屋署人員破門入劏房屋 看香港高樓價政策

歡迎會員在此言論自由論壇發表任何題材評論文章。題材跨越地域界限, 希望全球各地會員就當地發生的事與物, 踴躍發表你的評論。讓全球每個角落會員都能分享你言而有物、高水平的評論。會員發表的評論文章屬個人意見, 不代表本網站立場。
editorial
Posts: 18992
Joined: Fri Jul 20, 2012 2:08 pm

Re: 屋署人員破門入劏房屋 看香港高樓價政策

Post by editorial »

二陂坊劏房普遍 住客:驚都要住

「咁嘅環境梗係驚啦,但無辦法啦,租平吖嘛!」荃灣二陂坊一帶有多幢殘舊唐樓,大多是「三無」樓宇,即無業主立案法團、無保安員及無閉路電視,大部分都有嚴重劏房問題。唐樓劏房極狹窄,放入碌架牀後極擠迫,10伙人共用廚廁,但呎租動輒60至70元,比西九豪宅凱旋門更高,但仍被居民形容為「抵租」,昨日發生劏房奪命火警後後,居民最擔心是失去容身之所:「驚都要住㗎!」


環境惡劣 呎租70元高於豪宅
火警後,記者到上址一帶唐樓觀察,其中二陂坊10號整幢唐樓劏房處處,除地舖外,5層高唐樓單位內,每一層、每一伙都被間成8至11個劏房,平均每間房只能容一張碌架牀,住戶要共用廁廚。每間房有獨立電表及水表,走廊只容一人通過,滿佈雜物。據悉租金由1000多元至3000元不等。

持雙程證來港的周太,丈夫是香港人,在私家醫院當雜工,月入不足1萬元,為照顧內地子女,丈夫只得節衣縮食,根本無法租一般私樓單位,現正輪候公屋。周太指出,單位內11伙劏房共20多人,每天早上「打崩頭」爭廁所,煮食又要排隊等爐頭,生活比內地辛苦。但以其經濟能力只能租住劏房,「環境差,有危險又點?唔住冇地方住」。

青年拒當樓奴運動成員唐耀強批評政府涼薄,無決心改善本港房屋問題,每年落成的公屋量都未達前一年目標,去年只有9900個公屋單位落成,遠遠落後於輪候人數,令本港房屋問題愈來愈嚴重。
editorial
Posts: 18992
Joined: Fri Jul 20, 2012 2:08 pm

Re: 屋署人員破門入劏房屋 看香港高樓價政策

Post by editorial »

政府取締 業主限一日搬走
截水電搗亂 15工廈劏房戶遭逼遷
56r.jpg
56r.jpg (383.17 KiB) Viewed 8482 times
近年情況日趨嚴重的工業大廈劏房,成為政府取締的對象。屋宇署將於本月中以僭建非法劏房為由,向法庭申請查封荃灣榮豐工廈兩個劏房單位,在限期前兩星期,有住戶於前晚發現遭人截水截電,連放置屋外雜物都被搗毀,現時仍在上址居住的十五個劏房戶報警求助,始獲恢復水電供應,住戶稱擔心未來兩星期將遭連串暴力逼遷,惶惶不可終日。

涉事的工廈劏房位於荃灣沙嘴道榮豐工業大廈二字樓一及二號單位,業主是工廈知名炒家葉文雄,上址共被改裝成二十一間劏房。屋宇署今年一月公佈本月十七日向法庭申請查封該兩個工廈劏房單位,現時已有五房遷出,仍有十五戶共二十五名住客尚未遷走。

亂棄雜物堵住出路
職業司機周先生與妻子及兩歲女兒租住一個二百多呎、擁有獨立廚廁的劏房,月租三千元,他聲稱業主的代理人於上月二十七日貼上翌日要遷出的「最後通知」告示,本月起有工人清拆單位,要求住客盡快遷離,由於只有一日搬遷,他未有理會。

他稱本周一住客陸續發現有人破壞上址單位的瓷磚及雜物,有人更將雜物及木櫃棄置於劏房外不足一米的走廊,幾乎堵住大家出路,至晚上所有單位更被強行截水截電,住戶相信遭人迫遷,擔心安全報警。警方經調解,當天深夜才由電力公司人員到場恢復電力供應。他說水電恢復後,與妻女回家度過心慌慌一晚,因為擔心半夜再有其他恐嚇行動,最怕是有人放火,整晚睡不安枕。

昨日再有多名工人進入空置單位撬閘拆牆,其間有一名自稱業主代理人的男子在場,住戶恐怕又有逼遷行動再報警,警員到場了解後,工人同意暫時撤離。
周先生說,自稱業主代理人的男子於去年十二月屋宇署查封令將至時,推介他搬到附近豪力中心一個面積相若的劏房單位,但他指該單位要共用浴廁但收相同租金,因衞生條件較差而拒絕。周說,同區私樓劏房租金達六千元,根本無力負擔,他說亦希望盡快遷出,但去年底曾向社署申請體恤安置,至今未有進展,並希望房署體恤加快公屋輪候進度。

無力負擔同區唐樓
另一戶一家四口姓鄒家庭三年前租住上址劏房,鄒先生稱今月一月收到通知要搬走,但區內唐樓同面積單位高達五至六千元,月入一萬元的他無能力應付,現時未獲安置,又擔心逼遷行動升級,進退兩難。

屋宇署發言人稱,會透過取締方式處理工廈劏房,但受影響居民必須遷出,強調執法時會聯絡相關部門協助,駐屋宇署社工隊去年十月曾家訪相關住戶,若住戶未獲合適安置,屋宇署會安排暫住房屋署臨時收容中心。
editorial
Posts: 18992
Joined: Fri Jul 20, 2012 2:08 pm

Re: 屋署人員破門入劏房屋 看香港高樓價政策

Post by editorial »

全港約兩萬人住工廈

【供不應求】
二十多名荃灣工廈劏房戶面臨逼遷,其實現時港府並無關於工廈劏房居民的正式統計,社區組織協會曾於二○一二年推算全港約有一萬個工廈劏房戶,約有兩萬人入住,有地區人士指區內劏房問題嚴重,八十呎左右的劏房租金四千,一百五十呎升至近七千元,都十分搶手。在劏房供不應求下,租金較平的工廈劏房應運而生,去年一月本報曾揭發民建聯荃灣區議員陳金霖名下公司持有區內馬角街新豐工業大廈連天台單位搭建劏房。

區議員被揭出租劏房
去年一月本報記者佯裝租客睇樓,前去新豐工業大廈連天台單位,發現上址有劏房出租,當時陳金霖自稱擁有兩組天台劏房業權,其中一組待租的六百呎大房月租四千元,已租出的細房則以一千八百元租予藝術家,另一組劏房屋已租予體育會,全部設有電燈及冷氣設備。

陳一度向記者稱大房適合藝術活動,稱「一兩次過夜唔係大問題」。當記者說到房間太大後,陳轉為游說可劏一半以月租三千元租出,又承認涉事房間屬僭建物,需在租約訂明政府拆遷後必須遷走的條款。不過其後記者表明身份向他查詢,他終承認天台有僭建物出租,但拒透露金額。
editorial
Posts: 18992
Joined: Fri Jul 20, 2012 2:08 pm

Re: 屋署人員破門入劏房屋 看香港高樓價政策

Post by editorial »


床位在馬桶上方 廁所劏房月租二千二
呎價貴過同區觀月.樺峯一倍
面積僅三十呎的「單人吊床廁所」劏房,床位(箭嘴示)正在馬桶上。
面積僅三十呎的「單人吊床廁所」劏房,床位(箭嘴示)正在馬桶上。
a0201a.gif (36.78 KiB) Viewed 8466 times
政府不斷出招壓樓價,但樓價持續高企,劏房依然渴市。觀塘最近驚現面積僅三十平方呎的廁所劏房,睡床下方正正是馬桶,名副其實「與廁同眠」。現場所見,劏房環境惡劣、濕氣重,住客更需用鋁梯上落;月租二千二百元,呎租高達七十三元,較同區豪宅「觀月.樺峯」貴一倍。
editorial
Posts: 18992
Joined: Fri Jul 20, 2012 2:08 pm

Re: 屋署人員破門入劏房屋 看香港高樓價政策

Post by editorial »

工廈僭建劏房 30租客死守拒遷

屋宇署昨到荃灣榮豐工業大廈兩個僭建非法劏房的單位張貼封閉令,要求約三十多名居於上址的住戶遷出,多名居民以垃圾桶、狗籠等雜物「封死」大門阻止人員進入。居民不願遷入臨時收容所,強調若當局無妥善安置,將死守到底。屋宇署表示,給予租戶五天時間清理個人物件,最快下周進入單位執法。

屋宇署最快下周執法
屋宇署以僭建非法劏房為由,向區域法院申請查封該兩個單位。單位位於該工廈二樓,合共劏成廿四間房出租,平台位置亦僭建為劏房一部分。現時仍有十五戶居民合共三十多人未遷出,他們多為新移民、單身或低收入家庭。

區院昨頒布封閉令後,多名警員聯同屋宇署人員到場貼出告示,三十多名住戶斥責屋宇署迫遷,有人拆掉狗籠圍住大門,揚言無妥善安置絕不搬走。屋宇署表示,暫不採取行動,居民可申請批准書,周末前搬走個人物品,當局最快下周執法。

周啟俊和太太、兩歲女兒居於僭建的二百多呎單位兩年,他指單位早前曾遭截水截電,業主又派人拆除部分僭建物,堵塞走廊出路。

求安排中轉屋或公屋
周又稱,全家月入僅一萬七千元,兩次向社會福利署申請體恤安置遭拒,只能獲安排入住收容中心三個月,「咁我哋全家三個月後去邊?」他指,業主知法犯法,住戶成為「磨心」,感到不合理,促當局妥善安置,安排中轉屋居住或上公屋等。

做散工的林先生居於約六十呎僭建劏房三年,月租一千一百元,坦言月入僅八千多元,無法負擔其他單位租金,三年前開始申請公屋,仍未能上樓,堅持待安置才遷出:「拆咗我間屋,至少畀番個地方我瞓。」
editorial
Posts: 18992
Joined: Fri Jul 20, 2012 2:08 pm

Re: 屋署人員破門入劏房屋 看香港高樓價政策

Post by editorial »

荃灣工廈居民仍留守屋宇署總部外 要求署長接見 (15:25)

劏房居民及聲援人士在走廊貼滿抗議標語,多名警員在場維持秩序。(盧翊銘攝)劏房居民及聲援人士在走廊貼滿抗議標語,多名警員在場維持秩序。

屋宇署人員昨早到荃灣榮豐工業大廈,執行上月區域法院頒發的劏房封閉令,居民被「突擊迫遷」感到非常不滿,通宵留在屋宇署總部抗議,要求與署長對話。至今大批居民及聲援人士仍在辦事處外等候。

約50名劏房居民及聲援人士,通宵在屋宇署位於旺角始創中心的辦事處外,堵塞走廊,席地而睡,並在走廊貼滿抗議標語,但仍未獲署長許少偉接見。

協助居民的社工表示,當局提出讓劏房戶入住的社區中心,三個月後就要搬走,不能解決問題,要求協助安置上公屋。土地審裁處不批准其中一名業主收回單位,因業主無權限申請收樓,業主亦在明知租户違反租約條款下,都沒有提醒租戶。
editorial
Posts: 18992
Joined: Fri Jul 20, 2012 2:08 pm

Re: 屋署人員破門入劏房屋 看香港高樓價政策

Post by editorial »

三年上樓成奢望 房屋死結解不開

不需要水晶球,不需要半仙,誰都可以預測香港的劏房及僭建問題將持續惡化。一方面是公屋輪候冊申請再創新高,目前已接近二十八萬大關,另一方面是港府的公屋供應嚴重落後於需求,缺口愈來愈大,「三年上樓」的目標只會愈來愈遙遠。無殼蝸牛望樓興嘆,除了棲身劏房、天台屋等等港式貧民窟,還能有其他的選擇嗎?

房委會資助房屋小組委員會主席黃遠輝近日透露,一三至一四年度新建成公屋單位只有九千九百個,連同估計回收的單位約一萬五千個,總共只有兩萬五千個單位可供編配,拖長輪候時間。現時公屋輪候時間由三點二年升至三點三年,顯然是市民難以負擔高昂樓價,減低置業的誘因,致使輪候冊申請不斷創新高。更令人憂心的是,公屋供應短缺問題在可見的將來都無法改善,根據港府十年房屋規劃,首五年只有八萬個公屋單位供應,根本不足以應付需求,除非二○二○年後港府每年可建成兩萬四千個單位,連同回收單位一萬五千個,合共有四萬個單位「應市」,才可以滿足三年上樓的目標。

一年新落成兩萬四千個公屋單位?一年提供四萬個公屋?與其說這是政府的目標,不如說是另一個天方夜譚的故事。建房子不是小孩子過家家,中間過程繁複,而港府基建項目無一不延誤,無一不超支,無一不成為公帑無底洞,高鐵一拖再拖面臨爛尾就是最典型的例子,房屋基建相信也不可能好到哪裏去。事實上,建屋需要土地,地從何來?不是說香港沒有土地,而是可望不可即,港府拓土努力頭頭碰着黑。填海成為禁忌,發展新界東北阻力重重,舊區重建一波三折,市區見縫插針只能聊勝於無。在這種情況下,所謂十年建造四十七萬個公私營房屋單位的宏大目標,隨時淪為南柯一夢。

最可笑的是,港府拓土建屋難比登天,卻推出多種公營房屋計劃,光是居屋就有三種,美其名曰滿足不同人士的置業需要,拓寬置業階梯,其實是數字遊戲。港府能提供的房屋就是那麼多,無論是用甚麼名義,也不過是拆東牆補西牆,對解決實際問題並無幫助。最近港府推出綠置居計劃,所謂在公屋與居屋之間,加入一個房屋階梯,但在轉售限制方面引起不少爭議。港府寧願在這些細枝末節上浪費時間,而不是集中精力搵地,加大力氣建屋,添煩添亂,夫復何言。

公屋供應不可能大幅增加,港府本來還可以在公屋富戶及濫用公屋方面下工夫,盡量做到資源優化。比如有人月入九萬多元仍然賴在公屋不走,有的一家霸佔三個單位,當局對此竟然無奈其何,結果只會鼓勵更多人弄虛作假,增加不公平。

安得廣廈千萬間,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顏。房屋問題是管治失效的核心,也是社會動盪的源頭,一個無法安居樂業的城市,一個雞竇、豬欄亦成居所的城市,縱然庫房滿瀉,又有甚麼意義!
editorial
Posts: 18992
Joined: Fri Jul 20, 2012 2:08 pm

Re: 屋署人員破門入劏房屋 看香港高樓價政策

Post by editorial »

公屋申請創新高 罪魁禍首在前朝

都說人走茶涼,貪腐醜聞纏身的前特首曾蔭權爵士卻是例外,下台三年仍然是另類的新聞熱點,繼曾蔭權被踢爆密謀移居元朗豪宅,昨日又有房委會委員狠批他任內房屋政策失誤,造成今時今日公屋輪候冊大排長龍。事實上,貪曾禍港七年的後遺症正不斷浮現,何止是房屋問題的始作俑者呢?

目前公屋輪候冊申請宗數已接近二十八萬,再創歷史新高,值得關注的是,一半申請者是非長者單身人士,當中四成二擁有專上教育程度,三成五登記時未滿三十歲。年紀輕輕又擁有高學歷,本有機會自我置業,不必同弱勢社群爭奪公共資源,問題是現實非常殘酷,樓市長升長有,私樓高處未算高,連帶居屋及公屋的售價也不斷打破紀錄,在上車盤也動輒四至五百萬元的情況下,如果不是家庭殷實的,有多少年輕人可以獨立負擔?除了申請公屋,還有甚麼辦法解決居住問題?

有頭髮沒有人願意做瘌痢,大量高學歷年輕人加入公屋輪候大軍,根本是迫不得已,同時令供不應求問題更加惡化,所謂平均三年上樓的政策目標早就成為空話。根據目前的公屋分配制度,非長者單身人士每年只有二千多個單位配額,相對龐大的輪候大軍,簡直連杯水車薪也算不上,有人苦等十年甚至二十年都未必能上樓。最近有單身人士獲批法律援助,挑戰房委會的計分制,但不論官司結果如何,最終都沒有贏家。公屋單位就那麼多,不管計分制如何調整,都是順得哥情失嫂意,而從人道角度考慮,有家庭及長者的申請者獲得優先照顧,也是無可厚非。有人形容這宗官司是窮人鬥窮人,可謂一針見血。

冤有頭,債有主,造成公屋爭崩頭的罪魁禍首不是計分制,而是前朝曾蔭權政府。曾蔭權任內胡混度日,在房屋問題上表現得最為典型,停建居屋,少建公屋,也沒有進行土地儲備工作,而勾地表制度實質上是將土地的發展權置於發展商手中,埋下今日禍根。曾蔭權美其名曰「小政府、大市場」,但自從揭穿其與富豪勾勾搭搭連串醜聞,全天下都知道,曾蔭權任內施政傾向利益集團,根源在於腐敗。曾蔭權下台後有人照顧,不是計劃租住深圳禮賓府,就是寄身淺水灣價值逾億的豪宅,最近又要遷居面積達四千呎的元朗葡萄園,奢華本色一如以前,反觀大量無殼蝸牛只能棲身劏房、天台屋,對比何等鮮明。窮人的地獄,權貴的天堂,正是香港的現實寫照。

一步被動,處處被動,本屆政府上台後雖然將房屋問題列為施政重中之重,奈何遠水難救近火,加上政治環境轉變,拓土建屋寸步難行,收拾爛攤子談何容易。何況曾蔭權禍港殃民,房屋問題只是其中之一,法治受損、廉政蒙污更是犖犖大者。只有盡快、徹底清算曾蔭權的腐敗之罪,香港才有重新出發的希望。
editorial
Posts: 18992
Joined: Fri Jul 20, 2012 2:08 pm

Re: 屋署人員破門入劏房屋 看香港高樓價政策

Post by editorial »

安居樂業成奢望 港人哪有幸福感


香港人的幸福感一向不高,只是沒想到幸福指數竟然低落至與貧窮落後及戰亂不已的第三世界為伍。一方面香港是世上最富裕的地方之一,另一方面港人的幸福感位列全球下游,反差鮮明,證明有錢不代表幸福,香港社會病得不輕。

根據一項全球幸福指數調查,一百四十五個國家與地區中,香港排在下游的一百二十位,總體上只有百分之八點六的受訪者感到幸福。在五大領域之中,香港人僅在「財務狀況」方面表現較好,而在「人生目標」及「身體健康」方面有幸福感的香港人分別只佔百分之六點六及百分之十,均排全球倒數第六位,僅比安哥拉、埃及等非洲國家稍高,簡直匪夷所思。雖說幸福感未必同物質條件成正比,很大程度上取決於精神因素,但香港淪落到同落後地區為伍,無論如何都是一種悲哀。

香港人過得不幸福,原因是多方面的,主要是港府坐擁金山銀山卻甘當守財奴,致使教育、安老、扶貧、醫療等無一不是問題叢生,「衣食住行皆不易,生老病死樣樣難」,堪稱港人生活的寫照。單以居住問題為例,香港人均居住面積堪稱全球最小之一,何況很多人連蝸居都成奢望。劏房遍地開花,連廢棄的雞舍、豬圈都被改裝為住屋,說港人居住環境比外國寵物還不如,一點也不誇張。事實上,由於私人樓價高不可攀,愈來愈多中產及高學歷人士被迫加入申請公屋的大軍,所謂「三年上樓」已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務。沒有安居就沒有樂業,幸福感更是無從談起。

內地官媒曾發表文章,指香港人表面風光,內心苦澀,幸福指數遠低於北京、上海等內地大城市,可謂一語中的。最近有「港漂」撰文,指自己放棄快到手的香港身份證,回流深圳發展,除了感覺港人「故步自封,不思進取」,更因為看到香港基層人士「愈來愈像乾巴巴的鹹魚,翻身無望」。其實香港人並非不思進取,而是貧富懸殊兩極分化,社會上升的階梯斷裂,跨代貧窮成為新常態,基層人士再怎麼努力奮鬥都無法改變自己的命運,不少人將怒火撒向街頭。近年年輕人成為街頭抗爭的主力軍,原因就是沒有希望,看不到未來,以致激進組織不斷冒起,更是令社會陷入混亂與痛苦的惡性循環。

深層次矛盾不斷惡化,居心叵測的政客乘機煽風點火,將民主吹捧為包醫百病的靈丹,更有人不懷好意地將中港經濟融合及內地人來港購物消費當成替罪羊,製造中港對立,鼓吹港獨,嚴重分裂社會。香港已由經濟城市淪為政治城市,動感之都淪為動亂之都,市民難得耳根清淨,怎麼能有幸福感?有學者指出,佔領期間香港人的幸福感最低,決不是無的放矢。

一言以蔽之,港府施政無能,政客唯恐天下不亂,是香港人不幸福的兩大根源,這些問題解決不了,香港人只能繼續在內鬥內耗中掙扎,亂象沒完沒了,離幸福愈來愈遠。
editorial
Posts: 18992
Joined: Fri Jul 20, 2012 2:08 pm

Re: 屋署人員破門入劏房屋 看香港高樓價政策

Post by editorial »

研究:劏房戶四成收入交租

香港住屋問題嚴重,就連劏房亦愈住愈細。中文大學一項研究發現,受訪劏房戶平均花費四成一收入用作交租,但人均居住面積不足五十平方呎,遠低於公屋標準下限的七十平方呎。

中大未來城市研究所與全港關注劏房平台聯合公布香港劏房研究,訪問六十六名劏房戶的租金、家庭收入及居住面積,租戶以隨機抽樣方式揀選,發現受訪戶平均的租金佔收入比例上升至四成一,遠高於政府一一年人口普查公布的兩成半。

租金上升 愈搬愈細
中大未來城市研究所副所長姚松炎指,政府於一三年委託「政策二十一」進行劏房調查,當年調查顯示劏房的租收比為百分之二十九點二,人均居住面積亦較大,但他認為有關數據未能反映實況,主因是低收入家庭不能負擔租金水平時會搬到更細或更差的房屋來減少開支。研究指現時劏房戶如要租住較大的劏房,即以一三年調查時的人均居住面積計算,劏房戶平均需交租金達收入七成二。
Post Repl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