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需要為「自由行」付出代價 / 北京市啟用電子往來港澳通行證P4/自由行:香港飽死還是餓死好?P5

歡迎會員在此言論自由論壇發表任何題材評論文章。題材跨越地域界限, 希望全球各地會員就當地發生的事與物, 踴躍發表你的評論。讓全球每個角落會員都能分享你言而有物、高水平的評論。會員發表的評論文章屬個人意見, 不代表本網站立場。
editorial
Posts: 18992
Joined: Fri Jul 20, 2012 2:08 pm

Re: 香港需要為「自由行」付出代價

Post by editorial »

歐陽五﹕為謾罵待客的香港進一言


剛剛度過春節,檢討一下春節的感受,怎一個累字了得。看望老人,走走親戚,接待親友,再勉強逛一下所謂的「廟會」,又免不了請吃、吃請。對於過了幾十年春節的人來說,春節的新鮮感早已漸去,但為了老人,為了子女,又不得不過。其中的利弊心中自知,只能稱之為「累」並「快樂」。

世間事物何嘗不如此?凡有一利必有一弊。團聚有離別的憂傷,成人有離家的坎坷,結婚有繁瑣的束縛,獨身有深秋的孤苦。內地客狂搶奶粉,令奶粉商賺得盆滿滿;「中國大媽」豪爽購金,又令金店生生打不了烊。

香港就在13億人的中國內地近邊,其「購物天堂」的盛名,讓內地遊客不紛至沓來都難。若香港只是孤島上的不毛之地,恐怕只能靠打魚拾鳥糞來安身立命。

也許這就是香港的現實,香港的金融中心、物流中心、購物中心、旅遊中心若離開其獨特的地理位置,恐怕也是一句空話。

一年有5000餘萬訪客進出香港,其人數達到本地常住人口的將近8倍,若說對本地居民沒有絲毫干擾,那是絕不現實;但若說其弊端遠遠大於利好,更是無視成千上萬港人的生計和香港的長遠發展。

有人好動,有人好靜。物以類聚人以群分,又何性相近,習相遠。香港接納如此多的訪客,又怎能不對久居港島、九龍的港人打擾?起碼乘車擠了,旅遊場所難覓清靜了,甚至奶粉稀缺了,筆者在假日期間絕對不敢到熱鬧之地,概莫如此。

其實筆者也是好靜的,但這個好靜也總是相對而言,總不至於不顧生計躲到深山老林裏去;既離不開港島,就只好踏踏實實的安身,日復一日地快樂奔波,從中自得其樂。

這麼多的訪客,不文明之人,不文明之事,自然難免。其中有內地客人,當然也會有外國客人,且我們自身的不文明也不是絕無僅有,捫心自問,都推到內地客身上也是不大公平。在那些不文明人的身上,也許有時做了錯事,但他也不是處處做錯事,總須以善良之心待之。

請以主人之道待之

既然我們自詡文明高於他人,好言相勸就是了,一句好言,不啻「送人玫瑰手有餘香」,既幫助了別人,又愉悅了自己,何樂而不為?惡言相譏,不是我們香港人的行事風格。那些過激和衝動,又怎是我們香港人的待客之道?

記得日本遊客在1960年代剛剛走出四島之時,在歐美遭到一片討伐聲,稱其沒有教養,舉止不端。後來韓國人、台灣人亦都經歷了同樣的遭遇。所以亦建議以同樣心情期待內地的「大媽們」,一是不文明之事相對來說畢竟微乎其微,二是也許這些人香港一行,回去後會面貌一新。所以,請以主人之道待之,亦以發展的眼光看待我們的那些同胞。
editorial
Posts: 18992
Joined: Fri Jul 20, 2012 2:08 pm

Re: 香港需要為「自由行」付出代價

Post by editorial »

自由行消費創逾11萬職


商務及經濟發展局昨以書面回應立法會議員質詢,當中引述2012年數據指出,訪港自由行旅客消費至少為本港創造11.4萬個職位,涵蓋零售、酒店、飲食及運輸多個行業。旅遊業議會總幹事董耀中估計,直至2013年,靠自由行消費製造的職位,至少較前年上升5%至8%,推算即全港約12萬個職位受惠於自由行,主要分佈於零售及餐飲業。

零售業佔7.4萬職位

商經局根據早前完成的《香港承受及接待旅客能力評估報告》,回應民主黨立法會議員何俊仁質詢,指出在2012年訪港自由行旅客消費最少製造11.4萬與旅業相關職位,當中以零售業佔最多,有7.4萬個職位,其次是有1.7萬職位的餐飲業及1.2萬職位的酒店住宿業(見表)。

董耀中﹕政府意識承載問題

當局指出,2012年整體訪港內地客總消費額達1786.94億,佔全部訪港旅客總消費額高達六成,同年內地客人次佔整體旅客人次72%。

董耀中認為,財政預算案提出吸國際小型會展客、新文藝節目等,均屬針對長途及消費力高的國際旅客,加上旅發局多次強調減少對內地客宣傳,反映政府已意識到內地客承載問題,相信業界會盡量配合新政策。
editorial
Posts: 18992
Joined: Fri Jul 20, 2012 2:08 pm

Re: 香港需要為「自由行」付出代價

Post by editorial »

冤家宜解不宜結 辦法總比困難多

香港街頭一再出現針對內地遊客的「驅蝗」行動,令兩地矛盾火上加油,更刺激中央政府的敏感神經。官方傳媒連日發出尖銳批評之後,承認大量內地客湧港消費對香港既有利也有弊,建議採取每日配額的限制措施。內地理解港人的「內心糾結」,主動伸出友善之手,為緩和兩地矛盾提供了機會。

自二○○三年實施的個人遊政策,對幫助香港經濟走出沙士谷底並一直維持繁榮貢獻巨大,大家有目共睹。當然,一枚硬幣總有兩面,大量旅客湧港消費帶來了滾滾財富,也凸顯香港承受力不足的樽頸問題,包括交通逼爆、通貨膨脹、文化衝突等等,一定程度上擾亂港人的正常生活,北區居民首當其衝,怨聲不斷,為唯恐天下不亂的政客提供可乘之機。事實證明,港府管治有心無力,旅遊設施配套嚴重不足,旅客數量並非韓信點兵「多多益善」,再不適度加以管理、調控,只會進一步增加兩地居民的摩擦,傷害同胞感情。

中港矛盾是客觀存在,繞不開也避不過。本港激進團體一味排內、採取「驅蝗」行動,無異於飲鴆止渴,也不可能得到主流民意支持,但內地若以「施捨」、「恩主」心態看待個人遊政策,漠視大量旅客來港消費帶來的一些副作用,同樣有失偏頗。相爭無好言,不僅無助解決問題,反而火上加油,甚至為「港獨」病毒提供滋生、蔓延的土壤。兩地政府必須面對現實,設身處地,為緩和矛盾提出建設性意見。

其實內地旅客主要來自珠三角,而粵港政府有合作機制,只要雙方坐下來談,總能找到解決方法。中央政府也一直強調,只要對香港有利的都會支持。過去,有人建議為來港旅客總數「封頂」,港府因擔心被指干預自由市場,又怕內地不接受,故一直置若罔聞,如今內地官媒主動建議效法大陸居民去台灣旅遊的配額制,循序漸進開放市場,港府理應借坡下驢,認真研究。但令人莫名其妙的是,商務及經濟發展局局長蘇錦樑卻表示,香港不會干預旅客的旅遊活動,現階段亦不會有配額。看來港府高官不僅生活在真空中,更未能接收內地發出的訊息,再說,如果香港不實行配額制,還有甚麼其他好辦法呢?

辦法當然不是沒有,只怕港府做不到或不想做而已。眾所周知,現在內地旅客來港主要不是觀光,而是購物消費,只要港府在邊境設立購物城,分流內地客,問題就可迎刃而解,早前新界鄉紳更邀請港府發展中英街商業區,值得考慮。如此一來,內地客可盡情消費又免除舟車勞頓,商家可以賺錢,經濟繼續繁榮,一般市民生活不受影響或少受打擾,可謂多贏之局。

冤家宜解不宜結,辦法總比困難多。中港兩地血濃於水,是鄰居親戚,彼此叫罵讓外人看笑話事小,影響香港長遠利益、挑戰「一國兩制」事大,不容當局扮鴕鳥繼續拖下去。
editorial
Posts: 18992
Joined: Fri Jul 20, 2012 2:08 pm

Re: 香港需要為「自由行」付出代價

Post by editorial »

王維基:旅客太多推高租金物價 (16:09)

港視主席王維基今日在專欄中以一客165元雞鵝髀飯的故事,表示「開放過度」的旅遊業不一定能幫助香港經濟,反而可能破壞兩地人民感情。
王維基透露幾個月前在銅鑼灣探班,與同事到附近茶餐廳吃飯,點了一客售165港元的雞鵝髀飯,那時他發現「餐廳內全都是拖行李篋的內地旅客」,令他明白雖然內地旅客能促進經濟,卻也令租金、物價推高,破壞兩地人民感情。

王維基強調自己「不希望大家變得極端,驅趕遊客,或針對內地同胞」,但以年輕人喜歡網上購物避免到人多擠迫的鬧市為例,認為政府應考慮香港的容納能力,否則只會撕裂社會。
editorial
Posts: 18992
Joined: Fri Jul 20, 2012 2:08 pm

Re: 香港需要為「自由行」付出代價

Post by editorial »

鄭宏泰、尹寶珊﹕港澳自由行寬緊冷熱的比較分析和思考


今年3月4日,《人民日報》海外版發表評論文章,指香港人因內地自由行旅客到港觀光數目過多而出現怨言,建議中央政府參考對台灣自由行旅客實施配額制的安排,調控政策。兩天後,全國人大委員長暨中央港澳工作協調小組組長張德江,在北京會見港區全國人代時,主動回應過量內地旅客令港人感不滿的問題,要求港澳辦主任王光亞牽頭,責成港澳辦和國家旅遊局,研究香港旅客承受力問題。

一時間,社會對自由行政策將如何發展的問題,明顯特別關注。我們認為,在思考如何微調自由行政策及評估香港與內地融合問題時,應參考的並非如《人民日報》海外版的評論人所指的仿效台灣,而應是近在咫尺、一衣帶水並同屬特別行政區的澳門。事實上,自回歸以來,澳門不但在經濟上取得不少令香港人艷羨不已的成績,就算在處理「雙非」問題、水貨客問題、奶粉問題,乃至「派錢」事宜時,均表現得較香港明快高效,值得參考學習——雖然不少香港人一直對澳門近年的經濟急速發展不以為然,甚至認為其社會問題多多,其心態就如回歸之前香港人及香港政府對內地發展不以為然一樣。

中央對澳門的調控

我們都知道,自由行政策的出台,主要是中央政府為了扶助港澳走出受「SARS」疫症衝擊後的經濟衰退。政策初出台時,內地自由行旅客可以一證同遊兩地——即可同時到香港及澳門,不須分開向公安部門申請。由是之故,初期的自由行旅客增長步伐,港澳兩地幾乎亦步亦趨。舉例說,在2004年,自由行旅客佔總體到訪香港及澳門內地旅客的比例,依次為34.8%及36.9%;之後的2006及2008年,香港方面依次增長至49.1%及57.1%,而澳門方面則依次增長至49.3%及56.8%。

然而,自2008年之後,中央政府針對赴澳自由行旅客出現不少問題——尤其官員賭博問題——採取了調控措施(例如兩月一簽),令赴澳自由行旅客由2008年佔總體內地旅客比例的56.8%急跌至2009年的43.8%,之後數年一直維持在只佔總體內地旅客四成左右水平。反觀香港則因中央政府察覺到2008年「金融海嘯」的來勢洶洶,擔憂會對香港經濟帶來巨大衝擊,故在2009年進一步深化,允許深圳非廣東戶籍居民的大企業員工、深圳非廣東戶籍居民的大部分個體戶與「打工仔」同樣可以到港自由行,令自由行旅客佔總體內地旅客的比例,由2008年的57.1%持續上升至2009年的59.0%,然後是2011年的65.3%及2013年的67.4%(附圖)。

我們認為,中央政府一心希望保持香港經濟活力的政策,卻因為香港的旅遊配套支援系統——例如酒樓賓館服務系統、交通運輸系統,乃至日常百貨供銷系統等——未能在短時間內同步提升而進入瓶頸,因而引起不少普羅民眾日常生活的不便,帶來諸多怨言,並在政府未能及時適當處理下愈演愈烈,最後觸發連串引起中外社會高度關注的「光復上水」、「光復旺角」、「反赤化」、「驅蝗行動」等示威抗議,以及最近某些政治人物或政黨的高調倡議向內地旅客徵收陸路入境稅等舉動。

若回心一想,幅員及人口規模不足香港十分之一的澳門,在面對大量內地自由行旅客湧入時,所面對的各種問題——如飯館及交通擠迫、生活成本急升及日常百貨難求等問題,絕對比香港更為嚴重,但澳門民眾則表現得寬容忍耐,亦沒爆發什麼「光復」、「反」、「驅」等抗議。而我們在2月中(即大年初三及初四需在人流集中地段實施人流管制之後)到澳門考察訪談時,獲得某些市民的回應則是:「在內地旅客集中的地段,或人流高峰時,盡量避免在那些時間到那裏,容忍一些,他們其實亦給我們帶來經濟發展。」

港澳居民對自由行旅客

態度截然不同

為何港澳居民對內地自由行旅客表現出如此截然不同的態度呢?我們認為,除了前文提出在2008年後的自由行寬緊不一政策調整之外,另外兩個重大因素亦不容低估。其一是經濟上對內地更為高度依賴,其二是身分認同情感的性質有異。

當然,除此之外,令港澳居民對區域融合問題產生態度差異的,還有其他諸如國際政治角力強弱不同、本地政治光譜寬窄有異,以及民間社會發展成熟與否等環環緊扣的因素有關,但因與本文焦點關係並不直接,暫且略過不表。

體諒和包容

不少人均會注意到,澳門與香港一樣,經濟上對內地頗為倚賴,惟澳門的依賴則更為嚴重。撇除民生日常所需絕大多數來自內地供應不談,單看經濟結構而言,澳門經濟高度依賴博彩業,令投資、就業乃至公共財政等,均仰賴博彩業,而博彩業的主要客源又來自內地旅客,決定澳門是否可以享有全國獨一無二「合法開賭」大權,亦在中央政府手上,顯示澳門本身並不具備可以自給自足、自成一體的條件。反過來說,澳門居民內心顯然十分清楚,澳門經濟的發展,必須立足於開放與接納的基礎上,廣招天下客,盡納四方財,因而能對旅客時刻令大街小巷擠至水泄不通,並給日常生活帶來諸多不便等問題表現出較大的體諒和包容。

雖然香港無論在民生經濟等不少層面與內地唇齒相依,但不少民眾仍以香港體制優越、競爭力較強,以及乃國際都會,吸引了不只是內地投資者,更有全球各地商業精英與企業等為榮,因而認為本身具有不少優勢,毋須只向內地全面靠攏,甚至有另一些聲音認為香港應盡量開拓與其他經濟體合作,以免經濟、產業或旅客來源過於單一等問題,因而對自由行旅客所帶來的各種效益,較不認同或視而不見,而對由此衍生的問題,則較為挑剔,亦表現得較不能容忍。

身分認同問題

我們都知道,港澳雖同屬曾被歐洲人統治過的社會,但所走過的殖民地路程,無論性質或軌均頗為不同。單從身分認同而言,港英政府曾採取「去中國化」政策,上世紀70年代推出的不同移民及居留權政策,更塑造了香港人的本土身分認同,而自那時期起,本地出生的人口,又超過了非本地出生的人口,成為人口結構中的多數,至於身分證政策及「香港永久居民身分」的先後推出及強化,更鞏固了香港人的身分認同。另一方面,香港經濟在戰後的突出表現,以及各種孕育於香港潮流文化的興起,又為香港人的身分提供了豐富的養分。由是之故,自上世紀80年代以還,香港人身分常被視為具優越性的身分,並對回歸後能否繼續保留這種身分而表現得十分緊,甚至出現了「身分危機」問題。回歸後,香港先後在亞洲金融風暴、科網泡沫爆破、樓市急跌及「SARS疫症」等衝擊下,導致了經濟低迷、失業率高企及社會人心欠安,這種發展局面,既給長期保持發展動力,人均生產總值日升的內地比了下去,亦因本身經濟的復蘇需要中央政府的支持才可迅速走出困局而顯得不是味兒,在此消彼長間,香港人的身分優越性,無疑漸見褪色,但自由行政策的日漸深化,乃至「雙非」問題的愈演愈烈等,既激化了身分認同的矛盾,又在某層面或程度上令香港人的身分,變得僵硬敏感而失去彈性。

反觀澳門人身分認同的問題,則因澳葡政府長期需要中國政府及本地華人精英配合才能有效管治而沒推行「去中國化」政策,澳門出生的人口,比例一直未達總人口的半數,就算澳門曾參考香港的身分證政策,但卻沒如香港般塑造出鮮明且優越的本土身分認同,反而國民身分認同長期佔主導位置,其經濟表現與潮流文化等沒如香港般突出當然亦是重要原因,就算是認同澳門人身分的,亦有較高的模糊性和彈性,尤其甚少會出現本土身分排拒國民身分的情。正因如此,在面對回歸問題時,澳門人並沒香港人般出現什麼「身分危機」的問題,既較為樂觀地看待回歸,在區域融合上亦抱積極與歡迎態度。由於澳門居民身分認同較香港居民身分認同具有較高的模糊性和彈性,在應對或理解自由行旅客大量湧至而衍生出各種問題時,乃表現得較為寬容、接納,而所流露的怨憤與抗拒等負面情緒亦沒那麼強烈。

綜合而言,自回歸以來,在區域融合的巨大浪潮中,港澳無疑碰到了各種挑戰和機遇,自由行是其中之一的機遇,但隨後則轉為挑戰。中央政府在2008年底調整自由行安排的政策,明顯可讓幅員細小的澳門社會既享受自由行帶來的利益,同時又可緩減各種負面衝擊,反而幅員及城市規模其實同樣不大的香港,則在中央政府持續加送大禮的情下,出現了「虛不受補」的問題,既令效益遞減,亦衍生更多社會問題。當然,兩地經濟對內地經濟依賴程度不一及民眾國家認同情感強弱有異等,亦是導致問題有所不同的原因所在。有鑑於此,我們認為,王光亞主任在研究香港旅客承受力的問題時,應參考澳門的調控經驗,讓自由行政策的正面效益獲得更好發揮,而負面效果則可盡量減少,長遠而言則需尋求提升兩地民眾增加互信和了解之道。
editorial
Posts: 18992
Joined: Fri Jul 20, 2012 2:08 pm

Re: 香港需要為「自由行」付出代價

Post by editorial »

台灣明年起日限五千內地客 (18:02)


台灣行政院長江宜樺26日表示,觀光應質勝於量,將力推優質團來台,2015年起,無論淡旺季,內地客團每天限額5000人。

台觀光局長謝謂君指,今年1至2月訪台旅遊市場總體增長率達29.12%,目前內地客市場佔三分一,第二大市場是日本,增長17.3%,港澳則增長20%。謝謂君說,今年若繼續成長,有信心達900萬旅客目標。

謝謂君轉述江宜樺指示,量要順勢而為、但品質務必加強。江宜樺特別提到內地客團總額管制目前日限5000人,3月至5月因為是旺季,彈性放寬增加3000人,10月旺季時也可能彈性放寬,但是會限制放寬的部分必須為優質團。

但從明年開始,不論淡季或旺季,內地客每天限額皆為5000人。
editorial
Posts: 18992
Joined: Fri Jul 20, 2012 2:08 pm

Re: 香港需要為「自由行」付出代價

Post by editorial »

易放難收個人遊 解鈴還需繫鈴人

內地個人遊政策推行至今十年,香港是得大還是失大,可謂眾說紛紜,莫衷一是,但若說港府鼠目寸光,無所作為,致使個人遊政策好事變壞事,恐怕沒有人會有異議。

昨日本地一個論壇討論個人遊十年得失,出席的官員及論者提供了兩組數據,一是旅遊業佔本地生產總值的比重,由○三年的百分之二點四增至去年的百分之四點七,升幅近倍;二是當年受沙士瘟疫影響,訪港旅客銳減至一千三百萬人次,失業率飆升至百分之九,去年訪港旅客升至五千萬人次,其中內地遊客就達四千萬人次,失業率跌至百分之三左右,幾乎全民就業。數字最能說明問題,個人遊政策有力推動經濟增長,創造就業機會,對本港經濟繁榮的貢獻有目共睹,不容抹殺。

凡事有利必有弊,個人遊政策導致內地遊客井噴式增長,帶來一些副作用,同樣不能否認,如交通擁擠,物價上漲,部分緊俏商品供不應求,商業設施變成遊客導向,尤其部分遊客的不文明行為令人側目,引發中港矛盾。最近一宗內地小童街頭便溺事件搞到滿城風雨,連內地官方傳媒都介入評論,反映兩地居民的敵對情緒不斷高漲,已到了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的程度,問題再不正視,只會引發更大的災難。

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中港兩地矛盾愈演愈烈,徒令親者痛而仇者快,背後原因複雜,決不止是遊客太多、部分遊客不文明那麼簡單,但港府只知坐享其成,無所作為,無疑是導致矛盾惡化的根源,也給別有用心者提供可乘之機。事實上,多年來港府只知不斷向中央伸大手板,要人要財,但酒店、交通、商場、景點等配套設施未能相應增加,結果造成資源緊缺,加上當局疏導水貨活動不力,一定程度上影響了港人的正常生活,部分地區更是首當其衝,矛盾就這麼一點一點積累起來,量變最終導致質變。

個人遊今日備受爭議,其實早在中央預料之中。有立法會議員回憶,沙士期間市面一片死寂,商界組團向北京求助,要求多放人來港刺激消費,時任副總理吳儀表示個人遊「易放難收」,對香港的承受力感到擔憂。事實證明,中央有先見之明,只可惜港府鼠目寸光,當年飢不擇食,只希望個人遊多多益善,如今物極必反,遊客太多消化不了,「撐」得難受,又轉過頭要求限制個人遊。

問題是個人遊政策不是水龍頭,可以隨意控制水流緩急。中央既要照顧港人的情緒,也不能漠視內地人的感情,手心手背都是肉,順得哥情失嫂意,左右為難。當初香港經濟蕭條,要求中央放人,現在嫌人多,又要求中央限制,內地遊客豈不成了呼之即來、揮之即去的經濟工具?因此導致的社會成本、經濟成本,由誰來承擔?設身處地,中央的苦衷不難理解。解鈴還需繫鈴人,因港府無能短視造成的問題,始終還是要由港府來解決。
editorial
Posts: 18992
Joined: Fri Jul 20, 2012 2:08 pm

Re: 香港需要為「自由行」付出代價

Post by editorial »

旅客承載力評估失焦 增長必須社會能承受


內地旅客湧港衍生的問題,商務及經濟發展局長蘇錦樑的說法,與市民切身感受,時有扞格,蘇錦樑認為增加設施,旅客再多也可以應付,市民則抱怨已被擠壓,擔心旅客再增加,生活更受到影響。蘇錦樑與市民的取態為何不同,立法會資訊研究組完成的個人自由行研究簡報(下稱研究簡報),提供了答案,原來蘇局長着眼本港旅遊基建接待旅客的承載力,而研究簡報認為社會承載力同樣重要,因為直接觸及市民日常生活範疇。我們認為,政府環繞內地旅客問題的認知有偏差,是過去一段時間民怨未能紓解、反而愈益激化的原因之一。

立會自由行研究較全面


商經局報告偏失未對焦

約半年前,商務及經濟發展局發表的《香港承受及接待旅客能力評估報告》,主要突顯內地旅客增加對本港經濟的重要,例如個人自由行旅客消費,報告指出2012年為本港直接帶來261億元增加值,相當於本地生產總值的1.3%,創造了超過11萬個職位等;報告認為只要增加旅遊基建設施,就可以接待預期3年後的7000萬旅客人次,到2023年的1億人次。當時,不少人對報告中接待旅客的承載力,有不同程度質疑,極端者更藉此激化內地與本港的矛盾。

面對市民的不滿情緒和反彈,主管旅遊事務的蘇錦樑一再要求市民「包容、體諒」,更有「若等多一班車(港鐵),可製造一個或多個就業機會」,兩者要平衡等說法;這類官話不可能說服市民,因為市民感受到的是生活被逐步侵蝕,原本擁有的逐漸失去,即使換來經濟利益,也會認為意義不大。商經局的評估報告,立法會資料研究組的研究簡報指出,報告集中評估本地設施接待大量旅客的承受能力,「至於『個人遊』對本地民生的影響,報告只涵蓋水貨問題和社會治安兩個範疇」,間接指出商經局的報告不完整、未對焦。

研究簡報介紹個人自由行對經濟帶來收益的同時,詳述對社會的影響,包括講述港鐵列車擠迫,荃灣線、港島線和觀塘線的列車班次到達最高負荷量,因為信號系統已不容許再增加額外班次;另外是指零售舖位租金,由2004年至2013年期間平均上升了69.4%,不僅旅遊區商舖租金承受租金上升壓力,還延伸到新界區的商舖。市民親身感受港鐵列車擠迫不堪,而租金帶動物價上升,導致生活負擔日重,都與自由行直接有關。

除了港鐵列車服務和租金,研究簡報以2004至2013年零售商店數目的轉變,反映市民生活直接受衝擊。例如這段期間,化妝品及個人護理用品商舖,增加了1500%、成衣及鞋類商舖增加41.5%、皮革製造商舖增加32.9%、珠寶首飾及手表商舖增加30%、影音及攝影器材商舖增加21.6%、食品商舖增加4.7%、藥房增加4.7%;這些商舖,服務對象以自由行旅客為主,以往,市民說銀行多過米舖,這幾年,這種生活諷刺,市民經常慨嘆化妝品店、金舖、珠寶店、手表店多過銀行。現實上確實如此。

研究簡報披露兩類商舖,10年來顯著減少,包括一般糧油食品和家庭用品商舖,減少29.5%,書報及文具店舖減少25.4%;這兩類店舖與市民生活息息相關,它們為了服務自由行旅客而讓路,市民的感受直接而深刻。雖云市場自由,租金由市場決定,但是當市民看到這類店舖被化妝品店、金舖、珠寶店等取代,心理上難以接受,完全正常和可以理解。研究簡報認為這是涉及社會承受能力,而商經局的報告並未正視和探討。

歐聯澳門經驗值得仿效

本港應評估社會承載力

研究簡報引述歐洲聯盟委員會受託進行的一項研究,建議把社會承受能力(social carrying capacity)列為釐定一個城市旅遊業承受能力的其中一項考慮因素。所謂社會承受能力,是指旅遊業的發展程度,(1)不會令本地居民反感,不會影響居民對本土身分的認同或難以使用公共服務及設施;(2)不會對旅客的旅遊體驗造成出現不可接受的下降。即是說,一個城市的旅遊業,要做到盡量不影響當地居民、同時做到使旅客賓至如歸。研究建議認為,除了人流管制,其他紓緩措施包括尋求社區對旅遊業的支持,例如邀請主要持份者參與討論,就旅遊業發展的目標和旅遊業承受能力的最適當水平達成共識。這些建議,與過去政府一度推動的「公衆參與」,精神上如出一轍,只是公衆參與已經淪為口號,官民隔閡情况下,遂出現目前的官民扞格現象。

據知多年來,澳門政府都曾委聘旅遊學院做類似歐洲聯盟委員會的研究,估算澳門旅遊業最適當的社會承受力,澳門同樣是內地旅客熱門旅遊地點,從已知情况看來,並未出現像本港般嚴重的旅遊現象,相信是評估收到效果。蘇錦樑應該重新認識自由行,援引歐聯與澳門經驗,從社會承受力角度檢視對市民日常生活的影響,並使旅客在港得到舒適的旅遊體驗。若只從增加旅遊基建出發,例如倡議中的在18區增建景點,即使花費了大量資源,最終仍然解決不了社會承載力的問題。
editorial
Posts: 18992
Joined: Fri Jul 20, 2012 2:08 pm

Re: 香港需要為「自由行」付出代價

Post by editorial »

再就港鐵擠迫論解畫 張志剛:講漏一兩個字


行政會議成員張志剛早前指自由行並非港鐵擠迫原因,反指是近年失業率低、多了人上班所致,惹來外界抨擊。他昨出席無線《講清講楚》時解畫,承認當日以普通話說該番言論「說得太普通,講漏了一兩個字」,原意為自由行並非導致本港交通擠迫「唯一」原因。他強調即使減少自由行亦無助解決港鐵擠迫,但認同本港目前自由行過多,可考慮微調自由行政策。

自言「普通話說得太普通」


身兼行會成員的一國兩制研究中心總裁張志剛承認,當日言論說得「不準確」,原意為自由行並非導致香港交通擠迫的「唯一」原因,「可能那時用普通話說得太普通,講漏一兩個字,把一個很複雜的問題簡單化」,引起社會熱議屬意料之外。

他指出,現每日約有30萬自由行旅客,為本港就業人口約十二分之一,不認為減少自由行可紓緩港鐵擠迫,如每日減少一成自由行,只能少3萬人,「坐唔滿一個大球場」。他認為,導致港鐵擠迫因素,還包括市民較少乘坐巴士、多人在港鐵看手機等。

他認同目前自由行過多,毋須再增加客源,但難以限制旅客,否則會影響經濟,建議可考慮微調自由行政策,但如何微調須小心。他不評論自己是否特首梁振英民望的負資產,只強調會說自己相信的事。


記者亞May:

張志剛他昨出席無線《講清講楚》時解畫,承認當日以普通話說該番言論「說得太普通,講漏了一兩個字」。看來 張志剛越描越黑,他身為行政會議成員又身兼行會成員的一國兩制研究中心總裁,沒有做好功課便隨便公開發言是很不成熟及不負責任的表現。事後匆忙補救又補救的窘態更暴露出本身水平有問題。

張志剛此舉又一次對梁振英管治班子在市民形象方面產生負面影響,對北京擦鞋又用錯了鞋油,明明是白色皮鞋卻用了黑鞋油,真是弄巧反拙。
editorial
Posts: 18992
Joined: Fri Jul 20, 2012 2:08 pm

Re: 香港需要為「自由行」付出代價

Post by editorial »

中央悄悄收緊自由行

最近商界中人聚首,熱論議題除了東南亞局勢緊張,紛紛互相問候生意有否受影響外,還不時提及自由行問題。他們關注的不外是自由行帶來「遍地黃金」,這個金,當然是商舖生意額而非商舖門前的「黃金」。各人不諱言,高消費自由行客逐步減少,相信中央已經悄悄透過審批程序收緊自由行,料對特區的經濟影響會從明年數據浮現。

延長審批時間作調節
還記得今年3月,連全國人大委員長張德江也說港澳辦要研究香港自由行的接待能力嗎?張德江提出要研究之時,沒說過中央會收緊。但季陶聽聞,京官當時與身在北京的政協委員討論自由行問題時,除了表明為中港矛盾頭痕,也私下透露中央不可能叫停自由行政策,但可以悄悄透過延長審批時間作調節。

有省市政協委員便指,據他了解,其所屬的省市有關部門,審批自由行時間確實比以前加長,獲批到港的旅客明顯較以前減少,顯然是聽命中央而收緊。

雖則減少自由行會令港人重奪更多生活空間,但商界中人看來卻非好事。有商界中人指,就算中央不拖延審批,隨着內地經濟開始轉弱,來港自由行的內地旅客亦自然減少,可以預見,零售業會受到一定影響,顯著數據或在明年才能反映。

該商界中人嘆稱,既然自由行已經開始自然地減少,希望坊間反自由行的諷刺行動,能適時而止。

季陶
Post Repl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