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需要為「自由行」付出代價 / 北京市啟用電子往來港澳通行證P4/自由行:香港飽死還是餓死好?P5

歡迎會員在此言論自由論壇發表任何題材評論文章。題材跨越地域界限, 希望全球各地會員就當地發生的事與物, 踴躍發表你的評論。讓全球每個角落會員都能分享你言而有物、高水平的評論。會員發表的評論文章屬個人意見, 不代表本網站立場。
editorial
Posts: 18992
Joined: Fri Jul 20, 2012 2:08 pm

Re: 香港需要為「自由行」付出代價

Post by editorial »

香港步入悲壯年代

訪港旅港人次逼近五千萬,當中七成一來自內地,強國人民來港消費高逾三千億元,旅客不斷創新高,之不過,香港已唔係「購物天堂」,而係「水貨客天堂」!

水貨客不止,折騰不已!佢哋大批大批如潮水湧來香港,見貨就掃,益力多、原子筆、洗頭水、姨媽巾……這都算了,最要命是與港人父母搶外國進口奶粉,令到港B「冇啖好食」,政府高官又一味「口水多過茶」,繼「港人港地」後又唔肯實施「港人港奶」,前者無改私樓售價繼續狂飆,後者相信能解決港媽港爸四出飛撲奶粉的殘酷事實!

政府口頭就話「民生無小事」,然聽其言觀其行,解決的方法全不到位,打個比喻,高官彷彿拿着杓子接到水即可,也不管有多少漏了出去,好心啲高官認真度好辦法,徹底解決港爸港媽的憂慮!又有學者建議開徵奶粉離港關稅,保證港B有奶到肚!好心高官們唔好只顧自己面子,自己冇計就聽吓民間智慧啦!仲扮嘢!回歸後香港沒有變得更好!這除了北大人敵我不分,使香港「畸形政治」變得更畸形,一日「反中亂港有運行,愛國愛港無前途」,香港都會變成「鬧」市,然則,果真是會鬧的孩子有奶吃?

回歸以來,香港社會愈來愈悲壯!不是嗎?一個賣粥麵的地舖,加租一倍要六十萬,據說九十萬已被人搶着租去!難怪一間一間食店結業,只能發出無奈哀嘆:日賣五萬碗雲吞麵都交不起租!而水貨客大批湧港,港媽港爸大叫救命,皆因香港已步入買奶粉難過買珍珠粉的年代!香港還是最適宜居住的嗎?

施友朋
editorial
Posts: 18992
Joined: Fri Jul 20, 2012 2:08 pm

Re: 香港需要為「自由行」付出代價

Post by editorial »

范徐:不應再增自由行城市 (16:45)

全國人大常委范徐麗泰表示,不應再增加內地自由行來港的城市,應到此為止,讓本港有機會提升設施。

范徐麗泰表示,本港提升旅客設施,可令旅客玩得開心一些,減少不愉快事件。

她表示,本港應實行自由行十年,應作出檢討。

陳智思籲檢視自由行政策
18-2-1013(14:44)
行政會議成員陳智思表示,應適時檢視自由行政策,不應只照顧內地旅客而影響外國遊客的需求。

陳智思表示,自由行對香港經濟是好事,但確實開始影響本地市民日常生活,當局需要考慮是否重新檢視。

陳智思稱,本港以往透過酒店入住率去計算遊客數量,但由於愈來愈多自由行旅客來港只停留一天,因此難以用酒店容量來估計,當局應重新檢視景點及酒店等設施,是否超出負荷,以及整體配套,不應只針對內地遊客而影響外地遊客的需求。

他說,「好多外國遊客都向我投訴,說來到香港排隊過關時間好長,我們不單是照顧內地的同胞,還要看海外遊客的需求。」
editorial
Posts: 18992
Joined: Fri Jul 20, 2012 2:08 pm

Re: 香港需要為「自由行」付出代價

Post by editorial »

個人遊十年

內地開放港澳個人遊計劃實施至今十年,當年代表董建華全權爭取中央開放個人遊客到香港的人,正是現任特首梁振英。內地至今總共有四十九個城市常住戶口的居民,可申請個人遊簽證,旅遊發展局估計約兩億七千萬內地人口可透過個人遊計劃來港旅遊。

初為振興沙士後經濟
二○○三年沙士一役,重創了本港的經濟及旅遊業,六月二十九日,內地中央政府與香港特區政府正式簽署《內地與港澳關於建立更緊密經貿關係的安排》(CEPA)銳意刺激本港經濟,港澳個人遊隨即於七月二十八日起實施,振興兩地的旅遊業,第一期個人遊開放廣東省的東莞、佛山、中山和江門,常住民眾可率先申請來港。當時有輿論認為,有關安排除了振興本港經濟及旅遊業,同時幫助政府挽回民心。經過多次開放,令個人遊總城市數目增加至四十九個。

旅遊發展局數字顯示,過去十年內地來港旅客累積數目已超過一億人次,估計約兩億七千萬內地人口會透過個人遊計劃來港旅遊。○九年四月,內地開放深圳戶籍居民可以一簽多行來港,去年更將一簽多行擴展至深圳的非戶籍居民,但因港人反對暫緩執行。

內地個人遊開放至今,為本港經濟及旅遊業帶來不少好處,市面一片興旺,但亦引發了不少社會問題,非法勞工、雙非嬰兒、文化衝突、物價飆升等等,以致近期的水貨客走私及搶購嬰幼兒奶粉等,正不斷加深中港兩地民眾矛盾。

而旅行團貨不對辦、惡導遊惡罵旅客不購物,農曆新年黃金周甚至有旅客被迫睡在旅遊巴上等事件,均對本港國際形象造成嚴重損害。
editorial
Posts: 18992
Joined: Fri Jul 20, 2012 2:08 pm

Re: 香港需要為「自由行」付出代價

Post by editorial »

中港矛盾千萬緒 豈只奶粉惹風波

港府出招限制旅客攜帶奶粉出境,受到香港民意的支持,卻引起內地民眾的不滿,官方喉舌質疑香港人是否因為中央政策的支持而變得「對掙錢懶惰及不敏感了」,正是內地民眾不滿情緒的集中反應。其實,不是香港人有錢不賺,有生意不做,更不是對內地同胞「見死不救」,而是小小的香港實在承受不起內地龐大的消費需求,客似雲來已有擠破門檻之危,奶粉風波只是冰山一角,個人遊政策實施十年,現在到了需要檢討的時候。

根據港府評估,過去三年,個人遊旅客增長近十倍。旅發局數字亦顯示,去年有近半億旅客入境,其中內地客達三千五百萬人次,增長兩成四。彈丸之地的香港,要接待七倍於本身人口的客流,壓力之大超乎想像。可以看到,街道人流滾滾,店舖人頭簇擁,酒店一房難求,景點人滿為患,交通工具擠得水洩不通。客似雲來帶來滾滾財源,代價同樣是巨大的,樓價狂漲,租金飛升,通貨膨脹,服務街坊的老店舖一間接一間消失,取而代之的是針對旅客的藥房、名牌店,何止北區居民受到水貨活動的滋擾,何止香港媽媽為嬰兒奶粉發愁,其實各行各業、不同階層的市民,都有吃不消之感。春節期間本港發生內地客被迫睡巴士醜聞,旅行社唯利是圖固然難辭其咎,但說到底,還不是因為旅客人數已超出香港的接待能力?

中港矛盾成因複雜,個人遊急劇增長打亂港人的生活秩序是其中最重要的原因,奶粉風波、雙非問題、生活習慣差異等只是不同的表現形式。解決兩地矛盾,需要兩地政府共同努力,目前來看,就是在香港接待能力、配套設施未有顯著改善之前,對個人遊實行宏觀調控,方法不外乎為入境人數封頂以及取消一簽多行。事實證明,一簽多行已被水貨客濫用,深圳海關調查發現,目前活躍深港邊境的水貨客有兩萬人,其中一日往返四次的有三百多人,最誇張的是有人一日往返二十六次。取消或調整一簽多行,等於增加水貨活動的成本,同時對正常旅客沒有影響,應該盡快檢討。內地當局取消非深圳戶籍居民一簽多行政策,是順理成章的事,但這樣還是不夠的。

當然,檢討個人遊涉及中港兩地經濟融合的大議題,不能不慎重。當初香港備受沙士疫情摧殘,中央政府推出個人遊政策,堪稱及時雨,幫助香港經濟從谷底回升,這也是香港至今能夠保持繁榮的重要支持,現在要檢討,難免予外界「過橋抽板」的印象。其實,香港不是排斥內地客,更不是要搞獨立,而是旅客暴增已超出香港承受能力,好比一個家庭,如果房子未打掃,餐具不夠,床鋪也不夠,怎麼能熱情待客呢?

說來巧合,個人遊政策實行的那一年,正是胡溫政府上台的第一年,如今胡溫政府屆滿將退,今次兩會政府換屆,檢討已推行十年的個人遊政策,可謂水到渠成。
editorial
Posts: 18992
Joined: Fri Jul 20, 2012 2:08 pm

Re: 香港需要為「自由行」付出代價

Post by editorial »

正本清源化矛盾 解鈴還須繫鈴人

恐怕沒有人能想像得到,當初備受港人歡迎的內地個人遊政策,如今竟然成為引起中港矛盾的導火線,尤其是港府實行「限奶令」,進一步加劇矛盾。有內地官員建議兩地政府成立專門機構處理矛盾,這無疑比過去一味掩蓋問題、粉飾太平要好,但要化解矛盾,首先應該正本清源。

十年前內地推出個人遊政策,成為刺激香港經濟從谷底回升的靈丹妙藥。其後中央有求必應,挺港政策源源不斷,CEPA補充協議每年一簽;中央領導人每次訪港更是例牌「送大禮」,並一再表態只要香港有需要,中央政府都會支持。中央希望香港「明天會更好」,這是毋庸置疑的,而香港至今仍能維持表面上的繁榮,確實與內地大力支持分不開。所以,當香港近年出現「排內情緒」,港府放出風聲欲檢討個人遊政策時,不僅內地民眾不理解,批評港人「過河拆橋」,連官方喉舌也質疑為何香港人有生意不做,是否因為中央政府的支持而變得有錢都「懶得掙」。

知病之所起,方可治之。中港矛盾千頭萬緒,奶粉爭議只是表象,最根本問題是中央挺港政策並非雨露均霑,基層市民不但未能受惠,生活環境反而不斷惡化。數據最能說明問題,港府一份針對年輕人的調查顯示,過去十年間,香港年輕人接受專上教育的比例增加了一倍,但入息中位數維持在八千元,計入通脹因素,入息是不升反跌。民間機構的一項調查顯示,香港高收入與低收入群組的收入差距,升至十年新高。而國際機構的調查也發現,香港百萬富翁的人數大幅增加,平均人口的富豪比例堪稱世界之最。這些不同機構的調查,既反映香港貧富懸殊問題加劇,也顯示中央挺港政策只是令少數人得益。

事實上,個人遊為香港帶來滾滾財富,也衍生不少副作用,推高了房價,推高了通脹,還造成部分服務及生活用品的短缺,中港矛盾火頭四起,兩地居民衝突不斷。可以說,持續十年的個人遊政策,加速了兩地經濟融合,但受惠的只是利益集團,大多數市民未蒙其利,先受其害,產生牴觸情緒不足為奇。更令人非議的是,無論是國家領導人訪港,還是內地省市來港招商,幾乎都是與大商家、大機構打交道。正在北京召開的全國兩會,與會港區人大代表及政協中,不是大商家,就是退休高官,不是明星,就是富二代,有多少是來自基層的呢?香港近年形成盤根錯節的政商利益集團,與中央政府的傾斜政策是分不開的。

當內地民眾批評香港人「忘恩負義」,「拿起碗吃肉,放下筷子罵娘」的時候,他們其實不知道,吃肉的是少數既得利益者,基層市民分不到殘羹冷炙也就罷了,連原有權益都受損。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貧而患不安,中央政府要研究解決兩地矛盾,首要是檢討對港政策的失誤。
editorial
Posts: 18992
Joined: Fri Jul 20, 2012 2:08 pm

Re: 香港需要為「自由行」付出代價

Post by editorial »

承載力不足激化矛盾 政府須多管齊下紓解


前日,網民發起「驅蝗行動」,在廣東道遊行示威,指內地旅客,叫他們「滾回去」,不僅使部分旅客無辜受辱,一些商舖營運也受到影響。一名司長及三名局長昨日一致譴責示威者的行徑,其中保安局長黎棟國表示警方會依法處理,即是追究法律責任,云云;香港是法治社會,若有違法情事,當局當然執法有理,不過,周日事態性質是本港接待旅客的承載力不足問題,即使有人因為言行要面對法律風險,甚至被懲處,執法只是突顯了公權力,對本港面對的問題,連治標也沾不上邊,遑論治本。政府拿出措施對應承載力問題,才是正確的治本之道。

極端者排斥內地旅客

旅遊城市形象受影響

當日示威者針對內地旅客,除了叱喝謾罵,個別示威者一些不文明行為(例如做出不文手勢等),對旅客構成滋擾;廣東道部分商舖,因為不能預估遊行示威會帶來什麼場面,一度落閘暫停營業。另外,有歡迎內地旅客訪港的團體,在廣東道設置街站,雙方對罵,雖然警方築起人牆分隔,仍然難阻發生推撞、衝突的混亂場面。

這次遊行,警方說有50人遊行,即使如搞手所說超過200人參與,在香港社會仍然只是極少數,他們針對內地旅客的訴求是另類聲音,缺乏廣泛認同,至於他們的不文明舉措,不少市民更認為是香港社會之恥;所以,這次遊行放在整體香港社會來檢視,示威者人數只是一小撮人,所提出的訴求只屬異端,在本港絕非主流;但是,這一小撮人的極端行徑,透過傳媒傳送到內地和其他國家地區,當地民僅從熒幕認知此事,或會認為香港很亂,對旅遊城市形象的影響甚為負面。

內地旅客在香港的遭遇傳到內地,正常而言,相信內地民會感到難受甚至憤怒,他們對來港旅遊消費而被辱罵排斥,肯定難以理解,會否因此影響內地民來港旅遊的意欲,值得觀察;另外,現在每日有18萬市民因為工作、上學等往返內地與本港,每年也有大批市民到內地旅遊,若歧視、排擠內地旅客的情持續下去,港人在內地遭到報復式對待,則兩地矛盾更尖銳,交流交往會出現大倒退。

還有值得注意的是,這次針對旅客的遊行,隊伍裏有鼓吹港獨團體成員,他們拉出前朝港英旗幟;近年,人數寥寥可數、根本不入流的港獨活動,每出現一次,都被一些人故意放大其規模和能量,有人解讀此舉目的為影響中央對港政策措施;今次與遊行示威者對峙的團體,展示了「反對港獨漢奸分裂國家」的標語,這些符號與現象,會否又被利用作刺激中央的神經,值得觀察和注意。

總之,針對內地旅客的遊行,從經濟層面、本港形象、內地與本港交流交往,以至本港與中央的關係等,都只看到壞處和可能衍生的負面發展,看不到有任何好處。只是,按目前情和預期3年後旅客增至7000萬人次、到2023年超過1億,現在承載力已經出現嚴重問題,而已知旅遊規劃從規模到設施種類,看不到香港憑什麼能力接待如此龐大的旅客群,做到他們賓至如歸,而市民生活不致受到進一步擠佔的衝擊。

香港作為旅遊城市,前提是不會閉門謝客,不過,承載力是一個不能迴避的現實問題。今次「驅蝗行動」,一些人罔顧對個人權利的基本包容和尊重,若有違法之處,當局要依法處理,但是事態本質顯示,即使打擊了極少數人的極端作為,承載力問題仍然不會消失,當局從維持秩序角度整治此事以外,必須切實對應承載力問題,才可避免旅客增加被轉化為內地與本港對峙、衝突的局面。

優化「一簽多行」

可避免矛盾更尖銳

接待旅客承載力牽涉許多方面,並非一招兩式就可以化解,必須從全面規劃,增建設施、旅遊景點,分流旅客等措施,局面才有望逐步紓緩,對當局而言,應該梳理整個問題,除了積極規劃長遠設施,短期內可以起到紓緩效果的是優化「一簽多行」。

一簽多行適用於深圳居民,從數字顯示,不少深圳居民藉此把香港納入1小時生活圈;去年入境「內地旅客」之中,以一簽多行來港的約有1200萬人次,佔去年來港旅客總數超過25%,他們約九成即日來回,不在香港過夜。而以近年內地水貨客活躍,港深兩地生意愈來愈火紅,有理由相信,一簽多行為港深的水貨活動帶來極大動力,本港市面旅客多,特別是北區、元朗等鄰近深圳的地區,經常出現人滿之患,當區居民日常生活大受影響,相信與此有直接關係。

優化一簽多行,減少深圳居民來港「生活」,首先會紓緩新界北區和元朗一帶的擠迫情。特區政府應該提出與內地當局商議,檢視一簽多行真實情,改為一日一行,或每年來港次數設限,而有真正需要者申明原因,經核實後仍應取得一簽無限行。前日的遊行,是再一次警示因為旅客人數而衍生的矛盾,已經惡化,短期內做到優化一簽多行,則起碼不會使矛盾更趨尖銳,可以藉此爭取更多時間和空間對應承載力不足的問題。
editorial
Posts: 18992
Joined: Fri Jul 20, 2012 2:08 pm

Re: 香港需要為「自由行」付出代價

Post by editorial »

辱罵旅客不文明 同根相煎淪笑柄

蘇東坡與朋友佛印經常辯論,有次兩人互問在各自心目中像甚麼,佛印稱對方如一座佛,而蘇東坡取笑對方身體肥胖,稱像一堆糞,佛印聞言微笑不語。其後蘇東坡告訴蘇小妹說辯論贏了佛印,不料蘇小妹不以為然,指佛印心中有佛,所以看人都是佛,而兄長你心中不堪,所以看人亦如此不堪,你還是輸了。這個故事告訴人們,人與人之間應該互相尊重,尊重別人等於尊重自己,侮辱別人也等於侮辱自己。

如此說來,近日兩群人馬在尖沙咀鬧市爆粗鬥嘴,揮舞港英旗幟的一方大罵內地旅客是「蝗蟲」,結果被揮舞中國旗及特區旗的另一方反罵是「走狗」,到頭來都是自取其辱而已。

辱罵本質是懦夫行為,無助解決問題,反令問題進一步激化。香港經濟之所以能從亞洲金融風暴及沙士後的低谷中走出來,並一直維持繁榮,幾乎實現全民就業,內地個人遊應記一功。當然,個人遊也帶來這樣那樣的負作用,惹來不少非議,衍生中港矛盾。要解決這些問題,不外乎加快發展旅遊基建配套設施,將危機變成商機,同時中港兩地政府協商,適當延緩開放個人遊城市數目,甚至限制內地居民一簽多行。兩地政府坐視問題存在卻無所作為,應該批評,但將責任全部歸咎內地旅客,可說是根本搞錯了方向。

香港是自由港,旅遊業則是四大經濟支柱之一,不管客人來自何方,好客都是基本之道。中港經濟融合是大勢所趨,一手要人民幣,一手卻不要人民,世界上沒有這樣的道理。事實上,中國已成為世界第一大旅遊市場,各國競相向中國旅客打開大門,如果香港抵制內地旅客,那是競爭對手巴不得的好事。此地不留人,自有留人處,旅客有錢不怕沒有地方花,到頭來只是香港自己損失。即以香港迪士尼樂園為例,如果單靠本地市民及外國旅客光顧,只怕早就無以為繼,怎麼可能公布去年訪客及盈利大幅增長的驕人業績呢?

香港本是東西方文化的交匯之地,香港亦自詡國際大都會,港人文明質素高,然而在街頭公然辱罵旅客,粗口橫飛,大打出手,所謂的文明素質又體現在哪裏呢?不管承認還是不承認,港人大都是中國移民的後代,身上遺傳的是華人基因,流的是華人血液,辱罵內地遊客是蝗蟲,無異於侮辱自己的祖先,這不是智者之所為。部分激進人士更以「支那」來稱呼中國,以「支那豬」來稱呼內地居民,須知「支那」是當年日本侵略者對中國的蔑稱,與侵略香港、殘殺港人的日本鬼子同一個腔調,做法實在太過分。

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中國人內鬥內行,外鬥外行,窩裏鬥的民族劣根性至今不改,只會讓外國人看笑話。那些高舉港英旗的人士可能自認是英國人,至少是崇拜英國文明,但街頭辱罵旅客的行為,與「紳士風度」八竿子打不到一處。

記者亞May:

揮舞港英旗幟的一方大罵內地旅客是「蝗蟲」是有點過激行為。我們光批評這些人也欠公允,這是社會矛盾產生出來的現象,
是社會不公的產物,是被動和被現實環境迫出來的。自由行人數過多超出香港承受能力也是事實,如政府管治到位,消弭了這類矛盾又怎會出現此現象? 擲一塊石頭落水面自然會引起水花四濺, 如想水面平靜,那就不要扔石頭。

我們應明白引起社會矛盾的根源,不應繼續再扔石頭才是正道,評論不要倒果為因。
editorial
Posts: 18992
Joined: Fri Jul 20, 2012 2:08 pm

Re: 香港需要為「自由行」付出代價

Post by editorial »

梁金成首次向受影響商戶致歉,承認當日行動「有少少激烈」。
梁金成首次向受影響商戶致歉,承認當日行動「有少少激烈」。
0219-00176-013b1.jpg (91.14 KiB) Viewed 8062 times
梁金成反責擺街站爆罵戰

梁金成昨日出席電台節目再次為「驅蝗行動」解畫,坦言有網民指罵旅客非計劃之內,又估計自己和另一發起人將面臨警方檢控,對日後舉辦遊行集會感到壓力。

對於「驅蝗行動」被批評針對內地旅客而非個人遊政策本身,梁金成死撐目前內地旅客太多,政府卻無正視有關問題,又歸咎示威者與旅客引發罵戰,是由於有市民中途加入,加上有撐政府團體突然在該區擺街站挑起雙方怒火,才出現混亂指罵場面。

當日在尖沙咀擺街站歡迎內地旅客的愛港之聲召集人高達斌指,當年中央開放內地個人遊刺激本地經濟,網民卻針對內地旅客是「打完齋唔要和尚」、「忘恩負義」,反建議網民可到政府總部及立法會表達意見。
editorial
Posts: 18992
Joined: Fri Jul 20, 2012 2:08 pm

Re: 香港需要為「自由行」付出代價

Post by editorial »

騰迅刊文:大陸人對港有恩主心態 (16:30)

針對本港網民發起驅蝗行動,騰迅網刊登一篇長文,指部分大陸人對香港存在恩主心態,認為香港的繁榮是內地恩賜。
這篇文章題為「大陸人的恩主心態從何來」,今日在網上被廣傳,但旋即在騰迅網被撤。

文章指,隨著經濟強勢,部分大陸人對很多國家和地區都有種「恩主心態」,而對港澳台三地尤為顯著。

文章刊載大陸旅客接受香港電視台採訪的截圖,圖中顯示,大陸旅客在接受採訪時稱「如果不是我們來消費,香港人吃什麼呢?」,又引述2008年一位內地旅客滯留香港機場,向記者抱怨工作人員服務態度不好,拋下一句「要不是中央政府照顧你們,香港就完蛋了」,形容此句震驚全港,亦是港人對內地人不滿之始,隨著大陸旅客愈來愈多往澳門和台灣旅行,類似的摩擦也出現在澳門和台灣。

文章指,這種「恩主心態」令港人反感之極,港大民調就顯示港人的中國人身分認同屢創新低。而「恩主心態」更不限於港澳台,內地人連對歐美國家也有這種心態,認為歐洲都是依賴中國擺脫金融危機,連帶中國購買美債,也成為政治恩賜。

文章批評,連大陸不同城市之間,也有類似心態,比如大城市的本地人會認為外地人搶佔自身資源,「賞了他人一口飯吃」

但文章指出,這些「恩賜」其實都是買賣交易:「把自己給賣家的資金和利益當作了『恩賜』。而說到底,這種錯誤的心理就是因為有些人搞不清做生意和恩情的區別,把買賣雙方比較平等的『互惠互利』,變成了由買方『支配』的居高臨下。」

文章分析指,在交易當中,買方較為主動而有心理優勢,是人之常情,但內地雖然為香港提供了不少政策優惠,但更多時「恩賜」都是實在的生意,「一方購置所需,一方賺得盆滿缽滿,以此認為中國大陸對生意伙伴『恩情浩蕩』並不合適。」

文章列出,香港的供水有六至七成取自東江水,上一年度支付近32億元,即使用不完,仍要付款。而且現時香港亦只有一部分用電來自大亞灣核電廠。中國購買美債,也是雙贏生意,而以往內地傳媒把CEPA當作送大禮,也是一種誤解,因為香港跟其他國家、地區早就實現了這種經貿協議,CEPA不過是兩地貿易關系正常化,「如果說這也是送大禮的話,美國、歐洲、日本,幾十年前就送給香港了。」

文章總結指,中國歷史上一向把對外的生意當作恩賜,在中國,生意和人情之間仍有巨大交集,「部分大陸人以己度人,在本比較平等的貿易中摻雜著諸如『恩主心態』這樣的其他因素也不足為奇。」
editorial
Posts: 18992
Joined: Fri Jul 20, 2012 2:08 pm

Re: 香港需要為「自由行」付出代價

Post by editorial »

曾偉雄:不排除拘「驅蝗」遊行者 (16:48)

就早前本地「驅蝗」遊行當街指罵內地客一事,警務處長曾偉雄表明或跟進事件,不排除稍後有拘捕行動。

曾偉雄被問到為何當時不執法,會否怕被人說是秋後算賬,曾偉雄反駁稱「這是一個好危險的說法」,他表示警方須考慮何時執法才是適當時機,有時即時執法,有時則事後執法,他表示今次「驅蝗」遊行人士把部分內地遊客迫到店內,其實已屬破壞社會安寧,因此將依法跟進。

記者亞May :

警方必須依法執法,否則便屬濫權。曾偉雄表示今次「驅蝗」遊行人士把部分內地遊客迫到店內,其實已屬破壞社會安寧,因此將依法跟進。既然稱他們是遊行人士,他們有表達意見及集會自由,又不超越規定人數的話看不出這些遊行人士有違反法例。如果遊行人士把部分內地遊客迫到店內已屬破壞社會安寧,我們常常見到那些爭先恐後購物的遊客或水貨客把行人迫到馬路邊,這些遊客或水貨客是否也屬破壞社會安寧? 警方也應因此將依法跟進。
Post Repl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