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久必分,分久必合” 馬英九

歡迎會員在此言論自由論壇發表任何題材評論文章。題材跨越地域界限, 希望全球各地會員就當地發生的事與物, 踴躍發表你的評論。讓全球每個角落會員都能分享你言而有物、高水平的評論。會員發表的評論文章屬個人意見, 不代表本網站立場。
Post Reply
samuel
Posts: 2017
Joined: Fri Aug 06, 2010 1:29 pm

“合久必分,分久必合” 馬英九

Post by samuel »

“合久必分,分久必合” 馬英九

馬英九28日上午在主持臺灣陸海空軍將官晉任布達暨授階典禮說,在中國歷史上,“合久必分,分久必合”,如今卻是首次用和平解決爭端,“這是中華民族、炎黃子孫的創舉”,大家應該要有這個勇氣,把這段歷史寫好。

據香港“中評社”報導,馬英九28日上午發表15分鐘的演講,其中以三分之一的時間暢談兩岸關係。他引述2千多年前兵法家孫子所言“上兵伐謀、其次伐交、再次伐兵、其下攻城”的理念,印證他提出維護臺灣安全、防衛的三道防線。

馬英九說,海峽兩岸分隔60年,過去3年中採取一些新的政策,讓兩岸關係從對抗變和解、從對立變為協商,希望透過這樣的努力,能改變台海的地位與角色,“從過去的殺戮戰場,變成未來的和平大道”,兩岸正在改寫歷史。

他指出,過去62年來捍衛“中華民國”的“主權”、維護臺灣的尊嚴、保障人民的權利,走得很辛苦,在國際上受到打壓,3年前改變零和遊戲後,形勢已經不同。今年5月12日他與華盛頓戰略暨國際研究中心舉行一場視訊會議,第一次提出把臺灣的安全、防衛分成“三道防線”,第一道防線是兩岸關係制度化、第二道是增加臺灣的國際貢獻、第三是“國防”與“外交”。

他說,兩岸3年來簽了15項協定,主要目的就是要兩岸關係制度化,制度化到一個程度後,若是片面改變制度,都要付出高昂的代價。

他表示,“中國歷史上分分合合,合久必分、分久必合”,但不論那一次分?那一次合?都靠戰爭解決。這次是第一次用和平解決爭端,“這是中華民族、炎黃子孫的創舉”,大家應該要有這個勇氣,把這段歷史寫好。

馬英九說,他上任前,一些國際媒體稱臺灣是“麻煩製造者”,他上任後積極改變形象,變成“和平締造者”,以前兩岸貿易往來密切,但沒有直航,只有零星包機而已,現在一周有370班正常航班,未來幾個月會增加到558個航班,這是3年前不敢想像的,這就是和平的紅利。

馬英九30日表示,兩岸應“互不承認”、“互不否認”,就是互不承認對方的“主權”,但互不否認對方的治權。

馬英九今天表示,兩岸應“互不承認”、“互不否認”,就是互不承認對方的“主權”,但互不否認對方的治權;這是對兩岸現狀最好的解釋,是正視現實、擱置爭議、促進和平良方。

據臺灣“中央社”報導,馬英九上午出席“2011年世界國際法學會亞太區域會議”開幕典禮。他致詞指出,政府重視人權保障;支持自由貿易;鞏固“邦交國”的“雙邊關係”,並且擴大“多邊關係”;改善兩岸關係,也帶動國際關係的改善,藉此形成良性迴圈。

他指出,2007年競選“總統”時對於兩岸關係,提出“互不否認”的主張,這是因為體會到1949年以後的兩岸關係和二次世界大戰之後兩德、兩韓關係不同,無法比照1970年代開始兩德或兩韓的“相互承認”。因此,兩岸關係過去20年快速密切的發展,必須尋找新的理論基礎,這個基礎,涵蓋在1991年“憲法”增修條文中。

馬英九表示,兩岸關係及兩岸關係與國際法、國際關係的關連性,這個議題甚至被納入現在的西方國家國際法教科書當中,例如2008年出版的internationallaw:casesandmaterials,這本由美國著名教授louishenkin所出版的教科書,就提到了“互不否認”政策。

馬英九稱,“中華民國”政府在1992年即宣告對於大陸地區主張“憲法”上的主權,但是已經沒有實際上的治權。在“中華民國憲法”架構之下,兩岸關係並不是“國與國”的關係,而是一種特殊的關係,傳統國際公法的承認制度,不適用於兩岸關係,所以“我們無法也不會承認中國大陸的主權,但是我們不應也不會否認大陸當局在大陸有效實行治權的事實”。

馬英九又稱,“互不承認”、“互不否認”涵意,就是兩岸互不承認對方的“主權”,但互不否認對方的治權。兩岸雙方因為“主權”主張相互重迭,皆涵蓋彼此全部的領域,因此無法相互承認“主權”,但互不否認對方的治權,則是務實的承認現狀,“否則,兩岸如何談判,並且如何簽訂15項具有約束力的協議?”

他強調,唯有“互不否認”,才能夠繼續促進兩岸關係繼續保持和平發展。“互不承認”、“互不否認”,是對兩岸現狀最好的解釋,也是正視現實、擱置爭議、促進和平最好的方法。

馬英九要求行政部門不再以“中國”指代大陸

臺灣地區領導人馬英九2月7日在新春茶會上宣示,為堅持九二共識,未來“政府機關文書”用語一律稱“對岸”或“大陸”,不稱中國。

據臺灣“中時電子報”報導,馬英九表示,現行“政府”文書上面,經常出現“中國”二字,但是這種稱呼方式,不符合兩岸“九二共識”中“一個中國,各自表述”對等尊嚴的溝通與談判基礎。

因此,馬英九要求各級官員,在公開場合談論兩岸關係或相關政策時,遣詞應更謹慎,應稱“對岸”或是“大陸”,避免提到中國,如外事部門及其它單位公文也應比照辦理。

馬英九在昨天新春茶會中,特別針對兩岸現狀提出完整法理論述。據與會者轉述,馬英九說,為兩岸關係建構完整的法律架構有助於確立兩岸關係的定位,不至因為(臺灣地區的)選舉語言或(臺灣地區的)執政輪替而出現搖擺或混淆。

據瞭解,馬英九之所以特別為台當局各部首長詳細說明兩岸關係的法理論述,是有感於兩岸關係全面開展,因為幾乎各部都有機會接觸到兩岸事務。

然而部分專業部門的官員未受訓練,政治敏感度不足,常因措辭不當引來綠營見縫插針,因此馬英九才會罕見地對全體官員闡釋自己對兩岸關係的論述,提供給各部在說明兩岸政策時做為依循準則。
Post Repl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