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故事、掌故、軼事

歡迎會員在此言論自由論壇發表任何題材評論文章。題材跨越地域界限, 希望全球各地會員就當地發生的事與物, 踴躍發表你的評論。讓全球每個角落會員都能分享你言而有物、高水平的評論。會員發表的評論文章屬個人意見, 不代表本網站立場。
editorial
Posts: 18992
Joined: Fri Jul 20, 2012 2:08 pm

Re: 歷史故事、掌故、軼事

Post by editorial »

1380292495991.jpg
1380292495991.jpg (44.95 KiB) Viewed 9041 times
孫中山三份遺囑揭秘宋慶齡蔣介石因何事決裂

3月11日,汪精衛向孫中山宣讀了臨終政治遺囑和遺書的代擬稿請他簽署。孫中山費盡力氣說了聲:“好,我完全同意。”汪精衛還宣讀了一份私人遺囑,宣佈把他的書籍、檔、個人財物以及在上海莫里哀路的房產交給宋慶齡。

  孫中山撒手人寰
  蔣介石從1920年起便有意去蘇聯學習他們的軍事、政治,尤其是特工手段。他屢次三番求孫中山派他去莫斯科,終於在1923年8月如願以償。原本他想要在蘇聯住上五年甚至十年。但是到達那裡之後,他才發現自己和蘇聯是格格不入的。三個月後,他急於回國。但這段經歷已經足夠他在國民黨的同輩成員之中進行炫耀。他知道蘇聯人將會幫助國民黨在廣州附近建立新式的軍事學校。如果他能夠掌握這所軍校的領導權,也就能夠掌握軍隊。他親自去過蘇聯,這比其他任何競爭對手都更有資格。

  支持蔣介石的保守派在上海和廣州兩地拼命為他遊說,他卻清閒地在家中坐等孫中山來請他出山。1923年12月26日,他接到了一份電報,請他“全權負責”黃埔軍校。電文說:軍校的組成“非君大力籌畫不可”。30日,孫中山又發來電報,催他去廣州“彙報情況並共商中蘇合作大計”。
  1924年1月24日,孫中山委派蔣為黃埔軍校籌備委員長。剛一個月,蔣就認為孫中山不會把校長的位子給他,所以辭去了籌備委員長之職。他回到浙江後,又寫了一封長信給孫中山。信中把不少孫中山認為忠誠能幹之人都說成是機會主義者的諂媚之徒。他說:孫中山需要的是像他這樣真正忠實可靠的人。他還提醒孫中山,1922年孫中山在廣州蒙難的時候只有他一個人誓死相隨。

  孫中山看了中央執行委員會轉來蔣介石的辭呈,便提筆在蔣的辭呈上批了這樣的幾句話:“該委員長務須任勞任怨,勉為其難,從窮苦中去奮鬥,百折不回,以貫徹革命黨犧牲之主張。所請職,礙難照準。”

  經過國民黨右派的一番活動,孫中山終於讓步了。1924年5月3日,蔣介石正式出任黃埔軍校校長。他仿佛看到權力在握,日益意氣風發起來。而孫中山的身體卻不斷在走下坡路。

  孫中山決定去一趟北京,希望同控制北方首都的軍閥馮玉祥攜手結成同盟,壯大勢力。到11月12日,孫中山已滿58歲。他患有消化系統的疾病,滴酒不沾。離開廣州前,為預防不測,他任命主要助手擔任了政府要職,還把國民黨執委會的高級成員、黨內右派胡漢民任命為“代理大元帥”,以安撫上海國民黨的保守派支持者。

  1924年12月4日,孫中山抵達天津,滿懷希望地和奉系軍閥進行會談。但是他的身體卻徹底垮了。宋慶齡在他的床榻前整整服侍了三個星期。12月31日,他乘列車抵達北京,卻因為病得太重,不能向成群結隊來歡迎他的民眾發表演講。1月26日,協和醫院的專家發現他的肝部有一塊惡性腫瘤。
  孫中山得了不治之症的消息傳開之後,他的親密同事紛紛趕到他身邊。但他三名最重要的助手——胡漢民、廖仲愷和蔣介石卻留在了廣州。
  臨去世前,孫中山設立了中央政治委員會,在北京代表他行事。汪精衛是其中地位最高的委員。現在他也一直侍奉在孫中山的病榻左右。
  大革命家躺在床上奄奄一息,這使得國民黨中央政治委員會面臨兩大問題:要不要繼續保持孫中山同莫斯科和中共的聯盟;而最重要的還是由誰來擔任國民黨新的大元帥或最高領袖,從而就可坐收孫中山長期奮鬥的結果。

  3月11日,汪精衛向孫中山宣讀了臨終政治遺囑和遺書的代擬稿請他簽署。孫中山費盡力氣說了聲:“好,我完全同意。”汪精衛還宣讀了一份私人遺囑,宣佈把他的書籍、檔、個人財物以及在上海莫里哀路的房產交給宋慶齡。

  這三份遺囑是這樣的:

  “余國盡瘁國事,不治家產。其所遺之書籍、衣物、住宅等,一切均付吾妻宋慶齡,以為紀念。餘之兒女,已長成,能自立、望各自愛,以繼餘志。此囑!”

  政治遺書 (總統遺囑)
  “余致力國民革命,凡四十年,其目的在求中國之自由平等。積四十年之經驗,深知欲達到此目的,必須喚起民眾,及聯合世界上以平等待我之民族,共同奮鬥。

  現在革命尚未成功。凡我同志,務須依照餘所著《建國方略》、《建國大綱》、《三民主義》及《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宣言》,繼續努力,以求貫徹。最近主張召開國民會議及廢除不平等條約,尤須於最短期間,促其實現。是所至囑!”

  致蘇聯遺書
  “蘇維埃社會主義共和國大聯合中央執行委員會親愛的同志:

  我在此身患不治之症。我的心念,此時轉向於你們,轉向於我黨及我國的將來。你們是自由的共和國大聯合之首領,此自由的共和國大聯合,是不朽的列寧遺產與被壓迫民族的世界之真遺產。帝國主義下的難民,將藉此以保衛其自由,從以古代奴役戰爭偏私為基礎之國際制度中謀解放。我遺下的是國民黨,我希望國民黨在完成其由帝國主義制度解放中國及其他被侵略國之歷史的工作中,與你們合力共作。命運使我必須放下我未竟之業,移交於彼謹守國民黨主義與教訓而組織我真正同志之人。故我已囑咐國民黨進行民族革命運動之工作,中國可免帝國主義加諸中國的半殖民地狀況之羈縛。為達到此項目的起見,我已命國民黨長此繼續與你們提攜。我深信你們政府亦必繼續前此予我國之援助。親愛的同志!當此與你們訣別之際,我願表示我熱烈的希望,希望不久即將破曉,斯時蘇聯以良友及盟國而歡迎強盛獨立之中國,兩國在爭為世界被壓迫民族自由之大戰中,攜手並進以取得勝利。謹以兄弟之誼祝你們平安!”

  宋慶齡把著他的手在文件上簽名。3月11日星期三,孫中山吩咐把他從舒適的床上移到行軍床上。3月12日星期四上午9點30分,他與世長辭了。
  在所有的人中,恐怕宋慶齡是唯一最為悲痛的一個人了。對其餘人來說,他們正興奮於一場搶班奪權的鬥爭的開始。
  幾乎所有在場的人——甚至是一些未在場的人——後來都宣稱,自己在這位偉人的臨終留言中占了一席之地。宋靄齡宣稱,孫中山認為孔祥熙已經成為了一位不可缺少的人物,並且同宋慶齡建立了“永久的聯繫”;蘇聯代表宣稱,孫中山神志清醒時曾說:“只要俄國人還繼續幫助……”;而急於和英美搞好關係的人則肯定,孫中山上氣不接下氣地說過:“不要給基督徒們帶來麻煩……”;甚至遠在千里之外的蔣介石都信誓旦旦地逢人就說,孫中山屏足最後一口氣叫了一聲“蔣介石”。

  在這群野心勃勃的人中間,一個因為痛失丈夫和革命同志而倍感悲傷的女人的哭聲顯得那麼真摯、哀傷和弱小。

  宋慶齡和蔣介石決裂
  孫中山的遺體停放了兩周供人憑弔,有50萬人列隊前來瞻仰。送殯的行列抬著巨大的楠木棺材,穿過兩邊站滿人的街道,將靈柩運往西山,停放在白皮松環抱的碧雲寺中。

  孫中山曾希望死後葬在南京城外紫金山麓的明孝陵旁。修造陵墓的計畫很快開工,但是直到五年後才完成。在這段時間裡,宋慶齡和蔣介石很快走向決裂。

  當蔣介石正在起勁地奪取中國政權並且熱烈追求宋慶齡的妹妹時,宋慶齡遠在長江口以上六百英里的武漢。她依然是革命種子的傳播者,是革命與已故領袖之間的紐帶。

  有些國外的報紙上對宋慶齡的描述是“中國的貞德”,“一營中國娘子軍的領導人”。還有人猜測她熱衷權力,將成為國民黨的新領導人。然而,真正瞭解宋慶齡的人卻知道,她依然是位極有魅力、典雅溫柔、孩子般天真純潔的人物。她並沒有被爾虞我詐的政治鬥爭玷污了心智,而依然保持了莊嚴、優雅的貴族做派。她還具有罕見的道義勇氣,使她能夠在危難中毫不動搖。美國記者評價說:“她對孫中山這個名字和自己所肩負的責任的忠誠經得起永無休止的考驗,自己家庭的惱怒和這個世界對她的中傷,都不能動搖她的意志,也沒有向她認為錯誤的行徑屈服。在中國革命遭難之際,將軍們和政客們紛紛不攻自破,變節屈服,抱頭鼠竄,或噤若寒蟬。只有一位革命者巍然未被壓倒,也永遠不會被壓倒。她就是孫中山的纖細文弱的遺孀。”

  當時武漢很快就陷入了僵局。國民黨政府受到外國列強的蓄意削弱。美英的炮艦在長江上來往巡邏,封鎖和阻擾大米、油和煤炭的運輸。當汪精衛等人注意到蔣介石軍隊的力量越來越強大時,越來越焦慮不安。他們不相信和農民大眾的結合可以換來革命的勝利。

  而此時,一封來自史達林的密電被洩露,電報中表示要求共產黨人清洗不可靠的武漢將領,重新武裝中共黨員和工農軍隊。接著從前線傳來重要消息,為了打到北京並奪取北洋軍閥的首都,武漢派出了剩餘的部隊。儘管對北洋軍閥作戰取得了重大勝利,但傷亡慘重。一萬四千名國民黨士兵死亡。剩餘的部隊不足以抵抗蔣介石。

  對於仍想保住武漢的人來說,唯一的希望就是和馮玉祥合作。馮玉祥向宋慶齡等人表示會共同協力。但是他轉而又去徐州和蔣介石密探,徹底地做了個兩面派。

  這個時候,宋氏家族發生了大的分裂。所有宋家的成員中,只有宋慶齡堅持革命。而宋靄齡、孔祥熙、宋美齡都堅決反對。宋子文最初還在搖擺不定。蔣介石政府派出了他的母親、姐姐和姐夫輪番談話,終於讓這個軟弱的金融才子決定加入蔣介石的陣營。

  與此同時,宋慶齡也在爭取讓宋子文加入自己的團隊。她派去外國記者希文做遊說工作。但是宋子文一直在跟大姐宋靄齡談話。幾個小時之後,宋子文情緒低落地走出來對希文說:“決定了,我不走了。我的姐姐不明白,沒人知道事情有多麼困難。我不知道我會不會到漢口的第二天就被暴民拖出財政部,撕成碎片。我不知道我能不能阻止貨幣貶值。你要知道,暴民們不喜歡我,他們都知道我不喜歡群眾集會和罷工。我能怎麼辦呢?請告訴我姐姐我會寫信給她。白白給你添麻煩了,我很抱歉。”

  1927年7月,宋子文抵達漢口,出席了中央委員會會議。但他只是為他的新上司蔣介石傳達口信:南京政府與武漢政府有聯合的希望——但必須立即從國民黨中正式清除鮑羅廷和中國共產黨。這個條件不僅暴露了蔣介石的野心,也是為了威嚇宋慶齡和其他人。

  這天夜裡,宋慶齡帶著疲倦和厭煩聽宋子文的勸說。這個曾經搖擺不定的人現在卻像傳聲機一樣,把他母親、兩個姐妹勸告他的言論都複述了一遍。宋慶齡堅定不移、不可回轉地對弟弟說:“我堅決不會和蔣介石合作。如果武漢政府最後垮了,我就回上海。在那裡我會繼續跟蔣介石鬥。”

  聽到宋慶齡這樣說,宋子文像是嚇壞了一樣,他堅持要宋慶齡離開房間,同他出去散步,邊走邊說。宋慶齡敏感地從宋子文的表情上感覺到這間房間一直被人監聽,於是順從地下樓去。在確定沒人監視後,宋子文拉住姐姐的手,求她說:“你絕對不能回上海,否則你的生命會有危險。”

  宋慶齡無畏地冷笑一聲說:“是誰要暗殺我?我的大姐,還是蔣介石?如果我害怕他們,就不會在這裡了。蔣介石、汪精衛他們背叛了孫先生的‘三大政策’,我對武漢國民政府已經心灰意冷。我已經決意與這個打著孫中山旗號而與孫中山革命政策背道而馳的政府徹底決裂。”

  7月16日,宋慶齡發表聲明,正式退出武漢國民政府。17日,宋慶齡憤然離開武漢去了上海。在此之前,她發表了譴責蔣介石篡奪革命的聲明:

  本党若干執行委員對孫中山的原則和政策所做的解釋,在我看來,是違背了孫中山的意思和理想的。
  ……一切革命都必須是社會的革命,以社會的基本變革為基礎;否則便不成革命,只是改換政府而已。

  為了在中國革命中指導我們,孫中山把三民主義交給了我們。……但是現在有人說政策必須按照時代的需要而改變,這種說法雖然有一部分道理,但是政策絕不應改變到如此地步,以致成為相反的政策,使革命政黨喪失了革命性,變為雖然扯起革命旗幟而實際上卻是擁護舊社會制度的機關;而本黨就是為了改變這種制度才建立起來的。

  ……孫中山的政策是明明白白的。如果黨內領袖不能貫徹他的政策,他們便不再是孫中山的真實信徒;黨也就不再是革命的黨,而不過是這個或那個軍閥的工具而已……是一部機器,一種壓迫人民的工具,一條利用現在的奴隸制度以自肥的寄生蟲……

  革命在中國是不可避免的……我對革命並沒有灰心。使我失望的,只是有些領導過革命的人已經走上了歧途。
  宋慶齡在上海莫里哀路29號的家中閉門不出,謝絕所有來訪者。然而,國民黨右派並沒有讓她安寧。在蚌埠前線的蔣介石在得知宋慶齡來上海後,認為宋是投靠南京政府來了,想將她從武漢國民政府中拉過來,利用其威望來抬高自己。

  7月25日,蔣從蚌埠急派何應欽到上海拜見宋慶齡,遭到拒絕。於是,蔣介石暗中散佈謠言說宋慶齡正打算加入南京國民政府。7月30日,宋慶齡在接受合眾國際社記者古爾德採訪時,駁斥了蔣介石散佈的謠言。她指出:“在國民黨現行政策不改變前,我絕不參加任何行動。如果革命事業不納入中山主義軌道,我絕不擔任任何黨務。”

  蔣介石被激怒了,他常用的那招利用暗殺來排除異己的手段再次被派上用場。但是出於對宋慶齡的身份和聲望的忌憚,他暫時按下屠刀。但還是對她採取“嚴密監視,不許出境”的措施。
editorial
Posts: 18992
Joined: Fri Jul 20, 2012 2:08 pm

Re: 歷史故事、掌故、軼事

Post by editorial »

儒家才是秦朝滅亡真凶

戰國時期百家爭鳴,那是個令人嚮往的時代,聖人輩出。在西方混沌的時候,中國就已經發展出很多重要思想,三皇五帝時期更實現了真正的民主(共產主義理想國),可見中國人的聰明才華,我為身為龍的傳人而自豪,也希望古箏這件古老樂器能登上世界高雅殿堂。

《法家》

依法治國,賞罰分明使秦始皇的軍隊橫掃六國,秦軍非常注重陣型和弓箭的使用,弓箭戰陣也是步兵對戰騎兵的最佳辦法(參考電影《英雄》中的場景,風!風!風!),此陣關鍵是士兵因嚴刑不怕死才能保持陣型,反之就會一觸即潰,這也是項羽破釜沉舟,打敗章邯所率領的秦軍主力原因。秦始皇怕儒家會影響他的統治(反對設立郡縣制,還想用分封制),以及雙方教義嚴重對立,有你沒我“儒以文亂法”,這就是秦始皇焚書坑儒的原因。可是他剛統一全國就發動,顯得過於急躁,會造成政局不穩,最終導致秦朝二世而亡。

劉邦戰勝項羽也有部分原因是劉得到了儒家支持(就是貴族勢力),才得以屢敗屢戰(快成聖鬥士爆發小宇宙了),最後逼的西楚霸王烏江自刎(憑項羽的性格絕對不會選擇儒家)。項羽善用正兵(不喜歡陰謀詭計),和韓信善用奇兵的能力不相上下(甚至強很多),楚漢相爭的結果非戰之罪,在大勢面前,他宛如螳臂擋車。“力拔山兮氣蓋世,時不利兮騅不逝,騅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項羽臨死前的悲歌可看出戰敗真正原因,他不管如何掙扎都是徒勞的,只會犧牲忠心部下的生命(就算是鴻門宴殺了劉邦,也會出現第二個流氓),這就是項羽沒有渡江,東山再起的原因。劉邦建立大漢朝後,獨尊儒術,儒家得到了他想要的東西。

法家認為人都有“就利避害”的本性,管子就說過,商人日夜兼程,趕千里路也不覺得遠,是因為利益在前邊吸引他。打漁的人不怕危險,逆流而航行,百里之遠也不在意,也是追求打漁的利益。有了這種思想,商鞅才得出結論:“人生有好惡,故民可治也”。因而法家將“好利惡害”的人性與國家富強結合起來,用賞賜、刑罰驅使人們“耕”、“戰”、“告奸”,有功的人就可以得到官爵田宅,不論出身如何,只要努力按照國家法令去做,就可以得到富貴榮華,而國家也就富強起來了。

要注意當時的法制和現代有些區別。商鞅、慎到、申不害三人分別提倡重法、重勢、重術,各有特點。法家思想的集大成者韓非,提出了將三者緊密結合的思想。法是指健全法制。勢指的是君主的權勢,要獨掌軍政大權。術是指的駕禦群臣、掌握政權、推行法令的策略和手段。主要是察覺、防止犯上作亂,維護君主地位。

法家反對儒家的“禮”(這裡不代表禮儀),他們認為新興地主階級反對貴族的世襲特權,要求按功勞與才幹授予官職,這是很公平正確的主張,而維護貴族特權的禮制則是落後的。

《儒家》

六藝(禮、樂、射、禦、書、數),直接傳承自孔子的儒學已不可考,儒家的核心思想“中庸之道”包括:
一、“中庸之為德也,其至矣乎!民鮮久矣。”是指人需要保持中正平和,如果失去就一定會喜、怒、哀、樂太過,守禮的方法在於敬。所以只要保持一顆敬重或者敬畏的心(重點是對皇族)就得以長存,人的健康就得以保障。這條會嚴重導致人失去血性,魯迅先生在《華蓋集•通訊》中說道:“遇見強者,不敢反抗,便以‘中庸’這些話來粉飾,聊以自慰。”

也是中國古代軍隊戰力提升的最大障礙,導致屢受遊牧民族的欺負。要知道華夏民族人口數量眾多,就算身體素質不如他們,可是咱們可以用十人換一個人,還不行就百人換,終究能打敗人口稀少的民族。其次要是百裡挑一,選取精兵猛將,也不次於他們呀,想想衛青、李廣、李靖等名將是如何打敗匈奴和突厥的。

二、“中不偏,庸不易”是指人生不偏離,不變換自己的目標和主張,這是一個持之以恆的成功之道。
三、“通假字”,中是指好的意思,庸同用,即中用的意思。指人要有一技之長,做一個有用的人;又指要堅守自己的崗位,在其位謀其職。
五常(仁、義、禮、智、信),貫穿于中華倫理,認為“人之初,性本善”。孔子的經濟思想最主要的是重義輕利、“見利思義”,他看出了金錢的危害和不利於統治者(呂不偉是最早的成功商人),對後世有較大的影響,這就是古代商人地位低下的原因。在利、義兩者之間的關係上,孔子把“義”擺在首要地位,電影中那個儒家文人面對利箭,面不改色書寫文字,就是其生動的寫照。有點近似社會主義制度,不追求資本利益。

《佛教》

本是唐朝皇帝為了鞏固統治而發展壯大的(名著《西遊記》中的孫悟空被壓五指山,就暗指造反者最終被鎮壓洗腦),他不會想到佛教教義讓百姓產生奴性後逆來順受(捐獻香油錢,僧人佔有大量土地,不勞而獲),會連軍隊戰力也跟著下降,這也是胡人安祿山橫行原因之一,所以就算是漢唐盛世也有把公主送往和親的經歷,最討厭這一點。

《基督教》

這個教派的特點是理性和狂熱並重,推崇一神論,建立了宗教和皇權合一的羅馬大帝國。

在明朝時期,歐洲傳教士把火炮等科技帶入了中國,憑著中國人的聰明才智發揚光大,當時的火器種類繁多,有多筒火箭炮、散彈步槍、水雷(海戰打敗荷蘭等國)、地雷(發明者毛文龍)、自殺性小飛機等的原始型,都和現代化的武器一模一樣。可惜因為資本主義內閣制度的超前出現,官場腐敗,導致火器品質不過關,總是炸膛,使中國失去了一次稱霸世界的機會。

每個教派也有它的優勢之處,邪教除外!

宋朝皇帝怕武將走他的老路奪取皇權,更加重文輕武“俠以武犯禁”,統治者故意失傳武的方面技藝(射、禦),從這刻起文弱書生成了儒家的代名詞,不再佩劍,而是拿著風流扇,作幾首悶騷詩,結果導致宋朝屈辱的滅亡。

明朝皇帝朱元璋能把橫掃歐亞的蒙元大帝國消滅,可見他的能力,留下的祖訓讓明皇帝受到很好的教育,做到了除秦朝外任何朝代都做不到的事,後人讚美皇帝曰“大明朝從‘令’(《明太祖寶訓》)往後:不和親!不賠款!不割地!天子守國門!君王死社稷!”可惜被清朝說成最昏庸的朝代,真相掩蓋在歷史潮流下。

對清朝我就不多說了,那是我最討厭的一個朝代,我從不看清廷電視劇。

而軍隊戰力問題又關係著歷朝更替,綜上所述皇帝最大的忌諱就是不重視軍隊建設,急於求成、信任小人、手下文武奪權(千萬不要小看文官)。看來我也能當個明君,唯一的顧慮是擔心受後宮影響,沒辦法啊,本人憐香惜玉。

我認為當時的元朝和清朝只是外國侵略者的統治,中國真正的驕傲是秦、漢、唐、明!!
editorial
Posts: 18992
Joined: Fri Jul 20, 2012 2:08 pm

Re: 歷史故事、掌故、軼事

Post by editorial »

MAIN201210260832000551465932920.jpg
MAIN201210260832000551465932920.jpg (24.9 KiB) Viewed 9021 times
MAIN201210260835000124298562490.jpg
MAIN201210260835000124298562490.jpg (33.21 KiB) Viewed 9021 times
MAIN201210260835000244250640523.jpg
MAIN201210260835000244250640523.jpg (29.61 KiB) Viewed 9021 times
MAIN201210260835000369126709756.jpg
MAIN201210260835000369126709756.jpg (75.11 KiB) Viewed 9021 times
揭秘:毛澤東遇江青前夫 瞪大眼握手說“和為貴”

著名文人唐納的悲歡離合


  20世紀30年代,以“藍蘋”為藝名走紅上海灘影劇界的江青,曾經和多才多藝又多愁善感的著名影評人唐納(原名馬驥良),發生了一段曲折跌宕的婚戀糾葛。這場“唐藍婚變”曾經轟動一時,並已廣為人知,而對唐納在婚變之後的人生際遇,詳知內情的人卻並不多。

  困頓時江青接濟
  1937年7月盧溝橋事變爆發後,身處絕望之中的藍蘋決定離開上海,奔赴陝北。

  進入延安時,藍蘋即把名字改為江青。她是個不安定也不安分的女人,更是一個工于心計的女人。她曾向別人說過這樣一句“名言”:“男想女,隔座山;女想男,隔層板。”她的每一次愛情,幾乎都是為了實現自己的特定目的。

  當她在上海鬧得沸沸揚揚、聲名狼藉而不得不遠走延安時,恰逢賀子珍與毛澤東鬧誤會,並離開延安赴蘇聯治病。這使江青有了一個難得的趁虛而入的機會,不到一年的時間,她便和毛澤東相戀,並於1938年11月結婚。

  在江青離開燈紅酒綠的大上海時,唐納成了《大公報》的戰地記者。他在抗日烽火燃起之際,沿滬杭線進行了艱苦的採訪,並以筆名“羅平”發表了許多戰地通訊。

  1937年12月,南京陷於日軍之手,國民政府遷都重慶。唐納也隨著內遷的人流到達武漢。看到當時上海影劇界群星紛紛彙集於武漢的場面,他提議組織一個附屬於《大公報》的“大公劇團”。由於唐納在影劇界幹過多年,人頭熟,又有組織才能,因而他的倡議很快得到大家的熱烈回應,“大公劇團”迅速得以成立。導演鄭君裡、應雲衛和演員趙丹、白楊、金山、顧而已等人,都成為劇團的成員。

1938年夏,唐納寫出了抗日話劇《中國萬歲》,由應雲衛導演,演出後獲得了各界好評。就在此時,他愛上了話劇女演員陳璐。同年10月,他們經香港返回上海,不久生下一個兒子。

  唐納雖和陳璐結合,但對藍蘋卻仍然念念不忘。他為陳璐取了個藝名叫“紅葉”,據說是為了和“藍蘋”相對;他還寫了一首名為《千里吻伊人》的歌詞,據說也是為藍蘋而寫的。

  1942年12月,太平洋戰爭爆發後,唐納離開上海赴重慶。陳璐和他們的兒子則留在了上海,後來陳璐改嫁了一個鹽商。
  唐納到重慶後,曾在應雲衛的中華劇藝社工作過,勉強有碗飯吃。但不久因劇社解散,唐納一度失業陷於困苦之中。他的心境極其苦悶,再次企圖自殺而未遂。

  此時身在延安的江青,不知道通過什麼途徑打聽到了唐納正處於潦倒窮困之中,於是每月從延安托人捎送10元錢接濟他。每當收到這筆錢,唐納必先從中抽出1元,和其它貧困的知交好友聚首“打牙祭”,權當在困難中相濡以沫,苦中作樂。

  1944年,唐納在重慶成立了“中國業餘劇社”,自任社長,馮亦代任副社長。劇社成立後,因上座率不佳而很快解散,唐納又陷於困頓之中。直到抗戰勝利前夕,唐納才憑藉他流利的英語找到了稱心如意的工作。他受英國駐華大使館之聘,進入該館新聞處工作,由此得以從困苦中解脫出來。
  1945年8月28日,毛澤東應蔣介石的3次發電邀請,赴重慶談判。沒過幾天,江青也藉口“牙疼”要求到重慶治病。

  毛澤東對江青此行,最初並不贊成。在江青的一再要求下,他雖然勉強同意了,但說好了一個條件,即不允許江青在重慶公開露面。

 拒見江青卻晤毛澤東

  不允許江青公開露面參與政治活動,這是毛澤東的一貫主張。當年7月初,中國民主同盟和國民黨的6位參政員到延安參觀訪問時,其中的中國青年党領袖之一左舜生,曾向毛澤東提出想見見江青的要求,當即被毛澤東婉拒。左舜生對此頗感“遺憾”,他在從延安歸來所寫的《記民主政團同盟延安之游》一文中,這樣寫道:“我本來向毛澤東提議,要見見他的藍蘋,但毛說她生病,不能見客。7月5日那天,我們離開延安的時候,毛帶著一個七八歲的女兒來送我們,兩隻活潑美秀的眼睛,看樣子似乎和我在戰前見過一次的藍蘋有點像,可是藍蘋本人依然沒有來。‘曲終人不見,江上數峰青’,當我們的飛機起飛以後,我還是感到這是此行的一點遺憾。”

  以上左舜生提到的“一個七八歲的女兒”,確是毛澤東和江青所生,其實當時只有5歲。毛澤東帶著女兒為客人送行而不讓江青公開露面,大概是不願左舜生回重慶後張揚他和江青的婚姻。

  江青到重慶後並未和毛澤東在一起,而是和女兒李訥共同住在張治中的桂園內。此時的江青,心情很激動,特別是當她聽到張治中手下的一名內勤說了一句“她比宋美齡漂亮”的讚語後,更是興奮了好幾天。但遺憾的是,她卻不能像宋美齡那樣在各種公眾場合出頭露面,無法在記者們的照相機鏡頭前展現風姿。

  江青不明白毛澤東為什麼不許她公開露面,但她畢竟是一個有強烈好勝心和炫耀欲的女人,在難以公開露面的情況下,她竟然悄悄地背著毛澤東,打電話秘密約見唐納。不料,江青卻未得如願。也許她還不知道,此時唐納不僅已從生活的困境中解脫出來,而且在感情上也已另有所愛。據唐納事後對人說,江青秘密約見他時,他對江青的舊情“已經一了百了”;而且江青地位已經今非昔比,見她會惹事生非。

  不過,唐納雖然拒見江青,卻出人意料地見到了毛澤東,而且毛澤東還對他說了一句話。這是唐納一生中跟毛澤東惟一的一次短短的會面,對於當時的情景,他在數十年後仍然念念不忘、記憶猶新。

  1984年9月29日下午,寓居巴黎的唐納與從臺灣來訪的一位老朋友談話時,曾經說到:“毛澤東到重慶的那一年,我仍在重慶。有一天,我接到張治中(當時是政治部部長)一張請帖,是在他家裡開酒會,說明是歡迎毛澤東。當時我很奇怪,何以有我?雖可能酒會後看戲,但看的是‘平劇’又非話劇,無論如何輪不到有我!但我抱著一種好奇心理也去了。當主人介紹我與毛澤東相見時,說:‘這位就是當年的唐納!’毛澤東一面顯得驚訝,一面緊握我的手瞪大兩隻眼,說道:‘和為貴!’因為我不明了他的用意,支吾而過。”

  邀請唐納參加歡迎毛澤東的酒會,到底是不是有人特意做的安排,人們不得而知。而且,即便對於當事人唐納而言,也不明白“何以有我”。他之所以去見毛澤東,是因為“抱一種好奇心理”,而且持有請帖,名正言順。而毛澤東短短一句話,則不僅使他略顯慌亂和尷尬,也給他留下了另外一份更難琢磨的“好奇”。

 實際上,毛澤東的一句“和為貴”,可謂將家事、國事一語雙關,既道出了他和唐納猝遇時的機智和幽默,也說明了他是知道江青以前的婚事的。
  在和陳璐分手後,唐納在數年中一直獨身,忙於寫作。1945年上半年,他才在藍蘋、陳璐之後,愛上了女演員康健。他們一度在重慶打得火熱,但在抗戰勝利後,不知何故又告分手了。

  感情終有歸宿
  在抗戰勝利後不久,唐納又回到了上海。在《文匯報》總編、友人徐鑄成的邀請下,他辭去了英國駐華大使館新聞處的工作,轉而出任《文匯報》的副總編。
  1947年8月,美國總統特使魏德邁在上海舉行記者招待會,唐納應邀出席。當時,《自由論壇報》的一位元女記者引起了他的注意,令他頓生愛慕之情。這位元女記者是國民政府前駐法大使陳菉的三女兒陳潤瓊,她操一口流利的英語,法語也很純正,談吐非凡,舉止端莊,堪稱才貌雙全。

  唐納對陳潤瓊一見傾心,而陳潤瓊卻沒有很快回應。於是,唐納開始了一番苦心孤詣的瘋狂追求。1949年,陳潤瓊赴香港工作,唐納也調往出任香港《文匯報》副總編;1949年2月,陳潤瓊去美國到聯合國工作,唐納也隨著到了美國。他先在《紐約日報》供職,後又到聯合國的一家中文印刷廠工作;1951年,陳潤瓊前往巴黎,唐納照樣跟蹤而去。

  唐納如影隨形,緊盯不舍,而且每天都給陳潤瓊獻上一束花,同時送上一封用蠅頭小楷端端正正寫成的情書。

  這一份癡情,使陳潤瓊深受感動。漸漸地,她發覺唐納不僅富有才華,而且為人善良,極重感情。1951年,陳潤瓊終於答應了唐納的求愛要求,兩人在巴黎舉行了婚禮。從此,唐納的感情才最終有了真正的歸宿。

  在巴黎,這兩位元記者棄文從商,開起了飯店。從最初的“明明飯店”,到後來的“京華飯店”,再到“天橋飯店”,生意日益興隆,越做越紅火。
  唐納和陳潤瓊結婚後,生有一女,取名為馬憶華,其含義不言自明,乃想念故國之意。

  一向重感情的唐納,不僅對所戀之人一片癡情,而且對生養自己的祖國同樣是赤子情深。他後來之所以會離開上海遠赴海外,一方面和他對陳潤瓊女士的愛戀之情有關,另一方面還有一層難言的隱衷。

  這層隱衷,在唐納於1949年2月初從香港寫給上海的鄭君裡的一封信中,說得很明白:“大陸眼看就要解放,實現了我們的願望,《文匯報》的同仁都是‘青春結伴好還鄉’,惟有我是不可以回上海了。抗戰時,阿蘋曾秘密到重慶治牙,還打過電話約我在‘凱歌歸’酒家見面,我斷然拒絕了。在我這個方面,已經一了百了……前天我蔔了一卦,算命先生說我‘鴛夢重溫,凶多吉少’。我信他,我現在很認命,沒有一個人比我更愛過阿蘋,我曾經為她的出走幾乎自殺;也沒有一個人比我更瞭解她,她心狠,她什麼都下得了手。

別了祖國,別了上海,別了青春,別了朋友……‘問君能有幾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

  這是一封和著淚水寫成的信,傾吐的無疑是唐納的肺腑之言。事實果然不出所料,在江青榮登“文化大革命”的“旗手”寶座之後,唐納的知交好友鄭君裡、趙丹等人紛紛受到無情迫害。而唐納幸虧遠在海外,“旗手”鞭長莫及,才使他免遭毒手。

  直到“文革”結束後,唐納才得以多次返回中國大陸,幾度重遊上海,撫今思昔,感慨萬端。不過,他每次回來都行蹤秘密,沒有在公開場合露面,僅限於走訪幾個當年的親密朋友而已。

  緣于唐納和藍蘋曾經有過的那段關係,身居巴黎的唐納經常碰到不速之客的造訪。就連一位曾被江青視為她自己的“斯諾”、在江青授意下為其立傳的美國作家維特克,在得知唐納隱姓埋名於巴黎的消息後,也難抑心中的好奇和激情,專門兩次前去登門拜訪,並提出願以20萬至30萬美金為酬,與他合作寫江青。但維特克的這一要求,被唐納堅決拒絕了。

  曾有海外報紙刊登消息說,唐納為招徠顧客,在自家開設的飯店二樓舉辦過江青照片展覽。唐納對此斷然否認。他坦誠地說:“我這個人,不但不念舊惡,而且一旦絕交,也是不出惡聲的!”

  唐納晚年曾計畫寫一部自傳,為此他曾托人尋找自己當年在濟南寫給江青的那封長信,以及江青當時寫給他的兩封信,尋找當年各報的報導。但是他雖然幾度提筆,卻在未能寫出這部自傳時便被病魔纏身了。1988年,唐納因肺癌病逝於巴黎,享年74歲。
editorial
Posts: 18992
Joined: Fri Jul 20, 2012 2:08 pm

Re: 歷史故事、掌故、軼事

Post by editorial »

未命名.png
未命名.png (348.51 KiB) Viewed 8991 times
“霸王別姬”:虞姬真的死於自殺?

發帖時間:2013-10-05 16:24

  《霸王別姬》對於許多人來說可謂耳熟能詳。歷史上到底有沒有虞姬這個人?從現存的史料來看,應該是真有其人,因為兩部重要的史學著作——漢初陸賈所著的《楚漢春秋》以及司馬遷的《史記》都提到了虞姬這個人。陸賈和司馬遷生活的時代,離楚漢爭霸時代相距不遠,所以他們的記載應該是可靠的。

  《史記》中虞姬或引自《楚漢春秋》
  司馬遷在《史記》中對虞姬的描述其實非常簡單,甚至都沒有記錄她的名字,只是說她是一個姓虞的美人:“有美人名虞”。到了唐代的《括地志》一書中才出現“虞姬”這個名字,但“虞姬”的意思,也並非是“姓虞名姬”。“姬”在古代只是女人的一種代稱,很多人把它理解成是姓虞名姬,實在是一種誤讀。

  在京劇裡,虞姬自刎而死,讓人不勝浩歎,那麼,歷史上的虞姬真的自殺了嗎?應該是沒有。歷史上最早記載“霸王別姬”這段故事的,應該是陸賈的《楚漢春秋》,但這本書在南宋之後就失傳了。現在能看到的對霸王別姬故事記述最早的史書就是《史記》了。

《史記》中是這樣記載的:“項王軍壁垓下,兵少食盡,漢軍及諸侯兵圍之數重。夜聞漢軍四面皆楚歌,項王乃大驚曰:‘漢皆已得楚乎?是何楚人之多也!’項王則夜起,飲帳中。有美人名虞,常幸從;駿馬名騅,常騎之。於是項王乃悲歌慷慨,自為詩曰:‘力拔山兮氣蓋世,時不利兮騅不逝。騅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歌數闋,美人和之。項王泣數行下,左右皆泣,莫能仰視。”這段文字,很可能是司馬遷從陸賈的《楚漢春秋》中轉述過來的,因為《漢書》的作者班固曾在《司馬遷傳》中說:“司馬遷據《左氏》、《國語》,采《世本》、《戰國策》,述《楚漢春秋》,接其後事,訖於天漢。”國學大師王利器先生也曾說:“蓋司馬遷撰《史記》據《楚漢春秋》,故其言秦、漢事尤詳。”也就是說,司馬遷寫《史記》時,參考過《楚漢春秋》。

 司馬遷為何沒寫虞姬自刎
  需要注意的是,《史記》中司馬遷並沒有寫虞姬自殺身亡。司馬遷為什麼沒有寫?原因可能有兩個,一是陸賈在《楚漢春秋》中也沒有寫虞姬自刎一事;二是《楚漢春秋》中記述了虞姬自殺身亡的事,但司馬遷認為有違歷史的真實,所以沒有採用。前一種可能性大,也就是說,陸賈在作《楚漢春秋》的時候根本就沒有寫虞姬自殺身亡的事。陸賈約生於西元前240年,約卒於西元前170年,他生活的年代離那段歷史比司馬遷更近。所以,如果他沒有這麼寫,那麼只能有一個推斷,即虞姬並沒有自殺。

  《垓下歌》“和歌”存爭議
  在《史記》中,司馬遷只記載了項羽的《垓下歌》:“力拔山兮氣蓋世,時不利兮騅不逝,騅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項羽唱完之後,虞姬也和了一首,內容是什麼?司馬遷沒記,但唐朝有個叫張守節的人記了,他在《史記正義》一書中從《楚漢春秋》中引錄了這首和歌:“漢兵已略地,四方楚歌聲;大王意氣盡,賤妾何聊生。”這首“和歌”的真偽,也存在著爭議,有人認為“和歌”是後人的偽作,一是不符合秦漢時期詩歌的風格,二是如果《楚漢春秋》中真有這首“和歌”的話,司馬遷寫《史記》的時候為什麼沒引用呢?

  虞姬和項羽感天動地的愛情,成為盪氣迴腸的燦爛傳奇,故事雖然感天動地,但那只是“故事家”言,當不得真。歷史上的虞姬很單薄,後來的故事,是民間作者不斷演義出來的,口口相傳,到了明代甄偉所著的小說《西漢通俗演義》,才形成了比較成型的故事版本,京劇《霸王別姬》,使這個故事更加家喻戶曉,但離真實的歷史,卻越來越遠了。
editorial
Posts: 18992
Joined: Fri Jul 20, 2012 2:08 pm

Re: 歷史故事、掌故、軼事

Post by editorial »

33_131016092814_7.jpg
33_131016092814_7.jpg (102.07 KiB) Viewed 8944 times
33_131016092814_5.jpg
33_131016092814_5.jpg (48.86 KiB) Viewed 8944 times
33_131016092814_3.jpg
33_131016092814_3.jpg (43.14 KiB) Viewed 8944 times
33_131016092814_10.jpg
33_131016092814_10.jpg (48.91 KiB) Viewed 8944 times
33_131016092814_4.jpg
33_131016092814_4.jpg (72.69 KiB) Viewed 8944 times
33_131016092814_2.jpg
33_131016092814_2.jpg (44.96 KiB) Viewed 8944 times
33_131016092814_1.jpg
33_131016092814_1.jpg (80.38 KiB) Viewed 8944 times
33_131016092814_6.jpg
33_131016092814_6.jpg (121.18 KiB) Viewed 8944 times
 秦始皇陵給後人留下的九大驚天謎團


謎團1:秦始皇遺體完好嗎?

  20世紀70年代中期長沙馬王堆漢墓“女屍”的發現震驚中外。其屍骨保存之完好舉世罕見。由此,有人推測秦始皇的遺體也會完好地保存下來。雖然客觀上具備保護遺體條件,但秦始皇遺體是否完好地保存下來呢?如果單從遺體保護技術而言,相距秦代不足百年的西漢女屍能很好地保護下來,秦代也應具備保護遺體的防腐技術。

  問題是秦始皇死在出巡途中,而且更糟的是正值酷暑時節,“屍體”未運多遠,便發出了熏人的腥味,為了防止腥味擴散,走漏 “風聲”,趙高、胡亥立即派人從河中撈了一筐筐鮑魚,將鮑魚與“屍體”放在一起以亂其臭。這樣,經過50餘天的長途顛簸,九月,屍骨終於運回咸陽發喪。秦始皇由死到下葬間隔近兩個月。根據當代遺體保護經驗,一般遺體保護須在死者死後即刻著手處理。如若稍有延誤,屍體本身已開始變化,恐怕再先進的技術也無能為力。秦始皇遺體途中就開始腐敗,屍體運回咸陽等不到處理恐怕早已面目全非了。據此推測秦始皇遺體保存完好的可能性很小。

 謎團2:地宮埋“水銀”之謎

  始皇陵以水銀為江河大海的記載見於《史記》,《漢書》中也有類似的文字。然而,陵墓中究竟有沒有水銀始終是一個謎。現代科技的發展為驗證秦陵地宮埋水銀這一千古懸案提供了必要的前題條件。地質學專家常勇、李同先生先後兩次來始皇陵採樣。經過反復測試,發現始皇陵封土土壤樣品中果然出現“汞異常”。
  相反其它地方的土壤樣品幾乎沒有汞含量。科學家由此得出初步結論:《史記》中關於始皇陵中埋藏大量汞的記載是可靠的。現代科技終於解開了地宮埋“水銀”的千古謎案。至於地宮為何要埋入大量水銀?北魏學者酈道元的解釋是“以水銀為江河大海在於以水銀為四瀆、百川、五嶽九州,具地理之勢。”原來是以水銀象徵山川地理,與“上具天文”相對應。

 謎團3:幽幽地宮深幾許?

  據最新考古勘探資料表明:秦陵地宮東西實際長260米,南北實際長160米,總面積41,600平方米。秦陵地宮是秦漢時期規模最大的地宮,其規模相當於5個國際足球場。通過考古鑽探進一步證實,幽深而宏大的地宮為豎穴式。司馬遷說“穿三泉”,《漢舊儀》則言“已深已極”。說明深度挖至不能再挖的地步,至深至極的地宮究竟有多深呢?神秘的地宮曾引起了華裔物理學家丁肇中先生的興趣。他利用現代高科技與陳明等三位科學家研究撰文,推測秦陵地宮深度為500至1500米。

  現在看來這一推測近乎天方夜譚。假定地宮挖至1000米,它超過了陵墓位置與北測渭河之間的落差。那樣不僅地宮之水難以排出,甚至會造成渭河之水倒灌秦陵地宮的危險。儘管這一推斷懸殊太大,但卻首開了利用現代科技手段探索秦始皇陵奧秘的先河。國內文物考古、地質學界專家學者對秦陵地宮深度也作了多方面的研究探索。

  根據最新鑽探資料,秦陵地宮並沒有人們想像的那麼深。實際深度應與芷陽一號秦公陵園墓室深度接近。這樣推算下來,地宮坑口至底部實際深度約為26米,至秦代地表最深約為37米。這個資料應當說不會有大的失誤,這是依據目前勘探結果推算的。但是否如此尚有賴於考古勘探進一步驗證。

 謎團4:地宮設有幾道門?

  2002年9月17日,世人通過電視直播目睹了考古學家探測金字塔內部空間的過程。當考古學家從第一道石門洞口將機器人放進去之後,想不到機器人又碰上了一道石門。舉世矚目的金字塔考古工程只好擱淺。金字塔地宮可能不只兩道門。那麼,秦陵地宮當年建造了幾道墓門呢?秦陵地宮門道數量問題,其實《史記》中早有答案。只是未引起學者們的重視罷了。《史記》清楚的記載:“大事畢,已藏,閉中羨,下外羨門,盡閉工匠藏,無複出者。”
  棺槨及隨葬品全部安置放在中門以內。工匠正在中門以內忙活,突然間“閉中羨門,下外羨門。”工匠“無複出者”,也成了陪葬品。這裡涉及既有中羨門,又有外羨門,其中內羨門不言自明。地宮三道門似乎無可辨駁。

  值得注意的是司馬遷中羨門用了個“閉”字,外羨門則有了個“下”字,說明中羨門是可以開合的活動門,外羨門則是由上向下放置的。中羨門可能是橫向鑲嵌在兩壁的夾槽中,是一道無法開啟的大石門。內羨門可能與中羨門相似。三道羨門很可能在一條直線上。

  謎團5:“上具天文”作何解釋?

  秦陵地宮“上具天文,下具地理”的記載出自《史記》,其含義是什麼?著名考古學家夏鼐先生曾推斷:“‘上具天文,下具地理 ’應當是在墓室頂繪畫或線刻日、月、星象圖,可能仍保存在今日臨潼始皇陵中。”

  近年來,西安交大漢墓發現了類似于“天文”“地理”的壁畫。上部是象徵天空的日、月、星象,下部則是代表山川的壁畫。
  由此推斷,秦陵地宮上部可能繪有更為完整的二十八星宿圖,下部則是以水銀代表的山川地理。在這座有著象徵天、地的地下“王國”裡,秦始皇的靈魂照樣可以“仰觀天文,俯察地理”,統治著這裡的一切。

  謎團6:地宮珍寶知多少?

  “奇器珍怪徙藏滿之”一語出自司馬遷筆下。早于司馬遷的大學者劉向也曾發出過這樣的深切感歎:“自古至今,葬未有如始皇者也。”那麼,這座神奇的地宮珍藏了哪些迷人的珍寶呢?《史記》明文記載的有“金雁”、“珠玉”、“翡翠”等。其它還有什麼稀世之寶誰也不清楚。

  不過80 年代末考古工作者在地宮西側發掘出土了一組大型彩繪銅車馬。車馬造型之準確,裝飾之精美舉世罕見。

  之前,考古工作者還發掘出土了一組木車馬,除車馬、禦官俑為木質外,其餘車馬飾件均為金、銀、銅鑄造而成。地宮外側居然珍藏了如此之精美的隨葬品,那麼,地宮內隨葬品之豐富、藏品之精緻是可想而知的。

謎團7:秦始皇使用銅棺還是木槨?

  秦始皇使用什麼樣的棺槨?《史記》、《漢書》均未明確記載。司馬遷只留下一句“下銅而致槨”的含糊記錄。於是有學者據此得出秦始皇使用的是銅棺。但從文獻記載而言,秦始皇未必使用的是銅棺。《史記》、《漢書》明文記載:“冶銅錮其內,漆塗其外。”“披 以珠玉,飾以翡翠”,“棺槨之麗,不可勝原。”

  這裡“漆塗其外”、“飾以翡翠”的棺槨恐怕只能是木質的了。如果是銅棺或石棺肯定用不著土漆塗其外,而只有木棺才可能使用土漆。從先秦及西漢的棺槨制度考察,使用“黃腸題湊”的大型木槨是當時天子的特權。自命功勞大過三皇五帝的秦始皇不可能放棄“黃腸題湊”的木槨而改用其它棺槨。

  謎團8:地宮有沒有空間?

  目前考古勘探表明,秦陵地宮為豎穴式。墓內可能有“黃腸題湊”的大型木槨。如果是豎穴木槨墓,墓道及木槨上部都以夯土密封。這樣一來,墓室內外嚴嚴實實,不會再有空間。然而,陵墓主持者之一李斯則說:“鑿之不入,燒之不燃,叩之空空,如下無狀。”李斯這段話如果記載無誤,那地宮明顯有個外殼。

  按理這段話不會有假。因為李斯曾以左丞相身份親自主持過陵墓工程,對地宮的構造瞭若指掌。加之這段話是當面向聖上彙報的,應該說不會有摻假嫌疑。如果按李斯所言可以推斷秦陵當是一座密封的、真空的大地堡式 地宮。不然,怎麼會“叩之空空”?又怎麼會“燒之不燃”?按文獻記載推理地宮是空的,且有較大的空間,但由於考古勘探尚未深入到地宮的主要部位,所以地宮內部究竟是虛是實目前還是個謎。

 謎團9:自動發射器?

  秦始皇在防止盜墓方面也苦費心機。《史記》記載:秦陵地宮“令匠作機弩矢,有所穿進者輒射之。”指的是這裡安裝著一套自動發射的暗弩。如果記載屬實的話乃是中國古代最早的自動防盜器。

  秦代曾生產過連發三箭的弓弩。但是安放在地宮的暗弩當是一套自動發射的弓弩。當外界物體碰到弓便會自動發射。2200多年前的秦代何以生產如此高超的自動發射器也是一大謎。
editorial
Posts: 18992
Joined: Fri Jul 20, 2012 2:08 pm

Re: 歷史故事、掌故、軼事

Post by editorial »

2013111993350.jpg
2013111993350.jpg (49.04 KiB) Viewed 8806 times
宋美齡為什麼不回臺灣安葬?
2013/11/1 9:08:03

  導讀:宋美齡作為蔣介石的最後一任妻子,她是民國政治舞臺上的一個關鍵人物,集美貌、財富、權力、榮譽於一身。宋美齡跨過三個世紀,走完了漫長的人生旅程,絕代風華隨著她的駕鶴西去而成為永遠的回憶,但她身後留下的種種疑團卻無法煙消雲散,讓人們久久猜測……

  謎團一:為什麼不回臺灣安葬?
  在106歲生日之前,由於宋美齡的身體狀況已經非常不好,所以當時即有宋美齡身後事的種種傳聞向外發散。這些傳聞都沒能得到證實,但有一點卻是肯定的,那就是她希望自己死後不回臺灣安葬。為什麼會有這樣的要求,外間有諸多的傳說。

  一種說法是篤信基督教的宋美齡以前曾經表示,一切都將交給上帝,身後不會隨同蔣介石合葬在臺灣。沒有人知道她為什麼執意不回臺灣,但有分析人士稱,蔣介石和蔣經國逝後一直沒有下葬,這可能跟蔣介石一直想葉落歸根回大陸有關。蔣緯國指出,蔣介石生前選定在南京紫金山、枋山、四明山三個地點,蔣經國則希望歸葬浙江奉化母親的墓旁。當時作為蔣家第三代惟一合法代言人的蔣孝勇,則坦白稱移靈是家務事,蔣家有蔣家的處理方式。

  第二種說法是宋美齡希望葉落歸根。因為位於上海的宋氏墓園,除了有宋氏三姐妹的二姐宋慶齡的墓地,宋氏三姐妹的父母也都是安葬在這裡。因為受限於兩岸的政治因素,宋美齡一直無法親自到墓園祭拜父母,所以幾年前她特別委託別人代她獻花致意。因此有人推測,宋美齡可能在身後選擇和父母一起長眠在上海的宋氏墓園。

  第三種說法是美國紐約僑界傳出的,聲稱宋美齡已經在當地買好一塊墓地,作為自己的安葬之地。由於宋美齡已表明死後想葬在紐約,紐約上州芬克裡夫墓園已備好宋美齡的室內墓地。
儘管宋美齡的長眠之地眾說紛紜,但外界相信年事已高的她心中早已經做了妥當的安排。

  謎團二:為何不留任何文字?

  106歲的宋美齡生前沒有留下任何傳記或回憶錄,也沒有留下完整的音像資料。生前,也有人勸宋美齡寫點傳記留下點什麼,但都被她委婉地拒絕了,聲稱一切都留給了歷史。她堅持認為,時間會讓歷史還原。

  不過,日前,臺灣有心人卻根據支離破碎的記錄片在臺灣公共電視上播出了紀錄片《世紀宋美齡》。該片分為3集,第一集是《東方與西方》,以宋美齡一生的巔峰之作揭開序幕,回到1943年中國對日抗戰最艱困的時期,宋美齡以一口有美國南方口音的英文對美國國會發表演說。接受《世紀宋美齡》採訪的台大政治系教授石之瑜分析當年風行美國的“宋美齡現象”,穿旗袍說英文的宋美齡留給美國無限的想像空間,對美國可說是“致命的誘惑”。
editorial
Posts: 18992
Joined: Fri Jul 20, 2012 2:08 pm

Re: 歷史故事、掌故、軼事

Post by editorial »

075522k8llozbaz1xa7477.jpg
075522k8llozbaz1xa7477.jpg (91.51 KiB) Viewed 8727 times
075521x5kd45sz43weekzc.jpg
075521x5kd45sz43weekzc.jpg (102.35 KiB) Viewed 8727 times
075521xkl66lkufkiyfemi.jpg
075521xkl66lkufkiyfemi.jpg (76.69 KiB) Viewed 8727 times
美前總統甘迺迪遇刺前最後時刻罕見照片曝光
2013-11-17 07:58

據美國《時代》週刊11月14日報導,在美國第三十五任總統約翰 甘迺迪遇刺身亡五十周年之際,一名為索尼婭 金的美國女子將父親生前拍攝的關於甘迺迪總統的照片公諸於世。這些照片記載了甘迺迪總統遇刺前最後幾分鐘乘車經過達拉斯迪利廣場的情形。
  
  作為攝影師的沃納 金對達拉斯市瞭若指掌,能夠找到離總統車隊最近的地方拍照。當車隊經過時,他拍下了總統甘迺迪和第一夫人賈桂琳的照片。在其中一張照片上,他們還朝著鏡頭微笑。之後,沃納迅速“轉移”,準備去甘迺迪總統的演講地點達拉斯貿易市場繼續拍攝。然而,當他靠近貿易市場時,拍到的卻是總統車隊向派克蘭醫院疾馳的照片。
  
  沃納 金對甘迺迪總統遇刺感到十分震驚,這一事件在他腦海中形成的陰影久久揮之不去。因此,他並沒有將這些照片公開。後來,沃納 金的女兒索尼婭 金偶然發現了這些照片。

 同每一位名人之死一樣,美國總統約翰-甘迺迪遇刺身亡也備受爭議。對於甘迺迪的死因,外界眾說紛紜,甚至誕生了許多陰謀論。很不幸,在甘迺迪遇刺事件過去四十多年以後,這些爭議和猜疑至今仍未平息。 在許多人看來,甘迺迪遇刺一幕仿佛就發生在昨天。
  
  想像一下,看到深愛的丈夫遭到刺殺,頭部被子彈射穿,鮮血直流,腦漿四濺,賈桂琳-甘迺迪會承受多大的痛苦。她已經從丈夫遇刺的悲劇中完全走出來的說法顯然難以讓人接受。
  
  這組照片不是去說服人們相信當天究竟發生了什麼事情。無論你認為是中情局特工謀殺了甘迺迪,還是與絕大多數人一樣,相信李-哈威-奧斯維德是殺手,你都可以保留自己的意見。以下是甘迺迪屍檢的證據,那天究竟發生了什麼,由你自己來判斷。
editorial
Posts: 18992
Joined: Fri Jul 20, 2012 2:08 pm

Re: 歷史故事、掌故、軼事

Post by editorial »

項羽為何寧肯自刎也不肯過江東的真相
2013-11-23 07:10

摘要: 長江以南是項羽的勢力範圍,是他發跡崛起的地方,即使在楚漢戰爭後期,衡山王吳芮、臨江王共尉等依然服從項羽,聽從項羽調遣,尤其是南楚臨江王共氏,直到項羽死後仍忠於項王...

  項羽是中國歷史上的一代霸王,關於他的傳說汗牛充棟,這其中又以他自刎烏江最為慷慨悲壯,在民間流傳也最為廣泛。關於他的死有兩種截然不同的看法:一種是以南宋詞人李清照為代表,她在《烏江》中寫道:“生當作人傑,死亦為鬼雄。至今思項羽,不肯過江東。”

  對項羽寧為玉碎、不為瓦全的英雄氣概做出高度評價和讚揚;一種是以晚唐詩人杜牧為代表,他在《題烏江亭》中寫道:“勝敗兵家事不期,包羞忍恥是男兒。江東子弟多才俊,捲土重來未可知。”認為項羽缺乏堅忍不拔的毅力和決心,對他自刎烏江的決定作出了惋惜和失望的評價。

  幾千年來這兩種不同的觀念一直在不停地延伸著,那麼項羽當年為什麼選擇了自刎,而不是過江呢?

 根據最早的記錄,項羽是因為無臉面見江東父老而自殺。據《史記•項羽本紀》記載,楚漢戰爭中項羽被劉邦打敗後,項羽帶領八百人馬突出重圍,來到烏江江畔,這時烏江亭長勸項羽趕快渡江,以圖東山再起、報仇雪恨,可是項羽卻笑著說:“天之亡我,我何渡為!且籍與江東子弟八千人渡江而西,今無一人還,縱江東父兄憐而王我,我何面目見之!縱彼不言,籍獨不愧於心乎!”

  於是拔劍自刎而死。這種說法出自太史公司馬遷之手,距項羽之死年代較為接近,描寫得非常慷慨激昂,因而流傳最為廣泛,後世關於項羽自刎的傳說大多源於此。
  
  在這種說法中,虞姬之死起到了重要的推助作用。據《史記》記載,項羽被漢軍圍困於垓下,夜聞四面楚歌,非常吃驚,便起身飲酒,此時“有美人名虞,常幸從,駿馬名騅,常騎之。

  於是項王乃悲歌慷慨,自為詩曰:‘力拔山兮氣蓋世,時不利兮騅不逝。騅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歌數闕,美人和之。”據漢初陸賈的《楚漢春秋》記載,虞姬當時愴然拔劍起舞,並和歌曰:“漢兵已略地,四方楚歌聲。大王意氣盡,賤妾何聊生。”歌罷揮劍自刎。

  項羽是個爭強好勝、死要面子的人,自己最心愛的侍妾被逼自殺,心中既傷心絕望,又十分羞愧,自尊心受到強烈打擊,再加上當時楚軍傷亡慘重,“虞姬死而子弟散”,所以當項羽帶著殘兵敗將逃至烏江畔時,頓覺羞恥難當,沒有臉面去見江東父老,於是選擇一死了之。 

還有一種說法認為項羽自殺是想結束戰爭,消除百姓因戰亂帶來的痛苦。據《史記》記載,楚漢戰爭中劉邦和項羽僵持不下,“丁壯苦軍旅,老弱罷鞍漕”,於是項羽對劉邦說:“天下匈奴長歲者,徒以吾兩人耳,願與漢王挑戰決雌雄,毋徒苦天下之民父子為也。”

  意思是想通過兩個人的決鬥一決雌雄,不要再讓天下百姓跟著受苦,說明項羽的確有可憐天下蒼生的情懷。當項羽率殘兵敗將突出重圍來到烏江時,想到渡江以後還要捲土重來,重新進行一次楚漢戰爭,給百姓帶來更大的災難,於是選擇犧牲性命來結束連綿數年的殘殺,還天下一個太平世界。
  
  但這種說法帶有太多的猜測成分,也與項羽的好戰殘暴性格不符。項羽當年曾經坑殺二十萬秦兵,火燒阿房宮三個月,是一個非常暴虐的人,不大可能為了免除百姓疾苦而至自殺身亡。他之所以要約劉邦單打獨鬥、一決勝負,很可能是出於一種計謀,因為以項羽的個人能力,打敗劉邦簡直就是易如反掌,不過劉邦也沒有上當。

  當項羽失敗逃至烏江時,萬念俱灰、狼狽不堪,心中不免感慨萬千,此情此景下重新喚起他可憐天下蒼生,願意以一己之死來結束戰爭的念頭也有可能,但這頂多是項羽走投無路又放不下臉面時的一種自我安慰,將它視為項羽自殺的主要原因卻是不妥的。
  
  還有一種說法,認為項羽不是不想過江,而是根本沒有機會過江。我國著名學者馮其庸在其文章《項羽不死於烏江考》中,詳細論證了《史記》、《漢書》、《楚漢春秋》關於項羽之死的描述,指出《史記》有關項羽之死的全部文字,除《項羽本紀》中有“於是項王乃欲東渡烏江,烏江亭長
  
  船待”兩處涉及烏江外,其餘無一處寫到項羽烏江自刎。反倒是明確提到:項羽“身死東城”,“使騎將灌嬰追殺項羽東城”等。他還通過《括地志》和《江表傳》等篇章作了關於地理位置的考察,經過實地查勘考證,項羽確死於東城,即今天的安徽定遠縣,此地離烏江有120千米。至於《項羽本紀》中兩處涉及烏江的記述,馮先生認為是司馬遷記敘上的錯誤,並導致了以後的以訛傳訛。
  
  這種觀點得到了很多人的支援,計正山先生依據《史記》、《漢書》中的“灌嬰傳”,認為項羽並非在烏江“自刎而死”,而是在定遠東城就被“搏殺而死”。垓下之圍中項羽倉皇失措,帶領八百兵馬突出重圍,往江東方向逃跑。

  長江以南是項羽的勢力範圍,是他發跡崛起的地方,即使在楚漢戰爭後期,衡山王吳芮、臨江王共尉等依然服從項羽,聽從項羽調遣,尤其是南楚臨江王共氏,直到項羽死後仍忠於項王,抗拒劉邦。

  如果項羽順利渡江,完全可以重整旗鼓、捲土重來,再一次擊敗劉邦。所以項羽的目標非常明確,就是渡過烏江,但逃至東城時被漢軍包圍,混戰中即被灌嬰殺死,而烏江離東城還有120千米,所以項羽根本沒有渡江的機會,也不是自刎而死。
  
  但這種說法同樣充滿了推測和猜想,遭到許多學者的反對。根據《太平寰宇記》等資料記載,兩漢時期的東城縣,是江淮之間的一個轄境廣闊的大縣。從現在定遠東南的池河上中游地區,越過江淮分水嶺,包括今滁縣西南境、肥東東境、全椒西南境,直到今和縣烏江的沿江一帶。晉太康六年在設東城縣界設置單獨的烏江縣。

  章學誠在《和州志補沿革》曾指出:“秦為九江郡之曆陽及東城烏江亭地……晉太康元年屬淮郡,其曆陽及東城烏江亭地如故。”也就是說,在楚漢戰爭時期,東城是一個範圍廣闊的行政區域,烏江是包括在東城縣內的,因此司馬遷所說的“身死東城”與“烏江自刎”並不矛盾,而是為避免同義反復而使用的描寫方法。
  
  這樣看來,項羽的確是死於烏江,司馬遷所處的年代距離楚漢戰爭只有七十年左右,掌握了許多第一手資料,而且他治學嚴謹,在項羽之死這樣的大問題上應該不會妄自猜測。而項羽之所以不肯過江而選擇自刎而死,實在是一個性格悲劇。

  自大孤傲、剛愎自用、獨斷專行,缺乏忍辱負重的堅韌意志,是導致他失敗的主要原因。他的死雖然顯得慷慨壯烈,並為後人反復吟唱,但一代霸王就此了卻一生卻也讓人扼腕嘆惜。
editorial
Posts: 18992
Joined: Fri Jul 20, 2012 2:08 pm

Re: 歷史故事、掌故、軼事

Post by editorial »

17210094.jpg
17210094.jpg (60.65 KiB) Viewed 8682 times
到底是誰害死了關羽?—諸葛借刀殺關羽
夢大師中國歷史2013/11/18 15:32:29


關羽失荊州是一個致命傷,也是蜀漢歷史上的最大悲劇。關於蜀漢在荊州戰役中不發救兵的問題,大多數人都認為是來不及去救。但因為《三國志》中沒有記載,所以後世對此也是猜測紛紛。然而到了近代,國學大師章太炎提出了一個驚人的看法,說是由於關羽破壞了諸葛亮“聯吳抗曹”的方針,所以諸葛亮決定要借吳人之手除掉關羽!“諸葛借刀殺關羽”於是被炒得沸沸揚揚。
諸葛亮的失職在討論諸葛亮的失職問題之前,需要先弄清楚一個關鍵問題——關羽攻打襄樊,到底是誰的決定?這場戰爭是不是從一開始決策上就存在失誤呢?

關於這個問題,《三國志》中沒有記載,但十之八九是劉備的決定,因為這樣大的軍事行動,沒有最高統帥部的命令,關羽是不敢自作主張的。蜀漢的最高統治者是劉備,只有劉備才有決定權。自從劉備取益州,從曹操手中奪得漢中,形勢一片大好。蜀漢的事業可以說是蒸蒸日上、欣欣向榮。諸葛亮在《後出師表》中也說“漢事將成也”。不過儘管暫時取得了一點成績,但此時劉蜀的力量跟曹魏相比還是相差甚遠的,此時北伐的時機並不成熟。但劉備這時候的腦子可能有點發熱,有點利令智昏。過去的劉備看見曹操非常害怕,凡是和曹操打仗,劉備是必敗。但自從劉備和曹操爭奪漢中,黃忠刀劈夏侯淵,劉備居然破天荒地第一次打敗了曹操,從曹操手中奪取了漢中,這一下子,劉備就牛了,就抖了,就自以為了不起了。劉備自稱漢中王后,和曹操並駕齊驅,劉備驕得很,狂妄得很,他不顧蜀漢國力弱小,竟然馬上做出決定,命令關羽主動出擊,攻打曹魏的軍事重鎮———襄樊。

照理來說,劉備頭腦發熱,軍師諸葛亮就應該冷靜,應該在劉備發熱的腦袋上潑點冷水,讓他清醒清醒,但找遍《三國志》,也沒有看到有諸葛亮在攻打襄樊這件事情上反對劉備的記載。諸葛亮是劉備的軍師,這個時候諸葛亮的職務是軍師將軍,署左將軍府事,就是說諸葛亮主管劉備統帥部中的大大小小的所有事情,劉備所做的每一件事情,諸葛亮都是可以參與的。諸葛亮雖然不是決策者,但他可以向決策者建言獻策。可見在這件事情上,諸葛亮顯然沒有盡到軍師的責任。

至於諸葛亮在關羽北伐襄樊戰役中發揮了什麼樣的作用,在《三國志》中並無十分明確的記載,但還是可以發現其中的奧秘的。最關鍵的一點是:關羽出兵攻打襄樊,無論從時機、條件等各方面的情況來看,都違反了諸葛亮早年提出的《隆中對》。
《隆中對》的策略基本上就是諸葛亮助劉備打天下的軍事大綱。諸葛亮在《隆中對》中說得很清楚,北伐必須符合這樣五個條件:第一,“西和諸戎,南撫夷越”,就是說蜀漢要同西南少數民族搞好關係。但當時劉備同少數民族並沒有搞好關係,因為劉備雖然佔領了益州,但他們是外來戶,以孟獲為代表的少數民族對劉備侵佔他們的地盤是非常痛恨的,一有機會就要興風作浪。在關羽攻襄樊時,少數民族問題根本沒有解決。

這第二條,就是“內修政理”。所謂內修政理,就是發展經濟,增強國力。劉備奪取四川漢中是非常不容易的,劉璋這個人不是一盞省油的燈,劉備打四川打得非常艱苦,連龐統也戰死了。劉備前後經過九年的苦戰,才得到四川這塊根據地。九年的仗打下來,軍隊十分疲勞,四川的經濟破壞得很厲害,老百姓也不堪負擔。所以關羽此時的北伐根本不具備足夠的實力。
第三個條件就是“外結好孫權”,孫劉聯盟的重要性早在我們之前的三國系列就分析過了。但這時的蜀**東吳的關係已經很緊張了,雖然孫劉兩家最後沒有動武,但雙方已經撕破了臉皮。

實際上,諸葛亮自己也知道孫劉聯盟靠不住。他曾經對法正說過這樣一段話:“主公在公安的時候,北面害怕曹操的強大,東面害怕孫權的威脅,主公的身邊又害怕孫夫人。”所以諸葛亮對孫劉聯盟的前景是非常擔憂的。

可能有的人會這樣認為,諸葛亮畢竟不是神,他也不可能未卜先知,可以預測到孫權會乘關羽北伐的時候偷襲荊州。諸葛亮確實不是神,但是諸葛一生唯謹慎,他用兵打仗向來小心翼翼,從不做冒險的事。在關羽出兵攻打襄樊的時候,荊州城防必然空虛,諸葛亮又怎麼會那麼粗心,不提醒劉備或者關羽要當心孫權會突然襲擊,從背後捅上一刀呢?這是軍事常識,諸葛亮怎麼會不懂這個軍事常識呢?他的警惕性又到哪裡去了呢?

還有關於北伐的第四個條件。諸葛亮曾經說過,北伐還必須要等到“天下有變”。天下有變是指曹魏有變,這個變是指曹魏統治集團發生內亂,或者說是出現農民起義、兵變,總之,要等曹魏內部出現問題才能出兵。關羽北伐的時候,卻是“天下無變”,也就是說曹魏內部很穩定。當時曹操已經完全控制了漢獻帝,曹操稱魏王,馬上就要做皇帝了,而且也沒有多少人反對,甚至連孫權也勸曹操稱帝。不要說什麼有變,簡直就是天下太平,曹魏的統治穩固得很。
第五,諸葛亮的戰略部署是蜀漢的北伐必須兵分兩路,從不同的方向出發,荊州軍攻打宛城、洛陽,益州軍攻打長安,像一把老虎鉗一樣發動鉗形攻勢,使魏國首尾難顧。但關羽的北伐,只是出動了荊州軍,劉備在益州的主力部隊卻紋絲不動,讓關羽這一支偏師北伐,這不是完全違背了諸葛亮親手制定的隆中決策嗎?

諸葛亮為何不進諫?

諸葛亮對劉備是非常之瞭解的,劉備稱帝以後的第一件事,就是宣佈調動全國的軍隊討伐東吳,收復荊州。這當然是一個錯誤的決定,但當時劉備已經做了皇帝,誰要進諫,搞得不好就要掉腦袋。只有趙雲不管,照樣說了一大通理由,堅決反對劉備伐吳。劉備果然大怒,一點也聽不進趙雲的意見,不僅聽不進去,伐吳也不要趙雲去了,讓趙雲留守後方,實際上是把趙雲晾在一邊。

《三國演義》上講,趙雲是五虎上將,其實,趙雲的官要比關、張、馬、黃小得多,關羽是前將軍,張飛是車騎將軍,馬超是驃騎將軍,黃忠是後將軍,他們都是重號將軍,但趙雲只是個翊軍將軍,是個雜號將軍。可見,由於趙雲過於耿直,所以劉備對他不是太喜歡。劉備準備伐吳的時候,還有一個大臣叫秦宓,他也進諫,說討伐東吳是天時不利,結果秦宓的下場就更慘了,差點被殺掉。幸虧大臣們求情,劉備才免他一死,把秦宓下了大獄,一直到劉備死後,秦宓才被從監獄裡放出來。後來劉備伐吳慘敗,火燒連營七百里,差不多全軍覆沒。這個時候諸葛亮才說了一句話:“如果法孝直在世的話,必定能夠說服主上不要伐吳。即使主上伐吳,如果法孝直在身邊,就不會慘敗了。”這簡直就是一句“事後諸葛亮”的話,這說明諸葛亮當時之所以沒有進諫,可能是對劉備這個人的性格、脾氣摸得比較透。在劉備大怒、一意孤行的時候,諸葛亮覺得說了也是白說,諫了也是白諫,那還不如不諫。但在這種事關國家利益興亡的時刻,作為大臣就是要盡自己的職責,何況諸葛亮作為軍師、宰相,更應該盡自己的職責。民族英雄林則徐說過這樣一句話:“苟利國家生死以,豈因禍福避趨之”。意思是只要有利於國家,哪怕用生命去換取也值得,豈能因為災禍就避開呢。

而且,就算諸葛亮勸不動劉備,但總可以盡心盡責地幫助關羽吧?關羽這個人的驕橫跋扈是出了名的,有一個例子:在劉備攻打益州的時候,西涼的馬超前來投奔劉備。馬超是一員虎將,連曹操這樣一個把天下英雄視為鼠輩的人,看見馬超也畏懼三分。馬超前來投奔劉備,劉備當然高興,就加封他為平西將軍,與關羽的地位相等。這一下子可把關羽惹火了,關羽寫信給諸葛亮,問馬超的本事可以同誰相比?諸葛亮馬上回了封信給關羽,說馬超文武雙全,勇猛過人,武藝和張飛差不多,他們兩人可以並駕齊驅,但同你美髯公比起來,還差了一截啊,因為你美髯公的武藝是絕倫逸群,天下第一。這一番話可把關羽捧上了九霄雲外,關羽本來就驕,這樣一來更是驕上加驕,他得意得不得了,還把諸葛亮的信拿給左右賓客們看。從此,關羽頭腦更加發熱,真的自以為老子天下第一了。諸葛亮這樣做只會害了關羽,關羽不是一般的將領,他鎮守荊州,承擔著蜀漢政權差不多半壁江山的重任。俗話說得好,驕兵必敗,關羽如此驕狂,以至於因張狂而不把孫權放在眼裡,最後走麥城,落得身首異處的下場,其中諸葛亮確實是要負責任的。找遍《三國志》,也沒有看到諸葛亮離開荊州時,提醒關羽要注意和東吳搞好關係的史料記載。《三國演義》中孔明離開荊州將要進益州時,對關羽講的八字箴言:“北拒曹操,東和孫權”完全是羅貫中虛構出來的。
諸葛亮為什麼不派援兵?

關羽丟了荊州,敗走麥城,最後是被呂蒙生擒活捉,首級被送給了曹操。荊州之戰,不僅僅是蜀漢政權的致命之戰,同時也使得諸葛亮精心設計的《隆中對》戰略規劃未能實現,“興複漢室”最終也成了泡影,蜀國因此一蹶不振。

有的專家認為,關羽攻襄樊的時候兵力雄厚,兵精糧足,所以劉備、諸葛亮根本沒有必要派出援兵。那麼,關羽的兵力真的很充足嗎?關羽的軍隊到底有多少,史書上並沒有明確的記載,《三國志》上講:“羽號有三萬人”,這樣算來,關羽能帶出去攻打襄樊的人馬就非常有限了,最多也不會超過兩萬人。而關羽水淹七軍,是俘虜了不少曹家的兵將,但他能否使用這些降兵降將,使他們反戈一擊呢?似乎不行。關羽平時驕橫跋扈,他同自己人都搞不好關係,怎麼可能讓他去做俘虜兵的思想工作?

那麼劉備、諸葛亮明明看到關羽因兵力不足攻不下襄樊,為什麼不給他增派援兵?有人說,這是劉備、諸葛亮不知道前線的戰況,而且時間上來不及。而實際情況是,襄樊戰役是從建安二十四年七月打響的,到建安二十五年一月份結束,整個過程有半年時間,成都方面從來就沒有發過一兵一卒前去增援。如果說剛開始的時候,關羽水淹七軍打了勝仗,劉備、諸葛亮不給他增加兵力或許還情有可原,等到曹操派出大批人馬前往樊城,成都方面再不給關羽增加兵力,那就可疑了。

有兩條非常重要的史料,足以證明劉備與諸葛亮有足夠的時間發兵去救關羽。一條是呂蒙攻下江陵、公安後,為了擴大戰果,又派陸遜去攻打蜀國的邊境城市宜都、枝江、夷陵、秭歸,結果這些城市全部被陸遜打了下來,這樣吳國的疆域已經擴展到蜀國的西部邊境白帝城,這條史料出現在《三國志•孫權傳》中。另一條史料更為重要,就是劉備任命的宜都太守樊友棄城逃跑,逃回成都去,樊友逃跑的時間是在建安二十四年十一月,這條史料是在《陸遜傳》中。這條史料太重要了!因為即使呂蒙攻下江陵後,馬上嚴密封鎖消息,關羽的荊州兵統統被呂蒙俘虜,無一漏網,沒有人能回成都報信,但是宜都太守樊友肯定知道。宜都既然被打下了,那前面的江陵、公安肯定是丟了,這麼重要的事情,樊友他敢不連滾帶爬地跑回去報信嗎?

而且,劉備在攻下漢中後,為了加強成都同漢中的聯繫,從成都到白水關,造了四百多所驛站,就是為了保證前方和後方之間通訊聯絡的暢通無阻。後來劉備發動夷陵之戰,從成都到湖北宜昌、武昌,到處都是快馬探子、細作,隨時瞭解敵情。這要放在今天來說,基本上就算是“諜報工作”做得很好了。

再來看看曹操那裡派出了多少增援部隊:第一批是于禁、龐德率領的七軍,這一批部隊被關羽消滅了。緊接著,曹操派出他的五虎上將———徐晃的部隊,他們吸取上一次於禁被消滅的教訓,在兵力不夠充足的情況下,先按兵不動,不同關羽決戰。曹操又陸續給他補充了後續部隊,派出了第三批、第四批部隊,估計徐晃這時的部隊至少在五萬左右,再加上樊城曹仁的軍隊,形成了裡外夾攻之勢。曹軍對關羽已經具有壓倒優勢。這還不算,曹操還不放心,他又下令,把合肥張遼的部隊調過來。張遼是曹操的五虎上將之首,他曾經在合肥打敗孫權,威震逍遙津,差一點就活捉了孫權。所以說,曹操為了對付關羽,已經把他的王牌軍都拿出來了。這還不算,曹操覺得還鎮不住,於是決定“御駕親征”,他統率十幾萬精銳部隊,開赴距離襄陽不遠的地方——摩陂。曹操一生南征北戰,打過多少大仗、硬仗,碰到多少困難,但好像從來沒有像現在這樣,為了打關羽,花費這樣多的心血,進行了全國總動員。

為《資治通鑒》作注的胡三省對這件事曾經做過評論。他說:“就是呂蒙不偷襲荊州,關羽也必然被曹操打敗,關羽哪裡是曹操的對手,後來曹操借呂蒙的手來對付關羽,只不過是他想讓鷸蚌相爭,他自己好坐收漁人之利罷了。”明末大思想家王夫之也做過這樣的評論:“呂蒙偷襲荊州,這確實是難以預料的,但就是呂蒙不偷襲荊州,關羽能制服曹操嗎?關羽對付曹仁還可以,對付曹操那就差得遠了。”可謂是英雄所見略同啊。後來的史學家、思想家對這一事件的看法基本是一致的。

一場荊州之戰,失去的不僅僅是蜀國的一員大將,也不僅僅是一塊戰略要地,它失去的是之前剛剛有所好轉的蜀漢江山的大好形勢!傳統的觀點總是把這次失敗歸結在關羽的疏忽大意上,當然,作為這次戰役的指揮者,關羽的確要負責,他也付出了人頭落地的慘痛代價。但諸葛亮作為軍師責任更重大,可是到底能否就此斷定諸葛亮是“借荊州殺關羽”呢?而誰又應該對關羽之死負責呢?
關羽的無奈荊州之戰,從時間和資訊上來說,蜀漢這個時候是有充分的時間和機會去救關羽的。如果劉備、諸葛亮得知關羽丟失荊州的消息後,即刻出兵,日夜兼程,馬不停蹄去救關羽,或許還有機會,還來得及。

當時關羽留了相當一部分兵力,駐守在大本營,防範東吳的偷襲,這就說明關羽還是有一定警惕性的。但是,關羽攻打襄樊的兵力實在太少,劉備、諸葛亮又不肯給關羽補充兵力,甚至連近在咫尺之遙,也就是在上庸的劉封、孟達也不聽指揮,不肯從上庸過來支援關羽,關羽百般無奈,才動了將鎮守江陵、公安大本營的部隊調出來這個念頭。但是關羽還是猶豫不決,不敢下這個決心,畢竟關羽南征北戰數十年,雖然稱不上足智多謀,但也不是一個完全沒有軍事常識的一介勇夫。

呂蒙和陸遜看到了關羽進退兩難的尷尬處境,於是他們施展妙計,連出高招。先是呂蒙裝病,離開自己的防區,假裝回建業(就是今天的南京)去養病,之後陸遜接替呂蒙,寫了一封信給關羽,說什麼在你關將軍的指揮下,不費吹灰之力就取得了輝煌的戰果,就是當年淮陰侯韓信用兵也不過如此,把關羽捧得雲裡霧裡。關羽在被陸遜灌飽了迷魂湯之後,才決定將荊州的部隊全部抽出來,增援樊城,這件事當然是關羽不對,上當受騙,中了呂蒙和陸遜的奸計。

但關羽為什麼會上當呢?如果他有充足的兵力,他還會上陸遜的當嗎?所以歸根結底還是劉備、諸葛亮的責任,不給關羽增派援兵。
而且,如果劉備、諸葛亮派出援兵,即便不能達到目的,救兵未到之前,關羽已經被害,劉備、諸葛亮在處理這件事情上總算還說得過去,還在情理之中。所謂“謀事在人,成事在天”,事情成敗雖然由老天爺決定,但你總要謀一謀,如果你連謀都不謀,那又作何解釋呢?問題是,查遍《三國志》和《裴松之注》,沒有一句話,甚至一個字涉及到劉備和諸葛亮商量如何發兵去救關羽的記載。
當初劉備在攻打漢中時,也是遇到了夏侯淵、張合的頑強
抵抗,攻了一年多也打不下來,劉備著急了,覺得兵力不夠,於是就趕快叫諸葛亮增派援兵。諸葛亮覺得在這種關鍵時刻,“男子當戰,女子當運”,就是凡是青壯年的男子全部上前線,而女人也不能在家裡閑著,必須當運輸兵,將糧食物資運到前線。由於諸葛亮及時增派了大批的援軍,劉備終於從曹操手中奪取了漢中。由此可見,攻城的艱巨性,劉備和諸葛亮都是深有體會的。在曹操增派大批援軍,增援樊城時,劉備、諸葛亮卻能無動於衷,真不知安的什麼心。

對於關羽走麥城,蜀漢方面不發救兵這件事,不只是諸葛亮的問題,就連與關羽有著兄弟之情的劉備身上也存在著很大的“疑點”。劉備、諸葛亮為什麼不救關羽?肯定是有原因的,諸葛亮同關羽有矛盾,而且劉備同關羽也有矛盾。
諸葛亮同關羽的矛盾先來講諸葛亮同關羽在國家利益上的矛盾。我們都知道,諸葛亮“隆中對”的核心是聯吳抗曹,聯吳抗曹的政策是諸葛亮親自制定的,這是諸葛亮的總戰略。諸葛亮對孫劉聯盟的態度是非常堅定的。儘管這是諸葛亮的大方針政策,但關羽好像不太贊成孫劉聯盟。《三國演義》上有一個故事,說孫權曾經派了諸葛亮的哥哥諸葛瑾到關羽那裡,向關羽提親,說孫權有一個兒子,關羽有一個女兒,孫權想要同關將軍結成兒女親家,兩家聯姻以後,可以共同對付曹操。沒有想到,諸葛瑾的提親碰了一鼻頭的灰,關羽大發脾氣,指著諸葛瑾說:“吾虎女豈肯嫁犬子?”
這段故事基本上符合歷史,只不過“吾虎女豈肯嫁犬子”這句話是羅貫中通過想像力加上去的。《三國志》上的原文是:“羽辱駡其使,不許婚。”也就是關羽不僅不願意同孫權結這門親事,還把孫權臭駡一頓。其實,關羽辱駡孫權還不止這一次,還有比這更嚴重的。根據《關羽傳•裴松之注》記載,當關羽包圍樊城的時候,孫權表示願意助關羽一臂之力,派兵幫助關羽一起攻打樊城,關羽痛恨孫權的表態姍姍來遲,竟然破口大駡,“孫權你這個狢子,膽敢如此,如果我把樊城打下來,我就把你滅了”。

狢子是一種動物,跟狐狸和狼差不多,關羽罵孫權是狢子,實際上就是罵孫權是禽獸,是畜生,不是人!孫權可是三國時期的英雄,是吳國的君主,他怎麼受得了關羽如此的辱駡,所以也難怪他要翻臉不認人,派呂蒙偷襲荊州。而且關羽被活捉以後,並沒有被押解到孫權那裡,而是當場被東吳的將領潘璋、馬忠斬首,這是孫權恨透了關羽,所以命令手下將領,一旦抓住關羽,立刻就地正法,不需要向他請示。從這裡就可以清楚地看出,諸葛亮和關羽在聯吳抗曹的戰略方針上,確實是冰炭不能同器,水火不能相容。
正因為如此,章太炎才認為,關羽是諸葛亮聯吳抗曹戰略方針上的絆腳石,所以諸葛亮要除掉關羽。

諸葛亮同關羽個人之間也有矛盾,這在《三國演義》中看不出來,在《三國志》中有少量記載。譬如諸葛亮剛剛走出隆中,劉備對諸葛亮非常好,關羽和張飛很不高興,劉備說:“孤之有孔明,好比魚之有水。”關羽和張飛這才不吭聲了,不吭聲並不等於矛盾消除了,只不過是礙于劉備的面子,暫時將怨氣壓下去罷了。其實關羽的人際關係是非常差的,他同許多人關係都搞得非常緊張。黃忠在定軍山一仗中,刀劈曹操手下的大將夏侯淵,為劉備奪取漢中立下汗馬功勞,劉備稱漢中王后,封關羽為前將軍,封黃忠為後將軍,兩人平起平坐。當劉備派人冊封關羽官職時,關羽破口大駡,大丈夫怎麼能同黃忠這個老兵為伍?最後還是使者說了一大通好話,關羽才勉強地接受了劉備的冊封。

關羽不僅同蜀國五虎大將中的兩個大將有矛盾,他同劉封也鬧矛盾。劉封是劉備的養子,和關羽有叔侄關係,但他們的叔侄關係很不好。關羽同部下將領上庸太守孟達的關係也很緊張。他幾乎把劉備身邊的所有人都得罪了,所以到了危難時機,就沒有人肯救他。
關羽跟張飛正好相反,《三國志》中說“飛愛敬君子而不恤小人,羽善待卒伍而驕于士大夫”。就是說張飛很敬重士大夫,但是不知道愛護士兵。關羽正好相反,他對待士兵很好,但是和士大夫的關係很緊張。諸葛亮是劉備集團中的頭號士大夫,是劉備手下最重要的謀士,“關羽驕於士大夫”,那估計和諸葛亮的關係也就不怎麼樣了。

關羽驕橫跋扈,從來不把別人放在眼裡,諸葛亮其實也很自負,只不過關羽把驕傲寫在臉上,別人一看就看出來了,而諸葛亮的城府很深,輕易不動聲色。另外,關羽出山很早,早就跟隨劉備南征北戰,論資格要比諸葛亮老得多,對諸葛亮在赤壁之戰中立的大功,關羽肯定很嫉妒,諸葛亮對關羽這種驕橫跋扈的武將作風肯定也看不順眼。從內心深處來講,諸葛亮對關羽是相當不滿的,再加上關羽的官職比自己高,資格比自己老,諸葛亮覺得如果自己要成為劉備手下的第一號人物,關羽就是一個障礙。所以,在關鍵時刻,諸葛亮不救關羽,也是情理之中的事,沒有什麼值得大驚小怪的。

不過這裡有一件事必須予以澄清,就是諸葛亮不救關羽,並不等於說借刀殺關羽,這兩者有著本質上的區別!如果是借刀,諸葛亮就是一個陰謀家,為了個人的利益不惜採用卑鄙的手段,那諸葛亮不就成了一個小人?諸葛亮畢竟是人,不是神,他不可能一手去操縱整個戰役的演變過程。諸葛亮也未必會想到關羽開始會打得這麼漂亮。更不會料到呂蒙會偷襲荊州,關羽會輸得這麼慘。關羽走麥城,肯定不是諸葛亮策劃的,只不過到了最後關頭,荊州已經丟了,敗局已經定了,再也無法挽回了,那就只能對不起關羽了,你是荊州軍的最高統帥,丟了荊州,你就應該負責。所以諸葛亮覺得,在丟了荊州以後,沒有必要為了救一個敗軍之將而興師動眾。因為就是把關羽救回來,也要不回荊州來。有的學者往往把荊州同關羽連在一起,認為不救關羽,就是放棄荊州。好像是人們在潑髒水的時候,把小孩子連同髒水一起倒掉了,關羽和荊州是兩個概念,它們之間沒有必然的聯繫。所以說,“不救”同“借刀”有本質上的區別。
劉備與關羽的矛盾這裡還有一個千古之謎,那就是在關羽危在旦夕的時候,劉備是什麼態度?研究三國史的著名專家方詩銘就十分贊同章太炎的觀點,不過方先生也有他自己的觀點,他認為不是諸葛亮要借刀殺關羽,而是劉備要借刀殺關羽。方先生認為,劉備同關羽之間也有矛盾,這對千百年來“桃園三結義”的故事可是一個巨大的衝擊。劉、關、張三人情同手足,他們在桃園三結義時說,“不能同年同月生,但願同年同月死”,劉備說,“妻子如衣服,兄弟如手足”。這些諺語誰人不知,哪個不曉。但是方先生認為,由於關羽的驕橫跋扈,所以劉備對關羽也很不滿,比如關羽說到的“大丈夫豈能與老兵為伍”,並不是針對黃忠,而是針對劉備,因為是劉備讓黃忠與關羽平起平坐,是劉備讓關羽同老兵為伍。方先生還認為劉備讓小舅子糜芳與關羽一起鎮守荊州,是對關羽不放心,是讓自己的小舅子當監軍,監視關羽,這還是有一定道理的。

而且由於關羽太跋扈,劉備的兒子劉阿斗又太無能,可能劉備考慮在他死後,劉阿斗控制不住關羽,因此在生前就要把這個問題解決掉。就像西漢開國皇帝劉邦一樣,在他生前就要把韓信、彭越、英布這些異姓王都消滅掉,絕不遺留給自己的子孫。劉備又為什麼不能向他的老祖宗學呢?所以我們不要把古代的君臣關係太理想化了,認為真的是什麼“兄弟如手足,妻子如衣服”。

關羽之死《三國演義》上說劉備在聽說關羽戰死的消息後,“大叫一聲,昏厥於地”,那完全是羅貫中虛構出來的。史料中,並沒有關羽死後,劉備哭關羽的記載。相反,龐統死後,“先主痛惜,言則流涕”。法正死後,“先主為之流涕者累日”,就是劉備對法正的死也傷心得不得了,居然痛哭了好幾天。而結拜兄弟死了之後,居然沒有劉備痛哭的記載,難道不奇怪嗎?

劉備與關羽生死之交的關係雖然從來沒有人去懷疑,但那只是文學作品給大家留下的印象,事實並非如此。另外,關羽死後,照理說他是為國捐軀,英勇犧牲,劉備應該對他追封,給他諡號,但是劉備沒有對關羽追封,關羽的諡號壯繆侯,是後主劉禪追封的。而法正死後,劉備就追封他翼侯。《三國志》中說,劉備同關羽是“寢則同床,恩若兄弟”,但關羽死後,他所享受的待遇還不如法正,這完全是一件令人匪夷所思的事情。劉備和關羽之間的問題也許還牽涉到關羽被害的真相!這之所以成為千古之謎,最根本的原因,是陳壽所寫的《三國志》中的蜀志太簡單的緣故。

陳壽所寫的蜀志為什麼這麼簡單呢?按理說陳壽是蜀國人啊,他應該對蜀國的情況更熟悉才對啊?這是因為蜀國不設史官。修史是我國古代歷代王朝的傳統,而且魏、吳兩個國家都有史官,唯獨蜀國不設史官。所以陳壽寫蜀志就相當困難,蜀國沒有官方檔案,民間傳聞也不可靠,陳壽同司馬遷一樣,下筆非常謹慎,不可靠的絕對不寫,而且陳壽出生的時候,距離關羽被害已經十多年了。
那麼蜀國為什麼不修史呢?難道是蜀國缺少優秀的史官嗎?絕不是如此,陳壽的老師———譙周就是一個非常優秀的史學家,劉備和諸葛亮為什麼不設史官?要違背漢朝的國家制度呢?如果大膽推測,或許是關羽被害這件事情的真相正是蜀漢最高統治階級的內部絕密,絕不能公之於眾,所以這件事就成了千古之謎。

關羽本是《三國志》裡和趙雲、張飛地位相當的武將,後來隨著地位的逐漸上升,開始被供到廟裡,成了和孔老夫子平起平坐的武聖人;而諸葛亮,千百年來被中國人當作智慧化身的完美智者形象,卻在某個時刻有了“借刀殺人”的嫌疑……我們無意推翻什麼,也無法真正“解密”歷史中的重重謎團。關羽和諸葛亮都是偉大的人物,他們有一個共同點,那就是“忠”!關羽的“忠”體現在敗走麥城的千古悲劇,諸葛亮則是以“鞠躬盡瘁,死而後已”地扶助後主劉禪而流芳百世
editorial
Posts: 18992
Joined: Fri Jul 20, 2012 2:08 pm

Re: 歷史故事、掌故、軼事

Post by editorial »

a1903a.gif
a1903a.gif (380.25 KiB) Viewed 8615 times
被刪的女姐往事
(粵劇愛好者 盧偉明)

粵劇名伶紅線女,是香港至少兩代人的集體回憶。她近日去世,傳媒鋪天蓋地的吹捧讚揚,本來無可厚非;但一些報道歪曲歷史真相,割裂港人記憶,不僅是對這位敢作敢為的一代紅伶不敬,也是對香港歷史的一種褻瀆。

最離譜的一個說法,是指紅線女在文革期間十三年沒有演出!翻看這期間的檔案資料,紅線女被批鬥剃頭,及下放農場勞改,是發生在文革爆發的最初三年,即一九六六至一九六九年間。到一九七○年,周恩來到廣州與柬埔寨等印支半島國家舉行會議,紅線女便獲批准復出,在接待這批外賓的晚宴上表演助興。

對於她為何在被「打倒」三年後就有機會復出,外界有種種說法,不在此文討論之列。之後她去了北京治療聲帶,回來後就按黨中央指示,大力發展革命樣板戲。在《沙家浜》中還親自擔演主角阿慶嫂,這樣板粵劇被拍成電影,七十年代中曾在香港的普慶、珠江等左派電影院公映,現時在網上亦可找到部份片段,那如何能說她在文革期間十三年沒有演出?

紅線女首次復出後表現得非常「革命」,在四人幫當道的一九七五年還當上廣東省文化局副局長,中共媒體發表了多篇她吹捧四人幫路線的文章,惹來好些同行非議。與她同期的粵劇伶人羅品超在文革後復出,曾公開談及對紅線女的不滿。現時在香港公共圖書館收藏的《羅品超奇傳》,是羅品超的回憶訪問錄,當中便有一章題為:「對阿女愛恨交織」,交代有關細節。

毛澤東在一九七六年逝世,不久中共發生宮廷政變,四人幫倒台,文革才真正結束。此時紅線女因被指與江青關係密切,遭隔離審查,後來為了迎合改革開放的寬鬆氣氛,紅線女也沒有犯下嚴重罪行,中共終於一九七九年批准她再度復出,與香港演藝界人士會面。

這些紅線女的往事,很多老一輩粵劇迷都知道,亦可在那些年的報刊書籍找到相關記載。她那位在一九八四年出走到台灣的女兒紅虹,長期在海外專注傳揚基督教福音的工作,在談及自己信仰的文章中,不諱言在打倒四人幫後,人們都說她母親是四人幫的人,又指紅虹是江青的契女,令紅虹十分困擾。
筆者保存了一本一九八八年十二月出版的香港《動向》月刊,紅線女當年在香港接受此雜誌的專訪中,否認一些不利她的傳聞,但承認在七十年代好些事情都不懂得處理,那時很天真,很可笑,要是從頭再來,很多事會處理得好一點。

所以自文革一九六六年爆發至她在一九七九年她再度復出,十三年來她可說是兩落兩起,而非一直被勞改,一直沒演出。中共的政治鬥爭從來波譎雲詭,殘酷瘋狂,被玩弄的,又豈止紅線女一人。有承擔、有風骨的藝術家,能勇於直面自己曲折的生命歷程,才會贏得更多的尊重。

至於部份香港傳媒跟隨中共官方腔調,亂吹紅線女在文革中十三年沒有演出,從被批鬥一躍就去到七九年復出,彷彿要把香港人的一些記憶刪掉,使女姐的一大段文革經歷,只剩下特首梁振英的一句名言:「已經不存在了!」實令人啼笑皆非。

盧偉明
粵劇愛好者
Post Repl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