美國的全球部署。未來兩國的關係變化並不僅僅體現在領導人的更迭上,更體現在中國發生的變化對中國政治環境的影響。一方面,中國經濟在未來會從政府主導的國有經濟轉向私人經濟,中國內部會有一定的社會不穩定,並很大程度影響中國的政治氣候。

哪些問題在影響中美互動
李海東(外交學院教授):未來5年中美面臨挑戰原因有四:中美對各自戰略利益的界定;處於轉型期的中美兩國戰略互信度不高;臺灣問題依然考驗中美關係;美國不斷採取加劇中美經貿摩擦的政策。雙方決策者與公眾的互動會引向一個雙方受益的藍圖。放任中美關係遭破壞性因素的影響,將會導致歷史悲劇的重演。

安德魯•威爾遜(Andrew Wilson,美國海軍學院教授):新中國成立以來,軍隊一直在党的領導下,軍隊與政府之間缺少聯繫與溝通。雙方協作關係的改善迄今取得一定進展,如在國內外災害救援上。但在處理海峽問題上,雙方的分歧在美國觀察家看來尤其明顯。我建議中國軍政之間應有更多的接觸,如加強一些會議交流、人員交叉任職,增加兩部門的互信,從而減少中美之間的誤解。

梅蘭妮•哈特(Melanie Hart,美國進步研究中心政策分析師):很多學者以為,安全問題解決好了,經濟問題就可能下降。實際上,貿易緊張比政治、安全對中美關係影響更嚴重。未來5年,除了在美國國會的關注下的智慧財產權保護等問題,中美兩國經濟衝突的風險還在加大。美國國內經濟問題很嚴重。中國則正試圖從中等收入上升為高收入模式,現行產業部門在價值鏈上越來越可能挑戰美國。經濟問題政治化的趨勢,加之兩國政治體制的不同,使得公平競爭變得更加複雜化。在這種情況下我們必須認識到問題的嚴重性,在更平等的規則以使合作在互信不足的情況下繼續,如在協力廠商調解的情況下簽訂雙邊投資協定。短期解決不了的,則通過兩國共同的改革與變通共渡難關。

斯科特•卡斯特納(Scott Kastner,馬里蘭大學副教授):從2008年開始兩岸關係已經逐漸穩定,但這種穩定狀態會延續下去嗎?未來兩岸關係的發展對美國的政策警告是:一是衝突可能性變小,但不能完全排除;二是臺灣問題仍然需要謹慎的對待;三是對臺灣問題的預期要更加符合現實;四是鼓勵兩岸之間開展更多的經濟合作;五是在軍售問題上要相互克制。

給中美兩國一些建議
亞伯拉罕•登馬克(Abraham Denmark,美國國家亞洲研究局政治與安全事務專案高級主任):美國在亞太地區的軍事目標有三:促進維持地區穩定、限制大規模殺傷性武器擴散和促進國際貿易。中國軍隊主要有三項任務:保持國內穩定、增強軍事實力以期解決臺灣問題和獲取近海控制權。中美軍事目標存在地域重疊,特別是在亞洲近海地區,而補救方式是中美共建地區和平。關鍵有三點:一是中國要更加適應美國在地區的軍事存在。二是加強軍事交流,建立五角大樓和中國軍方的熱線是十分重要的。中國現在還沒有能力非常快速的應對地區變故,而我認為中國下一步應該進一步改革應急反應機制。三是加強中美遠洋合作。

達巍(中國現代國際關係研究院研究員):很多美國學者認為中國應改變政治體制。這導致中國對美國的兩個疑慮:是否阻止中國崛起,是否想改變中國政體。中美不應滿足於當前低水準互信,而是需要做:一是加強合作,加強機制化溝通,更為有效地管理背叛;二是增強對彼此的行為判斷;三是如何協調國際體系改革或全球治理的領導權問題。四是認同問題,如文明、價值觀。

方大為(David Firestein,美國東西方交流中心副總裁):從地理上來講,美國也是亞太國家,十分關注亞太存在的臺灣、朝鮮等熱點問題。但美國追求和平、安全、發展、貿易和航行自由等利益,也與中國不存在根本利益衝突,只是存在利益不對稱。但目前兩國利益分歧可能因為戰略或政策失誤而放大。因此必須登高望遠,從共同利益著手。

▲(本文是近日由外交學院國際關係研究所主辦的“未來五年的中美關係:議題與挑戰”研討會的摘要)
editorial
Posts: 18992
Joined: Fri Jul 20, 2012 2:08 pm

Re: 奧巴馬和羅姆尼,誰當選美國總統對中國更不利?

Post by editorial »

中國需要俄幫忙對抗美國軍事包圍嗎?

俄羅斯之聲網站11月20日文章稱,在過去十年裡,五角大樓已經在中國周邊國家舉行過年度多國軍事演習,例如在蒙古舉行“可汗探索”多國維和軍事演習,在哈薩克斯坦舉行的“草原之鷹”聯合軍演,還在宣佈向亞太地區轉移戰略重點之前獲得了阿富汗、吉爾吉斯斯坦、巴基斯坦、澳大利亞、新加坡和菲律賓等中國周邊國家的軍事基地的使用權。現在,奧巴馬總統對柬埔寨、緬甸、泰國的訪問,是美國強化對中國軍事包圍這一趨勢的範例。

俄羅斯媒體列舉的上述事例都是真實存在的,尤其是自南海糾紛尖銳化之後,美國借機推進其重返亞太的政策和軍事戰略,打造澳大利亞前進基地,拉攏以菲律賓為先頭的東盟國家,鞏固原有的東南亞橋頭堡基地新加坡,這對中國海軍掌控南海前出印度洋戰略的遏制意圖在明顯不過。美國把遏制中國作為新戰略調整的重頭戲來演,證明其確實已經感受到這種來自東方大國軍事政治壓力的緊迫性,這倒是中國真正值得自豪的事情。

不過高峰軍事觀察認為,美國的政策整體性和連續性都很強,俄羅斯為了解析美國戰略對中國的方向性戰略威懾,著重突出了美軍系列行動對中國的定向威脅。然而美國在蒙古舉行“可汗探索”多國維和軍事演習,在哈薩克斯坦舉行的“草原之鷹”聯合軍演,還有在吉爾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的諸多軍事外交行動,難道沒有讓俄羅斯人背心發涼的感覺嗎?美國在威脅中國西線安全的同時,也在俄羅斯的傳統勢力範圍借機插刀,而如果從蘇聯歷史看今天,自尊心受傷到不可忍受的應該是俄羅斯才對。

美國加強美日韓東北亞軍事同盟關係,並借助中日釣魚島糾紛實行針對性政治、軍事、外交策略調整,對鞏固和加強對中國海軍的島鏈封鎖有明顯的現實意義。但是同時美日韓軍事同盟又何嘗不是對俄羅斯太平洋艦隊等遠東軍事力量最大的威脅呢?俄羅斯總統普京雄心勃勃的750億強軍計畫和重振俄海軍的規劃,也是美日所必須警惕和防範的。僅就西太而言,俄羅斯對越南的拉攏和俄越雙方海軍基地使用意向可以看出,俄羅斯已經為其海軍復興在做謀劃。這其中看不出俄羅斯是在幫中國在南海對抗美國炮艦的意思。

中國最近基於在南海和東海面臨的軍事鬥爭需要,連續舉行了多次諸兵種聯合軍演,並試射了新型彈道導彈。我在之前的分析中已經說過,這是中國在展示同時打贏兩場局部戰爭的能力。中國反對外部勢力干涉介入南海、東海事務,這不但是對南海周邊國家和日本的要求,也是自身必須做到的承諾,所以中國有能力而且不需要俄羅斯在南海問題上幫助中國對抗美國。高峰軍事觀察認為,俄羅斯能在越南與中國之間的矛盾中不給中國找麻煩就已經是大幸了。

中國崇尚多極化世界的構築,這對世界一超美國是利空,但對沒落的蘇聯繼承者俄羅斯卻是不折不扣的利好。這是中俄能夠在許多世界熱點問題上保持態度策略一致,共同應對美國及北約軍事、政治霸權的基礎。但中國在這個基礎上的志同道合者除了俄羅斯,還有巴西、印度等國,不久的將來或許還有實現防務自主化的歐盟。這是新興國際政治勢力維護自身利益的需要,只是由於處境相近的緣故,中俄共同對抗美國的機會更多。但到底是誰幫誰沒有明顯的區分,因為當前中俄只有合作才能共贏,否則就將被美國分而制之。

俄羅斯媒體文章最後稱,無論是出於自己的利益,還是出於世界和平與平衡考慮,俄羅斯都必需幫助中國應對美國的邊緣政策和炮艦外交政策。高峰軍事觀察認為同樣的話中國媒體和智庫人士也可這樣說,無論是出於中國自身的利益,還是出於對世界和平與平衡考慮,中國都必需幫助俄羅斯應對美國的國際政治和軍事戰略空間擠壓政策。
editorial
Posts: 18992
Joined: Fri Jul 20, 2012 2:08 pm

Re: 奧巴馬和羅姆尼,誰當選美國總統對中國更不利?

Post by editorial »

中國軍方突然暴露了恐怖核戰力

  導讀:作為中國威懾日本美軍最有效的核武器,目前狀況如何呢? 據權威人士消息,到目前為止,包括機動,發射井,核潛等佈防的中遠端核彈及洲際核彈我國已擁有2764枚。
  其中,對準美國本土及各洲軍事基地的就1687枚。對準日本262枚,對準印度386枚,歐俄253枚,南海諸國176枚。

 美日印,這個數字,你們想得到嗎?不是形勢逼人,怕你們誤判,中國都不會輕易洩露的,看了,你們才知道什麼叫真正的核大國。要是得罪中國,等著你們的,將是滅絕一千次的報應!

  中國擁有世界上最神秘的各式武器裝備。這些武器裝備具有著神秘的色彩。中國早60年代就創造"用算盤子製造出兩彈一星"的童話,中國在技術落後,資金缺乏 的情況下,用最短的時間製造出令世人都毛骨悚然的原子彈,中國擁有了原子彈後,中國人民真正站了起來,說話底氣足了,同時說話也具有一定的影響力。

  縱觀歷史,問世人,你們對中國的武器裝備瞭解多少,即使是中國自己人,中國軍隊內部的人員,對中國的武器裝備又瞭解多少。美國五角大樓的一高級人員曾說"他們對中國的武器性能瞭解的非常少,甚至少得可憐"。

  這一切的一切,是由中國的經濟的實力及科技水準決定的。在過去的50年裡,無論從每年一度的國際軍事武器展,還是各種國內外的各種期刊上,都很少看見中國 的武器,中國的政府也從來不向世人炫耀中國的武器,也很少向世人介紹中國的武器的性能,只有在必要的情況下和特殊的形勢下,才簡單的介紹一些武器,外人知 道的都是中國國內的最普遍的,最常用的武器。

就現在中國擁有的核彈頭的具體的數量,世人都不知道,連本國的絕大多數的軍人都不知道,西方保守人士估計中國目前至少擁有2400枚核彈頭,甚至一些國家 估計中國擁有的核彈頭的數目不少於5000枚,更令世人費解的是中國國內的某一期刊說中國目前只有16枚核彈頭從中國的國防政策來看,中國擁有的核武器是用來積極防禦,所以中國擁有多少的核武器完全取決於中國所面臨的國際形勢,中國號稱"導彈王國", 中國擁有世界最先進的導彈,無論從射程,誤差範圍,還是爆炸威力上看,中國是"導彈家族"的老大哥,中國的洲際導彈的誤差範圍為100米,美國的洲際導彈 的誤差範圍為 250米,俄羅斯的洲際導彈的誤差範圍為150米,而且中國擁有各種各個功用的導彈。在未來的戰爭中,具有一定的優勢。

  日本媒體聲稱,中國仍在不斷增強自己的戰略核力量,裝備了射程1。4萬公里的東風-31A新型洲際彈道導彈,東風-21中程彈道導彈的殺傷範圍覆蓋了日本,新型國產反艦彈道導彈正在研製之中。另外中國還在海南和山西繼續建設地下核導基地。

  研製現代導彈是中國反介入戰略中至關重要的一部分,目的是在台海可能爆發衝突時阻止美國航母向對抗地區推進。一位元元元接近中國軍方的消息人士表示,如果能把美 國航母編隊和美駐日基地置於中國導彈射程之內,那麼在這種情況下美國海軍就不可能自由進入西太平洋,就能讓日美安保條約失效。

  瑞爾斯•維克爾斯(研究會主任研究員)說:中國的核武器秘密是世界上第11大懸案。這裡很可能僅僅揭示了“冰山一角“,但已震驚了我們,中國現在的核武能力,足可以直接與我們進行一場像樣的核武對戰。

  軍事安德列斯•普恩(CIAA情報局官員)說:我不知道中國研製了這麼多核武器,他究竟為了什麼?為了自身安全?在東亞,能夠撼動中國領土主權的國家,已 經幾乎絕跡。而中國還在不斷進行核武器的各種升級換代。這十分令人感到疑惑?因此,在未來,如果把中國當作敵人,那麼我們就再也不要提核戰!那等於自殺。

 那麼,我們仔細分析一下中國的彈道導彈:中國核導彈分劃十分細緻,他並非以前我們共識的那種短程、中程、遠端、洲際的射程劃分,而是以其用途、甚至打擊物件目標的不同而區分。

  DF是中國彈道導彈的一種形式上的代稱。其實,在它內部還有更加詳細的區分。例如:單是DF4型導彈,就有DF4、41、4A、4B等4種型號。而DF4,DF4A屬於基本同等的技術規範。也是大家經常見到的。

  但是,DF41、DF4B是十分少見的。41是4的先進改進型號,主要是全固態機動部署,可以實現快速展開。類似美國的“民兵II”。其制導以及突擊方式採用捆綁欺騙式,回波固定形式。這也是同期美國民兵II導彈所採用的部分技術,僅僅是叫法不同。

  這樣,41的命中生存概率為41%(以愛國者3型為攔截標準),而美國民兵II則為42。14%。所謂“命中生存概率”是指導彈能夠正常飛臨預定落地點的概率,而不是大家通常所說的“命中精度”。

  在談精度時,我們以往總是看重彈道導彈的命中精度。一般認為精度越高,自然命中概率就越好,而實際上,它們存在很大區別。軍事按照美國標準,配屬核彈頭的導彈,譬如“侏儒”、“民兵III”,其命中精度都是110米。而中國DF41的精度為1900米。看上去我 們比人家精確很多,但是,這裡說的是核彈頭。以最低當量2萬噸級計算,一枚這樣的核彈,可以在方圓10公里範圍內造成毀滅型殺傷,而距離核裂變原點越近, 毀滅就越嚴重。

 它的5公里以內將屍骨無存。 5000-1900=3100米。因此,F41搭載2萬噸級核彈頭後,其實際有效的最大殺傷半徑是3100米,那麼,既便它的命中精度粗大到2000米左右,其破壞結果(預定攻擊目標被摧毀)與精度在100米左右的常規導彈是一樣的。

但是五角大樓通常按照常規導彈計算和衡量核導彈的攻擊能力,他們是刻意回避核問題,實際上,中國核導彈精度低反而更加可怕。

  日本《亞洲動態》報導:北京目前核武器,發展進度,已經達到飛躍。他們覆蓋了日本全國地域。並且,根據相信報告,雖然北京依舊說:他們不真對日本。但是,北京在遼東,浙江以東部署的約300枚戰略導彈,時刻威脅日本。

  日本《朝日新聞》:前日本外務生官員何野,在對記者談到中國目前態勢稱:我個人決不收回“中國威脅論斷”誠然,目前世界諸國,那一個也不會天天面對如此之多得飛彈高枕無憂。因此,懇請議會通過180億美金“遠端防禦法案”這絕對出於保護我日本國民生命。

  在談到東海局勢說:在東部海域,北京目前實際部署了一支混合艦隊。這支艦隊已經完全超出他所謂的“維護安全”的界限。實際則是一支完全的作戰艦隊。日本,沒有派出88艦隊,不是因為懼怕,只是在惜中日親善關係,希望北京給予合作。
editorial
Posts: 18992
Joined: Fri Jul 20, 2012 2:08 pm

Re: 奧巴馬和羅姆尼,誰當選美國總統對中國更不利?

Post by editorial »

美以借加沙試探伊朗

2012年11月26日


華盛頓——哈馬斯(Hamas)和以色列之間已經達成停火協議,雙方至少現在結束了衝突。這場衝突似乎是雙方之間定期展開的對決中最新的一場。不過,美國和以色列官員透露,衝突中還包含了對另一個戰略目的的推進:這場交火是針對未來與伊朗之間可能發生的軍事衝突所進行的演練,此次衝突中動用了射程可達耶路撒冷的改良型火箭彈,以及能夠攔截這些火箭彈的反導系統。

當然,伊朗才是最讓以色列總理本雅明·內塔尼亞胡(Benjamin Netanyahu)和奧巴馬總統殫精竭慮的國家。雖然在戰術上存有分歧,但兩國都明確表示,要解決伊朗核計劃的僵局,時間緊迫,也許只有數月時間了。

軍事演練的一個關鍵目的是,切斷伊朗向加沙地帶或者黎巴嫩偷運新式火箭彈的途徑。在伊朗遭受制裁,或者當伊朗核設施遭受以色列打擊的任何一個危機時刻,伊朗的代理人哈馬斯、黎巴嫩真主黨(Hezbollah)和伊斯蘭聖戰組織(Islamic Jihad)就可以從上述兩地發射那些火箭彈。

以色列駐美國大使、軍事史學者邁克爾·B·奧倫(Michael B. Oren)把伊朗向加沙地帶部署導彈的行為,比作古巴導彈危機。

奧倫周三表示,“在古巴導彈危機當中,美國對抗的不是古巴,而是蘇聯。在‘防衛支柱行動’(Operation Pillar of Defense)中,以色列對抗的不是加沙,而是伊朗。”以色列國防軍(Israel Defense Force)將此次加沙行動命名為“防衛支柱行動”。

這個比喻並不確切。50年前,蘇聯向古巴運送了一個核武庫。而伊朗運往加沙地帶的火箭彈和武器部件都是常規武器,而且,正如以色列人發現的,這些武器的精度依然存在嚴重問題。不過,從某種方面看,以色列正在利用加沙的戰鬥了解哈馬斯和伊斯蘭聖戰組織的軍事實力,並破壞它們與伊朗的關係。伊斯蘭聖戰組織是與伊朗關係最為親密的組織。

可以說,此次為期八天的加沙衝突實際始於近一個月前戰鬥尚未開始的時候。當時,在以色列和伊朗進行暗戰的過程中,發生了又一宗神秘的爆炸案,地點位於蘇丹首都喀土穆。

今年10月22日,一家據稱生產輕型武器的工廠發生了規模驚人的爆炸。兩天後,蘇丹指控說,四架以色列戰機輕而易舉地穿越蘇丹領空,襲擊了這座工廠。以色列不願談論此事。不過,以色列和美國官員堅稱,蘇丹向來都是走私伊朗製造的“黎明”(Fajr)火箭彈的主要中轉站。最近幾天,哈馬斯就發射了這種火箭彈攻擊特拉維夫和耶路撒冷。

以色列隨後為保衛領土展開的導彈防禦行動,被稱為是全世界實戰中最嚴密的一次。一如西班牙內戰(Spanish Civil War)中所採用的全新空戰戰術,對其後的空戰產生了巨大影響,此次導彈防禦行動,也有潛力以同樣的方式,令未來的戰爭產生轉變。

當然,如果重啟談判的最後努力失敗,以色列和伊朗之間的衝突會與最近發生的戰鬥大不相同。就在加沙衝突爆發之前數周,美國、歐洲,以及波斯灣的阿拉伯盟友正在海上舉行演習,練習如何清除可能投入霍爾木茲海峽航道的水雷。

不過,根據美國和以色列擬定的應急方案,以色列在和伊朗的衝突中將面臨三重威脅:在本次衝突中發射過的短程火箭彈、黎巴嫩真主黨部署在黎巴嫩的中程導彈,以及來自伊朗的遠程導彈。

這三重威脅中的最後一重可能包含流星-3型(Shahab-3)導彈。以色列和美國情報機構相信,如果伊朗能成功地研製出核武器,並完成更難的步驟,將它縮小到核彈頭的尺寸,那麼,有朝一日,他們就會把核武器配備在流星-3型導彈上。

美國陸軍(United States Army)的一名防空軍官表示,美國和以色列軍隊從這次攻勢中“肯定學到了很多”,可以利用這些經驗更有效地“將所有層次的系統結合在一起,形成立體化的防禦手段。”

其中的目標和挑戰是,將短程、中程和遠程導彈防禦雷達系統,以及反導彈攔截器聯繫在一起,防禦下一次衝突中可能出現的不同類型的威脅。

以色列上空打響的是一場導彈對反導系統的歷史性戰鬥。以色列官員稱,該國的“鐵穹”(Iron Dome)系統擊落了350枚進犯的火箭彈,占所有反導彈攔截器目標的88%。以色列官員拒絕透露目前有多少枚攔截彈可以為其反導彈發射架充彈。

在衝突爆發前,據估計哈馬斯已經囤積了1萬至1.2萬枚火箭彈的火力。以色列官員稱,他們對存放火箭彈的彈藥庫予以先發制人的打擊,嚴重削弱了哈馬斯的庫存。哈馬斯的火箭彈既有伊朗提供的,也有按照敘利亞的設計圖在加沙生產的。

然而以色列軍方官員強調,哈馬斯在此次衝突中發射的大約1500枚火箭彈,彈道大多指向無人居住的區域。按照設計,鐵穹的雷達追蹤系統會迅速辨別一顆導彈會飛向有人居住的區域,還是偏離了目標,因而不必消耗一枚昂貴的攔截彈將其擊落。

“這種區分在所有導彈防禦系統里都十分重要,”美國陸軍一位專家表示,“需要確保能在目標導彈飛向防衛區,如有人居住的區域時,將其擊落。這次的表現顯然證明了鐵穹系統的能力。”由於討論的是當前的軍事評估,所以這位專家要求保持匿名。

這名軍官和其他專家說,伊朗肯定也正在研究,為什麼向哈馬斯提供的火箭彈似乎無法有效打擊以色列目標。他們預計,伊朗可能也會重新研究這種武器的設計,從而進行改進。

以色列目前部署有五套鐵穹反導系統,每套耗資5000萬美元。以色列還希望將發射架總數至少提高到現在的兩倍。在過去兩個財政年度,美國為鐵穹計劃提供了2.75億美元資金援助。每顆替換的攔截彈耗資數萬美元。

三周前,美國參謀長聯席會議(Joint Chiefs of Staff)主席馬丁·E·鄧普西上將(Gen. Martin E. Dempsey)剛剛受以色列軍方同級官員邀請,在迄今為止規模最大的美以聯合軍事演習期間,訪問了一座鐵穹系統基地。在這場為期三周的名為“嚴峻挑戰”(Austere Challenge)的演習中,美軍動用了臨時部署在以色列的“愛國者”(Patriot)地對空反導彈發射架,以及裝備有跟蹤雷達和攔截彈的“宙斯盾”(Aegis)反導彈軍艦。

儘管在當前的危機中鐵穹系統表現良好,但它也有限制。

鐵穹系統的設計目的僅僅是攔截射程不超過50英里的短程火箭彈。目前,以色列正在研發一種名為“大衛投石索”(David's Sling)的中程導彈防禦系統,這種防禦系統已經在最近的美以聯合軍演中通過電腦模擬進行了測試。以色列已經部署了一套名為“飛箭”(Arrow)的遠程導彈防禦系統。“之前沒有人應對過這種戰鬥,”華盛頓近東政策研究所(Washington Institute for Near East Policy)防務研究員傑弗里·懷特(Jeffrey White)說,“許多火箭彈襲來,攻擊範圍涵蓋以色列一半的領土。發射的火箭彈各式各樣。”
editorial
Posts: 18992
Joined: Fri Jul 20, 2012 2:08 pm

Re: 奧巴馬和羅姆尼,誰當選美國總統對中國更不利?

Post by editorial »

  美軍這“回馬槍”殺得真妙真高:一箭四雕警告中國

據新華社11月27日報導,伊拉克非官方阿拉伯文媒體獨立通訊社和布拉薩通訊社報導,大約3000名美國軍人最近重返伊拉克,“回流”美軍部署在西部與敘利亞接壤的安巴爾省和中部薩拉赫丁省軍事基地。伊拉克當地分析人士推斷,美軍悄然返回伊拉克,旨在協助伊拉克安全防衛和伊軍訓練,但不排除為軍事干涉敘利亞作準備。對此美國和伊拉克的官方未否認美軍“回流”。

這條新聞筆者我也是在網站沒有發現,卻是在報紙的國際新聞版上發現此新聞的。看到此新聞的瞬間,筆者我是大吃一驚。確認之後,也是好半天才回過神來。
那麼,美軍在伊拉克殺了“回馬槍”,究竟有什麼意圖呢?筆者我認為,美軍這“回馬槍”殺得真妙真“高”,可謂是一箭四雕。

一、為軍事干涉敘利亞作準備。敘利亞局勢著實讓美國頭痛不已,阿拉伯之春快兩年了,多個中東國家領導人實現了更替,然而敘利亞的強人巴沙爾卻始終屹立不倒,儘管西方國家想方設法倒巴沙爾,卻難以成功。此番美軍重返伊拉克,毫無疑問最大的作用在於聲援敘利亞反對派和為其反政府武裝助威,必要時便於美軍直接下手干預敘利亞局勢,用美國為首的北約武裝力量,打敗敘利亞現政權,讓反對派推翻巴沙爾獲得成功而掌權。

二、威懾伊朗施壓為伊朗核問題解決鋪墊。雖說美軍重返伊拉克,意在為軍事干涉敘利亞作準備,可同時還是為動武解決伊朗核問題製造更好態勢。伊朗核問題久拖不決,伊朗與西方的談判始終談不攏,為此,以色列和美國多次聲言要對伊朗動武實施軍事打擊,奧巴馬也多次強調對伊朗核問題保留所有選項,言下之意不排除直接動武除以伊核後患。
很快伊朗與六大國的核問題談判又將展開,此時美軍重返緊鄰伊朗的伊拉克,而且數量不少,就是要以動武打伊朗的架勢,警告伊朗“識相”而放棄核武器計畫,達到不戰而屈人之兵的目的。美國加強軍事存在,保持對伊朗威懾,顯現美方確實有對伊朗採取軍事行動的可能。

三、鎮懾伊拉克疏美“離心傾向”。美軍對自己扶持起來的伊拉克現政權,其實心裡非常不爽,原因是伊拉克政府對“解放”伊拉克的美國顯示出離心傾向,表現在美軍駐紮伊拉克的問題上,儘管美軍非常不願意完全撤離,可伊拉克政府不配合,迫使美軍去年灰溜溜撤離;再就是伊拉克政府竟敢不聽美國的話,與敘利亞現政權關係親密,公開反對西方支持敘利亞反政府武裝。

更可氣的是,伊拉克政府竟然採購俄羅斯的武器裝備武裝軍隊,這讓美軍情何以堪?此次美軍重返伊拉克,大有鎮懾伊拉克的實質內容,意在警告伊拉克現政府,假如你繼續疏美,繼續保持“離心傾向”的話,我山姆大叔既可以扶持你上臺,同樣也可以輕易拉你下臺混蛋。

四、重返伊拉克向中俄展示美軍肌肉。敘利亞反政府武裝之所以未能迅速獲得成功,這與美國為首的西方推廣“利比亞模式”受到中俄阻止有關,中俄多次否決了西方國家在聯合國安理會試圖通過的授權決議,使得北約打擊敘利亞師出無名,乾瞪眼看著敘利亞反對派武裝難以推翻巴沙爾現政權。

近期俄羅斯更是以撤僑的名義,派出海軍艦艇遠赴敘利亞,為巴沙爾現政權力挺。這豈能是美軍能夠容忍的事?因此,美軍重返伊拉克劍指敘利亞,首先要向中俄展示肌肉,顯示美國推翻巴沙爾現政權的決心,警告中俄兩國“知趣”而退,不要妨礙美國為首的西方國家“執行公務”,成為美軍推行“人道主義”的絆腳石。

綜上筆者我之所述,美軍重返伊拉克,真是煞費苦心,以加強美軍軍事存在的形式,既為軍事干涉敘利亞作準備,又保持對伊朗動武威懾,既警告伊拉克當局的“離心”危險,又暗示中俄兩國“知趣”,真是好個“回馬槍”,一箭四雕。
editorial
Posts: 18992
Joined: Fri Jul 20, 2012 2:08 pm

Re: 奧巴馬和羅姆尼,誰當選美國總統對中國更不利?

Post by editorial »


美已有“滅華”戰略計畫 或將中國拉入世界大戰


加專家:美欲圍剿中國 中國或被拖入三戰泥沼

2012年的中東幾乎一直籠罩在戰火與紛爭的陰雲之中,敘利亞衝突、巴以爭端、伊朗核問題,這些似乎離中國很遠。然而,加拿大學者蜜雪兒•科塞多夫斯基日前在接受環球網採訪時指出,諸多衝突的始作俑者都是美國。他認為,美國的最終目標是“圍剿”中國。因此,一旦伊核問題引發第三次世界大戰,中國將首當其衝。


11月27日,環球網記者就中美關係等問題獨家專訪了加拿大經濟學家、全球化及核問題專家蜜雪兒•科塞多夫斯基。科塞多夫斯基並未因奧巴馬連任而對中美關係感到樂觀。相反,他指出,美國屢屢在中國周邊搞小動作,意在“圍剿”中國,這是美國一項長遠的戰略計畫。但非常危險的是,在很多問題上,中國還未將矛頭指向美國。

科塞多夫斯基指出,目前,美國已經在日本、韓國、菲律賓、澳大利亞、吉爾吉斯斯坦、阿富汗等國設立了軍事基地,實際上對中國形成了包圍態勢,中國的國家安全受到了嚴重威脅。與此同時,美國暗中資助東突等恐怖組織,試圖分裂中國、破壞中國主權。此外,美國還在暗中操縱著中日釣魚島爭端、中菲南海爭端等,希望破壞中國與其交易夥伴的關係,挑起中國與鄰國的矛盾,實際上還是要形成以美國為首的聯盟,從而“消滅”中國。

關於解決伊朗核問題,科塞多夫斯基指出,這是美國既定計劃中的一步,並正在逐漸推進:首先是伊拉克,然後是伊朗。而美國一份2006年的檔表明,中國、伊朗、俄羅斯、朝鮮已成為美國核戰的“假想敵”,如若爆發第三次世界大戰,中國必將深陷其中。

科塞多夫斯基說,美國對中國的敵意事出有因,其中就包括中國與非洲國家的友好關係。科塞多夫斯基曾深入利比亞等非洲國家,研究中國在非投資與援建專案。他瞭解到,許多非洲國家非常歡迎中國公司,因為中方項目只為合法的商業利益,而非政治目的。這與西方國家非常不同。不過,這些威脅到了一些老牌殖民國家的地位,於是他們便視中國為“敵人”。美國正是這樣的國家。

“令人擔憂的是,中國人似乎中了美國的圈套。在釣魚島爭端發生後,中國各地開始了反日遊行,抵制日貨,但沒有人把矛頭指向美國。事實上,美國才是真正的幕後黑手。”科塞多夫斯基認為,中國還未對美國威脅提起足夠的重視。而中國有很多選擇,可以對美國的“野心”做出回應。

科塞多夫斯基認為,所謂“唇亡齒寒”,中國首先要鞏固發展與鄰國的友好關係,防止美國挑撥中國與他國的關係;其次,要明確反對美國在中國周邊設立軍事基地的行為,以減少美國對中國的軍事威脅;第三,中國應敦促美國停止干涉中東等國的國內問題,謹防美國滲入;最後,中國可在經貿關係上對美採取強硬態度。雖然美國一直指責中國“偷竊”美國人的工作,但美國人的生活仍然依賴“中國製造”。若失去中國這一交易夥伴,美國將被趕下世界第一大經濟體的寶座。而中國憑藉潛力巨大的國內市場,可成為世界第一大經濟體。
Post Repl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