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區政府禍港罪行其中之--撤銷租金管制 / 梁振英不重推租管的真實原因P11

歡迎會員在此言論自由論壇發表任何題材評論文章。題材跨越地域界限, 希望全球各地會員就當地發生的事與物, 踴躍發表你的評論。讓全球每個角落會員都能分享你言而有物、高水平的評論。會員發表的評論文章屬個人意見, 不代表本網站立場。
Post Reply
samuel
Posts: 2017
Joined: Fri Aug 06, 2010 1:29 pm

特區政府禍港罪行其中之--撤銷租金管制 / 梁振英不重推租管的真實原因P11

Post by samuel »

租客團體促修例爭權益

全港租客大聯盟八十多名成員,昨分批在尖沙咀天星碼頭及中環港澳碼頭集合,遊行至新政府總部向特首梁振英遞交請願信,他們不滿港府於○四年通過的《業主與租客(綜合)(修訂)條例》,撤銷租金管制和「收樓重建需向租客作法定金錢賠償」條款,變相容許業主年年加租、縱容地產商利用法律漏洞迫遷租客,令不少輪候公屋上樓的基層租戶因而流離失所。
samuel
Posts: 2017
Joined: Fri Aug 06, 2010 1:29 pm

Re: 租客團體促修例爭權益

Post by samuel »

租金不斷上升,基層叫苦連天

租金不斷上升,基層叫苦連天。近八十名來自西營盤、荃灣及土瓜灣等區的租客,昨日遊行到政府總部,抗議被業主瘋狂加租三成半至九成,更被無理逼遷,促請政府重新檢討租務條例,恢復租金管制上限,並將業主的收樓通知期,由一個月延長至半年。

全港租客大聯盟等多個民間團體的代表,昨早手持橫額及標語,高叫「租客只要安樂家,反對租金亂咁加」等口號,由遮打花園出發,先在立法會大樓外上演街頭劇,再遊行到政府總部遞交請願信。代表鍾貞霞表示,自○四年修訂《業主與租客(綜合)條例》,撤銷租金管制後,業主普遍加租三成半至九成,遠高於基層市民的加薪幅度,令他們的生活條件下降。

鍾慕貞指出,現時條例容許受重建影響的業主,只需一個月通知期,便可勒令租客搬走,短期內未能找到合適居所的租客,被逼流離失所。她建議,政府盡快重新檢討條例,恢復原有的租金限制,最多加租三成,並倡議業主收樓時,須提前至少六個月通知,讓租戶有足夠時間尋找新居所,保障小租戶權益。

租客劉小姐一家三口共住荃灣一間一百呎套房,月租三千元,僅靠丈夫九千元月薪,本已十分吃力,近日業主更通知八月將加租至四千五百元,加幅達五成,面對難以負擔的租金,她唯有四出尋新住處,卻發現同區相約呎數的單位,普遍也要四千多元,坦言:「個心好驚,難道真的要露宿街頭?」
samuel
Posts: 2017
Joined: Fri Aug 06, 2010 1:29 pm

Re: 租客團體促修例爭權益

Post by samuel »

特區政府禍港罪行其中之---------撤銷租金管制

英國管治香港百多年, 積聚了豐富管治經驗、管冶技巧。九七前, 港英政府花了大量人力、物力、財力於一九七三年制定《業主與租客﹝綜合﹞條例》。制定管制法例, 又為此設立租務法庭, 委任租務法庭法官。這條行之有效租金管制法例在過去確實有效穩定香港樓市, 使其健康和平穩發展, 市民基本上能安居樂業, 商業繁榮, 社會和諧。租金市場穩定, 市民不需要一定要買樓, 政府也不需要為市民解決「上車」問題。

九七回歸後, 特區政府的兩位管治特首新丁, 都同樣犯了一個毛病, 他們藐視英國人管治能力, 認為自己比英國人更聰明、更懂得管治技巧。結果在這錯誤及天真思維下, 撤銷前朝很多行之有效的管治技巧遺產。其中「殺局」(市政局)是極大錯誤。另一個極大錯誤是在回歸後便急不及待於一九九八年十二月三十一日撤銷租金管制及《 2004 年 業 主 與 租 客 (綜 合)(修 訂) 條 例 》 已 於 2004 年 7 月 9 日 起 撤 銷 主 體 條 例 第 IV 部 住 宅 租 賃 的 租 住 權 管 制 , 以 及 第 V 部 有 關 終 止 非 住 宅 租 賃 的 最 短 通 知 期 規 定 。

撤銷租金管制事實証明使地產商賺取龐大利潤。之前, 投資房地產收租這門生意不及投資實業生意, 因為受租金管制條例規限, 業主不能隨意加租, 亦不能隨意收回樓宇, 遇到租客無力付租金, 要迫遷租客也需時一年半載法律程序。所以業主遇到好租客也情願在租約期滿前主動減低租金留往好租客。撤銷租金管制生效後, 政府協助以收租為投資生意的業主很快赶走住客, 租客議價能力盡失, 在此優勢下, 買樓收租比投資其它生意優勝得多, 有政府協助的生意基本上無風險, 大部分投資者便一窩蜂買樓收租, 推高樓價之外, 又推高租金。

两個特首都刻意推高樓價, 向地產啇及利益集團傾斜, 再加上推出連串狠招,例如停建居屋、減少興建公屋、停止定期賣地、領滙上市等等措施、很給力地給市場醞釀成一個炒樓溫床。市民被迫買樓, 香港經濟在這方面很成功轉型步向炒風經濟。

香港經濟及市民要為不懂管治香港新丁特首「買單」。今年七一的四十萬市民大游行是民怨爆發警號。香港經濟己走向不歸路, 經濟停滯不前, 樓價泡沫隨時爆發, 租金失控倍升, 工厰大廈「劏房」遍地開花, 通貨膨脹惡化、市民生活水平急劇下降、中小企無法生存。。。。。。。。

不懂管治香港的新丁特首也付出了代價, 香港歷史永遠記錄两位禍港和惡名狼狽特首。香港市民為了爭取權益幾乎全民投入政治鬥争中, 游行示威無日無之。梁振英要收拾這個爛攤子談何容易, 要撥亂反正香港現在這個爛攤子最快需時也要另外十五年。中國在九七年收回香港對七百萬市民來説可能是錯了, 因為香港或許需要另外百多年才能培養出懂管治香港特首, 才能達到或回復九七年前英國管治香港水平。

Winnie Yu
12-07-2012
samuel
Posts: 2017
Joined: Fri Aug 06, 2010 1:29 pm

Re: 特區政府禍港罪行其中之---------撤銷租金管制

Post by samuel »

調查:六成青年置業難 (16:24)

智經研究中心調查發現,六成受訪青年認為樓價太高難以置業。
智經研究中心今年5月,以電話訪問1000名18至39歲青年,27%人計劃在未來5年置業,其中近70%人預計買私樓,但有近60%人認為現時樓價太高,脫離實際負擔能力。

另外,67%受訪者認為政府應協助市民置業,包括推出低息或免息貸款、提供首次置業貸款或推行調控樓價措施。

智經指出,青年人對私樓的需求較公屋大,政府有必要在房屋政策上,促進他們向上流動。
samuel
Posts: 2017
Joined: Fri Aug 06, 2010 1:29 pm

Re: 特區政府禍港罪行其中之---------撤銷租金管制

Post by samuel »

領匯無良民無奈 悲情城市更悲情

香港房屋問題日趨嚴重,新政府計劃大力發展新市鎮,滿足市民的住屋需求,方向固然正確,但必須知道,發展新市鎮並非單單興建房屋,還涉及各種配套,缺一不可,如果沒有全面的規劃,隨時製造悲情城市。

說到悲情城市,天水圍無疑是一個典型。因為當局規劃不善,天水圍的商業和民生配套設施嚴重不足,居民怨聲載道。尤其領匯旗下的屋邨商場,多達七成商舖為集團式經營的連鎖店,居民購物選擇不多,物價卻遠高於其他地區。團體調查顯示,七成半天水圍居民認為區內店舖選擇不足,八成二認為大型連鎖店未能滿足他們的需要,九成三批評領匯以翻新商場為名瘋狂加租,是導致區內物價高企的主要原因。

天水圍的悲情,其實是當局造成的。地區人士建議在區內增建街市及熟食中心、引入小販市集,藉以增加消費選擇,打破大集團壟斷。可惜,港府一直置若罔聞,從來沒有回應居民訴求,以致問題不斷惡化。

事實上,港府的社區規劃一塌糊塗,問題不止出在商業和民生配套不足,亦不限於天水圍一區。以醫療服務來說,天水圍及東涌居民多年前已要求在區內興建公立醫院,當局也早就作出承諾,可惜一直拖拖拉拉,至今仍未兌現。再看教育配套,受跨境學童激增影響,近年北區小學學位嚴重不足,大量本區學生被派往區外學校,當局亦是視而不見,見而不理。

最不堪的是,有些新市鎮的交通不便、就業機會少,居民在區內找不到合適的工作,跨區工作則要付出沉重的交通開支,進退兩難。諷刺的是,年輕人抱怨樓價高企,曾蔭權竟然建議他們在偏遠地區置業,問題是,偏遠地區孤立無援,配套不足,上班、上學、求醫要跨區,甚至連買餸也要跨區,即使年輕人有能力置業,又如何解決工作及生活問題呢?

追本溯源,港英時期已開始發展新市鎮,原意是打造自給自足的新社區,事實證明不少新市鎮確實很成功。可惜回歸後,新市鎮的規劃愈來愈差,配套設施天殘地缺,區區有本難唸的經。特首梁振英在政綱指出,因為政府規劃不當,香港出現區域性貧窮問題,新政府未來發展新市鎮,將會採取均衡發展的理念,包含生活商業區、辦公樓、商旅服務等設施,為當地居民創造就業機會。梁振英無疑認識到問題所在,也展現出撥亂反正的決心,但能否說到做到,仍須拭目以待。

政之所興在順民心,政之所廢在逆民心。曾蔭權政府漠視民意,不理民困,是施政失敗的根本原因。新政府要撥亂反正,必須想市民所想、急市民所急,不僅要做好未來新市鎮的規劃,也要盡快完善現有社區的配套,不能讓悲情城市繼續悲情。
samuel
Posts: 2017
Joined: Fri Aug 06, 2010 1:29 pm

Re: 特區政府禍港罪行其中之---------撤銷租金管制

Post by samuel »

曾蔭權任內拒加建公共房屋,令港樓價及租金狂升,增加營商成本。
曾蔭權任內拒加建公共房屋,令港樓價及租金狂升,增加營商成本。
0716-00176-098h1.jpg (49.38 KiB) Viewed 24719 times
貪曾禍港七年 削競爭力

曾蔭權禍港七年,未有解決房屋問題和經濟轉型等深層次矛盾以至影響香港競爭力,最新報告更指香港綜合競爭力已被廣東省超越,誠信政府排名亦由去年榜首跌出十大。「東方報業民意調查」顯示,大部分受訪者直斥貪曾是罪魁禍首,其任內未解決高價樓及租金問題令投資者卻步,削弱港競爭力;貪曾連串貪腐行為及施政醜聞更令港府在內地的誠信形象受損。

由內地和香港學者組成的「中國城市競爭力研究會」根據二百七十七個指標,包括產業、經濟、商貿、環境等,研究和分析中國約三百個城市的競爭力,劃分成廿七個分類優勢進行排行。

無法躋身十大宜居城市
最新研究顯示,在中國省域綜合競爭力方面,香港不及廣東省排名屈居第二位,其中一個原因正是貪曾任內堅拒加建公共房屋,令香港樓價及租金狂升,增加營商成本及影響市民住屋。至於「中國十佳誠信政府」一項,去年登上榜首的香港,今年竟榜上無名,由特首梁振英祖家威海奪得榜首,負責研究的學者解釋,近年有關曾蔭權政府的負面新聞不斷,令市民不信任政府,打擊了港府形象。香港在「創新城市」及「十大宜居城市」亦無法躋身十大。

「東方報業民意調查」於上星期四至六以街頭問卷及電話形式,成功訪問二百六十三名十八歲或以上市民,結果顯示,對於廣東省綜合競爭力超越香港,其中原因是香港樓價租金狂升,三成六受訪者直指高樓價及租金令投資者卻步;三成四直斥曾蔭權未解決房屋問題削弱港競爭力;兩成二則指香港發展失衡。
誠信政府排名方面,香港由去年榜首跌出十大,五成受訪者認為是曾蔭權貪腐及施政醜聞拖累誠信;兩成五指市民不信任政府;兩成斥貪曾令港人蒙羞,港府在內地形象大受影響。

創新城市排名方面,香港亦不入十大,三成九受訪者歸咎曾蔭權政府仍單靠金融業,經濟未轉型;三成六指發展創意產業雷聲大雨點小;兩成指港府無利用高度國際化優勢加速發展。香港亦無法躋身十大宜居城市,三成九受訪者認為,主要原因是香港房屋面積小;三成四稱空氣質素差;兩成二指生活壓力大。

變五勞七傷 遭鄰市拋離
調查亦顯示,四成一受訪者形容曾蔭權禍港七年,香港現時狀況是五勞七傷;兩成七稱香港被新加坡及內地等鄰近城市拋離;兩成四認為香港要保持競爭力仍須努力。

香港未來亦面對不少挑戰,三成八受訪者指社會矛盾阻礙發展;三成六稱最大挑戰是內地城鎮發展迅速,香港則停滯不前;兩成一認為新政府須有新思路增加優勢產業發展。

綜觀情況,大部分受訪者批評貪曾禍港,令香港五勞七傷,高價樓及租金削弱港競爭力,社會矛盾阻礙香港發展,令香港被內地城市超越,新政府必須尋找新思路增強港競爭力。
editorial
Posts: 18992
Joined: Fri Jul 20, 2012 2:08 pm

Re: 特區政府禍港罪行其中之---------撤銷租金管制

Post by editorial »


生活質素跌不休 香江明天使人愁


香港貧富懸殊升上歷史新高,生活質素則是每況愈下,低處未算低。一項調查顯示,香港去年無論是生活質素、政府表現還是市民負擔能力,均創下二○○三年沙士疫情以來新低,慘不忍睹。

中文大學一年一度公布香港生活質素指數,去年為一百零二點五六,不僅較上年重挫一點五七,亦為二○○三年該指數面世以來的最低紀錄。當年,香港備受亞洲金融海嘯衝擊,加上疫魔肆虐,造成經濟停滯,失業率高企,民生凋敝,負資產個案高達十萬個,最終激發五十萬市民上街大遊行,迫使董建華「腳痛」下台。二○○三年一直是香港人揮之不去的夢魘,亦被視為回歸十五年的谷底,萬萬想不到的是,沒有最低,只有更低,去年香港生活質素指數比沙士之年還不如,叫人情何以堪。

在組成生活質素指數的二十一個指標之中,去年共有九個比前一年更差。當中下跌最顯著的是負擔能力比率,為負二點一二,亦是歷來最低紀錄,反映港人去年負擔物業的能力歷來最低。調查顯示,一個中產家庭要在市區供一個四百呎蝸居,即使不吃不用,餐風飲露,亦需要十一年,比一般發達社會長逾一倍。與此同時,實質租金指數亦為歷年最低,反映港人要面對沉重的租金負擔。香港的高樓價及高租金顯然已經脫離社會現實,脫離一般市民的承受能力,進一步加劇貧富懸殊。

安居是樂業的前提,曾蔭權政府治港七年,亂港七年,房屋政策堪稱最大的失敗,亦是最大的民怨。事實上,本港樓價於沙士後谷底反彈,只是在金融海嘯期間短暫下跌,很快就重拾升軌,且一發不可收拾。然而,面對輿論強烈要求港府增加土地供應並復建居屋,曾蔭權先是置若罔聞,繼而只以行政措施調控樓市,復建居屋更是一拖再拖,結果港府調控樓市淪為抱薪救火,愈是調控,愈是熾熱,至今已成尾大難掉之局。一葉知秋,曾蔭權政府在房屋政策上進退失據,大批無殼蝸牛望樓興嘆,是其管治無能、禍港殃民的縮影,難怪政府表現指數亦是江河日下,創下二○○四年以來最低紀錄。

窮則變,變則通。本來,梁振英新政府上台是撥亂反正的好機會,「穩中求變、適度有為」的施政理念亦為市民帶來一線希望。惟不可低估的是,由於曾蔭權政府遺禍深遠,尤其是反對派勢力乘機坐大,無良政客惟恐天下不亂,反中亂港傳媒煽風點火,令香港繼續在政治泥沼中內耗不止。在凡事政治化的今天,新政府施政可謂動輒得咎,舉步維艱,要兌現施政承諾談何容易。

香港再次走到十字路口,是否極泰來還是繼續沉淪,是明天會更好還是明天會更壞,不僅考驗新政府的施政能力,亦考驗市民的智慧。畢竟,新一屆立法會是由市民投票產生。
editorial
Posts: 18992
Joined: Fri Jul 20, 2012 2:08 pm

Re: 特區政府禍港罪行其中之---------撤銷租金管制

Post by editorial »


宜居城市生活差


港人現時的生活質素比○三年沙士肆虐時還差?說來令人難以置信,但有中大的調查數據為證,又不由你不信。
安居才能樂業,在樓價屢創新高的情況下,港人生活質素每況愈下一點也不奇怪。有人算過,以入息中位數的家庭每月約兩萬多元收入為例,即使不吃不喝,最少也要十一年才能供滿一個市區四百呎約三百萬元的小單位。問題是,人怎麼可能不吃不喝呢?實際上,在百物騰貴的今天,每月約兩萬元收入的入息中位數家庭,扣除基本生活費已所餘無幾,如果還要撫養小孩子,更是捉襟見肘,根本不可能買樓。

香港居住環境惡劣,港人工作壓力大,生活質素差,早已是人盡皆知的事實,惟早前有項國際調查竟把香港評為全球最宜居城市,令人啼笑皆非。對於這項調查結果,別說外國人心裏不服,香港人也不敢苟同。說穿了,所謂國際調查不過是霧裏看花,不盡不實,反而是中大關於港人生活質素的調查比較符合實情。學者指香港足足蹉跎了十年,其實香港回歸這麼久就蹉跎了這麼久,十年已經打了折扣。

一蟹不如一蟹,董建華無能,曾蔭權無能兼自私,香港淪落到這種地步,港府固然要負上主要責任,而政客整天無事生非,吵吵鬧鬧,難道就沒有責任嗎?

陳競立
editorial
Posts: 18992
Joined: Fri Jul 20, 2012 2:08 pm

Re: 特區政府禍港罪行其中之---------撤銷租金管制

Post by editorial »

何偉立﹕是時候制訂切實可行的房屋政策

回歸15年來,香港的房屋政策經歷翻天覆地的改變。由回歸初年董建華所制訂的八萬五建屋目標,到2002年全面停止居屋建設,以至2005年曾蔭權上台後大幅減少土地供應,15年間,無論在公私營房屋市場,房屋供應及價格都出現急升暴跌的情。為此,社會各界皆付出沉重代價。而政府進退失據的表現,令市民對政府施政的信心盡失,間接加深政府的管治危機。

房屋政策之所以一片混亂,歸根究柢,就是因為公私營房屋供應長期失衡。而供應失衡的原因,主要由於官員們以樓價高低升跌為基礎去制訂及調整房屋政策。

涵蓋自回歸以來公營(包括由房委會、房協所興建的公屋、居屋以至一系列的資助房屋)及私人市場每年房屋供應的數量。數據清楚顯示,縱然公營與私人房市所供應的對象、背後運作的理念皆不相同,它們彼此間的供應量卻基本上是同步升跌,這反映過去的房屋政策都只是條件反射式的政策回應。樓價急升時,政府為回應社會置業的訴求就大量供應公私營房屋,反之亦然。回歸前樓價居高不下,董建華政府就以「八萬五」來回應。到2001年落成樓宇大量供應,樓市積重難返,為挽救樓市,政府於2002年即毅然宣布無限期停建居屋。須知,居者有其屋計劃是港英政府自1970年代開始推行,為香港房屋政策的重要一環。它的出現不但能為某些收入得到改善的公屋租戶提供置業的出路,增加公屋流轉的速度。同時它亦是「高地價政策」下,政府用以緩和社會矛盾的一項重要福利措施。政府貿然終止這項措施,間接加深市民對社會分配不均、貧富懸殊的怨氣。到後來曾蔭權2005年上台,他有見樓價長期低迷,遂一意回復「高地價政策」。可惜,他不單大幅減少私樓的供應(由回歸初年的平均年供應2.5萬至3萬個單位,銳減至只得1萬個單位),更做了連殖民地時期政府都不敢做的事情,就是連公營房屋的供應也一併銳減(由回歸初年的平均一年4萬多個單位,銳減至一年只得萬多個單位)。大力收緊公私營房屋供應的結果,自是令樓價大幅升。

先不論「高地價政策」的好與壞,曾蔭權時代這種非驢非馬式的高地價政策,漠視公營房屋(公屋及居屋)對社會及基層所產生的緩衝作用,令貧富懸殊等社會矛盾表面化。此之所以,七一遊行人數竟然在經濟增長及失業率如此理想下不跌反升,這就反映整體社會未能分享經濟增長的成果。

改變以樓價高低升跌為基礎的房屋政策

要調整過往以樓價高低升跌為基礎的房屋政策,我們首先得釐清一些觀念。

第一, 房屋政策不應該只是發展經濟的一個手段,它同時亦是社會整體達到「安居」的一個基礎。

第二, 政府擁有的土地資源要比大家想像中還要多。根據前發展局長麥齊光於7月初以書面回應立法會的提問時所披露,香港現存被政府劃為住宅用途的空置土地面積達到2153公頃。

以1公頃等如107,600平方呎計算,現時被政府劃為住宅用途的空置土地面積2153.7公頃,等於有2.3億平方呎。這代表什麼?如果以3倍地積比率去發展這些住宅土地,香港將能興建接近100萬個700平方呎的單位!當然,這些空置土地所能興建的實際樓宇數目取決於很多因素,但提出以上數據的目的,無非是想指出,政府的土地資源龐大,再加上房委會多年滾存的現金達700億之多,政府無論在公私營房屋政策回旋的空間都很大。

因此,新政府在提出初步的建屋目標時(比例為公屋1.5萬,居屋5000,私樓2萬,就算從歷史或現時的經濟及人口結構等角度看,筆者也認為目標過於保守,但篇幅所限,另文再議),不妨為整體房屋政策想得遠一點。提供公屋、居屋的建屋數量和平衡土地供應,應該是房屋政策回歸正常的短期措施。除了短期措施外,真正的房屋政策,應該還包括中期的藍圖和長遠的目標,使之能與人口、保育、環保政策及社會經濟發展相配合,改善房屋環境,真正提升居住的質素。
editorial
Posts: 18992
Joined: Fri Jul 20, 2012 2:08 pm

Re: 特區政府禍港罪行其中之---------撤銷租金管制

Post by editorial »

樓價租金齊破頂 房屋政策須求變

隨着樓價年前破頂之後,租金亦步亦趨,近期終於創下歷史新高,令房屋問題更加棘手。樓價及租金長升長有,高處未算高,高處不勝寒,不僅成為頭號民生難題,亦成為梁振英政府的最大考驗。

差餉物業估價署截至六月底數字顯示,私人住宅租金指數按月再升約百分之一點六六,報一百四十點五,首次突破九七年高位,成為歷史新高。事實上,今年私人住宅租金有升無跌,自一月起已連升五個月,期內九龍及新界中小型戶租金亦相繼破頂,有學者「保守估計」,三個月內租金可再升百分之五至八,可見無論是樓價還是租金,沒有最高,只有更高。

有人認為打工仔薪金上調,帶動租金上升;亦有學者指樓價居高不下,市民買樓意欲疲弱,選擇租樓人數增加所致。其實,一榮俱榮,一損俱損,租金走勢向來比樓價滯後,樓價不斷飆升,勢必帶動租金上揚,這是無可避免的,也是意料中事。造成今日這種局面,皆因前朝政府房屋政策長期失誤,一味堅持高地價政策,拒絕增加土地供應,以致供求嚴重失衡,樓價豈能不升?租金豈能不漲?

面對千頭萬緒的房屋問題,梁振英政府提出增加土地供應、增建公屋、復建居屋和資助社企興建青年宿舍等政策,大方向無疑正確,但對於現時已處於水深火熱的樓市而言,最怕遠水救不了近火。例如東華三院擬將鄰近中環蘇豪區的舊小學改建成青年宿舍,以大約市值租金一半,供年輕人租住。作為解決部分市民居住問題的權宜之計,興建青年宿舍是無可厚非的,問題是,青年宿舍最快也要幾年後才能落成,那又如何化解目前的燃眉之急呢?再說,青年宿舍也好,置安心計劃也好,或者是白表免補地價購買二手居屋也好,供應量有限,覆蓋面不足,而且有諸多限制,與市民的期望有很大的落差,無法解決根本問題。

七十年代,港英政府曾推行「十年建屋計劃」,以公屋和居屋為核心建設一套公營房屋系統,成效甚佳,往後多年,當局的房屋政策亦一直由此演化而來。然而,以現在的情況而言,像「十年建屋計劃」之類的長遠政策,顯然緩不濟急,而當局推行的各項短期政策,也只是小修小補,很難起到調節樓市之作用。要解此困局,必須雙管齊下,遠近兼顧,除了制訂長遠的房屋政策,還要想辦法先解決無殼蝸牛的即時住屋需要。

窮則變,變則通。政府不能以固有的思維解決房屋問題,須知市場不會坐等政策逐項出爐,市民也沒有這個耐性,只有靈活變通,因時制宜,才有可能突破困境。「安得廣廈千萬間,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顏」,只有讓市民安居樂業,社會才能穩定,政府才能取信於民,否則,再偉大的管治理念,再漂亮的施政承諾,也是枉然。
Post Repl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