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大教授:三因素使新一輪改革熱切希望不會落空

歡迎會員在此言論自由論壇發表任何題材評論文章。題材跨越地域界限, 希望全球各地會員就當地發生的事與物, 踴躍發表你的評論。讓全球每個角落會員都能分享你言而有物、高水平的評論。會員發表的評論文章屬個人意見, 不代表本網站立場。
Post Reply
editorial
Posts: 18992
Joined: Fri Jul 20, 2012 2:08 pm

北大教授:三因素使新一輪改革熱切希望不會落空

Post by editorial »

北大教授:三因素使新一輪改革熱切希望不會落空
2013-11-10 07:56:55

“中國正處於‘改革視窗期'”
北大國發院教授盧鋒表示,現在是天時、地利、人和,應不失時機推進重要領域改革

“中國正處於‘改革視窗期'。”談及9日開幕的中共十八屆三中全會,北京大學國家發展研究院盧鋒教授說,“我覺得,以全面深化改革為主題的這次會議,勢將取得實質性突破,並引發一系列更深廣的系統性改革。”北大國發院中國宏觀經濟研究中心主任盧鋒在接受專訪時作上述表示。

【改革時機】 三因素使改革期望不會“落空”
雖然海外輿論不乏看空中國改革的聲音,但作為一位中國經濟體制演變的長期觀察者,盧鋒相信人們對中國新一輪改革的熱切期望不會“落空”。他理由有三:
首先,1978年以來中國改革史的一條基本經驗是,成功的改革是逼出來的,而當下中國倒逼改革的力量很大。

盧鋒說,過去數十年經濟快速增長過程中所產生、積累的問題構成了越來越大的壓力,亟需通過全面深化改革來化解。其中包括收入分配的壓力、社會穩定的壓力、環境保護的壓力、國企改革停滯的壓力、貧富差距的壓力等。

其次,當前社會各界對改革攻堅形成廣泛共識,有著強烈的改革突破預期。盧鋒說,中國通過改革建立了社會主義市場經濟並且在不斷完善,但近年改革已駛入“深水區”,在一些關鍵領域難以突破。“逆水行舟,不進則退”,中國需要突破性改革來還“欠帳”。
第三,中國新領導層上任近一年來的施政方針政策有利於改革,為改革形成了一種“勢”。

盧鋒認為以下幾點比較突出:反腐力度空前,震懾了貪腐官員;全面整治“四風”,開展群眾路線教育,在客觀上使官員系統處於一種自我反省的狀態,有利改革推行;在宏觀政策上,不採取大規模經濟刺激政策,而是投入更多精力推進改革。

“我認為現在是天時、地利、人和的‘改革視窗期',在這個時候推動改革,既有必要性,又有可能性、現實性。”盧鋒指出,這樣的歷史機遇不是經常存在,必須要一鼓作氣,不失時機地推進重要領域的改革。

【改革重點】 市場化改革重點至少有3方面
盧鋒說,市場化或者說解決“市場不完善”的問題,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取向。他認為,結合中國實際,市場化改革的重點至少有以下幾個:

一是要完善土地、資金、勞動力等要素市場,特別是要解決好土地資源的配置問題,保護好農民利益,打破政府對土地的壟斷和行政控制,實現健康的城鎮化。

二是要深化國有企業改革,方向是讓國企和民企在競爭環境下作為平等市場主體參與市場活動,而不是維持和強化國企的壟斷地位,否則不僅導致缺乏效率,而且易滋生腐敗。

三是著力減少政府對企業等市場主體和微觀市場活動的干預,尤其是取消對企業投資活動的不合理審批、核准、備案等,警惕打著各種“宏觀調控”旗號實則干預市場的行為。

“中國需要系統性改革來解決深層次矛盾,希望此次三中全會邁出重要第一步。”盧鋒說。 據新華社電
“啃硬骨頭”“涉險灘” 高層用比喻傳遞攻堅決心

談及改革,中國高層喜歡用比喻。“啃硬骨頭”、“涉險灘”已成為習近平為人熟知的“改革比喻”。中共十八屆三中全會召開前,他又一次用類似的生動表達發出改革動員令。
人們注意到,十八大以來,以往在“官話”中少見的生動比喻多次出現在中共領導人關於改革的講話中。
9月,習近平在二十國集團領導人第八次峰會上指出,中國正在就全面深化改革進行總體研究。他說,“殺雞取卵、竭澤而漁式”的發展是不會長久的。

10月,在亞太經合組織工商領導人峰會上,習近平用“爬坡過坎”、“成長的煩惱”來形容中國經濟轉型之艱,又以“彩虹往往出現在風雨之後”表明堅持改革的信心。他說,要“敢於向積存多年的頑瘴痼疾開刀”。

李克強10月在中越工商界午餐會上說,將堅定不移地推進經濟體制改革,“無論是險灘還是深水區,我們都會義無反顧、勇往直前。”
觀察人士認為,中國改革面臨攻堅克難的任務,形勢十分複雜。領導層用生動形象的比喻講改革起到了傳遞政治勇氣和智慧、凝聚改革民意的作用。

中共中央黨校黨建教研部主任王長江說,抓住百姓最關心的問題,通過語言動員來凝聚人心,使大家理解改革的方向,明晰改革的路徑,高層用比喻講改革是有政治考慮的。“改革如果沒有足夠的人氣,就很難推動了。”他說。

去年12月召開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提出,今年要“明確提出改革總體方案、路線圖、時間表”。在改革比喻幫助形成改革共識之後,人們期待三中全會出臺的改革方案。
editorial
Posts: 18992
Joined: Fri Jul 20, 2012 2:08 pm

Re: 北大教授:三因素使新一輪改革熱切希望不會落空

Post by editorial »

反腐專家呼籲設立特區搞政改 實踐治本反腐

2013-11-10 07:26:45

十八大以來,中國的反腐被提上前所未有的政治高度:腐敗問題解決不好,就會導致“亡黨亡國”。9日召開的十八屆三中全會,也讓人們對反腐更有期待。

近日,京華時報就反腐問題專訪了制度反腐專家李永忠,對我國反腐現狀、中央反腐路徑、反腐阻力及解決之道等進行全面解析。

談現狀
反腐已形成高壓態勢

京華時報:十八大以來,中央頒佈了各種規定,領導也就反腐頻頻發聲。當前國內反腐形勢如何?
李永忠:十八大後的一年來,在新一屆黨中央的高度重視下,反腐鬥爭的高壓態勢已基本形成。
可以歸納為9個前所未有,即重視的程度、認識的清醒、反思的勇氣、調研的深入、高層的表率、工作的扎實、報導的公開、群眾的參與,以及成效的明顯都是前所未有的。

京華時報:新一屆領導班子上任以來,被認為是首先選擇反腐作為突破口。為什麼反腐會成首選?

李永忠:十八大前我就撰文提出,中國已經到了3個“不得不”的關口:政治體制到了不得不改革的關口;兩極分化到了不得不解決的關口;反腐困境到了不得不突破的關口。
而反腐作為新形勢下的突破口最為合適。因為它能取得最大的共識,集中最多的力量,取得最快的效果。相對於政治體制改革和兩極分化,反腐的口子最小,見效也最快。

談思路
治標為治本贏時間
京華時報:十八大後中央的反腐思路在您看來路徑是怎樣的?

李永忠:王岐山以前被稱為救火隊長。他就任中紀委書記後,有一個“急則治標緩則治本”的觀點,集中體現於“當前要以治標為主,為治本贏得時間。”

他的用意很清楚,即從治標入手,形成反腐敗的高壓態勢,治標只是一個權宜之計。關鍵是後半句“為治本贏得時間”。這揭示了治本才是目的和方向。一切戰術上的治標,都是為戰略上的治本來贏得時間。

京華時報:如果贏得不了時間會怎樣?

李永忠:上世紀80年代末,我研究並預測過,如果政治體制改革不能與經濟體制改革同步推進,我國腐敗發展會先後表現為3個層面,首先是權錢交易,其次進入權色交易,這個色不單指美色,泛指所有的非物質化賄賂。如果政治體制改革還不能與經濟體制改革相配套,在我國的腐敗層面上,就必然會從權錢交易發展到權色交易,最後變身為權權交易。必須趁腐敗還沒有發展到權權交易的時候,把這個勢頭給遏制住,來贏得時間。

如果贏得不了時間,那麼所有的治標努力都會前功盡棄。如果前功盡棄,腐敗越演越烈,就會如胡錦濤任總書記作最後報告所斷言的那樣“腐敗問題解決不好,就會對黨造成致命傷害,甚至亡黨亡國”。

談阻力
反腐最大阻力來自體制
京華時報:有說法認為現在已經進入了制度反腐的時期?

李永忠:我在上世紀80年代曾研究並分析過,我黨從建立到現在,經歷了不同的反腐載體,打天下時是以戰爭為載體的反腐,新中國成立後是以運動作為反腐的載體。運動反腐曾讓我們成為當時全世界最清廉的國家之一。但是運動反腐會有兩個後遺症,嚴重干擾經濟建設的正常秩序、容易形成黨內關係的人人自危。

第三個階段的反腐,由於“蘇聯模式”(鄧小平語)的權力結構未改,制度反腐無法推進,只能是權力反腐。在權力反腐的框架下,我們一直囿於同體監督的狀態。後來只是在巡視組和派駐機構方面有一點異體監督的意思。但整個紀檢體制並沒有改革,習總書記關於“把權力關進制度的籠子裡”的重要論斷,就預示著十八大後或將進入制度反腐階段。

京華時報:制度反腐和權力反腐根本區別在哪兒?

李永忠:權力反腐就是主要依靠最高領導者的權力,來反下面掌權者的腐敗。這種權力反腐,既會因便捷好使,能較好地應付一些腐敗的當務之急,也會因為領導者的改變而改變,因為領導人注意力的轉移而轉移,出現忽高忽低、忽上忽下、忽左忽右、忽寬忽嚴的波動。

京華時報:您認為當前反腐最大困難和阻力是什麼?
李永忠:反腐最大的困難,就來自於我們沒有找到合適的反腐載體。反腐的最大阻力並不是既得利益者的阻撓等,那都是表面現象,它實際是體制性的、權力結構性的一種深藏於體制、外露于言行的阻力。深入開展反腐鬥爭必然要求改革權力結構。

談財產公開

領導帶頭公開作用存疑
京華時報:官員財產公開被認為是反腐利器。但官員財產公開遲遲未能推行。為什麼會出現這種情況?
李永忠:34年紀檢監察工作和反腐敗鬥爭經歷使我深知,對於相當多的人來講,不是你不會腐敗,而是你還沒有取得吸引腐敗的權力,以及遇到可以腐敗的機會。從這一角度來看,我們沿用于“蘇聯模式”的制度設計,很不怎麼樣。致使我們的領導幹部面對太多的腐敗機會,很難做到不濕腳。

這些年公職人員的名義工資很低,但暗地裡的收入卻不少,相當一部分公務員有灰色甚至黑色收入。在這樣一種情況下,形成的腐敗呆帳和存量是相當大的。應該說,官員財產公開不是不想推行,而是現在不具備馬上、全部推行的客觀條件,如果現在馬上、全部推行官員財產公示,要麼流於形式,要麼引發無序。

京華時報:領導人帶頭公開可以帶動官員財產公示嗎?

李永忠:權力結構不改革,政治生態不改善,僅僅靠領導人帶頭公示財產,有沒有用?肯定有用。但有多大用,值得懷疑。俄羅斯搞官員財產公示4年了,普京、梅德韋傑夫2009年就帶頭公佈了自己的財產,但“透明國際”2012年公佈的報告顯示,中國2012年的全球清廉指數排名位列第80位,而俄羅斯排在第133位,比我們還低53位。

談改革
政改特區可治本先行
京華時報:您認為如何能真正從根本上治理腐敗?
李永忠:只有政治體制改革才能治本,其他的任何改革都治不了本。經濟體制改革的成果,必須通過政治體制改革才能鞏固和發展。
京華時報:您認為當下如何治本?
李永忠:這些年來,我一直堅持儘快設立政改特區,在政改特區裡來搞實踐。就好像一個科學家,沒有實驗室怎麼做實驗呢?沒有特區怎麼搞政改?除非政改不是科學,是蠻幹。

京華時報:中央認為當下仍是治標為主,您認為治標多久後可以開始治本?

李永忠:全黨全國性的治本當然是一個長遠的計畫,但在具體的“實驗室”、“試驗田”,治本卻可以現在並馬上來做。因為政改特區的要義,完全可以實現化遠為近、化大為小、化險為夷、化整為零。
政改特區可以治本先行,但全國當前仍應以治標為主,這二者並不矛盾。就像當年小崗村的包產到戶,與當時安徽、四川乃至全國的“三級所有,隊為基礎”的人民公社並不矛盾一樣。

京華時報:設了政改特區,反腐就一定可以成功嗎?

李永忠:設了政改特區,並不等於反腐一定成功;但如不儘快設立政治體制改革特區,30多年的事實已經足以證明,反腐敗很難成功。因為反腐敗是一項綜合性很廣、科學性很強、困難性很大的工作,必須有起碼的“實驗室”。全國有2800多個縣,我們拿出28個縣來搞實驗,也才1%。在政改特區裡,各種模式都可以搞,28個縣肯定會有成功的,誰搞成功了我們用誰的,就跟當年小崗村的改革一樣。

談預期
同體監督或變異體監督
京華時報:社會對於此次召開的十八屆三中全會寄望頗高。在反腐方面,特別是紀檢體制改革方面,您有什麼預期?
李永忠:根據近日中紀委副書記張軍網上與線民線上交流的數位和高檢高法提供的相關資料,現在平均每天有396名黨員和公職人員受處分,每兩天一個廳級幹部“中箭”,每月一名省部級幹部“落馬”。以上資料使人們對加大反腐敗力度的呼聲很高,對改革黨的紀檢體制的期許很大!

通過查處案件來反腐,當然有用。但不要忘記,當年蘇聯查處腐敗案件也是很努力的,平均每10年查處的腐敗案件翻一番。要知道,反腐的功夫在案外,正如好詩的功夫在詩外。僅僅單憑查處案件,腐敗是遏制不了的。因為全世界沒有一個國家單靠查案件就實現清廉。

就改革黨的紀檢體制而言,這是此屆三中全會的重頭戲。其中關鍵就是如何通過改革,變同體監督為異體監督,以改變當前普遍存在的監督不及時、不到位、不得力的狀況。
editorial
Posts: 18992
Joined: Fri Jul 20, 2012 2:08 pm

Re: 北大教授:三因素使新一輪改革熱切希望不會落空

Post by editorial »

頻繁造勢 心中無底

十八屆三中全會九日開始在京舉行。這次被廣泛高調預期的會議,能否真正成為中國改革開放的里程碑,兩天內就將見分曉。

輿論反應兩極分明,有的稱此次會議是中國幾十年來最重要的一次事件,將使得「中國永遠改變」;有的說會議本身就像個魔術帽,不知中共將帽子揭去後,會為中國帶來甚麼;有的則大唱悲觀論調,指「政左經右」其實就是個分裂撕扯的矛盾綜合體,實際上是一條根本走不通的道路。與此相應,即使中共最高層本身,對此次會議的結果似乎也心中無數。

箝制輿論消除異聲
習近平和李克強上周分別到湖南和黑龍江考察。習訪貧問苦,大講不以GDP論英雄,雖未到韶山,卻指示湖南隆重簡樸紀念毛澤東誕辰一百二十周年。李選擇到黑龍江災區,在關注東北糧倉現狀的同時,他顯然更在意農村改革現階段遇到的瓶頸到底是甚麼。在關鍵的三中全會之前,習到毛澤東的故鄉湖南考察,本身含義多重,一方面他要以此證明根正苗紅的自己,未來執政不會偏離中共的一黨專政路線,同時,這也可安撫左派,堵嘴封口。李克強去東北,則表明他對解決三農問題及城鄉二元分裂充滿憂慮,顯然,三中全會有關這方面的着墨,並不能令其放心。

在輿論造勢上,習近平和李克強也都有大動作。習授意《人民日報》,以罕見的整版篇幅闡釋他的「兩個不能否定論」。該篇「雄文」作者是中央黨史研究室,其權威性不容置疑,更罕見的是,文章認定「否定改革開放前的歷史時期,就是要否定我們黨的重大歷史貢獻,放大失誤和挫折,把中共妖魔化,從根本上否定其執政地位」;「否定改革開放後的歷史時期,就是要否定改革開放的社會主義性質,誇大改革開放中出現的困難、矛盾和問題,把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妖魔化」,持如此觀點的,屬「國內外敵對勢力」。如此上綱上線根本超出了理論探討的範疇,這是扣帽子打棍子,是習近平在強勢箝制輿論,意欲統一全黨共識,消除異聲。

改革開放必須破壁
李克強方面,繼十月二十一日他首次全面分析經濟形勢,三十一日又與學者、企業家座談經濟發展後,他又在本月一日大講特講政府轉變職能是改革首當其衝的目標。他的這三次高調言論,既是在為經濟減速合理論,也就是他所謂的「黃金平衡點」進一步尋找依據,更是在為即將展開的「政府自我革命」鼓吹必要性。外界預期,三中全會將拋出的改革舉措,以經濟領域、政府部門的居多。這些改革,表面看比政改要相對容易,但實際上,中國當下的任何改革其實都萬變不離其宗,都繞不開政治體制這個結。所以,李克強一再強調「自我革命最難」,需要有「壯士斷腕的決心」,正是從反面揭示了他內心的擔憂。

外媒上周發了一張耐人尋味的照片。照片的主題背景是一堵牆,牆後是漂亮的高樓大廈,牆上破了一個圓洞,一個農民工模樣的人挑着雜草正從洞裏走出來。這張照片寓意十分深刻,在中國社會轉型的今天,改革的呼聲已形成強大的合力,並在僵化的體制之牆上衝出了一個洞。聯想開去,三中全會正面臨着如此背景,倘會議真能順勢而為,改革就會借力生力,將阻礙發展、割裂中國的這堵牆徹底推倒;倘會議受阻於各方勢力的利益糾纏和政見之爭,改革雷聲大雨點小,這堵牆就會被各路反對改革的人填洞加固,中國未來發展就會陷入停滯、甚至倒退的境地。

臧無極
editorial
Posts: 18992
Joined: Fri Jul 20, 2012 2:08 pm

Re: 北大教授:三因素使新一輪改革熱切希望不會落空

Post by editorial »

陳毅子評三中全會:政治體制改革要等百年

已故中共十大元帥陳毅之子陳小魯近日接受英國傳媒訪問時,公開評論備受關注的三中全會,認為中共高層討論重點仍然在於經濟改革,直指中國的政制改革「可能還要多等一百年」。此外,陳又表示對同是「紅二代」的前重慶市委書記薄熙來印象不錯,指對方淪為階下囚非個人問題,反而與制度有關。

英國《金融時報》中文網上周五刊出與陳小魯的對談文章,針對外界認為三中全會或討論政改議題,陳表明「沒啥期待」,因為「隊伍還是原來的隊伍,也沒有換人」、「中國的政治體制改革,可能要一百年,你得培養幾代人」。

陳認為十八屆三中全會重點在於經濟體制改革,譬如是土地流轉、金融改革等,因為各地為高速發展欠債太多,「環境債,污染債,水資源短缺,產能過剩,怎麼辦?就是要調整結構,就是咬牙忍住。」

公開評論薄熙來案
當談及薄熙來時,陳表示對薄印象不錯,指他有幹勁、抱負,比較張揚,並形容薄是極端實用主義,為達目的不擇手段,因而犯眾怒。陳認為由於制度缺乏監督和制衡,才導致薄案發生,「我認為不是他個人問題,這個制度在那兒擺着。」
editorial
Posts: 18992
Joined: Fri Jul 20, 2012 2:08 pm

Re: 北大教授:三因素使新一輪改革熱切希望不會落空

Post by editorial »

對內貶值對外升 人民幣對得起誰

中央電視台日前就 「最關心的改革」採訪時,有百姓感嘆「人民幣對不起中國人」,抱怨物價增長過快。這個民意心聲,其實是批評政府對不起人民,折射出百姓對政府過去十年來經濟政策的極度不滿。

據首都經貿大學經濟學教授蘭紀平測算稱,以大米價格為例計算得出,二○一三年一千元人民幣的購買力相當於二○○五年的五百七十六元,八年時間縮水四百二十四元,人民幣貶值之大可見一斑。當年毛澤東以「人民幣」命名中華人民共和國的貨幣,就是向國人承諾人民幣是人民的貨幣,但現在人民幣還是人民的嗎?

金融海嘯之後,世界各國競相量化寬鬆,比賽印鈔速度,外界原本以為中國不會參與這場損人不利己的貨幣戰爭,但沒想到中國這些年的印鈔量居然是世界第一,到去年底中國貨幣供應量達到人民幣九十七點四萬億元,接近全球貨幣供應總量的四分之一,是美國的一點五倍。在過去五年中,中國的新增貨幣數量更是包攬了同期全球增發貨幣數的一半。這種瘋狂的印鈔,相當於對百姓巧取豪奪。

濫發貨幣 貧者愈貧
表面上,中國經濟增長全球領先,百姓收入持續上漲,但實際上貨幣貶值速度遠遠高於經濟實際增長速度,遠遠高於企業利潤,遠遠高於工資上漲速度,遠遠高於利息增長速度。老百姓手中的貨幣購買力持續縮水。官方統計的通脹指數看起來很低,但與老百姓的現實感覺卻南轅北轍,現實生活中的油鹽醬醋無不在飛漲。

尤其是樓價,政府口口聲聲進行宏觀調控,要讓百姓居者有其屋,但濫發貨幣致使樓價根本降不下來,宏調變成空調。事實上,不停地印鈔,使富者愈富,貧者愈貧,有錢人運用金融槓桿不斷放大財富,而窮人省吃儉用仍然難以度日。人民幣對外升值,對內貶值的狀況,更使百姓受到雙重打劫。

人民幣對不起中國人,但卻對得起外國人。過去八年,人民幣對美元持續升值,中國政府持續購買美國國債,成為美國第一債主。中國的巨額外匯儲備未能真正造福於民,卻給美國、歐洲、日本救急,更搞笑的是,前總理溫家寶甚至喊出,幫歐洲相當於幫自己,救美國如同救中國的荒唐口號。中國若要垮了,美國和歐洲會不會來救中國呢?恐怕早就被人落井下石了。另外,中國對外大手筆援助,大方地豁免外債,不顧自家門前雪,也讓國人大為憤怒。說到底,中國這些年改革開放的成果只能權貴用,給外國人用,卻不能惠及百姓,這如何讓百姓心服口服?人民幣對不起中國人,這是百姓給政府敲響了警鐘,但誰能聽得見呢?
editorial
Posts: 18992
Joined: Fri Jul 20, 2012 2:08 pm

Re: 北大教授:三因素使新一輪改革熱切希望不會落空

Post by editorial »

中共十八屆三中全會公報(全文)
2013-11-12 19:19

中國共產黨第十八屆中央委員會第三次全體會議公報

(2013年11月12日中國共產黨第十八屆中央委員會第三次全體會議通過)

中國共產黨第十八屆中央委員會第三次全體會議,於2013年11月9日至12日在北京舉行。

出席這次全會的有,中央委員204人,候補中央委員169人。中央紀律檢查委員會常務委員會委員和有關方面負責同志列席了會議。党的十八大代表中部分基層同志和專家學者也列席了會議。

全會由中央政治局主持。中央委員會總書記習近平作了重要講話。

全會聽取和討論了習近平受中央政治局委託作的工作報告,審議通過了《中共中央關於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習近平就《決定(討論稿)》向全會作了說明。

全會充分肯定黨的十八大以來中央政治局的工作。一致以為,面對十分複雜的國際形式和艱巨繁重的國內改革發展穩定任務,中央政治局全面貫徹黨的十八大和十八屆一中、二中全會精神,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以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科學發展觀為指導,團結帶領全黨全軍全國各族人民,堅持穩中求進的工作總基調,著力穩增長、調結構、促改革,沉著應對各種風險挑戰,全面推進社會主義經濟建設、政治建設、文化建設、社會建設、生態文明建設,全面推進党的建設新的偉大工程,扎實推進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各項工作取得新進展,推動發展成果更多的更公平惠及全體人民,實現了貫徹落實黨的十八大精神第一年的良好開局。

全會高度評價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召開35年來改革開放的成功實踐和偉大成就,研究了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問題,認為改革開放是黨在新時代條件下帶領全國各族人民進行的新的偉大革命,是當代中國最鮮明的特色,是決定當代中國命運的關鍵抉擇,是黨和人民事業大踏步趕上時代的重要法寶。面對新形勢新任務,全面建成小康社會,進而建成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必須在新的歷史起點上全面深化改革。

全會強調,全面深化改革,必須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以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科學發展觀為指導,堅定信心、凝聚共識,統籌謀劃,協同推進,堅持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改革方向,以促進社會公平正義、增進人民福祉為出發點和落腳點,進一步解放思想、解放和發展社會生產力、解放和增強社會活力,堅決破除各方面的體制機制弊端,努力開拓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更加廣闊的前景。

全會指出,全面深化改革的總目標是完善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必須更加注重改革的系統性、整體性、協同性,加快發展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民主政治、先進文化、和諧社會、生態文明,讓一切勞動、知識、技術、管理、資本的活力競相迸發,讓一切創造社會財富的源泉充分湧流,讓發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體人民。

全會指出,要緊緊圍繞使市場在資源配置中起決定性作用。深化經濟體制改革,堅持和完善基本經濟制度,加快完善現代市場體系、宏觀調控體系、開放型經濟體系,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加快建設創新型國家,推動經濟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續發展;緊緊圍繞堅持党的領導、人民當家作主、依法治國有機統一深化政治體制改革,加快推進社會主義民主政治制度化、規範化、程式化,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發展更加廣泛、更加充分、更加健全的人民民主;緊緊圍繞建設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社會主義文化強國深化文化體制改革,加快完善文化管理體制和文化生產經營體制,建立健全現代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現代文化市場體系,推動社會主義文化大發展大繁榮;緊緊圍繞更好保障和改善民生、促進社會公平正義深化社會體制改革,改革收入分配制度,促進共同富裕,推進社會領域制度創新,推進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加快形成科學有效的社會治理體制,確保社會既充滿活力又和諧有序;緊緊圍繞建設美麗中國深化生態文明體制改革,加快建立生態文明制度,健全國土空間開發、資源節約利用、生態環境保護的體制機制,推動形成人與自然和諧發展現代化建設新格局;緊緊圍繞提高科學執政、民主執政、依法執政水準深化党的建設制度改革,加強民主集中制建設,完善党的領導體制和執政方式,保持黨的先進性和純潔性,為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提供堅強政治保證。

全會指出,全面深化改革,必須立足於我國長期處於社會主義初級階段這個最大實際,堅持發展仍是解決我國所有問題的關鍵這個重大戰略判斷,以經濟建設為中心,發揮經濟體制改革牽引作用,推動生產關係同生產力、上層建築同經濟基礎相適應,推動經濟社會持續健康發展。

全會指出,經濟體制改革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重點,核心問題是處理好政府和市場的關係,使市場在資源配置中起決定性作用和更好發揮政府作用。

全會強調,改革開放的成功實踐為全面深化改革提供了重要的經驗,必須長期堅持。最重要的是,堅持党的領導,貫徹党的基本路線,不走封閉僵化的老路,不走改旗易幟的邪路,堅定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始終確保改革正確方向;堅持解放思想、實事求是、與時俱進、求真務實,一切從實際出發,總結國內成功做法,借鑒國外有益經驗,勇於推進理論和實踐創新;堅持以人為本,尊重人民主體地位,發揮群眾首創精神,緊緊依靠人民推動改革,促進人的全面發展;堅持正確處理改革、發展、穩定關係,膽子要大、步子要穩,加強頂層設計和摸著石頭過河相結合,整體推進和重點突破相促進,提高改革決策科學性,廣泛凝聚共識,形成改革合力。

全會要求,到2020年在重要領域和關鍵環節改革上取得決定性成果,形成系統完備、科學規範、運行有效的制度體系,使各方面的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

全會對全面深化改革做出系統部署,強調堅持和完善基本經濟制度,加快完善現代市場體系,加快轉變政府職能,深化財稅體制改革,健全城鄉發展一體化體制機制,構建開放型經濟新體制,加強社會主義民主政治制度建設,推進法治中國建設,強化權力運行制約和監督體系,推進文化體制機制創新,推進社會事業改革創新,創新社會治理體制,加快生態文明制度建設,深化國防和軍隊改革,加強和改善党對全面深化改革的領導。

全會提出,公有制為主體、多種所有制經濟共同發展的基本經濟制度,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的重要支柱,也是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根基。公有制經濟和非公有制經濟都是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都是我國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基礎。必須毫不動搖鞏固和發展公有制經濟,堅持公有制主體地位,發揮國有經濟主導作用,不斷增強國有經濟活力、控制力、影響力。必須毫不動搖鼓勵、支持、引導非公有制經濟發展,激發非公有制經濟活力和創造力。要完善產權保護制度,積極發展混合所有制經濟,推動國有企業完善現代企業制度,支援非公有制經濟健康發展。

全會提出,建設統一開放、競爭有序的市場體系,是使市場在資源配置中起決定性作用的基礎。必須加快形成企業自主經營、公平競爭,消費者自由選擇、自主消費,商品和要素自由流動、平等交換的現代市場體系,著力清除市場壁壘,提高資源配置效率和公平性。要建立公平開放透明的市場規則,完善主要由市場決定價格的機制,建立城鄉統一的建設用地市場,完善金融市場體系,深化科技體制改革。

全會提出,科學的宏觀調控,有效的政府治理,是發揮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優勢的內在要求。必須切實轉變政府職能,深化行政體制改革,創新行政管理方式,增強政府公信力和執行力,建設法治政府和服務型政府。要健全宏觀調控體系,全面正確履行政府職能,優化政府組織結構,提高科學管理水準。

全會提出,財政是國家治理的基礎和重要支柱,科學的財稅體制是優化資源配置、維護市場統一、促進社會公平、實現國家長治久安的制度保障。必須完善立法、明確事權、改革稅制、穩定稅負、透明預算、提高效率,建立現代財政制度,發揮中央和地方兩個積極性。要改進預算管理制度,完善稅收制度,建立事權和支出責任相適應的制度。

全會提出,城鄉二元結構是制約城鄉發展一體化的主要障礙。必須健全體制機制,形成以工促農、以城帶鄉、工農互惠、城鄉一體的新型工農城鄉關係,讓廣大農民平等參與現代化進程、共同分享現代化成果。要加快構建新型農業經營體系,賦予農民更多財產權利,推進城鄉要素平等交換和公共資源均衡配置,完善城鎮化健康發展體制。

全會提出,適應經濟全球化新形勢,必須推動對內對外開放相互促進、引進來和走出來更好結合,促進國際國內要素有序自由流動、資源高效配置、市場深度融合,加快培育參與和引領國際經濟合作競爭新優勢,以開放促改革。要放寬投資准入,加快自由貿易區建設,擴大內陸沿邊開放。

全會提出,發展社會主義民主政治,必須以保證人民當家作主為根本,堅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會制度、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協商制度、民族區域自治制度以及基層群眾自治制度,更加注重健全民主制度、豐富民主形式,充分發揮我國社會主義政治制度優越性。要推動人民代表大會制度與時俱進,推進協商民主廣泛多層制度化發展,發展基層民主。

全會提出,建設法治中國,必須深化司法體制改革,加快建設公正、高效、權威的社會主義司法制度,維護人民權益。要維護憲法法律權威,深化行政執法體制改革,確保依法、獨立、公正行使審判權、檢察權,健全司法權力運行機制,完善人權司法保障制度。
全會提出,堅持用制度管權管事管人,讓人民監督權力,讓權力在陽光下運行,是把權力關進制度籠子的根本之策。必須構建決策科學、執行堅決、監督有力的運行體系,健全懲治和預防腐敗體系,建設廉潔政治,努力實現幹部清正、政府清廉、政治清明。要形成科學有效的權力制約和協調機制,加強反腐敗體制機制創新和制度保障,健全改進作風常態化制度。

全會提出,建設社會主義文化強國,增強國家文化軟實力,必須堅持社會主義先進文化前進方向,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發展道路,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工作導向,進一步深化文化體制改革。要完善文化管理體制,建立健全現代文化市場體系,構建現代公共文化服務體系,提高文化開放水準。

全會提出,實現發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體人民,必須加快社會事業改革,解決好人民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利益問題,更好滿足人民需求。要深化教育領域綜合改革,健全促進就業創業體制機制,形成合理有序的收入分配格局,建立更加公平可持續的社會保障制度,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

全會提出,創新社會治理,必須著眼于維護最廣大人民根本利益,最大限度增加和諧因素,增強社會發展活力,提高社會治理水準,維護國家安全,確保人民安居樂業、社會安定有序。要改進社會治理方式,激發社會組織活力,創新有效預防和化解社會矛盾體制,健全公共安全體系,設立國家安全委員會,完善國家安全體制和國家安全戰略,確保國家安全。

全會提出,建設生態文明,必須建立系統完整的生態文明制度體系,用制度保護生態環境。要健全自然資源資產產權制度和用途管制制度,劃定生態保護紅線,實行資源有償使用制度和生態補償制度,改革生態環境保護管理體制。

全會提出,緊緊圍繞建設一支聽党指揮、能打勝仗、作風優良的人民軍隊這一黨在新形勢下的強軍目標,著力解決制約國防和軍隊建設發展的突出矛盾和問題,創新發展軍事理論,加強軍事戰略指導,完善新時期軍事戰略方針,構建中國特色現代軍事力量體系。要深化軍隊體制編制調整改革,推進軍隊政策制度調整改革,推動軍民融合深度發展。

全會強調,全面深化改革必須加強和改善党的領導,充分發揮黨總攬全域、協調各方的領導核心作用,提高党的領導水準和執政能力,確保改革取得成功。中央成立全面深化改革領導小組,負責改革總體設計、統籌協調、整體推進、督促落實。各級黨委要切實履行對改革的領導責任。要深化幹部人事制度改革,建立集聚人才體制機制,充分發揮人民群眾積極性、主動性、創造性,鼓勵地方基層和群眾大膽探索,及時總結經驗。

全會分析了當前形勢和任務,強調全黨同志要把思想和行動統一到中央關於全面深化改革重大決策部署上來,增強進取意識、機遇意識、責任意識,牢牢把握方向,大膽實踐探索,注重統籌協調,凝聚改革共識,落實領導責任,堅定不移實現中央改革決策部署。要按照中央決策部署,堅持穩中求進,穩中有為,切實做好各項工作,保持經濟社會發展勢頭,關心群眾特別是困難群眾生活,促進社會和諧穩定,繼續扎實推進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努力實現經濟社會發展預期目標。

全會號召,全黨同志要緊密團結在以習近平同志為總書記的黨中央周圍,銳意進取,攻堅克難,譜寫改革開放偉大事業歷史新篇章,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不斷奪取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勝利、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而奮鬥!
editorial
Posts: 18992
Joined: Fri Jul 20, 2012 2:08 pm

Re: 北大教授:三因素使新一輪改革熱切希望不會落空

Post by editorial »

國安委新設 鞏固習權

習近平料同掌改革組



為期4天的中共第十八屆三中全會昨天落幕,與會的373名中央委員及候補中央委員通過的《全會公報》宣布,將設立中央深化改革領導小組及國家安全委員會,分別統領改革和確保國家安全,成為全會最矚目的兩大成果。專家估計,中共總書記習近平將親自領導這兩個新設機構,預示習近平已透過集權進一步鞏固權位,但他究竟將帶領中國走向何方,則有待進一步觀察。

根據會後發表的5000餘字的《全會公報》,出席會議的包括204名中委和169名候補中委。即除了早前落馬的前國資委主任蔣潔敏(中委)、四川原省委副書記李春城(候補中委),以及中石油副總經理王永春(候補中委)3人,全部中委及候補中委都有出席。中央電視台昨晚的《新聞聯播》,播出大會以及7名中央政治局常委在不同小組參與討論的鏡頭。

消息:韓正或任改革副組長

全會強調,為確保改革取得成功,中央成立全面深化改革領導小組,負責改革總體設計、統籌協調、整體推進、督促落實。有消息透露,身兼政治局委員的上海市委書記韓正,可能近期上調北京,有望出任改革小組副組長,上海市委書記將由副書記李希暫代。

獨立政治學者陳子明說,這一高規格小組的設立,是回應經濟學家吳敬璉等學者多年的呼籲,起碼是向經濟學界顯示友好的姿態。同時,這也是習近平給自己的肩上擔責任。他說,習親自掛帥後,若改革不見成效,責任就需要他自己承擔。

原「天安門四君子」之一的周舵認為,小組的成立,更有利改革的內部協調。他說,1980年代內地改革困難重重,正是因鄧小平和陳雲「雙峰政治」的拉鋸,若習領導該小組,親自主導改革,對推動改革是好事。

《公報》又引述全會提出,要改進社會治理方式,激發社會組織活力,創新有效預防和化解社會矛盾體制,健全公共安全體系,設立國家安全委員會,完善國家安全體制和國家安全戰略,確保國家安全。

國安委重點意識形態

《公報》並未詳述國家安全委員會的級別及組成人員,但據海外博訊新聞網稱,國安委將超越公安、國安、中紀委,成為一極為特殊部門,重點是意識形態和輿論。外傳現任中央政法委書記孟建柱將任國安委副主任,公安部副部長兼北京市公安局長傅政華將出任國安委秘書長的職務。對於國安委,陳子明說,國家安全方面,中國一直沒有專門國家機構,只有黨的中央政法委,長期下去「名不正言不順」,如今成立國家機構處理安全問題,也算是向法治國家發展的一個步驟。

陳子明說,改革小組和國安委的組長預料都會是習近平,使權力進一步集中在習的手裏。他說:「目前外界對他了解仍未充分……他可以幹蔣經國的事,也可以幹波爾布特的事。」蔣經國是結束台灣一黨專政和威權統治的原台灣總統,波爾波特則是赤柬領袖,在當地實行恐怖統治。對於習的集權問題,周舵認為目前中國已進入集體領導時代,不可能重回毛時代的專制。

陳子明:權力進一步集中

此外,全會又為改革開放設立時間表﹕「到2020年在重要領域和關鍵環節改革上取得決定性成果」,2020年亦是中國預期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年份。

據統計,《公報》中59次提到改革,並首次提出「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使市場在資源配置中起決定性作用」,以及「完善立法、明確事權、穩定稅負」等。
editorial
Posts: 18992
Joined: Fri Jul 20, 2012 2:08 pm

Re: 北大教授:三因素使新一輪改革熱切希望不會落空

Post by editorial »

趙曉斌﹕中國政府應退出壟斷經營土地市場

——中國新城鎮化設計關鍵


雖然新型城鎮化的規劃久未出台,但這並不影響國內外學者對於這項可能給中國帶來深刻變革的政策的關注。中央領導人多次提到改革是唯一出路,但要怎麼改?問題的根結究竟在哪裏?我認為:中國新城鎮化設計關鍵,是政府退出壟斷經營土地一級市場(作者按:「土地一級市場」是指土地的第一次徵收、出售、轉讓及買賣)。

中國新城鎮化有個概念:以人為本。新的城鎮化是人的城鎮化,即不能以GDP為本、以官為本、以行政等級為本,而要以農民、市民、消費者為本。借用李克強的話,還可以表述為「保發展、促消費、調結構」、「要均衡、促環保、興綠色」等。不能僅僅靠投資性、擴張性的財政和貨幣政策,也不能靠大興土木、基建、造城來實現城鎮化。

目前「新型城鎮化」主要有三大迷思:土地、人口、產業。首先是土地的功能與制度,大家都把問題歸結於土地財政上,想通過改革分稅制和徵收房地產稅來緩解財政問題,但國內政界學界均有極大迷思,不知如何改。其次是戶口問題,大量農民該如何安置?人口的流動和資源的配置也是改革的關鍵。最後是產業,如房地產到底是不是支柱產業?是應該支持還是抑制?如果不正確理解和抓住這些問題的根結,改革將無從下手,甚至走向錯誤道路。

土地兩種發展模式

首先來談土地。土地房屋的根本功能是居住,它可以作為一種必需品,它也可以作為一種商品和投資品,它甚至可以作為一種工具和槓桿,來達到某些政策目標。

土地目前主要有兩種發展模式:一種是作為必需品的純居住模式,新加坡、馬來西亞和歐洲大陸多採用這種模式。新加坡是這種模式的典型,政府擁有80%的國土,真正壟斷土地,但卻廢除投資功能,為82%人民提供了住房,歐洲大陸民眾甚至不知炒樓為何物。另一種是居住加投資的模式,房屋不但要用來居住,還要用來保值升值。香港、英美就採用這種模式,而香港又是這種炒賣模式的典型,但香港奉行小政府大市場政策,政府只負責宏觀規劃和管理土地,並沒把土地作為槓桿,開發的土地少於總面積的25%,保留了大量自然保護區,並為52%人口提供了公屋。

西方絕大多數國家,不管是哪種模式,基本上都是政府引導規劃、市場主導配置資源的模式,政府盡可能遠離土地。居住加投資模式的國家和地區,都會把土地作為工具和槓桿的作用減到最低,因為風險極大。大多數玩弄土地的國家和地區,均被金融危機玩弄。世界大多數金融危機均與土地有關,因此這些居住加投資模式的國家和地區都怕了,它們盡量利用土地為市民提供安居樂業的機會,而不是安家置業。這兩者有很大的區別,安居樂業是政府提供房屋給你居住,但不是給你投資;安家置業政府幫助你安居並幫你置業,其實是幫你置業投資,但置業應是個人行為,政府不應插手。

中國土地制度 向香港學來的

中國的土地制度是向香港學來的,如出售土地使用權,炒賣土地等,但只學了不好的東西,成為了極端模式,並舉世少有——即政府壟斷、支配和經營土地一級市場,政府就是地老闆。政府不僅控制土地,而且直接參與經營。中國過去10年把土地作為工具和槓桿, 發揮到極點。今天我們所取得的巨大成就,都可以歸納到政府非常有效地發揮了土地的作用,比如開發區、房地產、基建等。政府本來不擁有土地(除國有城市土地),但由於政府超強勢加上產權虛置(如集體所有制),結果就導致政府佔有全國土地。不只是佔有,政府還是壟斷、支配和經營土地市場。因為這樣最有效、簡單,甚至不勞而獲、無本萬利。但是,中國卻誤讀了政府和土地的功能,將土地作為工具槓桿的作用發揮得淋漓盡致、登峰造極。這種做法實為無知無畏,鋌而走險。

在中國,土地是引領國家走向繁榮的百功之臣,我們的城市化、基建、高鐵、高速公路、收入等都靠土地拉動。不過,這些也可能是虛的,可能是擴張性的財政、貨幣政策用錢印出來的。土地容易導致金融危機,通過土地這個槓桿,一次金融危機可能使中國倒退回30年前,所以土地同時也是萬惡之源,政府超強勢地壟斷經營土地市場可能是當今中國幾乎所有問題的根源。

土地同時也是萬惡之源

首先,地方政府擁有支配經營土地的權力,必然導致「土地財政」。政府有炒賣土地的權力,為什麼不用呢?這才是「土地財政」的根源而不是所謂的中央分稅制。分稅制1990年代初就有,而「土地財政」2005年才興起。其次,地方債務問題也由此產生,地方政府想借多少債都無所謂,因為有土地,沒錢就賣地,所以地方常常以經濟發展為名有恃無恐地借債。另外,圈地、鬼城、基建過頭、資源錯配等問題也是源於這種土地制度。由於地方稅收驅動,壓低地價吸引開發商,大量興建導致鬼城。再有,房價愈控愈高,根源就是全社會都堅信政府是地老闆不會有真調控,事實上政府的調控有心無力搖擺不定,使得全國人民堅信房價只升不降。還有,很多學者呼籲在土地流轉中要保護農民權益,實際上卻沒有做到,政府永遠是土地流轉過程中的唯一買家,土地補償永遠合理不了,因為你沒有市場。至於社會中廣為詬病的貪腐、貧富不均、圈地群體衝突等均與此有關,或根源於此。

其次,講到戶籍改革困難,很多人認為是既得利益者的阻撓,但我認為這實際上是公共資源配置不足以及全方位的不公平。何為資源配置不足?就是說如果把所有的戶籍都解除,農民全部進城,但學校和醫院沒增加,還是沒法解決問題。另外,中國公共資源配置的不公平也是全方位的,體現在城市居民對農民的不公平,大城市對中城市的不公平,中城市對小城市、小縣城的不公平,實際上它是按照行政等級和行政權力分配資源,而不是按人數來分配資源,農村、農民更是兩次、三次地被剝奪權利。

拉動內需的說法 完全錯誤

再者,房地產是支柱產業,可以拉動內需的說法,完全是錯誤的。房地產是近7、8年才炒起來的,沒見1990年代它炒起來。真正拉動內需的是工業。在城市經濟學上,是因為工業、產業的需要才會要求建房,房地產的需求來自工業、產業。要是沒有工業和產業就沒有房地產需求了,所以房地產是支柱產業的說法本末倒置,經濟學上早就有相關理論和學說。

內需是對最終產品的消費,當房屋是最終產品的時候,健康的房地產確實有利於經濟的發展,起到拉動內需的作用,但當房價炒得太高,超出大多數人的承受能力,還吸引了其他社會生產資本轉向投入,它就不是最終消費品了,而是投資、投機品。它不但抑制消費,還透支和耗盡居民和社會資本。

中國真正的支柱產業還是工業和產業,持續的工業化、機械製造也好、貿易加工也好,只有工業發展了,才能拉動內需,發展服務業。中國的工業化才剛進入中期,有大把路要走,硬說什麼房地產拉動鋼筋水泥需求,沒有工業這些都是虛的。

至於改革出路,新的城鎮化必須做到以人為本。其實不需要翻天覆地、從頭開始學新加坡,但起碼要老老實實學好香港。那就是政府要退出壟斷和經營土地一級市場。由此可見,問題的根源和改革的關鍵都是政府,最大的障礙可能也是政府。去槓桿化,首先是去土地槓桿化,改革公共資源投入分配的格局,關注民生。改革財稅制度,比如按人頭、房屋徵稅分配的制度等。最大的障礙永遠是政府,只要政府退出相關領域,市場自然會在其中發生作用。

政府應該做引航員、輔導員、裁判員,而不是做全能和必勝的運動員。我認為改變這些並不難,多數問題都出在地方政府身上。只要新領導層,尤其是習李明白,並付諸於國家改革的頂層設計,一切都好辦。另外與此改革配合,GDP也得相應減低,真正體現以人為本。

作者是香港大學中國發展國際研究中心主任
editorial
Posts: 18992
Joined: Fri Jul 20, 2012 2:08 pm

Re: 北大教授:三因素使新一輪改革熱切希望不會落空

Post by editorial »

加強政治集權 提升經濟活力

中共十八屆三中全會曲終人散,今次會議的主要基調是政治上加強中央集權,經濟上提升活力。這兩項主軸將成為第五代今後十年的執政綱領。

當局前晚發布公報之後,輿論從各自立場進行剖析,不少人抨擊公報乾貨少,水分多,沒有出現「眼前一亮」的驚喜,內地與香港股市昨日更出現陰跌,這實際上是市場對三中全會的誤會。按照中共慣例,中全會只決定大政方針,會議公報只會作原則性表述,甚至只是一句話,具體內容要由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國務院常務會議以及明年的全國兩會去落實。從某種意義上說,三中全會只是出台骨架,真正的血肉要在年底和明年初才會出現,屆時外界才會知道整個改革的方案。

總體而言,三中全會是「左的更左,右的更右」。政治方面進一步加強中央權威,尤其設立國家安全委員會和中央改革領導小組,一武一文統率全國,兩個機構的領導人很可能都由習近平出任,其核心主導地位更加突出,真正實現黨政軍警特一把抓,成為一言九鼎的領袖人物。

形勢發展 變幻莫測
至於外界早前傳聞的司法獨立,並沒有出現在公報中,反而強調「全面深化改革必須加強和改善黨的領導,充分發揮黨總攬全局」,可見司法依舊是為黨服務的工具。公報還指出,「必須切實轉變政府職能,深化行政體制改革,創新行政管理方式」,顯示中共今後推行的仍是「行政改革」,而非外界期待的三權分立式的「政治改革」。

第五代的核心使命是鞏固中共執政地位,這也是其推行改革的出發點,因此三中全會不可能出現揮刀自宮,自毀執政之基的情況。事實上,過去一年,第五代在發動意識形態保衞戰,尊毛崇鄧,整肅自由派,反擊意見領袖等頻頻出擊,顯示政治方向往左拐。不過為了呼應民意,不排除近期在官員財產申報公示等方面作出重大改革,將權力放進籠子,緩解官民對立情緒,打一場政治翻身戰。

在經濟方面,雖然沒有針對國企改革下藥方,但卻第一次提出要更好地發揮市場的「決定性」作用,而在以往則是強調市場的「基礎性」作用,用詞的變化表明「大市場、小政府」的經濟格局將是改革的主要方向,新自由主義仍然是今後的基調。當局期望通過放寬限制,提升市場活力,助推經濟轉型,盤活現有存量的同時,做大新的增量,進一步壯大中產階級。

從歷史角度看,三中全會具有相當重要的意義,問題是這些藍圖與計劃能否真正落實到位,形勢發展是否脫離掌權者的預計,都還有很大變數。
editorial
Posts: 18992
Joined: Fri Jul 20, 2012 2:08 pm

Re: 北大教授:三因素使新一輪改革熱切希望不會落空

Post by editorial »

廢勞教推二胎政策

內地官方媒體昨晚發布備受關注的中共十八屆三中全會通過的《中共中央關於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簡稱:《決定》),正式宣布廢除長期備受詬病的勞動教養制度。該份被稱為綱領性文件的《決定》,在十六個領域,提出六十項具體任務,經濟體制改革成為改革重點之一,包括國企改革,擴大與香港合作,農民土地使用權自由轉讓等,同時宣布開放單獨子女生二胎,將各地法院檢察院收歸中央管理,以及解放軍成立聯合作戰指揮機構等多項改革內容。

農民土地使用權可轉讓
《決定》全文約二萬字,涵蓋了經濟、政治、文化、社會、生態文明以及國防和軍隊改革等六大方面。其中經濟改革佔一半以上,包括將對國企壟斷行業,實行以政企分開、政資分開、特許經營、政府監管為主要改革內容。提出健全城鄉發展一體化體制機制,賦予農民可對承包土地及集體財產經營權轉讓和抵押。

《決定》強調加強產權保護制度,首次提非公有制經濟財產權同樣不可侵犯,同時要求減少干預市場,加快轉變政府職能;並提出深化財稅體制改革,進一步理順中央和地方收入劃分,完善人民幣匯率市場化形成機制。

擴大對港澳台開放合作
對外開放方面,《決定》指要擴大對港、澳、台地區開放合作,包括加快沿邊開放步伐,允許沿邊重點口岸、邊境城市、經濟合作區在人員往來、加工物流、旅遊等方面實行特殊方式和政策。同時加快建設發展自由貿易園(港)區。雖然《決定》在政改方面甚少着墨,但就宣布正式廢止勞動教養制度。

地方司法權將收歸中央
《決定》同時提出推動省以下地方法院、檢察院人、財物統一管理,意味法院、檢察院未來將收歸中央,而上級紀委對下級紀委將實施雙重領導,以加強反腐監督。

在社會管理方面,《決定》宣布啟動實施一方是獨生子女的夫婦可生育兩個孩子的政策,並將實行網上受理信訪制度。《決定》還強調要健全公共安全體系,包括完善統一權威的食品藥品安全監管機構。《決定》除提出設立國家安全委員會外,還對國防和軍隊建設提出改革意見,包括深化軍隊體制編制調整改革,健全軍委聯合作戰指揮機構和戰區聯合作戰指揮體制等。

十八屆三中全會改革重點
‧正式廢止勞動教養制度

‧啟動實施單獨生二胎政策

‧擴大對港澳台開放合作

‧農民可對承包土地轉讓及抵押

‧地方法院、檢察院由中央統一管理

‧實行網上受理信訪制度

‧健全軍委聯合作戰和戰區聯合作戰指揮體制

‧非公有制經濟財產權同樣不可侵犯

‧鼓勵非公有制企業參與國有企業改革

‧健全城鄉發展一體化體制機制

‧完善稅制 理順中央地方收入劃分

‧減少干預市場 加快轉變政府職能

‧完善人民幣匯率市場化機制

‧發展自由貿易園(港)區
Post Repl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