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故事、掌故、軼事

歡迎會員在此言論自由論壇發表任何題材評論文章。題材跨越地域界限, 希望全球各地會員就當地發生的事與物, 踴躍發表你的評論。讓全球每個角落會員都能分享你言而有物、高水平的評論。會員發表的評論文章屬個人意見, 不代表本網站立場。
editorial
Posts: 18992
Joined: Fri Jul 20, 2012 2:08 pm

Re: 歷史故事、掌故、軼事

Post by editorial »

揭秘張學良鮮為人知的書法家身份
2014年01月02日 16:30

  在世人眼中,張學良是風流倜儻的民國四公子之一,是指揮千軍萬馬的“少帥”,似乎有點不學無術的公子哥、一介武夫的味道。而實際上,張學良乃一儒將也,他不僅國學功底深厚,精於詩詞,更寫得一手好字,行書、楷書、隸書、篆書皆有不凡功底。可以說,張學良不僅給世人留下了東北易幟、武裝調停中原大戰、西安事變等驚心動魄的故事,還給中華藝術寶庫留下了飄逸精美的書法藝術精品。

  大小由之

  張學良寫得一手好字,龍飛鳳舞的草書、遒勁秀麗的正楷、行雲流水的行書、凝重精美的篆體,張學良樣樣信手拈來。過去有一種毛筆,叫大小由之,以此來形容張學良的書法,倒也不為過。當年,好多人以擁有張學良的墨寶為榮,求字者絡繹不絕,張學良的贈詩、題詞也多見於當時的報刊、雜誌當中。這其中有巴結、討好張學良的意思,但張學良扎實的筆墨功力還是於此可見一斑。

  張學良能書,以篆書最為人稱道。“白珩非寶”這四個字,是張學良1929年為《東北人物志》的題詞。珩是古代佩玉上面的橫玉,屬配件。張學良題寫此字,用意顯然,希望人們不慕虛名,求真求實。張學良這四字篆書,字體圓融、整齊、勻稱、端正,用筆到位,結體工穩,字裡有筋有骨,不張狂,不浮躁,不軟弱,筆墨雅健。時年張學良只有29歲,但所書已見功力。後人將這幅書法收入《書法名家作品鑒賞》中,與秦始皇、曹操、王羲之、宋真宗、清雍正皇帝、李鴻章、康有為、孫中山以及弘一法師、趙朴初等名家作品收錄在一起,被評價為“雅健見襟懷”。

  年輕時的張學良,精力旺盛,喜好頗多。他此時的書體點線流暢,富於變化,活潑靈動,朝氣蓬勃。西安事變後,張學良開始了長達50餘年的幽禁歲月,曾經統率千軍萬馬的少帥遠離戰場,遠離政治,輾轉流遷、孤寂而漫長的山中歲月,讓張學良經常用研究國學打發時間,並以書法自娛。此時,張學良的書法有了明顯的變化,顯得老練沉穩,筆墨厚重,點線凝練,充滿了一股柔中帶剛的整體氣勢。

  師出名門

  張學良天資聰穎,父親張作霖對其寄予厚望。張學良早年沒有進過學校,七八歲時,張作霖任五營統領,駐新民縣,在家中設館,精心選聘了當時八角臺地區的儒學名流崔名耀(又名駿生,台安縣四道河子人)擔任家庭教師,為張學良啟蒙。張學良在崔名耀的教誨下,潛心向學,積極進取。繼崔名耀之後,張作霖還聘請了台安籍的張錫齡(台安縣民集村人)為家庭教師,繼續給張學良施教,張學良自小就接受了古文讀寫的嚴格訓練。

  張學良的書法更是得益于名流宿儒的悉心指教,其中對他幫助最大的是“白金林”。白金林不是一個人,而是三位著名的書法大家——白永貞、金梁、林汝助。

  1915年,張作霖任27師師長,入駐奉天,他聘請遼陽名儒白永貞為張學良的老師。白永貞,字佩珩,遼陽人,曾任奉天海龍府知府,後改任知事、奉天省議會議員、奉天省議會議長、國立瀋陽高等師範國文教授。白永貞學識淵博,精通國學,工書法,善行書,因屬館閣體,清秀遒媚。其文學素養醇厚,字裡行間蘊藏書卷之氣,質度高雅。白永貞為張學良奠定了舊學基礎,多年後,張學良對他的老師白永貞有這樣一番評價:“先生是一位孝廉公,曾任過知府。我雖然曾從他受教只有一年多,可是我得益不少。他對我從未有過怒顏譴責,許我行動自由放任。關於讀書做人他時加勸誘指導。”張學良師從白永貞雖然只有一年多時間,書法卻在此間有了明顯的長進。

  張學良的第二個書法老師叫金梁。金梁,字息侯,進士出身,曾官至太子少保,1930年,金梁任東三省博物館館長兼奉天通志館總纂、四庫全書館坐辦。金梁知識淵博,長於書法,能詩善文,其自謂:詩打油,字畫符。金梁尤其工書法,擅鐘鼎、篆籀,堪稱獨具一格,時為全國著名篆書家,在瀋陽留下篆書墨蹟頗多。1929年1月27日,《新民晚報》刊載金梁贈答張學良的一首詩,其中有這樣兩句:“偃武修文新一統,將軍本色是書生。”可見,金梁對張學良這個弟子的學業還是十分滿意的。

  在張學良研習書法過程中,還有一個人尤為重要,這就是書法家林汝助。林汝助的祖父林鐘潢是清代隸書大家,清代隸書有“南鄭北林”之說,其中南鄭指鄭簠(fu),北林就是林鐘潢。林汝助得自乃祖真傳,書法功底自是不凡。張學良的書風形成,林汝助傾注了大量心血。

  書如其人

  人們常說“詩言志”、“歌抒懷”,又說“書如其人”,張學良的書法,不管是短短幾字還是寥寥數語,都能從文字的背後窺見他的心境和情懷。

  西安事變和平解決後,張學良毅然送蔣介石回南京。12月31日,張學良被軍事委員會特別法庭判有期徒刑10年,剝奪公民權5年。隨後,國民政府發佈特赦令:張學良被處10年有期徒刑,本刑特予赦免,但仍交軍事委員會嚴加管束。從此張學良開始了長達半個世紀的幽禁生活,不甘沉淪的張學良在幽禁中依然想著抗日救國。1937年七七事變爆發,全面抗戰開始。張學良一再請戰,均未得到答覆。1938年武漢失守後,張學良被送到湖南沅陵,住蘇仙嶺。他抱恨長歎,奮筆在高牆上寫下了“恨天低,大鵬有翅愁難展”一行大字。字體豪雄,激憤之情一覽無餘。同年11月,張學良又被遷到湖南沅陵的鳳凰山。幾天以後,張學良的好友、時任湖南省主席的張治中將軍特地去看望他。故友相見,感慨萬分。張學良表示只要能出去,做什麼都行,並托張治中向蔣介石送去要求抗戰的信。結果杳無音信。張學良想到外面抗日烽火已燃遍大江南北,而自己卻被禁錮,身不由己,不能在沙場抗日,壯志難酬,悲憤之極,揮筆寫下一詩:“萬里碧空孤影遠,故人行程路漫漫。少年漸漸鬢髮老,惟有春風今又還。”筆力凝滯,淚跡如見。

  張學良晚年淡泊名利,不作他想,他的字已沒有年輕時的狂放,多見一種淡然與平和。張學良有一首廣為傳誦的詩:“不怕死,不愛錢,丈夫決不受人憐,頂天立地男兒漢,磊落光明度餘年。”民族英雄岳飛生前曾有“文臣不愛錢,武臣不惜死,天下太平矣”的名言。張學良借用來表明自己的情志,擲地有聲,讀了令人感發興起。張學良為人坦蕩直爽,光明磊落,無所畏懼,講感情,重義氣,一諾千金的形象更加清晰起來。

  千金求一字

  張學良不僅自己作詩寫字,還善品鑒,喜收藏,廣交文人雅士,是民國時期收藏界最負盛名的“四公子”之一。按照張學良自己的說法,“我當年在北方,我算是差不多第二,就不能說第一。我在要是第二個,就不算頭一個,就這麼講。我從前沒有旁的嗜好,就是收藏字畫,個人管道也有,拍賣的也有,一種嗜好。”

  張學良曾收藏古代書畫600餘件,其中有王獻之的《丙舍貼》、小李將軍的《海市圖》、董源的《山水卷》、郭熙的《寒林圖》、宋徽宗的《赦書》、米友仁的《雲山圖》等,均為珍品。九一八事變後,這批藏品落入日本人手中。

  張學良收藏了好多明朝的古董、畫,後來被賣掉了。唯獨明朝的書法,張學良一直珍藏著。張學良晚年曾說:“那個(明朝)的書法啊我都留著,我很喜歡書法,我留著,現在恐怕在臺灣呢要拿出明代的書法也是不容易的,我專門留有明代的。清代的當然我也有,(但)現在差不多都沒有了。我原來留書法留很多很多,明代的書法恐怕是我收得最多的,還有扇面,大的收不起了,明代的書法、扇面,明朝有名的這些人,我差不多幾乎沒有沒收到的。明四大家,明朝這個所謂畫工精美的,我就成套的,有的沒收到,收不到。在大陸還可以,在臺灣很難收到。”

  為了得到“書聖”王羲之之子王獻之的一幅字,張學良不惜千金求一字。他曾回憶說:“我有一幅字,我當年是花三萬塊錢的,二十九個字,就二十九個字,我花三萬塊,一字千金呐。”據說現在這幅字被日本橫濱博物館所收藏。
editorial
Posts: 18992
Joined: Fri Jul 20, 2012 2:08 pm

Re: 歷史故事、掌故、軼事

Post by editorial »

越王勾踐劍為何千年不朽
2014年01月03日 08:28

作者:康思弈

  身穿一襲白衣,不染絲塵,手持一把名劍,削鐵如泥,此般俠義之風不知何時已深深定格在了人們的腦海。而伴隨著越王勾踐劍的出土,這種似乎只存在於武俠小說中的虛幻情景也漸漸走向了現實。

  1965年冬,在湖北省荊州市修二幹渠時發現了一座楚國貴族墓,後命名為“望山一號墓”,與此同時還發現帶封土堆的大中型墓葬25座,無封土堆的小型墓葬30多座。“望山一號墓”是一座中型、有封土堆、帶墓道的豎穴坑木槨墓,墓坑東西長16.1米、南北寬13.5米。該墓因未被盜掘,隨葬器物保存較好,發現有包括劍、戈、矛、殳和鏃5種共66件兵器,而著名的越王勾踐劍就是其中的一件。

  發現時這柄劍位於棺內人骨架的左側,外套有漆木鞘。劍通高55.7釐米,寬4.6釐米,柄長8.4釐米,重875克。劍首向外翻卷成圓盤型,內鑄有間隔只有0.2毫米的11圈同心圓,圓莖空心,近首處略粗大,近格處較細小。格的正面用藍色琉璃、背面用綠松石鑲嵌成美麗的幾何花紋。劍身較寬,中脊起棱,兩鍔垂末微弧,兩面滿飾黑色菱形花紋。在靠近劍格(即劍身和劍柄之間的橢圓部分)的地方,有兩行鳥篆銘文,也稱“鳥蟲書”,共8個字。在發掘現場考古人員初步解讀出銘文中的6個字,分別為“越王”“自作(乍)用劍”,由此可知這是一把越王的佩劍。但是春秋時越國自允常於西元前510年稱王起,經勾踐、鹿郢、不壽、朱勾……至無疆於西元前334年被楚所滅止,先後有9位越王,該劍又屬於哪位越王的呢?唯有弄清劍銘中至關重要的兩字王名,才能做出定論,於是在考古學家、古文字學家之間展開了一場以書信往來為主要方式的學術大討論。經過兩個多月的交流與研討,終於確定這兩個字為“鳩淺”(也有說是“鳩潛”),也就是大名鼎鼎臥薪嚐膽的勾踐的名字。

  青銅劍主要出現于商周時期,既可用於防身,同時也是佩戴者身份等級和地位的象徵。青銅劍主要由劍身與劍莖兩部分組成,每一部位都各有名稱。

  劍身前端稱“鋒”,劍體中線凸起稱“脊”,脊兩側成坡狀稱“從”,從外的刃稱“鍔”,合脊與兩從為“臘”。

  劍把稱“莖”,主要有扁形與圓形的兩種。莖和身之間有的有護手稱為“格”,格又稱“衛”(璴)。在莖的末端常有圓形的“首”,又稱“鐔”。莖上常以繩纏繞,繩被稱為“緱”。考究的青銅劍的首與格等常以玉質作成,這種劍,一般稱為“玉具劍”。

  除劍自身外,外面通常還套有劍鞘,材質通常有黑檀木、柚木、花梨木、木質加漆、包裹馬皮、蟒皮、鮫於皮、綢緞等,或以金屬製作,被稱之為“室”。

  儘管兩漢時期銅劍逐漸被鐵劍所代替,但商周青銅劍在古代兵器史、戰爭史和青銅冶鑄史上無疑都具有舉足輕重的意義。

  儘管堪稱四大美女之首的西施還存在著諸多的爭議,但是對於勾踐其人在正史中卻有明確而詳細的記載。勾踐姓姒,其祖上是夏少康之庶子無餘,周王朝建立後被封於會稽奉守禹之祀,故建立了越國。吳越為宿敵,西元前496年,越王允常去世,吳王闔閭乘越國喪亂之際發兵。越國軍民痛恨吳國乘人之危的行徑,在勾踐的領導下同仇敵愾,奮力抵抗,大敗吳軍,吳王闔閭負傷死在歸途中。兩年後,吳王夫差反攻越都,勾踐被迫屈膝投降,並隨夫差至吳國臣事吳王,後被赦歸返國。歸國後,勾踐時刻不忘會稽之恥,日日忍辱負重,等待時機,重用范蠡、文種等賢人,歷經“十年生聚又十年教訓”,越之國力日漸恢復。吳對此卻未加以警惕,西元前482年,夫差參加黃池之會精銳盡出,僅留太子和老弱守國。越王勾踐乘虛而入,大敗吳師,殺吳太子,夫差不得已與越議和。西元前473年,越軍再次大破吳國,夫差被圍困在吳都西面的姑蘇山上,求降不得而自殺,吳亡。越王勾踐平吳後聲威大震,時“越兵橫行于江、淮東,諸侯畢賀,諸稱霸王”,此時春秋已行將結束,霸政也趨於尾聲。如今世人皆知勾踐的原因並非是這春秋最後一個霸主的名號,而是他“臥薪嚐膽”,勵精圖治,最終雪恥滅吳的作為。

  可事實上,這已經催人奮進了千百年的“臥薪嚐膽”的故事,也只是後世的一種誤傳而已。在《左傳》的“定公”和“哀公”兩代君王歷史部分,大量記述了越王勾踐當政國事,但均沒有提過“臥薪嚐膽”。同樣在《國話》中記載吳越爭鬥經過的《吳語》和《越語》兩篇,也沒有勾踐臥薪嚐膽的敘述。在《史記•越王勾踐世家》中也僅記載勾踐:床前懸掛苦膽,坐臥都看得到,吃飯時嘗嘗苦膽的滋味,絲毫沒提臥薪之事。“臥薪嚐膽”的成語最早出現在北宋文學家蘇軾寫的一篇《擬孫權答曹操書》中,蘇軾發揮想像,戲說孫權“臥薪嚐膽”。到南宋時期,呂祖謙在《左氏傳說》中,甚至談到吳王夫差“坐薪嘗膽”。明朝張溥在《春秋列國論》中又說:“夫差即位,臥薪嚐膽。”

  當然究竟是誰“臥薪嚐膽”並非本文論述的重點,如今我們已知的是這把出土的寶劍就是赫赫有名的霸主勾踐的佩劍,可有一點讓人感到疑惑:這柄越王劍怎麼會在遠隔千里之外的江陵楚墓中呢?

  考古學家呂榮芳先生根據該楚墓中出土的竹簡研究,認為墓主人是邵滑(即淖滑),是楚懷王時的大貴族。結合《史記•甘茂列傳》和《韓非子•內儲說下》所載史料剖析,認為楚懷王曾派邵滑到越,離間越國內部矛盾,誘使越國內亂,楚懷王乘亂亡越。事後便將掠奪回來的越王勾踐劍作為戰利品賞賜給了滅越的大功臣邵滑。邵滑死後,便將這把弛名天下的寶劍殉葬。

  陳振裕先生通過墓中出土的竹簡,墓葬形制,隨葬器物與其他墓葬的同類器物分析比較,提出了不同的觀點。他認為墓主為邵固並非邵滑,他生活在楚威王或早些時候,史書記載邵滑的主要政治與外交活動都在楚懷王後期,所以說邵固與邵滑應該是生活於不同時期的兩個人。此外根據史書和竹簡所記,楚越之間的關係在楚威王之前是很密切的,楚昭王曾娶越王勾踐之女為妃,於是勾踐就將他珍貴的青銅寶劍作為嫁女之器,越王勾踐劍因此流入楚國也並不是沒有可能的。而墓主邵固是以悼為氏的楚國王族,從他祭拜先王、先君推測,他是楚悼王之曾孫,竹簡中還記他常“出入侍王”,說明他與楚王的關係非常密切。邵固死時很年輕,楚王也可能為了表彰他的忠心侍候,最終把名貴的越王勾踐劍賜葬邵固墓中。

  方壯酞先生則認為勾踐劍“可能是越國王子奔楚國,客死郢都的隨葬品”,因為楚國滅越以前,越國正在強盛時期,勾踐寶劍不可能流落在國外的。
  考古學家夏鼎先生則認為,春秋末年晉聯吳以抗楚,楚聯圖吳,互相報聘,故吳物人晉,而越器亦出土于楚都,勾踐滅吳以後,越楚接壤,更有交流互贈之可能。

  目前學術界對此問題還沒有一個準確的論斷,越王勾踐這把隨身佩帶的青銅寶劍究竟是如何進入到楚地的還需人們進行更深入的探討。而除去不知如何入楚外,越王勾踐劍還給後世帶來了諸多的謎題,其中最引人注目的就是寶劍“千古不朽”依舊鋒利無比的謎題。

  這柄寶劍在地下埋藏了2000多年,出土時毫無銹蝕,並閃爍著炫目的青光,寒氣逼人。據稱,在發掘現場有人伸手去拿劍,手指剛一碰到劍刃,殷紅的鮮血頓時就流了出來。有人試之以紙,20餘層,劍從中間“唰”得一聲便全部劃破。足以見得寶劍的鋒利程度,怪不得這把越王勾踐劍被譽為是“天下第一劍”。

  那麼又是什麼原因造成寶劍鋒利無比且歷經千年而不朽的呢?早在1977年12月,上海復旦大學靜電加速器實驗室的專家、中國科學院上海原子核研究所活化分析組以及北京鋼鐵學院《中國冶金史》編寫組的學者們一道,採用了質子X螢光非真空分析法對越王勾踐劍進行了無損的科學檢測。經檢測發現,劍的主要成分是銅、錫及少量的鋁、鐵、鎳、硫組成的青銅合金,依據劍各部位的不同,銅和錫的比例也有所不同。劍脊含銅較多,使劍韌性好不易折斷;劍刃部含錫較高,使劍硬度大鋒利無比。而且從劍身上的菱形紋飾中發現,除青銅成分之外,還含5%左右的硫。

  銅是一種比較穩定的金屬,日常情況下一般不容易發生銹蝕,這可以理解。但金屬的表面硫化技術是19世紀末20世紀初才發明的,是現在仍在廣泛使用的使鋼鐵表面光滑的技術。如果說勾踐劍也使用了這樣的技術以防銹,那將是個了不起的成就。當時研究人員對這個結論很慎重,他們稱也可能是表面氧化層受到硫化物污染所致,尚無足夠資料確定鑄劍是使用了硫化方法。可在此後的新聞報導中,中國早在2000多年前就掌握了金屬表面的硫化處理技術的神話被不斷傳炒。

  到底古人是否採用了硫化技術對劍身表面做了人工處理?上世紀90年代,譚德睿主持上海博物館工作,在上海科委的資助下開始對勾踐劍做了專項的研究。在實驗中,課題組沒有發現鑄劍使用硫化方法的跡象。

  既然不朽的根本原因不是劍身的硫化處理,那麼又是因為什麼呢?湖北省博物館、省考古所研究員後德俊曾撰文說勾踐劍出土時並不是絕對沒有生銹,只是其銹蝕的程度十分輕微,人們難以看出。而且出土幾十年後,劍的表面已不如出土時明亮,說明在目前這樣好的保管條件下,銹蝕的進程是難以絕對阻止的。因此劍不朽的原因,更大程度上不是由於劍本身,而在於當時特殊的環境。

  根據基本的化學常識,古墓中銅器可發生銹蝕的情況主要有以下三種:第一,銅在潮濕的條件,有空氣或氧氣存在,可發生銹蝕,生成銅鹽;第二,銅在潮濕的條件,與貴重金屬(如金、銀等)接觸,可產生電化學腐蝕;第三,銅與硫或含有硫的物質接觸,可生成銅的硫化物,發生銹蝕。
  勾踐劍在出土時插在髹漆的木質劍鞘內,位於墓主人的左側。外面層層相套有一槨兩棺,並且槨室四周用質地細密的白膏泥填塞,其下部採用的還是經過人工淘洗過的白膏泥,緻密性非常好。墓室深埋在數米深的地下,墓坑上部是夯實的填土,這樣的環境就使得棺槨內部幾乎形成了一個密閉的空間,斷絕了與外界的空氣交換。而“望山一號墓”又位於今天荊州附近的漳河二幹渠上,地下水位較高,該墓室曾經長期被地下水浸泡,地下水酸鹼性不大,基本上為中性。經地下水浸泡後,墓室內空氣的含量更為稀少。正是這種完全隔絕氧氣的穩定條件,最終使得勾踐劍沒有生銹。

  與越王勾踐劍同時出土的還有三柄青銅劍,這三柄青銅劍都放在該墓棺外的槨室內,銹蝕程度也較輕微,甚至與越王勾踐劍完全相同。而1983年出土于江陵馬山楚墓的吳王夫差矛,不管是從時代還是製造工藝上都很接近越王勾踐劍,但是因為該墓保存狀況不好,出土時不僅矛柄幾乎全部腐爛,矛的表面也都佈滿了綠色的鏽層。

  據質子X螢光非真空分析的具體資料來看,劍格表面的含硫量高達0.9~,而表面黑色花紋處的含硫量只有,在劍身的其他部位甚至未檢測出有硫存在,那麼在根本上就可說明該劍銹蝕程度的輕重與硫的存在沒有關係。而且硫化銅是一種結構並不緻密的物質,無法在青銅器的表面形成一層保護膜,在用劍時手又經常會摸到劍格,從而很快就將該處的硫化銅抹去。所以可以肯定,越王勾踐劍的不鏽之謎完全是由於所處的環境條件所致,而不是其他的原因。
  但這樣說劍身上的硫化物又怎麼解釋呢?其實在春秋戰國時期貴族的墓葬中都會有大量的陪葬品,而其中不管是屍體、衣物還是食物腐爛後都會產生相當多的硫化物,簡單說這些物質便是越王勾踐劍表面硫化物的來源。

  劍的不朽之謎到此已經解釋清楚,但劍身上的暗格紋飾又是怎樣形成的呢?90年代在對勾踐劍的專項研究中經掃描電鏡發現劍內部有一層厚約70微米的緻密細晶表面層,其緻密程度比劍體高上百倍,錫的含量也要高達35%,而劍體的錫含量一般為19%左右。譚德睿認為細晶區是由含錫量較高的組分熔化並與基體擴散而成,當時的鑄劍師可能是應用了一種特殊的工藝對銅劍表面進行了富錫處理,使被處理的表面形成細晶,含錫量高,呈白色,耐腐蝕;而未經處理的部分,含錫量相對少,銅的比例高,所以呈黃色,易腐蝕。 因此,在劍鑄出時表面其實是黃白相間的圖案,並非目前所見到的黑灰相間。

  青銅器的表面裝飾在春秋戰國時期有很多種,採用錫便是其中之一。銅的亮黃色與錫的亮白色相互襯托,耀眼美觀。但不可忽視的是,錫有兩點不足:一是硬度低,容易出現劃痕,所以只能填在劍身的花紋內;二是在空氣中容易被氧化,而使光澤暗淡,最終失去裝飾的意義。因此以錫裝飾的方法並沒有得到廣泛的使用,而這類文物比較少被發現的原因也正在於此。

  1997年,上海博物館啟動了“越王勾踐劍暗格紋飾鑒定分析”課題研究。寶鋼研究院採用“電子探針”技術,最終揭秘了這種紋飾的製作方法。它並非是以前盛傳的“塗鍍說”,而是採用了一種名為“固體滲透”的工藝。方法是將固態的錫粉覆蓋劍體,在暗格紋飾處以某種物質遮擋,使滲鍍時該區域錫層鍍不上。由於沒有非常緻密的細晶的錫層保護,長時間腐蝕在劍體上便形成了暗格紋飾。

  儘管寶劍不朽從很大程度上是取決於所處的密封環境,但不可否認當時的青銅鑄劍技藝已經達到了爐火純青的水準。那麼自然在人們心中不禁會產生這樣一個疑惑,這柄曠世名劍的鑄造師又會是誰呢?

  據《拾遺記》等古書記載,越王勾踐有一個嗜好就是鑄制名劍。在《吳越春秋》和《越絕書》中記載,越王勾踐持有鑄劍師歐冶子鑄造的五把名貴的寶劍,劍名分別為湛廬、純鈞、勝邪、魚腸、巨闕,都是削鐵如泥的稀世寶劍。後來越被吳打敗,勾踐把湛廬、勝邪、魚腸三劍獻給吳王闔閭求和,但因吳王無道,其中湛廬寶劍“自行而去”,到了楚國。正所謂是“君有道,劍在側,國興旺。君無道,劍飛棄,國破敗。”為了此事,吳楚之間大動干戈,爆發了一場戰爭。
editorial
Posts: 18992
Joined: Fri Jul 20, 2012 2:08 pm

Re: 歷史故事、掌故、軼事

Post by editorial »

6555-1231174133.jpg
6555-1231174133.jpg (28.04 KiB) Viewed 7976 times
u=82129022,4124442227&fm=23&gp=0.jpg
u=82129022,4124442227&fm=23&gp=0.jpg (22.82 KiB) Viewed 7976 times
u=993224786,1365789071&fm=23&gp=0.jpg
u=993224786,1365789071&fm=23&gp=0.jpg (52.84 KiB) Viewed 7976 times
x25.jpg
x25.jpg (95.49 KiB) Viewed 7976 times
res05_attpic_brief.jpg
res05_attpic_brief.jpg (286.29 KiB) Viewed 7976 times
60531275469344221.jpg
60531275469344221.jpg (134.05 KiB) Viewed 7976 times
20111017162211941.jpg
20111017162211941.jpg (434.24 KiB) Viewed 7976 times
1368862221723.jpg
1368862221723.jpg (24.23 KiB) Viewed 7977 times
愛之深,恨之切:蔣碧薇與徐悲鴻


我不是你的路人甲

  大家都知道,我國著名畫家徐悲鴻的愛人是廖靜文,鮮少有人知道,他還有一個臺灣的妻子,叫蔣碧薇。

  蔣碧薇原名是蔣棠珍,碧薇是徐悲鴻給她起的名字。她於1898年4月9日出生於江蘇宜興,父親蔣梅笙是一位飽讀詩書的學士,在當地辦了一所小學,蔣碧薇自小跟著父親讀書,十三歲的時候,父母做主,將蔣碧薇許配給了蘇州望族查家的二公子查紫含。

  蔣家和查家的連親,可以說是門當戶對。蔣家在宜興也屬於名門大戶,小時候的蔣碧薇,就有一種大家閨秀的風範,少言納語,可是卻又心思敏銳,她的眼睛稍微有點腫眼泡,可是,誰看到她,誰都會說她很漂亮。

  蔣碧薇的漂亮,是一種藏絀的美。她美得不招搖,不誇張,安安靜靜,亭亭玉立,一舉一動間,都透著大家閨秀的雋秀。在知書達理的父親和母親的培養下,她就好像一株鬱鬱蔥蔥的玉蘭,散放著動人的魅力。

  可是,誰也沒有料到,這個安靜的女孩子,竟然會做出私奔這麼一件驚世駭俗的事情。

  蔣碧薇私奔的物件,就是徐悲鴻。多年以後,不知道蔣碧薇小姐會不會後悔十八歲的一時衝動。假如,她按照當時的禮儀,嫁入了查家的豪門,那麼以後她的命運,將會改寫。她也許會做一個標準的賢妻良母,平平安安地度過自己的一生。

  人生的十字路口,總會有一個重要的人,影響著你的一生。這個人,或許是你的初戀,或許是你的朋友,也或許就是一個路人甲。這個人,是我們道路上的杠杆,他或許只是無意做過,卻扭轉了我們人生的軌跡。

  這條路,或許是充滿泥濘的,也或許是鋪滿鮮花的。這就是命運。
  蔣碧薇自從遇到了徐悲鴻,她的人生,就發生了徹天換地的變化,當年文靜嫻淑的一個女子,竟然做出了破天荒的事情,這與她的氣質和從小的教養很不符,但是她做了。

  還在宜興時,徐悲鴻在初級師範教授圖畫,和蔣碧薇的姐夫和伯父是同事關係,他經常拜訪蔣碧薇的父親,當蔣碧薇十八歲的時候,蔣碧薇的父親蔣梅笙被上海復旦大學招聘,成為該學校的一名教授,一家人來到了上海。

  可能是緣分吧,徐悲鴻當時在宜興到了窮途末路的地步,家裡給他包辦了一場婚姻,有了一個兒子,家庭負擔加重,徐悲鴻的父親又患了重病,為了養家,徐悲鴻一口氣接了三家學校的應聘,每天三十裡路,為了節省路費,都是步行去上課。後來,徐悲鴻為了深造美術專業,就來到了上海學習,進行半工半讀。

  蔣梅笙對徐悲鴻的才學很是賞識,徐悲鴻處於失意之際,能得到復旦教授的肯定,也是一件興奮的事,從此後,他經常去蔣家串門,在長久相處中,徐悲鴻和蔣碧薇就這樣認識了。

  其實,這件事發展到這裡,也不過是一件發生在舊式家庭裡崔鶯鶯和張生私定終身的情事。事實上,蔣碧薇當時除了對徐悲鴻的好感,另一原因是出於對包辦婚姻的不滿。當時,未婚夫查紫含就在蔣碧薇父親的大學裡上學,有一次為了考試,查紫含請求未來的岳丈蔣梅笙提前給自己一張考試卷子,蔣碧薇由此對查紫含的人品產生了懷疑,並且對查紫含有了一層藐視。

  十八歲的女孩子心思,正是需要崇拜、愛慕某個人的時候,蔣碧薇也不例外,查紫含沒有在蔣碧薇面前樹立起偉岸和努力上進的豐碑,而另一個男子,卻具備了這種風範,這就是勤奮好學的徐悲鴻。兩個男人一進行對比,蔣碧薇對徐悲鴻開始崇拜起來,並且在父母對徐悲鴻的讚揚聲裡,對徐悲鴻有了朦朧的好感。

  當初的蔣梅笙的確對學生徐悲鴻抱著很大的好感,他們還在女兒面前說過一句:“我們要是再有一個女兒就好了” ,意思是再有一個女兒的話,就把她許配給徐悲鴻。

  說者無心,聽者有意,蔣碧薇已經定親,蔣梅笙夫妻對徐悲鴻抱著一種高瞻遠矚的眼光,認為此子以後肯定會成就一番事業。
  不得不說,蔣碧薇是受了父母暗示影響的。她整天聽到父母誇耀這個貧苦的青年,潛移默化下,對徐悲鴻也就有了欣賞,於是,當他們的“紅娘”朱了洲來慫恿蔣碧薇和徐悲鴻私奔時,蔣碧薇竟然毫不猶豫地答應了。

  朱了洲是一個名不見經傳的小人物,在這件私奔事件裡,他起了最為關鍵的作用。以後這個人物,再也沒有在蔣碧薇和徐悲鴻的生命裡出現過,但是,這個人物的出現,扭轉了蔣碧薇的一生。

  按說,朱了洲還和蔣家有一層遠親的關係,他在徐悲鴻的授意下,慫恿蔣碧薇在一個深夜,和徐悲鴻逃跑到日本。由於蔣家不論在上海,還是在宜興,都是很有身份的人物,而且查家在蘇州,也屬於名門望族,所以,當蔣梅笙夫婦有一天早晨,忽然發現女兒除了留下張便條,就不見了蹤影,心裡暗地裡叫苦。

  關於私奔這件事,還有另一版本,說的是蔣梅笙也同意了女兒和徐悲鴻結婚,為了給查家一個交代,便暗地裡允許了蔣碧薇的出逃,並且在女兒逃跑後,辦了一口棺材,就說這個女兒得了急病死了,還擺了三天靈。據說當時為了棺材裡像回事,還特意在棺材裡放了一塊石頭。

  不管哪個版本,蔣碧薇是出逃了,蔣梅笙一家貌似也不是很反對,在這樣的情況下,為了讓女兒走得更利索些,蔣家假扮了一場“哭喪家”的戲。和查家的婚事,也就這樣退了。

  要求女人臥薪嚐膽的男人,不可靠

  蔣碧薇和徐悲鴻來到了日本,開始了正式的同居生活。

  當時的徐悲鴻,只是一介書生,他雖有幾分才氣,可是美術造詣和名氣都還遠遠不夠,至今他的一幅油畫《放下你的鞭子》,拍賣出了三千萬港元的價錢,可是當時的徐悲鴻,一幅畫,連出手都很難。

  兩個年輕人蝸居在日本的一家叫“下宿”的旅館裡,日子過得非常的清貧,好在愛情滋潤著他們。徐悲鴻一到了日本,便如醉如癡地喜歡上了日本的仿製原畫,見到喜歡的,就毫不猶豫地買了下來。而他們身上,僅僅帶著兩千元,儘管蔣碧薇不買衣服,不買鞋子,心甘情願和丈夫受苦,可還是不到半年,錢都花光了。

  此時,只有回老家,籌備款項。當初出來的時候,蔣碧薇就沒有想到還能回去,現在丈夫窮困潦倒,不回去,就沒有了活路。蔣碧薇畢竟是大家族的女兒,此時回去,她知道意味著什麼。
  果然,回到了娘家,一些對父母不好的議論就傳了出來。本來,當年蔣梅笙是給她大張旗鼓辦了喪事的,此時一個大活人,活蹦亂跳地回來了,一切謊言不攻自破。好在蔣梅笙並不是一個頑固不化的老人,他們愛女心切,重新接納了女兒蔣碧薇,也接納了徐悲鴻。

徐悲鴻在康有為的幫助下,弄到了一個官費的名額,於是,當他們重新遠航,選擇了法國繼續深造的時候,蔣碧薇的心裡,寬裕了許多,畢竟,學費有了保障,吃飯的錢,可以節省。

  這就是蔣碧薇和徐悲鴻遠赴巴黎時的生活,只要有了學費,她的心裡,一塊石頭就落了地,當時畢竟還年輕,蔣碧薇認為自己可以做女工補貼家用。一個大戶小姐,淪落到做女工的地步,也是難為了她。

  1919年3月20日,徐悲鴻和蔣碧薇順利達到了巴黎,徐悲鴻進了法國的最高國立藝術學校,蔣碧薇進了一家學習法語的學校,先練習法語。畢竟人生地不熟,語言再不能溝通,就很難融入當地的生活。那段時間,是蔣碧薇和徐悲鴻生活最為清苦,但是兩人的感情也最為融洽的一段時間。蔣碧薇出身於大家望族,氣質和談吐都有著高人一籌的魅力,而且正處於年華二十一歲,是女人愛打扮的年齡,可是,蔣碧薇卻沒有條件打扮自己。

  她身材窈窕,氣質修養俱佳,有一次,她走到了一家商場,一件漂亮的風衣,留住了她的腳步,老闆一個勁地慫恿她買下,服務小姐也說她穿出來一定端莊大方,蔣碧薇不好意思地脫下衣服,抱歉地離開了。

  以後,她又數次光顧那家商場,她非常喜歡那件風衣,誰都知道,巴黎是時尚之都,是很多闊小姐闊太太展示自己魅力的舞臺,只要稍有姿色的女人,在巴黎時尚的薰陶下,也會成為一個很時髦很炫的女人。蔣碧薇有著一米七的身材,輪廓鮮明,凹凸有致,她也是個愛美的女人,可是,囊中羞澀的她,沒有錢買那件風衣。

  徐悲鴻知道後,覺得很內疚,他辛苦地繪畫,覺得只有刻苦用功,才能讓妻子過上好日子。當他的一幅畫賣了一千元後,他連夜趕去了商場,給蔣碧薇買了那件風衣,蔣碧薇穿上那件風衣後,激動地哭了。

  那時候,男人們實行戴懷錶,徐悲鴻卻捨不得買,蔣碧薇積攢下吃飯的錢,給丈夫買了一塊懷錶。多少年後,兩人已成陌路,當蔣碧薇得知,徐悲鴻臨死前,兜裡還揣著那塊懷錶時,禁不住愴然淚下。也許,她想到了兩個人相濡以沫的日子,也許,那份最真摯的愛情,還埋藏在她的心裡,一旦塵封的歲月被揭起,她仍是情非得已。

  她後悔了嗎?我想,她是不後悔的。

  或許,年輕就是一筆財富,這個時候,面臨的一切,在蔣碧偉微眼裡,都是可以克服的。

  有一次,兩個人幾乎到了斷糧的地步了,由於國內時局戰亂,徐悲鴻的官費經常供應不上,兩個人數次餓著肚子過日子,有一次,蔣碧薇硬著頭皮到中國駐巴黎的領事家借錢,到了領事家,領事夫人很熱情地和她聊天。

  蔣碧薇幾次想把借錢的事情說出來,但是話到嘴邊,很難出口,她其實是個很內向很靦腆的女人,她第一次求人,生怕下不來台,最後,當她走出領事家門,她也沒有說出借錢的事,到了家裡,她就撲在徐悲鴻懷裡,哽咽著說:“對不起,悲鴻,我沒有借到錢。”

  徐悲鴻抱著蔣碧薇,苦澀的滋味,在心頭蔓延著,那一夜,他們沒有吃飯,互相用體溫為對方取暖,可是,他們是幸福的,蔣碧薇在最困苦的時候,沒有拋棄丈夫,她艱難地和徐悲鴻挺過了生命裡的嚴冬。

  在巴黎最困苦的日子裡,徐悲鴻和蔣碧薇恩恩愛愛,從沒有鬧過什麼矛盾,生活不給他出軌的機會,因為那個時候,他是個沒有經濟實力的窮學生,他一門心思研究在繪畫上,希望繪畫能夠改善自己的經濟條件。

  可是,年輕貌美的蔣碧薇,卻有了意外的奇遇,一個叫張道藩的男人,企圖敲開她的心門。

  1924年的張道藩,和徐悲鴻一樣,也是一位學習繪畫的窮學生。徐悲鴻當時在畫界已經小有名氣,張道藩慕名而來,前來拜訪。
  關於張道藩這個人,也是一個很有意思的人物。他在臺灣期間,歷任立法院院長,臺灣中國廣播公司董事長、《中華日報》董事長、中山學術文化基金會副董事長。可謂是官銜不小。那麼,他是如何從一介窮酸學生,上升得這麼快呢?

  這裡還有個故事。是說,張道藩在德國留學期間,不僅僅認識了命中的紅顏知己蔣碧薇,還認識了另一改變他命運的重要人物陳立夫,陳立夫當時很欣賞他,在張道藩回國後,就勸他加入了國民黨CC系。可以說,張道藩在德國的奇遇,是他一生的轉捩點。

  張道藩加入國民黨後,有一次跟著蔣介石去印度訪問。印度國大党領袖尼赫魯第一次和蔣介石見面,行的是印度教大禮,只見他走三步路,全身拜倒,匍匐在地上。

  關於這種參拜儀式,還有一個別稱是叫“五體投地”,這種參拜儀式,在《西遊記》裡也有記載。唐僧出使西域,就是去的印度諸國,在佛經裡,五體又稱作“五輪”,指的是雙肘、雙膝和額頂五個部位,五體投地,就是身體的這五個部位著地。一般在很隆重的場合,印度人才會給人行這種大禮。蔣介石很幸運地接受了對方的五體投地,可是,他不知道是不是要回報以“五體投地”。

  這個時候,張道藩眼疾手快,他疾步上前,迎著印度人來了一個就地打滾,接著就是拜倒。可以說,張道藩這回是做對了,回國之後,他得到了蔣介石和宋美齡的高度稱讚,以後連升三級,成為國民黨的宣傳部部長。

  從此後,打滾外交,成了張道藩連升三級的一個楔口。

  就是這個張道藩,愛上了蔣碧薇。

  當時的張道藩,也算是一位風流倜儻、相貌英俊的男人,第一次拜訪徐悲鴻的經歷,他和徐悲鴻關係沒有得到進展,可是,卻對蔣碧薇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就從那一天起,丘比特之箭就射中了張道藩的心臟,從此,這個感情細膩的男人,對蔣碧薇一見鍾情。

  多年之後,張道藩在給蔣碧薇的信裡回憶說:“那一天你曾給我留下極深刻的印象。你穿的是一件鮮豔而別致的洋裝。上衣是大紅色底,灰黃的花,長裙是灰黃色底,大紅色花。你站在那張紅地毯上,亭亭玉立,風姿綽約,顯得那麼雍容華貴。”

  從張道藩的描述裡,我們看見了一位神話中的仙女,事實上,蔣碧薇並不是一位傾國傾城貌的美人兒,這可以從徐悲鴻給蔣碧薇的畫像中看到,蔣碧薇擁有一種很雍容華貴的氣質,這倒是千真萬確的。

  其實,蔣碧薇跟著徐悲鴻一直過的是一種“顛沛流離”的生活,蔣碧薇的衣服,大部分都是很廉價的。不過蔣碧薇的氣質好,再加上皮膚白皙,身材豐滿而窈窕,即使蔣碧薇穿普通的衣裙,在張道藩眼裡,也有一種不一樣的風韻。張道藩從第一次見到蔣碧薇起,就開始對蔣碧薇魂牽夢繞。
  也許,這就是所謂的一見鍾情。

  不過,張道藩當時礙於徐悲鴻,沒有對蔣碧薇表白。

1925年,清政府停發了給徐悲鴻的官費,為了籌款,徐悲鴻獨自回了國。等徐悲鴻再回來的時候,手裡已經有了七萬大洋,那是他給幾個南洋富翁畫了幾張肖像得到的酬金。

  本以為有了這七萬元,可以改善一下生活,可是徐悲鴻對藝術有著偏執的喜愛,竟然用這七萬元,都買了一些繪畫作品,蔣碧薇又一次面臨饑餒的狀況。蔣碧薇為此和徐悲鴻吵了一架,她是一個女人,需要吃飯,需要穿衣,需要一份安全感,可是,沒有官費的徐悲鴻,手無分文的徐悲鴻,用什麼養家庭呢?

  多年之後,蔣碧薇還在回憶錄裡說:“我從十八歲跟他浪跡天涯海角,二十多年的時間裡,不但不曾得到他一點照顧,反而受到無窮的痛苦和厄難……”

  也許,她說的是真的,十八歲的私奔,到如今已經春秋十載。作為一位錦衣玉食出身的大小姐,她失去的太多了,但是,她還是盼望著,和丈夫過上好日子。

  1926年2月,張道藩按捺不住相思,給蔣碧薇寫了一封情意綿綿的長信,蔣碧薇面對張道藩的熱切表白,採用了“冷處理”的方式。從蔣碧薇的角度來說,是想做一位善始善終的女人,她對徐悲鴻的感情,已經成了慣性,她忍受著貧苦的日子,並沒有其他的念頭。

  於是她給張道藩作了回復,希望他重新選擇一位女子為伴。張道藩此時也已經來到了巴黎,並且在徐悲鴻曾經就讀的國立學校學習繪畫。可以說,張道藩也曾是一位小有才名的畫家,不過,他的才名被徐悲鴻的光輝遮擋住了。

  從此後,張道藩經常去蔣碧薇家做客,徐悲鴻並沒有忌諱張道藩,看來,引狼入室這句話,說的還是蠻對的,在不瞭解對方真實意圖的情況下,一次次接受對方的拜訪,可能他覬覦的,是你家裡那個嬌小的女兒或妻子。
  張道藩一次次表白未果後,就和法國姑娘素珊結婚了。這個時候,蔣碧薇懷了孕,徐悲鴻為了籌學費,遠走天涯,去了新加坡。
  在一個女人最脆弱最無助的時候,張道藩用自己的溫柔和關懷照料了蔣碧薇,這期間,張道藩對蔣碧薇的愛慕之情,又深了一層,他喜歡蔣碧薇的落落大方,富有教養的舉止,還喜歡蔣碧薇的心。

  張道藩又一次給蔣碧薇寫信,吐露衷腸。一個男人愛一個女人,一般都會愛她明豔的容顏,可是,假如一個女人懷孕的時候,這個男人還愛她,盡心盡力地照顧她,這份情誼,就難能可貴了。

  蔣碧薇依舊是拒絕。雖說十八歲的私奔,是違抗禮教,但是結婚後,一個女人的心就會沉澱下來,她把所有心思用在了哺育孩子上,用在了徐悲鴻的事業上,她覺得自己已經找到了好的歸宿,所以,對於別的男人,就不應該有別的念頭。儘管這個男人,比徐悲鴻更會關心女人。
  1927年10月,蔣碧薇和丈夫徐悲鴻一起回到了祖國。

  “明騷易躲,暗賤難防”的“緋聞女友”

  蔣碧薇和徐悲鴻回到上海後,可以說,此時的徐悲鴻,是載譽歸來。
  走的時候,徐悲鴻一文不名,蔣碧薇帶著私奔的罪名,回來的時候,徐悲鴻事業有成,聲名鵲起,一些畫作賣出了好價錢,此時的徐悲鴻,可以說是如日中天,很多的榮譽到來了。

  蔣碧薇也是苦盡甘來,12月,兒子出世,一家人其樂融融。做了父親的徐悲鴻,用兒子做模特,畫了很多的畫,蔣碧薇忙著做賢妻良母,生活好像開始優待他們。

  確切地說,徐悲鴻這段時間,對蔣碧薇還是不錯的。蔣碧薇得了猩紅熱,徐悲鴻走遍了大上海,在數九寒天裡,給妻子買來了冰激淩。夫妻融洽的同時,他們的第二個孩子也出世了。是個女兒,一兒一女的四口之家,任誰看,都是幸福的。

  此時,徐悲鴻接受了南京中央大學的聘用,每個月三百法幣,據說,當時的三百法幣相當於如今兩萬元人民幣,可以說,這個待遇還是不錯的,而且去南京上課,校方對徐悲鴻也很照顧,允許他每個月只上半個月的課時。

  後來,徐悲鴻又接受了田漢的邀請,參加了南國社,可以說,這段時間,是徐悲鴻事業最忙碌最激昂的一段時間,徐悲鴻又是上課,參加社會活動,還要繪畫,蔣碧薇幾乎一天看不到丈夫。蔣碧薇是一個重感情的女人,在法國雖然過得很窮,可是能夠天天看到徐悲鴻,她的心是充實的,現在,她覺得生活好像失去了一點什麼。

  不久,徐悲鴻在南京置購了一座兩層小樓,一家人離開了上海,蔣碧薇把時間都用在了孩子身上,她親自給孩子餵奶,徐悲鴻去南京授課期間,她為了消除寂寞,就仿照法國的沙龍,舉辦了一些舞會,徐悲鴻回來的時候,並不喜歡這種娛樂形式,往往一回來就奔向了畫室,蔣碧薇漸漸和丈夫疏遠了。
  不過,她還是愛丈夫的,一個女人,擁有了兩個孩子,年齡也過了最璀璨最為華麗的時候,她希翼著自己能夠和徐悲鴻白頭到老。

  1930年,蔣碧薇回老家省親奔喪,先是弟弟患病死去,接著就是姑母去世,由於事情很多,蔣碧薇就在家鄉多住了幾個月,1931年,蔣碧薇忽然接到了徐悲鴻的一封來信,信上說:“碧薇,你來南京吧,你再不來的話,我會愛上別人的。”

  這句話好像是徐悲鴻心底的呐喊,從這封信裡,可以看出,徐悲鴻對蔣碧薇還是很看重的,可是,他管不了自己的心。
  大凡藝術家,都有一顆敏感的、活躍的心靈。而這顆活躍的,時時處在騷動狀態下的心,正是藝術家創作不可缺的源泉。在法國留學期間,徐悲鴻沒有錢請模特,蔣碧薇就是他的模特,至今的拍賣會上,我們還會看到很多以蔣碧薇原型創作的油畫。

  回了國,不得不說,徐悲鴻對蔣碧薇已經缺乏了戀愛時的感覺,此時,徐悲鴻需要一把火焰,重新燃起自己藝術的火種。
  而在中央大學的旁聽生裡,一個叫孫韻君的女生,闖進了徐悲鴻的視野。

  孫韻君,又名孫多慈,據說這後一個名字,是徐悲鴻給她起的。在他們最熱戀的季節,徐悲鴻還做了兩枚鑲有紅豆的黃金戒指,分別題字是“大慈”,“大悲”。

  按說,孫韻君也不是一般人戶的人家,她的父親是北洋軍閥孫傳芳的秘書,孫韻君畢業於省立第一女子中學,在那所中學裡,出了兩個才女,一個是當今著名的作家蘇雪林,另一個就是孫韻君。

  孫韻君的確是一位高才生,在高考時聽說了父親被捕的消息,臨場發揮失常,所以名落孫山。她去徐悲鴻的藝術系,是以旁聽生的身份去的,但是徐悲鴻慧眼識珠,看到了這是一棵好苗子。
  在蔣碧薇和徐悲鴻的分分和和裡,這個女子扮演了夾心人,第三者的角色。孫韻君的長相,其實就是中上之姿,除了比蔣碧薇年輕十四歲,我想,徐悲鴻當時,對她是愛才之心和愛慕之心兼有的感情。

多年之後,當孫韻君聞聽一代大師徐悲鴻患腦溢血去世時,沉默多年的孫韻君第一次面對媒體記者,公佈自己的這段感情。她說:“我後悔聽了爸爸的話,沒有和徐悲鴻結為夫妻。”

  以後,孫韻君為徐悲鴻守孝三年。

  這也算是一段曠世之戀,可是,對於另一個當事人蔣碧薇,就是別有一番滋味在心頭了。
  蔣碧薇在聞說丈夫愛上一個女生時,還不敢相信這是真的。當年陪著徐悲鴻在法國吃苦的情景,一再地湧現在了腦海。
  在這場婚外戀裡,徐悲鴻最初是彷徨的,假如他真的是一位忘恩負義的小人,也不會給蔣碧薇寫那麼一封信,表白自己。不過,我們也可以看出,這位大師,已經管不住自己的心了。

  蔣碧薇是一個自尊心很強的女人,也可以說,對感情她帶著一點偏執和潔癖。她不允許自己的男人心裡有別的女人,愛情是自私的,她需要百分百不摻雜水分的愛情。

  從此後,家無寧日,徐悲鴻說自己是愛才心切,對於孫韻君只是一種愛護的心意。面對丈夫出爾反爾的話語,蔣碧薇痛苦不堪,可是她決定自己尋找答案,當然,尋找答案,揪出小三的過程是痛苦的。

  她一面安慰自己,徐悲鴻不是那樣的男人,另一個自己就會說,徐悲鴻肯定是嫌自己老了,她在這種矛盾的愛情裡掙扎,最後,有一天,她光臨了徐悲鴻在中央藝術系的畫室,結果,看到的一幕如遭雷擊。

  她看到了徐悲鴻給孫韻君畫的肖像,還有一幅,是徐悲鴻和孫韻君坐在一起看月亮,題目是《台城月夜》,憑著女性特有的直覺,蔣碧薇感到,家庭的大廈,將要倒塌。

  如果不是深愛,他的畫筆不會那麼細緻,那麼靈動,畫面上的孫韻君,是一位披著白紗巾的少女,此情此意,只有深陷其中的人,才能意會。
  前面說過,蔣碧薇是一個心氣極高,也很美麗的女人,假如不嫁給徐悲鴻的話,圍在她身邊的男人,是不會少的,張道藩就是一例。一個女人,眼睜睜地看著丈夫把另一個女子奉為偶像,這種痛苦,除了感情的崩潰,另外還有的就是自尊心的難以容忍。

  蔣碧薇當時就把那幅《台城月夜》畫像搬走了,她對藝術系的人說,這幅畫,永遠也不能讓它面世。

  蔣碧薇私藏了徐悲鴻的這幅畫。多年之後,徐悲鴻的任何一幅畫,在國際拍賣會上,最低的價錢也會是幾百萬元。有人問起徐悲鴻的這幅《台城月夜》,蔣碧薇也是充滿遺憾地說,其實,那幅畫我並沒有銷毀,我藏在了家裡一個角落裡,後來被白蟻腐蝕,儘管我一再修補,那幅畫還是壞了。
  從這句話可以看出,蔣碧薇是愛護徐悲鴻的,蔣碧薇並沒有像外界傳說的那樣不講理。她不讓這幅畫面世,是出於妻子的妒嫉心理。假如是一個河東獅的話,早已經放把火把這幅畫燒了。徐悲鴻把這幅畫從夾板上割了下來,蔣碧薇私自藏了起來,後來不幸被白蟻銷毀的時候,她還請了人修補,她妒意丈夫的婚外情人,是因為愛;她珍惜丈夫的心血,也是出於愛。

  其實,蔣碧薇是知徐悲鴻的。

  如今,保存下來的徐悲鴻給孫韻君的一封情書,兩千多字就價值幾百萬元,假如這幅《台城月夜》還存在的話,應該是價值連城。

  這件事發生後,蔣碧薇又做了一件“壯舉”,她讓僕人把門口的一百棵楓樹苗都砍了,然後點著了生火。因為這一百棵楓樹苗是孫韻君贈給徐悲鴻的,蔣碧薇看著這些楓樹,火就不打一處來,妒嫉轉化成了恨。這次“燒樹”的壯舉,讓徐悲鴻對這個悍妻開始懼怕起來,並且為了表示抗議,刻了一個印章,叫“無楓堂”。

  此時,一些小報為了製造噱頭,也開始炒作徐悲鴻師生戀的事情,蔣碧薇的處境,無比的尷尬。處在迎風路口,她很彷徨,不知道怎麼辦,而徐悲鴻的跡象,越來越顯示出,他已經愛上了孫韻君,並且背叛了家庭。

  蔣碧薇開始和徐悲鴻大吵,她不想做什麼克儉恭讓的女人,她覺得自己的權利被剝奪了,她陪著他臥薪嚐膽,陪著他共患難,卻不能共富貴,她受不了。面對丈夫的出軌,蔣碧薇首先要求自己做一個強勢女人。

  第一,她首先跑到了孫韻君的宿舍,當著很多學生的面,對孫韻君說:“你以後少和我家徐先生來往,我警告你,徐先生是有愛人的。”
  孫韻君本來就理虧,紅著臉聽蔣碧薇的教訓,她的臉一陣紅一陣白,周圍圍觀的人越來越多,蔣碧薇毫不氣餒,越罵越勇,雖說,這一壯舉讓自己背上了“潑婦”的美名,可是,確實很有效果,國民黨元老吳稚暉還給徐悲鴻寫信說:“存天理,去人欲。”要知道,徐悲鴻的兩層小洋樓,就是這個元老給幫著買的,情誼不小,吳稚暉出面,徐悲鴻不得不給他面子。

  第二,蔣碧薇聽說徐悲鴻竭盡全力,在幫助孫韻君留學出洋,更為可氣的是,徐悲鴻為了湊齊孫的路費,甩賣自己畫的畫作。他人之得意,我就要破壞。況且,到了國外,徐悲鴻會不會繼續和這位女士勾結,最好的辦法,就是把“情敵”圈在國內,時時刻刻在自己眼皮底下,這樣才可放心。於是,蔣碧薇分別給吳稚暉和者民誼寫信,先是哭訴一番自己的委屈,然後阻止孫韻君出行。

  結果,蔣碧薇作為受害一方,得到了“領導”的支援,於是,徐悲鴻辛辛苦苦要讓弟子出國留學的計畫,也就泡了湯。

  第三,蔣碧薇給孫韻君的父母寫了信,告知他們的女兒,在學校和自己丈夫“胡搞”,蔣碧薇要兩老“管教管教”自己的女兒。

  孫韻君的父母也屬於有一定身份的人,孫韻君的才貌,嫁一位比徐悲鴻地位高的男人也不在話下。所以兩老一聽自己女兒做出這等不肖之事,趕緊寫信要孫韻君回家。

  第四,蔣碧薇為了讓徐悲鴻忘掉這場感情,以“辦畫展”為名,慫恿徐悲鴻一起去國外遊行。徐悲鴻也正有辦畫展的打算,於是,出國避一下風頭,冷卻徐悲鴻的這場婚外出軌,是蔣碧薇的首要任務。

  蔣碧薇是一個強勢的女人,面對小三入侵,面對丈夫出軌,她的婚姻保衛戰,不得不說很是強悍,蔣碧薇在保衛自己婚姻的問題上,是當仁不讓的。
  她的努力很有成效,小三被她趕跑了,但是,蔣碧薇忽然發覺,經歷了這場保衛戰,自己忽然不愛徐悲鴻了,自己原來並不瞭解這個男人,這男人,也從來沒有珍惜過自己,與其苟且,還不如分道揚鑣。

  老公欠我的,一輩子都還不完

  從國外參加畫展歸來後,徐悲鴻的名氣又一次得到了提升,可以說,畫展辦得相當成功,蔣碧薇作為徐悲鴻的夫人,社交禮儀做得恰到好處,她和徐悲鴻在一起,人們都說是一對璧人。

  1934年8月,蔣碧薇和徐悲鴻回到了國內,蔣碧薇沒想到的是,徐悲鴻仍舊對孫韻君念念不忘,蔣碧薇覺得夫妻感情將無法挽回,於是,和徐悲鴻開始分居。
  此時,張道藩由於受到陳立夫重用,在國民黨政府擔任要職,此時的張道藩,衣著名貴,氣質軒昂,事業上又處於春風得意的關口,他的心裡,依然對蔣碧薇感情深厚,此時,看到蔣碧薇整日落落寡歡,作為一位溫柔體貼的“男小三”,他不失時機地又一次走進了蔣碧薇的生活。

  當時的南京城,經常遭到日本的轟炸,徐悲鴻的心思不在蔣碧薇這裡,經常半個月消失不見。蔣碧薇已經沒有心力去管徐悲鴻了,她也知道,丈夫可能又去湖南長沙找孫韻君去了,鞭長莫及,她很失落。

  張道藩像一股清泉,流進了她的心裡,他們開始通信,最初,蔣碧薇把自己的煩惱通過信箋告訴了張道藩,張道藩安慰著她,並且在警報響起的時候,幫助她和孩子一次次逃難。

  蔣碧薇第一次得到了被呵護的感覺,她對這份感情投降了。她接納了張道藩,在漫長的通信過程中,他們的心發生了碰撞,終於,在1937年初,他們住到了一起。

  很多人為蔣碧薇的這場感情所不齒,就連蔣碧薇的兩個孩子,長大後也不屑于母親和張道藩的這場感情,其實,蔣碧薇是個女人,她需要愛,需要在自己受到驚嚇的時候,有一個男人,勇敢地保護自己,她希望一份完美的感情,可是,她已經對徐悲鴻失望了。

  蔣碧薇做張道藩情婦二十年,光寫的情書就有兩千多封,隨便從信箋裡挑出一封,就可以看到他們的真實感情:

  “宗(指張道藩):心愛的,我想你;我行動想你,我坐臥想你,我時時刻刻想你,我朝朝暮暮想你,我睡夢中也想你。

  宗,我有一個謎語,要請你猜猜,若猜中了,我會給你一千個吻作獎品,若猜不中,那就罰你三個月不准吻我,下麵便是謎語:
  心愛的,我想你,我行動想你,我坐臥想你,我時時刻刻想你,我朝朝暮暮想你,我睡夢中也想你,我至死還是想你,到天地毀滅我也還想著你,可是有一個時候,怎麼樣也不想你。請你猜猜,那是什麼時候?”

  張道藩給蔣碧薇的信:

  “親愛的雪(指蔣碧薇),我本來不願意你用這個名字,因為雪雖然很潔白,但是太容易融化了;可是我現在叫你雪了,就讓你自己所選的這一個字,永久留在我的心坎上吧……我的雪本來是人家的一件至寶,我雖然心裡秘密地崇拜她,愛著她,然而十多年來,我從不敢有任何企求,一直到人家侮辱了她,虐待了她,幾乎要拋棄了她的時候,我才向她坦承了十多年來深愛她的秘密,幸而兩心相印,這一段神秘不可思議的愛,但是忽然人家又要從我的心坎裡把她搶了回去……請問上天,這樣是公道的嗎?……”  

  字字關情,信信是愛。張道藩用愛,融化了蔣碧薇那一顆受傷的心。

  另一廂,徐悲鴻追求孫韻君的過程卻是步履艱難。首先,孫韻君的父母接到蔣碧薇的“投訴”後,非常生氣,他們不贊成這門親事。
  徐悲鴻為了打消孫家父母的顧慮,還在《廣西日報》上刊登了一則資訊,大致意思是,我和蔣碧薇解除非法同居關係。

  不消說,蔣碧薇看到那則啟事,是如何的受傷。想當年,她離家私奔,陪著他吃苦,還生養了兩個孩子,卻被說成“同居”,蔣碧薇的臉都氣青了,此時此刻,她覺得徐悲鴻還沒有張道藩親近。

  蔣碧薇和張道藩正式同居,正是徐悲鴻在報紙上登載和她解除關係的那幾天。這說明,當時徐悲鴻的舉動給蔣碧薇的刺激很大,本來還對張道藩保留距離的蔣碧薇,終於捅破了防線,也可以說,從她決定和張道藩同居的那一天起,她就決定了和徐悲鴻徹底分開。

  心灰意冷的女人,一旦決定投入另一個懷抱,就已經對以前的懷抱,不再留戀。

  徐悲鴻的追求孫韻君的道路並不平坦,孫韻君的父母不贊成女兒和徐悲鴻結婚,並在很快的時間內,把孫韻君許配給了國民黨浙江省教育廳廳長許紹棣。徐悲鴻和孫韻君這場師生戀,就此收場。

  蔣碧薇心裡是恨的,即使在她老年之後,寫了一本《我與悲鴻》,蔣碧薇還對這個小三,報之以仇視,《我與悲鴻》的後記裡說:“而他自己,更由於他的性格使然,一著錯,滿盤輸,生活即不安定,情緒更感苦悶,於是健康的耗損,嚴重地戕害了他的藝術生命。時至今日,我敢於說:如果不是這場戀愛事件所導致的一連串惡果,他在藝術上的成就會更輝煌,說不定他還不至於五十八歲便百病叢生地死於北京。”

  從這些話裡,我們分明聽到了蔣碧薇對小三的不滿。她認為,是小三的介入,導致了徐悲鴻的早死。

  徐悲鴻追求孫韻君不成之後,又於1944年和廖靜文結婚,廖靜文只和徐悲鴻相處了八年,她對於徐悲鴻的死,是這樣說的:“為了還清她(蔣碧薇)索要的畫債,悲鴻當時日夜作畫,他習慣站著作畫,不久就高血壓與腎炎併發,病危住院了,我睡在地板上照顧了他四個月才出院。”

  關於徐悲鴻的早死,兩個女人各有所指。原配怨小三,原配和小三鬧得都散場之後,廖靜文收拾了殘劇,嫁給了徐悲鴻,她怨的是“獅子大張口”的蔣碧薇。

  拋棄個人恩怨不談,在徐悲鴻死後,我看到的,是她們對於徐悲鴻的那份癡心。

  蔣碧薇肯定是愛著徐悲鴻的,我相信她至死都愛。她對徐悲鴻,是妻子的愛,她不允許他出軌,一旦他做錯一點什麼,她就嚴厲指責,其實,苛刻的起因,是源於她對徐悲鴻是用妻子的觀點來要求的;而對張道藩,蔣碧薇卻寬鬆了很多,張道藩曾經答應在蔣碧薇六十歲的時候娶她,可是,當蔣碧薇等到了那一天,張道藩提也沒提,蔣碧薇淡然受之,不急不惱。

  徐悲鴻在孫韻君的父母那裡碰了釘子,很是失望,他在國外周遊了幾年,又回到了蔣碧薇身邊,希望蔣碧薇接納自己。蔣碧薇神情淡遠地說:“假如你和孫韻君決裂,這個家的門隨時向你敞開。但倘若是因為人家拋棄你,結婚了,或死了,你回到我這裡,對不起,我絕不接收。”
  這話說得堂堂正正,不卑不亢,結果是,徐悲鴻的確是因為孫韻君出嫁,而吃“回頭草”來了,蔣碧薇沒有給他草吃,她要活出自己。
  同樣是被拋棄的命運,魯迅的原配朱安,至死守著魯迅的宅院,讓別人管自己叫“周夫人”;徐志摩的原配張幼儀夠強勢了,在美國又是辦工廠又是辦企業,可是她至死還把自己說成是徐志摩的原配,還說在所有愛過徐志摩的女人裡,她是最愛徐志摩的。

  蔣碧薇活出了自己,她不為第一段感情活,因為那男人不在乎自己,她為在乎自己,關心自己的男人活得有滋有味,痛並快樂著。
  徐悲鴻在1944年重新覓得一紅顏知己廖靜文,又一次登報,說和蔣碧薇已經解除了同居關係。

  蔣碧薇一笑,這個時侯,她打算打一場官司,爭取自己的權益,於是,她開口朝徐悲鴻索要一百幅畫,四十幅古畫,還有一百萬元錢。
  徐悲鴻一一照辦,並且為了趕出蔣碧薇的一百幅畫,廢寢忘食,很多人不理解徐悲鴻的所作所為,我想,他的心裡,對蔣碧薇自始至終是愧疚的,也是有愛的,而蔣碧薇到了臺灣後,也正是有了這筆財產,才要車有車,有房有房,日子過得滋潤自如。

  這個女人,面對離婚,要青春損失費,要高額離婚費,因為她的付出,值這個錢,為了徐悲鴻,她付出了青春、才貌,背棄了豪門之約,背棄了父母,十多年陪著徐悲鴻打拼,受苦。徐悲鴻知道自己欠她,所以他給她,還特意多給了一幅她最喜歡的《琴課》。

  這幅《琴課》至死,都擺在蔣碧薇的臥室裡,而張道藩給她的畫,一直在大廳裡。

  這個擺設,是不是反映了女主人的某種心理?

  徐悲鴻,永遠是她的愛人,是放在最私密地方的男人;而張道藩,永遠是情人的身份,情人在外面,愛人在心裡。
  假如哪一天,情人玩累了,她放他走,不計較他的疏忽;可是,愛人永永遠遠不能背叛自己,永永遠遠屬於自己。
  女人,是自私的,愛情,更是自私的。

  後記

  1958年,張道藩倦鳥知還,結束了和蔣碧薇三十年的愛情長跑,接回了自己的家眷,蔣碧薇理智退出,1978年12月16日,蔣碧薇死於臺灣。享年80歲。
  此時,張道藩已經作古十個年頭,徐悲鴻作古二十五個年頭。

  張道藩生前寫了一本回憶錄《酸甜苦辣的回味》,裡面無一字寫蔣碧薇,卻對自己的原配妻子大加讚賞;徐悲鴻一生畫了無數的女人,畫得最多的,畫得最好的,還是蔣碧薇。據悉,2010年6月4日,徐悲鴻的一幅《蔣碧薇女士》,以7280萬元在北京天倫王朝拍賣會拍賣成交,打破了以往徐悲鴻的所有油畫拍賣紀錄,創歷史新高。

  油畫上的蔣碧薇,似顰非顰,眼神婉轉,徐悲鴻肯定是愛過她的。

  蔣碧薇生前,寫了上下兩冊回憶錄,一本是《我與悲鴻》,字裡行間,都是對悲鴻的怨懟、埋怨、指責,還有對徐出軌的氣憤;在下半部的《我與道藩》裡,卻不惜溢美之詞,處處誇讚自己這位情人。

  有一句話是說,我們往往對親密的人苛責,對陌生的人寬鬆,這話說得有理。
editorial
Posts: 18992
Joined: Fri Jul 20, 2012 2:08 pm

Re: 歷史故事、掌故、軼事

Post by editorial »

001VssI6gy6GpkTdax0ee&690.jpg
001VssI6gy6GpkTdax0ee&690.jpg (32.26 KiB) Viewed 7957 times
001VssI6gy6GpkQRUsw20&690.jpg
001VssI6gy6GpkQRUsw20&690.jpg (30.92 KiB) Viewed 7957 times
諸葛亮的童年是流浪孤兒

無論是《三國演義》還是《三國志》,都有這麼一段鮮為人知的故事,那就是劉備求賢若渴,他三度冒著風雪,微服上隆中,三顧茅廬請孔明。也就是說,當時的諸葛亮雖自比管仲、樂毅,卻生活在隆中這樣一個農村山區,搭建一間茅廬過著晴耕雨讀的生活。換句話說,為何一個才華過人的天才會隱居在山野中,生活卻一貧如洗?這都因為諸葛亮的命運很悲慘,他本是流浪孤兒。

諸葛亮,他9歲就沒了母親,三年後父親又去世了。從父諸葛玄本是豫章太守,就把諸葛亮和他的弟弟諸葛均帶到他做官的地方,打算幫他們弄個一官半職。沒想到朝廷罷了諸葛玄的官,所以計畫都成了泡影。他們只好依附于荊州牧劉表,不久,諸葛玄又在不得意中死了,諸葛亮兄弟斷了生計,只好在隆中搭建幾間茅屋,辛勤勞作。也就是說,諸葛亮的童年是悲慘的,他的流浪生活給了他思考天下大事的基礎,還真的是苦難出英雄。

東漢末年天下大亂,黃巾黨人起義的時候,諸葛亮正好四歲。諸葛亮的祖父諸葛豐本是東漢王朝的司隸校尉,相當於京城警備總監,只可惜諸葛豐為人過於剛強正直,得罪了善於為非作歹的皇親國戚,於是,皇帝便免除了諸葛豐的官職,廢為庶人。諸葛亮生活也就轉入悲慘,但祖父的高風亮節,卻遺傳給了諸葛亮。

諸葛亮的父親是諸葛圭,曾任泰山郡郡丞,母親是章氏,兄弟三人,姐姐一人。諸葛亮母親去世後,為了照顧年幼的子女,諸葛亮的父親又娶了後母,三年後父親又去世了。喪失雙親的諸葛亮兄弟,由於後母無力撫養,全靠從父諸葛玄接濟。

諸葛亮本出生在琅琊郡屬徐州。董卓之亂,關東諸侯勤王起義的戰爭,徐州在陶謙力保中立的政策下,總算沒有收到波及。但是,雄踞克州的曹操,其父親在徐州意外被害,曹操便興兵攻打徐州,於是,整個徐州立刻陷入兵荒馬亂之中,位於徐州的琅琊郡也遭到波及。諸葛亮也就跟著從父諸葛玄,離開家鄉,暫避戰亂。也就這樣,諸葛亮開始了他的流浪生活。

諸葛亮十四歲的時候,從父諸葛玄被反董卓集團的南區領袖袁術任命為豫章郡太守。諸葛玄帶著年幼的諸葛亮兄弟前往赴任。但年紀已二十一歲的諸葛亮的長兄,必須擔負重建家聲的責任,因此他決定另找生路,以免寄人籬下,幾經思索後,便和繼母遠赴江東,一家人從此離散,各奔東西。

諸葛亮跟著從父諸葛玄從徐州北部經由泳州,南下到豫章的流浪旅程中,所看到的戰爭帶來的兵荒馬亂,土地荒廢,人民妻離子散,善良的百姓被迫拿起刀劍鋌而走險,從事盜匪生涯,這種悲慘的流浪情境,給諸葛亮的人生觀帶來了深刻的影響。
諸葛玄到任後,東漢朝廷又派來朱皓擔任豫章州太守,朱皓上任後,便從揚州刺史劉鏢處借來大批軍隊,諸葛玄的後臺袁術正在和曹操交戰中,自顧不暇,導致諸葛玄勢單力薄,無力抵擋。為了顧全面子和家人安全,只得被朝廷免去了官職,匆匆撤離,諸葛亮又一次陷入苦難的流浪生涯。

家鄉是無法回去了,諸葛玄只好帶著諸葛亮來到荊州的襄陽城,去依靠老朋友荊州刺史劉表。荊州刺史劉表早年也名列“八俊”之一,聲望極高,他不贊成捲入不必要的戰爭中,所以一向閉關自守,既不參加董卓和反董卓聯盟的戰爭,對袁紹、袁術之間的明爭暗鬥,也保持中立,所以荊州內部還算穩定,不太守東漢末年戰亂的影響,而且文風鼎盛,是個相當不錯的“避難港”。

也就這樣,諸葛玄委屈地做了劉表的幕僚,一年之後,他一病不起,幸好劉表仍顧念舊情,承擔起諸葛亮一家的物質生活,諸葛亮的姐姐也嫁給了荊襄名門龐德的侄兒龐山民,總算了卻了一樁心願。十六歲的諸葛亮便決定帶著弟弟獨立生活,他將從父諸葛玄僅有的些微財產變賣,直接去晉見劉表,表明自己自力更生的意願,劉表十分高興,便幫助他們以極少的代價,在襄陽城西二十多公里一個叫隆中的地方,將這兩兄弟安頓下來。諸葛亮也就這樣,結束了流浪生涯,在隆中找到了第二故鄉,搭建了幾間茅屋,自行耕種,過著半耕半讀的隱居生活。

從喪母到喪父,從從父的做官也被迫免職,從山東到山西,再由江西到湖北,諸葛亮的童年真的是流浪孤兒,命運十分悲慘,輾轉千里之遠,僅僅逆著長江到荊州,就要有十幾天的舟楫顛簸之苦。幸好,諸葛亮還年輕,雖是流浪孤兒,卻也增長了不少見識,流離之間,也更體會了家園及幸福生活的重要性。
editorial
Posts: 18992
Joined: Fri Jul 20, 2012 2:08 pm

Re: 歷史故事、掌故、軼事

Post by editorial »

與汪精衛相比,張學良比漢奸還漢奸
作者:yimams

在民國的歷史上,張作霖、張學良父子可謂是風雲人物。前者,從一個“窮棒子”出身,到嘯聚山林的土匪,到稱霸一方的“東北王”,再入關與直魯皖諸系軍閥合縱連橫,逐鹿中原,有問鼎天下之志,其膽識豪氣勇悍,非常人所能及!後者,先是宣佈東北易幟,後是丟棄東北,繼而西安事變,終而軟禁半生,以百余歲之長壽,引後人千年之感歎……

一、張作霖一死,張學良便濫殺名將自毀長城

許多歷史的真相,總是當時糊塗,事後清晰,久後模糊,再次清晰,已是數十、數百年後,留待有心人濾去黃沙始得金。
人們常說,“虎父無犬子”,但事實往往是:虎父出犬子!

張作霖沒有多少文化,滿身的江湖本領,張學良不置身其中是學不到的,而且,“少帥”流連于北平的酒場舞會中,正“趙四風流朱五狂,翩翩蝴蝶正當行”,於溫柔鄉中樂不思東北,兼之“少帥”是個吸毒鬼,每日“鴉片搶在手、快活似神仙”,欲這樣的人抗日愛國,不亦難乎?!

張作霖雖然派兵進入蘇俄大使館和總領事館,搜出多名蘇俄間諜和幾卡車的民國軍事機密,以叛國罪和間諜罪判處李大釗等死刑,但在民族氣節上,卻是鐵了心,對蘇俄毛子毫不退讓,對日本人的手段也是軟硬不吃。

日本軍部曾經研判:若與張作霖的剽悍善戰之東北軍開戰,以張作霖的智謀軍術,日軍沒有必勝速勝之把握,而一旦戰事膠著,東北軍得到全國支持,則日軍就可能“偷雞不成蝕把米”,因此也一直想解決張作霖,但是,最終,由更恨張作霖的蘇俄,派出紅色特工炸死張作霖,並嫁禍日本軍方,而該紅色特工,由此而成為蘇俄“國家英雄”,被史達林召見授勳!(見《張氏父子與蘇俄之謎》,托托著,2008年,遠方出版社)

蘇俄,何其毒也!

張學良一接班,便殺掉了虎父手下的幾個虎將,以鞏固權力。無恥暴君昏君上臺,總要先殺幾個先王忠臣以“樹威”,但那是江山穩固之際,張學良此際面對日本關東軍(駐朝鮮)的隨時入侵,面對蘇俄長期虎視眈眈的侵略野心,竟擅殺楊宇霆常蔭槐鄭謙等老臣,不僅失掉了自己最重要的軍政支撐,更令東北軍將士寒心。

須知,楊宇霆出身日本士官軍校,雄才偉略,愛國之心強烈,不僅是張作霖最信任的托孤之臣,長期擔任東北軍軍師(總參議),在東北軍政各界威望最高,為張作霖打江山乃至入關執政立下汗馬功勞,更是張作霖被炸死後迅速穩定局勢,扶持張學良繼位、並促成南北統一東北易幟的最關鍵人物,而楊事後為免張學良忌恨,已經辭去一切職務,清廉自守!

而常蔭槐,被東北人看做是“最能幹的人才”,作為黑龍江省長、交通總長,常蔭槐主持修造了打通、奉海、北寧鐵路,維護了東北的路權,瓦解了蘇俄中東日本滿鐵的壟斷,更設立10萬山林員警,配置進口武器,遏制了蘇俄日本的侵略滲透!

在被殺害當天,楊宇霆常蔭槐是找張學良彙報成立“東北鐵路督辦公署”,以收回路權、維護民族利益!兩人均是東北乃至整個中國和中華民族的大功臣,最為日本和蘇俄忌恨!張學良卻無恥地將他們殺害!

在被命令捏造楊常罪狀時,帥府秘書長鄭謙憤怒質問張學良:“咋幹這種事呢?!”張學良無言以對,三天后又把鄭謙秘密殺害……“但使龍城飛將在,不教胡馬度陰山!”張學良如此自毀長城,東北不待日本蘇俄侵略,已不可守!張作霖雖然出身土匪,但歸順朝廷後尚無濫殺惡行,對兄弟同甘共苦,張學良如此大逆不道,張作霖在天有靈,必當痛心!

張學良上臺時,關內的國民革命軍已掃平中原,定都南京,張學良既無對抗中央之能力,又無對抗蘇日之意志,為保存實力,按照楊宇霆等老臣的意見,由楊宇霆與國民政府達成協議,宣佈“東北易幟”、“服從中央”,使北伐軍師出無名,也順應天意人心,更重要的是,張學良借此將自己的外患壓力踢給中央(後來蔣介石就成了張學良不抵抗的替罪羊),蘇日要侵佔東北就得和中央打交道,就得考慮國際外交軍事全域,有所顧忌。

但事實上,民國時期的軍閥派系,沒有哪個能真正服從中央調度指揮的,北洋政府時期如此,國民政府時期也不例外。
盤踞廣西一隅的李宗仁、白崇禧尚且跟蔣介石的“中央”內耗了近三十年之久,何況擁兵自重的新“東北王”張學良與剛剛組建內憂外患的南京國民政府呢?

二、日軍入侵,張學良多次拒絕抗日失地資敵
軍閥對中央的態度,一是拼命“索取”,從官職到地盤到金錢到軍火;二是拼命“自保”,拒絕縮編拒絕改組拒絕作戰拒絕支援;三是拼命“欺騙”,以少報多冒領軍餉,以多報少力圖擴張,口號動聽拒絕實行,爭功踴躍遇過推諉。

凡是屬於上述三種情形者,都是軍閥民賊,張學良便是這樣一個新軍閥。

張學良一“易幟”,蔣介石便授以全國級軍事重任:軍事委員會副委員長、全國海陸空副總司令,地位僅次於蔣,蔣介石還與之結拜兄弟,待之非薄,此其時也,張用了第一種態度——“索取”;

然而,“九一八”事變一爆發,時在北平溫柔鄉里度春宵、銷金窩裡吞大煙的張學良便急令東北軍撤退入關,讓日本人大喜過望,不費吹灰之力得此物資雄厚之沃土,以東北軍遺留之大批軍事物資(進口步槍12萬支、機槍4000挺、大炮3000門、坦克26輛、飛機260架、兵工廠一座、彈藥被服糧草均堆積如山),屠殺我百姓,並激起其更大野心,以東北為跳板和滅華基地,將中華民族迅猛推至國亡族滅之邊緣……

此後,日軍萬余人進攻易守難攻的熱河省,張學良帶兵30萬,居然不讓中央軍隊和宋哲元等部隊前來熱河抗日,而是自己再次讓日本人幾乎兵不血刃佔領熱河,其中,日軍僅派128人,就奪取東北軍上萬人把守的熱河首府承德,再次上演九一八不抵抗的恥辱!
故賊勢益張賊膽益壯,日本軍少壯派認為中國軍隊完全不堪一擊,狂言:“三個月可滅中國”!如果不是在隨後入侵上海的戰爭中,國軍拼死抵抗三個月,讓日本軍方四易其帥,改變看法,日本全面侵略中國的大戲就早就上演了。

此其時也,張用了第二種態度——“自保”;在全國國民一致怒駡張學良“不抵抗將軍”、“漢奸將軍”、“鴉片將軍”的怒潮中,他開始用第三種態度了——“欺騙”!張學良裝出委屈狀,透出風聲說:是“中央”電令他“絕對不抵抗”!而大量的史料都證實:“中央”的電令內容是——“節節抵抗”!況且,“中央”的電令是屢次下發,催促他“抵抗”,張學良拒絕執行!萬不得已,新改組上臺的行政院長汪精衛飛赴北平,親自施壓,督促他出兵關外抵抗日軍收復失地!

張學良說:“我去抵抗,受了損失誰來補償?!”

然後,張學良乘機對百廢待興的國民政府獅子大開口,索要天文數字的巨額軍火糧食,完全暴露了醜惡的軍閥嘴臉!
氣得汪精衛兩眼含淚,表示:“連你我都指揮不了,一槍不發喪失東三省,我怎樣向全國民眾交代?!”張學良無恥地說:“交不交代是你的事,抵不抵抗是我的事!”汪精衛要求張學良辭職謝罪,張學良拒絕!

汪精衛傷心至極,飛回南京後,立即宣佈引咎辭去行政院長之職,出國下野,以換取對張學良的懲處,共同謝罪國人!但蔣介石心存仁厚,又怕張學良走投無路投靠日本人,於是在免去張學良軍職之後,又給了張學良一個華北軍政委員會副委員長的位置,以繼續“羈縻”!

其實,如果蔣介石此時能夠實行守土問責,逮捕法辦張學良,處以極刑,不僅可以嚴明軍紀國法,可以避免之後湯玉麟、韓複渠之類的大小軍閥避戰失地,更能喚起廣大國民抗日勇氣和決心,也斷不至於後來造成那麼多令人遺憾的災難!真是當斷不斷反受其亂啊!
1932年,民國最好的軍閥、以“四不”(不發財不納妾不做督軍不住租界)出名的吳佩孚,也專程趕到北平,責問張學良為何九一八不抵抗為何不出兵關外收復失地?張學良面對自己父親都極力敬仰的前輩,不敢耍個性,但也是顧左右而言他。

吳佩孚歎道:“國恨你不報,私仇你不報,真沒出息!忘記了自己的國仇家恨,真是不忠不孝!”(注:以“不發財不納妾不當督軍不住租界”聞名的“四不”將軍吳佩孚,與張作霖齊名,舉人出身,能文善武,曾經在直奉戰爭中大敗張作霖,是華中九省的“華中王”,在北伐中成為國民革命軍的最大勁敵,後赴海外考察,歸國擔任南京國民政府高級軍事顧問,堅決宣傳抗日,表示將以一生所學貢獻抗日戰場,引起日本軍方極大恐慌,多次派土肥原等特務酋目上門遊說恫嚇,欲拉其為漢奸、組織全國性傀儡政權,吳斷然表示“只有日本人全部撤兵”才能出山!並趁和日方協商“洽談”之際,收容組織了一批華北遊擊隊,與日軍發生“衝突”,日本華北軍“極為憤怒”,電告東京“吳絕不可用”,遂乘其到醫院看牙醫之際,割斷其喉嚨而死…...)

因為,對於富有實力的張大軍閥張少爺來說,他若抗日,誰阻止得了?!他若不抗日,誰又指揮得了?!一個鮮明的對比,便是九一八事變後,張大軍閥手下的黑龍江省黑河警備司令馬占山,曾多次向張學良請戰:“讓弟兄們教訓一下這些橫行東北的小鬼子!”
張不允,馬占山仍然喊出:“日軍欲占黑龍江,就讓它以血來換!”

馬占山領導幾百官兵組織了江橋血戰,堅守半月之久,予日寇迎頭痛擊,後一直在東北遊擊抗戰,達14年之久,堅忍到了抗戰勝利!至今日本關東軍老兵,提起他的名字就怕!(見《我認識的鬼子兵》、《東條英機全傳》等書)

無獨有偶,還有堅守山海關對日反擊的東北軍何柱國獨立旅;還有蔣光鼐蔡廷鍇指揮的十九路軍反擊七萬日本海陸軍精銳,堅守數月,迫其四易主帥!還有大刀向鬼子們的頭上砍去,取得喜峰口大捷的宋哲元三十九軍!

這也說明:只要真敢抗日,無人能夠阻止!一些小小的地方軍閥,尚且有如此的民族氣節,何以堂堂正正的被某些人們稱為“愛國將領”的張“東北王”,居然就一槍不發屁滾尿流地竄回關內?!

別說中央沒有“絕對不抵抗”的電文,即便有,將在外君命有所不受!稍有血性的男子都不會把它當一回事!也許是當時縱情聲色酗酒吸毒的少帥毒癮大發作,什麼都不在乎了,管它什麼東北?!他們為討一時毒欲之滿足,連靈魂肉體父母妻女都可出賣,遑論其它?!
張學良幕僚王卓然回憶說:“張的毒癮很大,每日要打400多藥針,才能過癮。”而據醫生說,這400多針,若是給正常的人打上,每人一次打上10針,可以打死或重病40多人。

三,西安事變,張學良多方勾結想做西北王
1936年,張學良西安事變逮捕蔣介石,槍殺多名軍政人員,也絕對不是為了“抗日”!因為,早在1933年,張學良的弟弟張學思加入某黨後,就把張學良發展成了某党黨員,筵安給張學良的代號是——“李宜”!那麼,張學良加入某黨是為了信仰嗎?

也不是,張學良因為殺害楊宇霆常蔭槐鄭謙等名將忠臣,已經大大失去東北軍民的人心;又因為拒絕出兵抵抗,在國民政府軍政界聲名狼藉,為人不齒!再加上他的風流韻事與吸毒惡習,更讓人越來越厭惡他。

在這種情況下,挾蘇俄以自重,成了他的當頭大事!

1936年8月9日,中共最高領導人張聞天和周恩來、博古、毛澤東聯合致信給張學良,開頭便稱:“李宜同志……”而張學良的回電則是自稱“毅”。1936年8月15日共產國際執委會書記處發給中共中央書記處電報說:“使我們特別感到不安的,是你們關於一切願意入黨的人,不論其社會出身如何,均可接收入黨和党不怕某些野心家鑽進黨內的決定,以及你們甚至打算接收張學良入黨的通知。”這段文字表明張學良入黨確有其事。

1980年代,中供中央統戰部部長閻明複曾就張學良是不是中供黨員的問題問過東北軍出身的呂正操上將,呂明確答覆說:“張漢公是中供黨員”。而張學良重獲自由後,面對記者的採訪,張學良脫口而出:“我就是共黨產呀!”

既然張學良自己都承認曾經是秘密黨員的“李宜同志”(張學良親弟弟張學思、秘書宋黎、秘書劉鼎、隨從栗又文、東北軍信使高福源以及東北軍王以哲、常恩多、萬毅、劉瀾波、康鴻泰等中高級軍官也都是秘密黨員),而楊虎城早在1926年就上交了加入某黨的申請並得到延安的批准(楊虎城最信任的智囊、西北軍政治處長申伯純以及西北軍堅決主張抓蔣的西安公安局長趙壽山也都是中供的秘密黨員,楊虎城身邊的張文彬居然是毛澤東的秘書,秘書王菊人、米暫沉、宋綺雲,世侄王炳南、連絡人葉劍英,甚至據說楊虎城的夫人謝葆真都是中共黨員,十七路軍中中供黨員眾多,是中供號稱的“黨員最多的軍閥部隊”),那麼,這一場軍事政變,除去國共兩黨的政治恩怨,還有什麼抗日的成分?!

事實上,在軍變之前,張學良和周恩來在西安秘密會見了三次,1936年5月,延安提出了一個計畫:建立“西北軍政委員會”,然後依靠蘇俄,形成“西北割據”。同年9月22日,延安負責統戰工作的毛澤東與張學良秘密簽約。正是在這樣的基礎上,張學良妄想著聯合楊虎城,與延安結盟,從而得到蘇俄的大力支持,以西北割據為第一步,先做“西北王”,再進而控制全中國。

與此相對應的是,張學良楊虎城早就與廣西李宗仁白崇禧、廣東陳濟棠聯絡,和北平宋哲元、山東韓複渠、山西閻錫山聯絡,意圖共同反蔣。最終,與閻錫山達成秘密協定,兩廣也表示樂見其成。所以,張學良不僅不想剿滅延安共產黨的軍事割據,相反,還給延安提供了75萬銀元、大批武器彈藥以及各種情報和方便!

而蔣介石要張學良剿共,是以為張學良既然不願回東北抗日恢復失地,那就戴罪剿共吧,面對延安當時不過兩萬軍隊岌岌可危的情勢,這無疑是給張學良及東北軍立功露臉的機會,可以重新恢復昔日地位榮耀的第一步。

可以想見的是,如果那時蔣介石改派張靈甫孫立人陳明仁這樣的猛將,延安就大勢已去,只能按照一年前出逃中的預案,向內蒙古撤退,或者向新疆撤退,當然,目的是撤退到中蘇邊境,得到蘇俄的支持,不過,那樣是否有東山再起的機會?恐怕是渺無希望的。
1936年12月,自任西北剿匪總指揮的蔣介石在張學良蓄謀已久的力邀下飛抵西安,決定在全面抗日前,徹底安定國內,一鼓作氣把延安剿滅!這個消息,對於同任副總指揮的張學良和楊虎城來說,既是個壞消息,也是個好消息!要麼就按照國民政府的決策,貫徹總指揮蔣介石的壓力,把延安剿滅,要麼就反叛,把蔣介石抓捕殺掉!早在張學良動手殺害楊宇霆常蔭槐將軍之前,東北名宿孫烈臣就曾預言:“將來殺戮自家人的事情只有少帥做得出來。”

一個紈絝子弟,沒有經過患難,懂什麼兄弟情誼師長之恩?面對蔣介石的信任重用,以及兄弟結拜的情誼,張學良卻動了殺心。軍變中,張學良在臨潼竟然殺害了包括蔣介石最器重的侄子蔣孝先少將在內的全部67名警衛!楊虎城在西安殺害了孫中山生前助手、蔣介石的結義兄弟、國民政府中央委員邵元沖和中央憲兵團團長楊震亞等軍政要員,並殺害中央軍警數百人,搶劫銀行與百姓。而張學良指派於學忠,在甘肅蘭州,殺死幾百名國軍官兵,于學忠甚至親自槍斃了兩個中央軍團長!

這哪裡是準備逼蔣抗日的做法?!

1990年代,報刊上曾經公開揭露:西安事變時,“張學良決心殺蔣並已選定殺蔣人選”,而且,張學良要聯合楊虎城以及延安紅軍,組建“西北聯合軍團”,建立以張學良為首、以西安為“西京”的“西北聯合政府”,並非是為了抗日。西安事變當天,毛澤東給史達林的彙報電中稱:西安事變是“根據張、楊、共三角聯盟抗日反蔣的協定而發生的”

蘇俄永遠是世界上最無恥的國家之一(和過去的日本帝國並列),它考慮的永遠都是自己的利益。

張學良、楊虎城和延安建立“西北聯軍”和“西北聯合政府”,可以保存延安,可以幫助蘇俄更好地攫取在中國的利益,國民政府仍然可以抵抗日軍,消耗日軍,使日軍不能北上,可是,一旦捉蔣殺蔣就完全不同了。中國一旦失去公認的領袖,必將四分五裂,無力抵抗日軍,不是迅速被擊敗,就是建立親日的政府。這樣日本必將開始已經準備了幾十年之久的征服蘇俄之旅,日本殘忍的731部隊的人體試驗,有相當分量的凍傷實驗,就是為進軍遠東做準備的。

然而,出乎張、楊以及延安意料的是,西安軍變之後,全國輿論一片譴責,民眾到處遊行抗議,張楊控制下的西安,市民學生幾萬人大遊行反對叛變,而南京政府更是毫不妥協,立即下令出兵!而最讓他們沒有想到的是蘇俄的堅決反對!

蘇俄擔心一旦中國分裂,日本侵略中國成功,幾百萬日軍必將撲向蘇俄遠東,到時候德日聯軍兵臨城下,莫斯科只能剩下眼淚!所以史達林立即親自擬電命令毛澤東——絕不容許殺蔣。並且,史達林明確指示到:應該首先瞭解到——蔣介石是抗日的,打倒蔣介石,必會引起內戰,而內戰只能有利於日本侵略者。史達林還說,“張學良分量不夠,怎能做全國抗日領袖?中共也沒有領導抗日的能力。蔣介石雖是一個可憎的敵人,但他是中國唯一有希望的抗日領袖。”

西安軍事暴亂僅僅一天后,12月14日,蘇共中央《真理報》發表社論,將“西安事變”直接定性為“叛變”,是“利用抗日運動進行投機”;蘇俄政府報《消息報》也稱:“張學良的叛變可能會瓦解中國抗日力量的統一,不僅給國民政府,而且給整個中國人民都帶來危險。”

共產國際機關刊物《國際通訊》則直接著文斥責張學良為“叛徒”、“強盜”。張學良秘書、中共黨員宋黎曾經有這樣的回憶:塔斯社廣播了《真理報》、《消息報》的報導後,張學良手拿新聞記錄稿下樓,在樓梯口遇到宋黎,面對宋黎自言自語地說:“我救了共產黨,他們就這樣對待我?”他還兩次不滿地問秘書、中供黨員劉鼎:“蘇聯廣播為什麼罵我受日本人指使?”

周恩來12月17日到達西安後,張學良就立即詢問蘇聯對西安事變的態度,當周恩來說蘇聯大致不會援助張楊的時候,張學良很衝動,反應甚為憤慨,似乎覺得被人出賣了,他甚至產生了這樣的想法,即“以往中共老是吹噓蘇聯可以援助,現在他已成騎虎,中共竟臨陣抽腳,不兌現了”。

所以,張學良儘管用抗日的高帽子矇騙了很多世人,但面對全國的譴責、蘇俄的反對(延安當然也就不能堅持原先的提議),甚至因為殺人捉蔣,而造成的東北軍的軍心渙散,張學良不得不採取到南京請罪的方式,試圖避免追究,保存東北軍的勢力。

儘管張學良得到了蔣介石宋美齡的寬大,東北軍沒有被裁撤,然而,東北軍因西安事變而發生了裂變,駐洛陽的東北軍炮兵旅旅長黃永安以及駐保定的東北軍53軍軍長萬福麟在接到張學良軍變的命令時,都極為不滿,拒絕執行,直接向中央報告和投誠!

一個月後,東北軍總部發生二二事變:王以哲,這個曾經擔任張學良衛隊長、在東北幫助張學良殺害楊宇霆常蔭槐將軍的“審判員”、在西安直接與周恩來李克農秘密談判、在軍變前高級會議上附和張學良捉蔣的67軍軍長(中共秘密黨員),被叛變官兵直接殺掉!同時被殺的,還有西北剿總交通處長蔣斌中將、西北剿總參謀處長徐方少將、王以哲的副官宋學禮等。之後,張學良的東北軍,全部6個軍,紛紛主動向南京國民政府投誠,接受命令,分赴各地抗日,從此,世上再無東北軍這個恥辱的名字!

楊虎城的西北軍也是一樣,由於對西安事變不滿,楊虎城最信任的部下馮欽哉帶一個師2萬人投靠中央,之後西安警戒旅又有兩個團投靠中央,楊虎城只剩下微不足道的孫蔚如的一個師——而孫蔚如在西安事變第二天,就向楊虎城提出“捉張學良送蔣介石”的主張。楊虎城不採納,西北軍也就此消失。

而當年積極支持搞西安事變的張學良頭號智囊、東北軍總參議(軍師)鮑文樾,抗戰剛剛開始,就可恥地直接投降日寇,擔任汪偽政府中央政治委員會委員、代理軍政部長,河南省省長等高官,是著名的大漢奸之一。1945年鮑文樾因漢奸罪被捕,判處無期徒刑,服刑30餘年,在臺北出獄。

親自抓捕蔣介石的張學良警衛營營長孫銘久以及應德田、苗劍秋等號稱“東北軍最支持聯共抗日的人”,也是“對張學良最忠心的人”,還是張學良組織的所謂“抗日同志會”(其成員基本為中供黨員)的骨幹,卻是東北軍中第一批投靠日寇做漢奸的人,孫“因功”升任偽政權山東保安副司令,應擔任偽政權河南教育廳長,而苗這個寫過《抗日理論與實際》的人,直接移民日本!

而張學良的另一個弟弟張學銘,居然在日寇已經陷入必敗絕境的1943年,還投靠汪偽政權,做了一個小漢奸。

偽軍中最高層的孫良誠、吳化文、白鳳翔、李守信等,清一色的都是原軍閥西北軍和東北軍的將領,而這些人往往率部成建制投敵,以孫良誠為例,他率兩個軍3萬多人成建制投靠日軍,換了一個偽第2方面軍總司令的頭銜。

蔣介石的中央軍,卻從無大規模的投敵的記錄,甚至沒有一個中高級軍官主動投敵,相反,有兩百多名將軍血灑抗日戰場。誰是真抗日犧牲一切?誰是假抗日政治投機?

四、與汪精衛相比,張學良比漢奸還漢奸

汪精衛遇到張學良耍橫,便悲觀流淚去職下野出國放洋,蔣介石遇到張學良耍橫,便一度變成階下囚,親信也被殺。
但蔣介石和汪精衛的不同,在於蔣介石不輕易悲觀,不論處境如何惡劣,他總是意志堅決,有頑強信心,特別是對於抗日前景,蔣介石堅信中國必勝,堅忍抵抗,力爭外援,守得雲開月兒明。

而汪精衛缺乏信心,懷疑中國能勝,他雖然宣講“國家至上、民族至上、抗戰第一、勝利第一”,也明白“中國今日受日本帝國主義的侵略,窮凶極惡,無所不用其極,惟有抗日才能爭取國家民族的生存,惟有全國同胞一致的自動犧牲之精神,從事抗戰,才能爭取最後的勝利……我們誓必——繼續的將所有血汗都榨出來,以前的及現在的所有將士所有人民的血汗,合流一起成為江河,撲滅盡了侵略者的兇焰,洗滌盡了歷史上被侵略的恥辱!”

然而,汪精衛的心裡並沒有“必勝”的底!雖然他也知道“中途妥協,只有滅亡!中途妥協,除了屈服之外,還能得到什麼?絕對得不到和平!”他甚至也清楚,“三百年前,滿清以五百萬人之寡而宰割中國,其惟一秘訣,是以中國人的錢養中國人的兵,來殺中國的人!近來敵人每到一處,便急急忙忙組織傀儡政府,即是以此為藍本,我們不以十二分的努力,喚起民眾,則此種之浩劫,決無可逃!”然而,他心裡仍存幻想,對日本人的兇殘本性認知不深!

等到抗戰初期國軍敗退國土大半淪喪,汪精衛便徹底喪失必勝信心,響應短命的日本近衛首相號召,誤信日本“共存共榮”、“從支那撤軍”的謊言,打算“曲線救國”,留書蔣介石:“言戰易,言和難,君為之易,我為之難!”從重慶潛逃,上了賊船當漢奸。
但究其求和本意,仍不免存有一些愛國的美好幻想,只是實質上,淪為替日本人榨取物資麻痹國人的工具!

至於張學良,在愛國的意識上,連汪精衛都不如,至少汪精衛是抗戰中被打敗了打怕了才上當作漢奸,而張學良一槍不發拱手東北放棄熱河便成了漢奸!比任何漢奸對日本人的貢獻都大!!是真正的比漢奸還漢奸!!!

五、張學良自稱——我是罪人中的罪魁
“崽賣爺田不心疼”!張作霖一生辛苦經營東北,出生入死,那裡資源廣闊、雄獅百萬,絕不會拱手相讓給日本人!而張學良長期廝混在北平,對東北那片白山黑水缺乏張作霖般的深情,又懼怕日本虎狼之師,一槍不發保存軍閥實力最符合他當時的個性,深得蜀漢後主劉阿斗的真傳!

劉禪面對鄧艾的五千奇兵,便攜帶成都的十萬兵士百萬百姓開城請降,弄了個“安樂公”幹幹,居然在曹魏“樂不思蜀”得以善終!
高喊“法西斯才能救中國”的張學良,面對入侵的日本法西斯區區兩萬關東軍,便將百萬將士數千萬百姓億萬軍火物資獻上,拱手入關;此後又一再拒絕中央嚴守錦州的命令,放日本軍隊入關,圍逼熱河;再讓日本人兵不血刃佔領熱河,兵臨北平……

之後張學良再以抗日為詞,發動軍事暴亂,捕殺中央軍政官兵,逼迫政府提前公開抗日戰略,導致日本軍方提前一兩年發動全面侵華戰爭!而中華民族蒙受了巨大的人財物力損失,苦難不可盡言!

張學良之罪,罪在不赦!

此等逆子奸臣,居然在臺灣、美國頤養天年,長壽百年有餘!嗚呼,上天如此不公,我豈能相信上帝?!張學良晚年獲得自由後,曾經多次自稱“我是罪人中的罪魁(禍首)”,為此他在基督教中尋求靈魂的救贖,也一直拒絕回到中國,儘管他在大陸被吹頌成“偉大的愛國將領”。

據說1949年建國時,毛澤東曾經感慨地對周恩來等人說:“沒有張漢卿當年發動西安事變,我們哪有今日……”,周恩來介面道:“如果漢卿在,得給他一個副主席的位子。”毛澤東笑道:“你也太小氣了吧,給漢卿國家主席的位子,都不為過!”

而蔣經國回憶錄中,這樣記述八十年代的張學良——張學良喝酒喝醉了,抱著蔣經國大哭:“兄弟呀,老哥哥當年做錯了!做錯了!先總統殺了我都不為過呀!”曾經被國民黨抓起來長期坐牢的著名作家柏楊,也斷言:“將來無論是統是獨,張學良都不是英雄。”

事實如此,真相如此!百年疑案,徹底終結
editorial
Posts: 18992
Joined: Fri Jul 20, 2012 2:08 pm

Re: 歷史故事、掌故、軼事

Post by editorial »

真實的毛岸英原來如此

一、來去隨意,做工作淺嘗輒止

毛岸英1946年初回國,到1950年10月赴朝,近五年多時間裡,似乎沒有比較穩定地從事過什麼工作,正式披露的工作經歷,都是短短的幾個月甚至幾十天。並且行動自由,沒有什麼〝單位〞的約束。



去朝鮮之前,毛岸英比較著名的一個經歷是上〝農業大學〞。毛岸英剛回到延安,毛澤東要求他跟隨農民勞模吳滿有學農活。這段日子,其實只有五十多天,充其量也就是一個鄉村夏令營而已,但後來凡提起毛岸英,都要大書特書這一段

進北京後他的工作崗位是中央社會部(情報機關)部長李克農的秘書兼翻譯。在這個崗位上,他似乎也很散漫。按說秘書工作是非常忙碌的,通常沒有自己的時間。但毛岸英在1950年5月初有一次悠閒的長沙探親。〝這次南下是公私兼顧,他隨蘇聯代表團來到武漢,給李克農當了幾天翻譯後便匆匆趕往長沙探親〞。

在韶山,鄉親毛貽泉找他要帳,說是30年前毛澤東欠下100大洋至今未還。毛岸英沒錢,找省委書記王首道〝借錢〞還上了。一次探親掃墓,他竟然盤桓了一個多月,直到6月25日朝鮮戰爭爆發,李克農要秘密訪蘇,發電報來催,他才回京。回京的時候,這個28歲 的青年幹部乘坐軟臥列車,〝毛岸英品嘗一口用長沙水泡出的君山毛尖茶,然後仰坐於沙發上,開始翻閱當天的報紙〞,這估計是湖南省委提供的特殊交通安排。從 向省委書記借錢、住省委招待所、坐軟臥這些情節,可以看出毛岸英此行公開打了〝父皇〞旗號,而黨政大員也絲毫不敢怠慢這位第一公子。

赴朝之前,毛岸英在北京機器總廠做黨總支副書記,這 是毛岸英比較正式的一個工作履歷,是毛岸英鬧著要去工廠的情況下,周恩來親自安排的。按說此時韓戰已經爆發,社會部無論是情報工作還是對蘇聯絡都非常繁 重,他為什麼要離開部長秘書的崗位,去一個完全不能發揮自己俄文優勢的北京機器總廠呢?這本書沒有揭開這個迷團。從1950年8月中旬到10月8日,他在北京機器總廠只幹了不到兩個月。10月8日他跟彭德懷去東北,沒有向廠裡作任何交待;10月14日隨彭回京,次日即將再赴東北、朝鮮,他才匆匆到工廠交待說社會部有任務,他要去工作一段時間。

將近五年時間,我們看到毛岸英的工作崗位飄忽不定,沒有看到他在哪方面做出扎實的業績來。

二、赴朝出於政治需要,只準備三五個月就回來

毛岸英赴朝是自己提出的,還是毛澤東的旨意?書中記述,10月5日, 中央決定了派兵援朝之後,毛澤東對衛士小李有一番對話:〝我積極主張抗美援朝,我的兒子不去,誰還能去?我想把岸英交給彭德懷,一起去朝鮮打仗,你看好 嗎?〞毛又說〝跟彭德懷同志在一起,學些軍事知識,對他的將來會很有用的。〞當晚或次日晚,毛澤東叫回岸英:〝今天,我讓你回來,就是想和你談談當兵的 事〞。可見,岸英參軍赴朝,是毛澤東做出的一個安排。其出發點,一是表示帶頭,二是為了岸英的〝將來〞。

毛岸英到朝鮮幹什麼,也是毛澤東安排好了的。10月7日,聶榮臻打電話給毛澤東報告說:〝彭老總明天就要帶他的一班人馬去瀋陽開展工作了,可是他的俄文翻譯到現在還沒有找到〞,毛說〝那就不用找了,讓岸英去吧,我通知他。〞可見毛並不想讓岸英上前線,而是細心地替他考慮了既安全、又能掌握核心情況的崗位。

毛岸英當時作了多長時間的打算?他在向岳母張文秋告別時說過〝多則半年,少則三月〞;他的衣服、被褥、書籍還在北京機器總廠沒有收拾,他說,〝先放在這兒吧,我還要回來的〞。最能說明問題的一個情節是,1951年1月2日,此時毛澤東還不知道岸英犧牲,〞正在看檔的毛澤東聽說葉子龍來了,頭不抬眼不動地說:“子龍,我正要找你呢!把岸英調回來吧,你看他把材料寫成這個樣子,不但沒有進步,反而退步了!”此時距毛岸英〝報名參軍〞,不到三個月,距赴朝才兩個月零十天。如果他沒有犧牲,凱旋回京,正好應了他對岳母說的〝短則三月〞。

三、愛炫耀,性情浮躁

毛岸英在朝鮮志願軍司令部總共待了34天, 但大家都知道他是毛澤東的兒子。本來他的身份是保密的,但他自己基本上逢人就說〝不錯,我的父親是毛主席〞,毫不忌諱。他平時腰裡掛著一支小手槍,遇到人 問時,就拔出來說〝這支手槍有點來頭,是史達林贈送的呢〞。大家驚羨道〝你去過蘇聯?見過史達林?〞他就開始介紹在蘇聯呆了十年,參加蘇聯紅軍打到柏林, 受到史達林的專門接見,史達林送他手槍並問他為什麼不找個蘇聯姑娘做妻子等等。試想,這一番經歷,別說一般幹部戰士,就是彭老總,也望塵莫及呀。給工農出 身的戰友們講這些,是其炫耀性格的典型表現。

其實,他所謂的蘇聯紅軍生涯,***他的農民大學、工廠書記一樣,也是淺嘗輒止的經歷:〝1943年,毛岸英被保送到莫斯科列寧軍政大學學習,考慮到他是毛澤東的兒子,蘇軍破例授予他中尉軍銜。一年後,他又進入蘇軍培養高級參謀人員的最高學府伏龍芝軍事學院深造。畢業後,毛岸英被任命為坦克連指導員,參加了蘇軍的大反攻。〞屈指算來,這時已經是1944年底或者是1945年初了,而攻克柏林是1945年4月30日,所以說毛岸英這一段戰爭生涯最多也只有半年天氣。而且由於〝中蘇兩黨有一個協議,不讓中共領袖的孩子參戰〞,故〝坦克連指導員〞的安全是有保證的。

四、對〝志司〞首長頤指氣使

第一次戰役之後,毛岸英與三十八軍軍長梁興初有一次對話:

〝梁軍長,你那裡要人不?我到你們軍去行不行?〞

〝你想幹什麼?把你安排到作戰科行不行?〞

〝要是還在機關工作我還到你那兒幹什麼?在志司作戰室不是一樣嘛!〞毛岸英不以為然地說。

〝那你想……〞梁興初不解地問。

〝我想下基層!〞毛岸英像他父親那樣把手一揮,〝從營長幹起,你給我一個營怎麼樣?〞

好傢伙!梁興初為之一驚,他被毛岸英這股子氣勢給鎮住了。……誰知彭老總是怎麼打算的?只好支支吾吾地說:〝那好,那好……〞

〝你答應了?君子一言,駟馬難追。我什麼時候去報導!〞毛岸英認真了起來。

〝我是求之不得,只怕彭總不放你走,下麵危險大喲!〞梁說。

〝你去和彭總講一講嘛!就說我有打仗的經驗,我在蘇聯打過仗,參加過衛國戰爭。〞

〝和彭總講,那我可不敢……說梁興初你怎麼挖我的牆角?那我可吃罪不起。〞

〝嗨,你們怎麼都怕彭老頭?〞毛岸英一捋袖子,〝好吧,我去找他談〞.

這哪裡是司令部的一個小秘書與主力軍軍長的對話?〝不以為然地說〞、〝像他父親那樣把手一揮〞、〝一捋袖子〞,這幾個動作形像地反映了當時毛岸英的心理狀態。而面對一位高級將領,稱全軍統帥為〝彭老頭〞,並非無知,而是無畏--〝只緣身在最高層〞啊。

另一件事,〝毛岸英和彭德懷下棋,經常為悔一步棋而爭得面紅耳赤不亦樂乎〞。事後其他首長委婉地勸說他不要這麼認真,要讓彭總下棋後心情放鬆才能更好地指揮作戰。過去看過一個回憶錄的描述是,毛岸英當場說〝他M的彭老總你又悔棋啦〞,彭則笑呵呵地賴帳,洪學智則在身後用腿碰毛岸英,示意他尊重彭總。兩相印證,毛岸英在彭的面前,基本上是〝童言無忌〞,並不把彭當首長對待。

最典型的事件第一次戰役結束後,彭德懷主持第一次志 願軍黨委擴大會議,實為最高作戰會議。會上彭發火痛駡了三十八軍軍長梁興初,說出〞違反軍令,按律當斬〞的狠話來,全軍高級將領俱噤若寒蟬之際,彭德懷開 始佈署第二戰役的打法:〝我的意見是先退,我們的主力從現陣地後撤三十至五十公里,讓麥克亞瑟以為我們怕他。這樣,他就會更倡狂,造成前軍突出,我們就可 以尋隙穿插,分割包圍……〝這時,令所有人意想不到的事情發生了:毛岸英〞離開會議桌直走到彭德懷對面,指著作戰地圖慷慨陳詞:‘我看應該向南進攻!兵書 上說:善戰者,見利不失,遇時不疑。敵人不是跑了嗎?不是敗了嗎?我們為什麼不乘勝追擊,而要後退呢?’〞所有的與會者都大為詫異,私下議論說〝那個小翻 譯膽子不小,竟敢在彭總發火的時候說三道四,這樣重要的會議,哪有他講話的資格?〞此時的毛岸英,顯然忘記了自己只是一個秘書兼翻譯,而把自己當成了監國 的太子或者是欽差大臣。

五、生活散漫,違反防空紀律導致喪生

毛岸英好睡懶覺,在書中有多處反映。〝一覺醒來,天 已大亮……毛岸英不禁心中自責‘日上三竿我獨眠,太不應該了。’〞作戰室主任張養吾回國前給毛岸英的臨別贈言是〞按時起床、按時就餐、按時防空。在支部會 上,作戰處副處長成普提意見說〝有一次毛岸英起床晚了,我們等他去吃早飯,沒想到剛端起飯碗飛機就來了,我們四個人被堵在屋子裡,只好一個人蹲在一個牆角 落,像塊奠基石。〞

毛岸英犧牲是在11月25日。此前志司為防空襲,〝作出了三條規定:一是天亮前一定要吃完飯,二是天亮後不准冒煙,三是都要疏散防空。〞彭德懷也強調〝你們這些年輕人要注意防空,不能有任何僥倖心理,該進洞而不進洞的是紀律問題〞。

當天早上毛岸英由於晚起床,又沒有吃上早飯。〝躲在防空洞裡的毛岸英伸頭看了一下天空,還不見飛機的影子……此時已是饑腸轆轆了〞.十 點過後,毛岸英對高瑞欣說要回作戰室,高說〝等一等吧,警報還沒解除呢〞,毛岸英說〝不用怕!我看飛機一時來不了,就是來了,哪會偏偏炸中這個地方。當年 國民黨的飛機經常轟炸延安,可爸爸忙於工作,就是不進防空洞……不也沒事嘛!爸爸的榜樣,兒子不學誰還去學。〞(公然違紀,都要打〝爸爸〞的旗號,這樣的 公子哥真夠志司首長頭痛的。)說著毛岸英已經沖出了防空洞,高瑞欣等只好跟著他到作戰室熱飯(注:冷飯用雞蛋炒熱)。

可惜毛公子沒有〝爸爸〞那麼好的運氣,11點多,美軍四架B-26轟 炸機掠過大榆洞上空,馬上又返回,是否因為看到了毛岸英熱飯的飲煙,不得而知,但這一次投下了幾十枚凝固汽油彈,準確地命中了作戰室。倖存者成普事後說, 〝當時毛岸英正在爐子旁吃東西,我在門外看到飛機正在扔炸彈,就喊快跑,可是毛岸英和高瑞欣都鑽在桌子底下躲炸彈……要是早跑出來也許就沒事了。〞

可見,這是一次完全可以避免的事故,由於毛岸英違反防空紀律,不但導致志司作戰室被轟炸,自己身亡,而且連累優秀的機要參謀(周恩來語)高瑞欣犧牲。

毛岸英1922年10月24日出生,5歲離父,8歲 失母,在學習知識和形成世界觀的最重要階段,基本上是在顛沛流離中度過,其中至少有五年是在上海流浪,直到十四五歲時被送去蘇聯。後天的不足使他在知識和 性格上存在一些缺陷,也就是不足為怪的。但官方的宣傳在神化毛澤東的同時,對毛岸英也進行了神化,誤導我在很長時間裡都認為毛岸英是個完美的革命青年,甚 至認為如果他不犧牲,將可以成為制衡江青的因素,不致于讓文革發展到那樣的程度。
editorial
Posts: 18992
Joined: Fri Jul 20, 2012 2:08 pm

Re: 歷史故事、掌故、軼事

Post by editorial »


被女皇武則天暗戀一輩子的男人


做為中國唯一的一個女皇,武則天的緋聞很多,今天我們要說的就是她跟狄人傑的那些故事,據說她經常親熱地叫狄仁傑為“國老”,而不稱呼他的大名。而且狄仁傑每次來朝見武則天,她都阻止狄仁傑行禮下拜,還說:“看見你下跪,朕的身子先痛了起來。”  

神探法官的原型

狄仁傑,在小說《狄公案》和據此改編的一系列影視作品裡,是個斷案如神的神探,同包青天是一類的人物。歷史上的狄仁傑除了的的確確擔任過聞名全國的一流大法官外,還文武全才---文能治國輔政,一直被毒辣難纏的則天女皇器重,到死都是宰相;武能鎮守邊疆,擊退契丹。他是武則天當政時難得的正直官員,一度宦海沉浮,不過倒是做什麼都甚為出色,當縣長時,百姓在他活著時候就建造了生祠(紀念堂)。任宰相後,武則天對他十分器重,直至臨終,對武則天朝的弊政做了一定的匡正。武則天時代上承貞觀之治,下啟開元之治,千古名相狄仁傑功不可沒。

狄仁傑,字懷英,唐代並州太原(今太原南郊區)人。他出生于官僚家庭,少年時就進入仕途,表現不凡;在一次被人誣告後,反而得到上司的賞識,從此進入法律界,逐漸升遷到一級大法官的位置。狄仁傑是個工作狂,一年內就處理了前任積壓許久的諸多案子,釋放了上萬名冤枉的無辜百姓,頓時名揚海內外,成為明鏡高懸的神探級青天大老爺。因此得到武則天的賞識,在武則天稱帝后,做了宰相,備受重用。

 真實的神探狄仁傑

狄仁傑出生於官宦之家,祖父狄孝緒任唐太宗貞觀朝尚書左丞,父親狄知遜官至夔州長史。他從小便受到嚴格的訓練,少年時參加明經科考試及第,順利進入仕途。

狄仁傑剛出道便表現不凡,擔任汴州參軍時,被人誣陷,這時的工部尚書閻立本(著名的畫家宰相)作為中央考察大員巡視河南,受理此案。他不但發現狄仁傑清白無辜,還發現了狄仁傑德才兼備,大贊他實在是“滄海遺珠”,馬上舉薦他為並州法曹參軍,狄仁傑從此進入了法律界。狄仁傑被人誣告後反而得到意外的提拔,說明狄仁傑實在才德過人,即便在走黴運時都掩蓋不了他的閃閃金光。在任期內,狄仁傑逐漸通曉了兵法、刑罰、吏治等各方面典章制度,為他一生的政治活動打下了良好的根基。

狄仁傑才能賢德的名聲逐漸傳到唐高宗那裡,儀鳳元年(西元676年),被擢升為大理丞(最高法院的推事),掌管國家刑法大權。他到任僅一年,就判決了以前積壓的幾千件案子,牽涉到一萬七千人。他公正廉明,明察善斷,英明果決,一下子名聲大震,朝野上下無不推崇這位斷案如神的大法官。大家熟悉的《狄公案》裡那個包黑子一樣的青天大老爺狄仁傑,就是從他的這段經歷中演化出的。

狄仁傑絕不徇私枉法,為了維護法律,甚至敢於犯上直諫。一次,左威衛大將軍權善才、右監門中郎將範懷義兩位將軍誤砍了昭陵(唐太宗墓地)的柏樹,高宗大發脾氣,下令立即把他倆處斬。狄仁傑上奏說:“國家已經制定了明確的法律,根據法律,兩位元將軍不該判死刑。”高宗怒道:“他們害我做了不孝子,非得要處死!”狄仁傑堅持說:“按法不該判死刑而一定要判死刑,就因為誤砍了一棵柏樹,處死了兩位將軍,後世會議論陛下究竟是個什麼樣的君主?我不敢陷陛下于無道!”唐高宗頓時悔悟,免了二人死罪,從此狄仁傑名震京城。

狄仁傑的當官技巧

後來,狄仁傑被提升為度支郎中(財政部司長),唐高宗偕武后出遊,派狄仁傑做知頓使(負責皇帝旅遊事宜的特派員),先去佈置途中食宿。皇帝的旅遊路線必須經過“妒女祠”,當地傳說,若是衣著華麗的人經過妒女祠,定會導致風波,當地的長官並州長史李沖玄就下令幾萬民夫重新修築禦道,以此取悅皇帝和皇后。狄仁傑不以為然,說:“天子巡遊,風伯會來吹去塵土,雨師會來灑濕道路,何得要避開妒女?”於是使幾萬人免去了沉重的勞役,避免了勞民傷財。唐高宗聽說後,稱讚說:“狄仁傑是真正的大丈夫!”狄仁傑既巧妙地稱讚了皇帝,又造福了百姓,上下兩邊的心都俘獲了,實在是非常有技巧。

武則天稱帝建立周朝後,任命狄仁傑為地官(戶部)侍郎、同鳳閣(中書省)鸞台(門下省)平章事,也就是入閣成為宰相之一,不過,為時很是短暫。一次女皇故意試探狄仁傑說:“你政績很不錯,不過有人在我面前說你壞話,你想不想知道是誰說的?”狄仁傑說:“陛下要是認為臣子什麼地方做錯了,臣當然會改;陛下要是明白臣子沒什麼過錯,那是做臣子的幸運。誰說過我的壞話,我不想知道。”連武則天都認為狄仁傑實在是個忠厚長者,胸懷坦蕩。

狄仁傑版“越獄”

狄仁傑雖然德才兼備,但這次當宰相的時間卻很短,因為當時正處於恐怖時期,滿街彌漫著告密風氣。狄仁傑當宰相一年後就被酷吏頭子來俊臣誣告為謀反。根據當時的法律,一經詢問馬上認罪的人,可以免去死罪。來俊臣審問狄仁傑的時候,大概狄仁傑當過大法官,對官兵(即便是來俊臣這種類似特務的)對待犯人的心理摸得很透,馬上回答說:“現在是大周朝,我是唐朝的舊臣,甘心被殺死,我的確參與了謀反。”來俊臣果然非常滿意,狄仁傑免去了皮肉之苦。不過狄仁傑雖然辦事不失圓通,大節上仍傾極端。有人跑來跟他說,只要牽連另一位官員入獄,就可以減刑,狄仁傑馬上拒絕,並說:“皇天后土,我死都不做這樣的事情!”說完用頭猛撞監獄裡的柱子,血流滿臉,把來勸他的人嚇了個半死。

狄仁傑不愧是斷案如神的大法官,應對的辦法相當多,他趁著獄卒不注意的時候,偷偷拆被單,寫了個狀子,藏在自己的棉襖夾層裡,對獄卒說:“天氣已經變熱了,請你把這件棉襖交給我的家人,拆掉棉絮再送回來。”獄卒也就傻乎乎地把棉襖交給狄仁傑的兒子狄遠光了。狄遠光看到狀子,馬上上訴。武則天親自召見狄仁傑說:“你怎麼沒有謀反卻承認了?”狄仁傑說:“不承認的話,早就被虐待死了。”於是武則天釋放了狄仁傑等人。狄仁傑運用自己的機警死裡逃生,居然活著從來俊臣的閻王殿裡出來了,這大概是萬分之一的幾率,不過他還是被貶了官,到地方上去做縣令。

硬要管女皇的家務事

狄仁傑以他的宰相之才,在地方上當縣長,自然做得有聲有色,百姓感恩戴德。後來契丹騷擾河北地區,武則天趕緊又召狄仁傑出來,他兵不血刃,打退了契丹。因此歷史上的狄仁傑是個文韜武略的全才,是塊在哪兒都能閃閃發光的真金,不僅是野史小說裡的神探而已。武則天為了表彰他的功勳,親賜紫袍、龜帶,親筆在紫袍上題寫了“敷政術、守清勤、升顯位、勵相臣”十二個金字。神功元年(西元697年),狄仁傑被召回中央,很快恢復了宰相之職。

聖曆元年(西元698年),武則天的侄子武承嗣、武三思好幾次派人遊說武則天,要求當太子。大臣李昭德等勸武則天說,姑侄沒有母子那麼親,應該立廬陵王李顯為太子。狄仁傑長期跟武則天相處,對這位女皇帝瞭解得很透徹,也乘機加了把料說:“陛下要是立自己的兒子為太子,那千秋萬歲,一直可以享受兒子在太廟給您的配食;要是立了侄兒,那可從來沒聽說過侄子當了皇帝在太廟祭祀姑姑的。”武則天有點煩惱,說:“這是朕的家事,你別摻和。”狄仁傑是塊硬骨頭,不屈不撓地說:“當皇帝的人,家及四海,什麼事情不是陛下的家事!我是宰相,怎麼能不管?”武則天最後聽從了狄仁傑的意見,召回廬陵王立為皇嗣,延續了唐祚,沒落到武家子侄手裡。後代史學家都盛讚狄仁傑恢復唐室的功勞。

武則天暗戀狄仁傑?

狄仁傑文能當宰相,武能破契丹,還很會舉薦人才。武則天讓他推薦一個宰相之才,狄仁傑就稱讚說地方官張柬之有才德,武則天提拔張柬之當了洛州司馬(副州長)。過了一陣子,武則天又讓狄仁傑推薦將相之才,狄仁傑說:“我上次推薦的張柬之,您還沒任用呢!”武則天說已經把他提升了。狄仁傑說:“我推薦的人才,是當宰相的,不是當司馬的。”張柬之終於被調到中央,後經過幾番升遷,果然當了宰相,不過他那時都快八十歲了,武則天倒也沒嫌他老。

狄仁傑死後,老宰相張柬之發動宮廷政變,擁戴中宗恢復了唐朝國號,可以說,狄仁傑再次為恢復唐室做出了間接的貢獻。狄仁傑先後舉薦了姚崇、桓彥範等幾十位精明能幹的官員,這些人後來都成為唐代中興名臣。有人稱讚狄仁傑說:“天下的桃李,都在您的門下啊!”狄仁傑回答說:“我推薦賢才是為了國家,不是為了我自己。”狄仁傑就是這麼一塊鐵板,對他講恭維話都很有難度。

武則天對狄仁傑的信任和倚重是所有臣子都望塵莫及的,她經常親熱地叫狄仁傑為“國老”,而不稱呼他的大名。狄仁傑脾氣硬,喜歡當著武則天的面在朝廷上就大聲爭論,武則天以女皇之尊,且以暴烈出名,倒經常屈從他的意見。狄仁傑好幾次要告老光榮離休,武則天總是不批准。狄仁傑每次來朝見她,她都阻止狄仁傑行禮下拜,說:“看見你下跪,朕的身子先痛了起來。”武則天怕狄仁傑年紀大了,不能過度操勞,還特意告誡朝中官員:“不是一等一的軍國大事,就不要拿去煩狄先生。”久視元年(西元700年),狄仁傑病故,武則天傷心痛哭說:“從此朝堂都空了!老天為什麼這麼早就奪走我的國老啊!”武則天以女上司如此寵信男下屬,被後來愛嚼舌根的八卦小說家大大編排,硬說狄仁傑長得很帥,武則天一輩子都暗戀著他,被他凜然正氣地拒絕了。
狄仁傑的正氣凜然是公認的,至於其他的,就無正史可考了。
editorial
Posts: 18992
Joined: Fri Jul 20, 2012 2:08 pm

Re: 歷史故事、掌故、軼事

Post by editorial »

  
項羽為何會失敗--具體原因


史飛翔 

 項羽“力拔山兮氣蓋世”,人稱“西楚霸王”。他英勇驍戰、力挽狂瀾。然而就是這樣的一個英雄卻在那場“楚漢相爭”中落了個烏江自刎的下場。確實的讓人扼腕歎息。後人在總結這段歷史時,往往將它歸咎于劉、項二人的個人素質。說什麼劉邦足智多謀,富有遠見,胸懷開闊,禮賢下士;說項羽優柔寡斷、剛愎自用,缺乏遠見,不能吸收他人意見等。事情果真是那樣麼? 

 巨鹿之戰前夕,各路抗秦之師雲集,但諸侯軍莫不畏秦,無一敢解巨鹿之圍,就連“名冠諸侯”的楚軍上將軍宋義也是“飲酒高會”,至安陽裹足不前。在這十萬火急的關鍵時刻,項羽“即其帳中斬宋義頭”,後又破釜沉舟,燒掉營房,血戰秦軍,克敵制勝。可見,項羽並非優柔寡斷。 

 在那場著名的鴻門宴中,項羽要取劉邦頭,易如反掌。但他卻一而再,再而三的錯失良機。難道是項羽不明白這其中的利害關係麼?非也!項羽之所以會失敗,當然並非他自己所說的“此天之亡我,非戰之罪也。”項羽的失敗恰恰在於他自身。在於他自身與生俱來的那種性格稟賦,具體說就是一種源自人的天性的、善的成分。政治鬥爭是殘酷的,也是無情的。因此,政客們往往是絕六情、滅人欲。項羽說到底還是面情軟,有同情心,下不了手。鴻門宴上,劉邦處處示弱、口口稱臣,這就打動了項羽的惻隱之心、悲憫之心。

劉邦恰恰是利用了項羽人性中那種善的成分。此其一。  其二,項羽太重義氣和感情。項羽是一個重義輕利且極重感情的人。對於做人這無疑是正確的,但對於從政則顯然不合時宜。譬如:鴻門宴中,樊噲手持兵器闖入帳中。但項羽卻說:“壯士!”並賜酒肉。這充分說明了項羽是一個重義氣講交情的人。即使是命在旦夕的時刻,但還對漢騎司馬呂馬童說:“若非故人乎?”“吾聞漢購我頭千金,邑萬戶,吾為若德。”乃自刎。到死都不忘成全朋友。此其二。  其三,項羽率性而為缺乏政治素養。項羽是一個性情中人。他愛恨分明,喜形於色,口無遮攔,率性而為。這從他少年時見秦始皇出巡曰:“彼可取而代也!”可見端倪。再譬如,在對待女人這個問題上,項羽霸王別姬,一曲“虞兮虞兮奈若何!”催人淚下,千古流傳。可見項羽確實是一個熱血男兒。劉邦天生貪財好色。行軍中沒少幹“打草摟兔子”的勾當。但他在攻下咸陽後竟能“財物無所取”。這說明劉邦有很強的自控能力,能為更大的利益而暫時抑制自己的欲望。這樣的人是很厲害的,當然也是很可怕的。與劉邦的老謀深算相比,項羽有時候近乎天真。譬如,他在意識到對權利的追求是以百姓的生命和痛苦為代價的時候,於是向劉邦建議:“天下匈匈數歲者,徒以吾兩人耳。願與漢王挑戰決雌雄,毋苦天下之民父子為也!”此其三。  

最後,項羽還是一個過分看重面子,有著強烈虛榮心的人。即使是在滿身是傷、命在旦夕的時刻還不忘向屬下說句:“你看我幹的怎麼樣?”讀到此處,我幾乎要落淚了!這讓我想起了死前不忘整冠的孔子的弟子子路。  西元前480年,衛國政變,子路為護主英勇就義。根據史書記載,當時的情況是這樣的:子路自知難免一死,心想大丈夫死也要死得豪壯,於是便把劍往地下一扔,然後不慌不忙地撿起被敵軍掀倒在地的帽冠,用手指彈去灰塵,端正地戴到頭上,又系好帶子。大聲說:“君子死,冠不免。三軍可以奪帥,匹夫不可奪志!”這時敵軍蜂擁而上,舉刀亂砍,子路頓時被剁成了肉醬。

  另外,當烏江亭長把船靠在岸邊,苦勸項羽登船回江東,以圖東山再起時,項羽卻說:“天之亡我,我何渡為!”遂婉言謝絕。如果說項羽當時採納了烏江亭長的建議,不是沒有機會的。可以說項羽是心甘情願的、自動退出這場角逐,退出歷史的舞臺。他寧願選擇死亡以此來結束災難,也不願意捲土重來,延續罪惡。這讓我們再次看到了項羽身上閃爍著的人性的光輝。  我認為項羽的失敗完全是由於他個人的悲劇性格,是由於他身上的那種善的成分。與那個連父親的肉都要分一杯的陰險奸詐的劉邦相比,項羽的失敗是註定的,不可避免的。“至今思項羽,不肯過江東。”歷史從來就是勝者王侯敗者寇。項羽是失去了做皇帝的機會。但他卻贏得了世人的敬仰。
editorial
Posts: 18992
Joined: Fri Jul 20, 2012 2:08 pm

Re: 歷史故事、掌故、軼事

Post by editorial »

文革時被整慘的絕色女星:隨叫隨到任人擺佈
2014-3-20 13:42 

摘要: 在新中國成立前,王丹鳳陸續主演和參演了二十餘部影片。在這些以家庭悲歡離合和男女愛情為主題的影片中,王丹鳳扮演銀幕中不同的女主人公不盡相同的悲劇故事,此時的王丹鳳已經成為人們心目中閃耀的電影明星了...

  今年已經87歲高齡的王丹鳳,如今住在上海繁華的靜安區陝西南路一處幽靜的社區裡安享她的幸福晚年。耄耋之年的王丹鳳,據說見過她的人依然還是覺得王奶奶很美麗!如果說中國電影是一部傳奇,那她就是傳奇中的傳奇。她就是王丹鳳,新中國22大明星之一,許多中國影迷記憶中那個明媚洋氣漂亮、風華絕代的電影女明星。

  被評為上世紀“50年代最漂亮的女演員”王丹鳳,因在影片《護士日記》、《春滿人間》、《女理髮師》中任主演或重要角色而家喻戶曉。上世紀四十年代,17歲的她在影片《新漁光曲》中飾演女主角漁家女,被影界稱為“小周璿”,名噪一時。

  “小燕子,穿花衣,年年春天來這裡……”1957年,電影《護士日記》裡她唱的這首插曲,成為後來的中國人童年時必唱的歌曲,而電影裡朝氣、嬌媚的新中國第一代女護士的形象也因她的扮演格外動人。

 她還是唯一一個參演根據大文豪巴金《家》、《春》、《秋》改編同名電影的著名女明星;她是唯一一個應邀參加美國總統雷根就職典禮的中國籍著名女明星;她是唯一一個前往加拿大拜訪昔日電影皇后蝴蝶的著名女明星。    

  不過,王丹鳳在上海的家裡簡單素雅至極。米黃色的牆面,白色的蕾絲窗簾,灰色的沙發,只有牆上掛著的兩幅王丹鳳在上世紀五十年代初照的大照片隱約訴說著房主人的身份。王丹鳳自己說,這所大房子從上世紀五十年代初她和丈夫柳和清結婚後就一直住著,房子當年是法國人設計的。

  因為這兩張照片是她最喜歡的,所以也一直掛著。在1992年和丈夫去了香港常住後,王丹鳳那時候就很少回上海。即便回到這所老宅子裡,除了見幾個老朋友外,基本閉門不出。如今王丹鳳完全定居在上海了,也許回到自己的故土還是感到親切吧。

  87 歲的她喜歡看韓劇。“我喜歡看他們的表演,很細膩,我也很喜歡裴勇俊、崔智友。我有滿滿一抽屜的韓劇碟片。”雖然相談甚歡,但當記者提出要給王丹鳳照相時,她卻拒絕了。“不要照的,現在我老了,不好看的,所以不要照。

  請你一定理解,你可以選我以前的照片用的。”老人的拒絕委婉但卻很堅決。其實早在她還擔任全國政協常委和民盟上海市委副主委時就不願意照相了,只是那時因為工作需要沒有辦法。從1995年世界電影百年後,她就拒絕別人給她照相了。也許,她希望留給觀眾和讀者永遠最美的記憶。
 
  祖籍浙江寧波的王丹鳳,1924年8月23日出生在上海。經營旅店為業的爸爸給她起了個優雅而又吉利的好名字,叫玉鳳。

  點擊圖片 進入下一頁


  1941年,一個偶然的機緣,竟使王丹鳳撞開了影壇大門。原來,王丹鳳的鄰居舒麗娟是“合眾影片電影公司”的演員,她知道這個漂亮的鄰家小阿妹酷愛電影。

  一天,舒麗娟領著王丹鳳來到徐家匯的 “合眾電影公司”。此時正在拍攝由導演朱石麟執導的影片《龍潭虎穴》。不經意中,朱石麟發現了王丹鳳那張俊俏美麗的面容。舒麗娟馬上說:“朱先生,她是十足的小影迷,她想拍戲。”“那好呀,來試試鏡頭吧。”

  隨後,朱石麟讓王丹鳳扮演一個端茶的小丫頭。他發現王丹鳳很上鏡,於是,讓王丹鳳把姓名寫在紙上交給他。王丹鳳在紙上寫下她的姓名“王玉鳳”,朱石麟看著這三個字,沉思良久,便說:“我建議,改個名吧!改一個字就行了,就叫王丹鳳吧,既喊得響亮,又有點意義。丹鳳朝陽嘛。”王丹鳳的藝名,便由此而來。隨後,王丹鳳與電影公司簽訂了3年的拍片合約。

 很快,王丹鳳便在朱石麟導演、桑弧編劇、顧也魯、英茵主演的《靈與肉》中扮演女學生,這是王丹鳳初登影壇的處女作。隨後,王丹鳳又在電影《新漁光曲》裡一躍成為了女主角,與當紅小生黃河演對手戲。

  王丹鳳對這個極富有挑戰性的角色情有獨鍾,演得十分用功。

  果然,王丹鳳在《新漁光曲》上映後,轟動影壇,很快聲名鵲起,她也被稱為“小周璿”。其間,王丹鳳作為一位“芙蓉出水”的新星,可自由選擇拍片,她從不與任何一家影業公司固定簽訂合同,所以,非常自主地在各影業公司相繼拍攝了《終身大事》、《青青河邊草》、《月黑風高》、《亂點鴛鴦》、《鸞鳳怨》、《斷腸天涯》、《無語問蒼天》、《珠光寶氣》、《夜來風雨聲》等9部著名的影片,故享有當時上海電影界著名女演員中拍片最多的“高產女星”之稱譽。

在新中國成立前,王丹鳳陸續主演和參演了二十餘部影片。在這些以家庭悲歡離合和男女愛情為主題的影片中,王丹鳳扮演銀幕中不同的女主人公不盡相同的悲劇故事,此時的王丹鳳已經成為人們心目中閃耀的電影明星了。“有點像王丹鳳”成為當時衡量美麗程度的表述之一。

  1948年到1950年,應香港長城影片公司邀請,她參加拍攝了《錦繡天堂》、《瑤池鴛鴦》等7部影片。讓王丹鳳高興的是,在影片《錦繡天堂》中,她和自己崇拜的偶像“電影皇后”蝴蝶配戲,這也讓她們之間的友誼持續了幾十年。1949年7月,香港推出備受歡迎的“滬港四大女星”,王丹鳳榜上有名,其他3位是李麗華、周璿、白光。

  1950 年,王丹鳳與陶金、劉瓊、韓非等人,作為香港電影劇團的成員,前往廣州進行慰問解放軍演出。11月,王丹鳳回到了闊別已久的上海,投入了新中國的懷抱。此時,王丹鳳與柳和清正忙碌著在籌備兩人的婚禮。柳和清出身電影世家。父親柳中亮與叔父柳中浩在上世紀四十年代共同經營上海國泰影業公司發家。以後柳中亮創業大同影業公司,柳和清完成學業後便幫父親在公司打理業務。 

  1951 年元旦這一天,王丹鳳與柳和清在相愛長達7年之久後,喜結秦晉之好。1月15日出版的《青青電影》雜誌,特意用了整整兩個版面的圖文,完整報導了王丹鳳和柳和清在上海逸園大酒店舉行結婚典禮的詳細經過。婚禮隆重而熱烈,上海電影界的著名導演、演員和工商界的老闆及朋友都親臨祝賀。繼而,王丹鳳便重返影壇,在當年柳中亮獨立門戶創辦的“大同”影業公司裡,主演了新拍攝的影片《彩鳳雙飛》。

  這部影片由朱端鈞等人編劇、潘子農導演,王丹鳳和李緯、陳述演對手戲。在影片完成後不久,留守在上海的多家私營電影廠合併在一起,成立了上海聯合電影製片廠。

  隨後,上海聯合電影製片廠又經過“公私合營”,全部歸屬於國營體制的上海電影製片廠。
 1952年12月,王丹鳳成為新成立不久的上海電影製片廠的一名女演員。1951年元旦,王丹鳳與柳和清在相愛長達7年之久後,喜結良緣。盛大的結婚儀式轟動上海,報紙雜誌紛紛報導。

  柳和清原是國泰影業公司的少東家。他父親柳中亮與叔父柳中浩在上世紀40年代共同創辦上海國泰影業公司,柳和清後自立門戶,創立大同影業公司。新中國成立後,私營電影廠先公私合營後又併入國營,成為上海電影製片廠,柳和清擔任上影廠宣傳科長,專職攝影。 

  1958 年來,王丹鳳無論是頭頂光環,還是“文革”後下廠勞動,柳和清與王丹鳳始終是左右相隨,矢志不渝。在上海影壇,柳和清對妻子的好是眾所周知的。王丹鳳的很多照片都是出自柳和清,而被大家公認穿衣精緻的王丹鳳穿的很多衣服都是柳和清買的。

  “他買衣服都不需要我去的,只要他看好了,就一定合適。”說到這,王丹鳳的幸福感溢於言表。

  他們有三個女兒,大女兒在日本學國際貿易,二女兒在香港,三女兒在美國學藝術,沒有一個從事電影。

十年動亂期間,王丹鳳也不可避免地經歷了抄家、批鬥會、幹校勞動。但她一不是共產黨員,排除了“混進黨內的階級異己分子”嫌疑;二無緋聞,扯不上“腐化”;三沒有參加過所謂的“大毒草”攝製組,所以直接受到的威脅打擊比白楊、黃宗英少得多。據白穆回憶,當看到別人被拳打腳踢時,她偷偷躲在食堂堆放雜糧的倉庫裡,嚇得魂不附體。有一次,她與黃宗英、白穆、石靈在上海近郊勞動,造反派展開“田頭批判”。

  批判會還沒開始,年輕的農民們早已在前排小木凳上坐好。4位元受批對象一經押到,有人大喊:“先批王丹鳳!”“是唱花旦的嗎?”有人交頭接耳。輪到瘦高個兒黃宗英上前,有人笑著說:“她是唱小生的。”一場鄉間批鬥會,竟也開出些觀眾見面會的意思。儘管被身後的工宣隊重重敲了一下,白穆還是笑得停不下來。面對上影廠造反派的胡言亂語,王丹鳳溫順而誠懇地聽著,沒有流露絲毫不滿情緒,在當時,屬於“難能可貴”。

  在奉賢幹校,有的女演員暗中帶點醬瓜、鹹菜,王丹鳳從不帶吃的。大太陽底下勞動,她總是帶頂帽子,一鋤一鋤地挖,從不偷懶。出勤時,她走在前面,到工作間取農具也不挑不揀……總之,她當時給人們的印象是:乖巧、隨叫隨到、任人擺佈,積極要求進步,投入人們常說的 “脫胎換骨的改造”。所以,她能活到今天。
  
  上海淪為孤島的5年間,王丹鳳拍了25部片子,扮演的多是受侮辱和欺淩的婦女形象:招待員、歌妓、丫頭等等。

  1948-1950年,應香港長城影片公司邀請,她參加拍攝了《錦繡天堂》、《瑤池鴛鴦》、《瓊樓恨》、《海外尋夫》等7部影片,多為古裝戲。
  從1950年回到上海後的30年裡,王丹鳳拍過《家》、《海魂》、《護士日記》等13部影片,其中,《家》中的“鳴鳳”,《護士日記》中的“小燕子”簡素華,以及《女理髮師》中的角色讓老觀眾記憶猶新。她還是中國電影史上唯一一個參演了根據大文豪巴金《家》、《春》、《秋》三部曲改編同名電影的女明星。為了演好女理髮師,王丹鳳曾經到南京路理髮店拜滬上名剪劉瑞卿為師。

  她虛心好學,沒有一點明星架子,天天準時到店裡當學徒。很快,理髮店門前天天清早排出影迷長隊,情狀不輸今日粉絲。1963年的《桃花扇》讓她倒了黴,因為“宣揚才子佳人”。此後15年,她沒拍過一部電影。
  1980 年的《玉色蝴蝶》成為王丹鳳的封箱之作,此後,淡出影壇的她作為民主黨派人士開始參政議政。王丹鳳先後當過第四、五屆上海市政協常委,第六、七屆全國政協委員,第八、九屆全國政協常委;第六、七屆民盟中央常委,第九屆民盟上海市委副主委。當主持人介紹“有來自中華人民共和國上海的著名演員王丹鳳”時,場內掌聲四起。那一次,王丹鳳夫婦還到加拿大溫哥華探望了時年78歲的影后蝴蝶。

  臨別時,蝴蝶將一對燒制著彩蝶圖案的小瓷盆送給王丹鳳,說:“我一共只有兩對,一對送你,一對自己留著。”

  4年後,蝴蝶病逝。王丹鳳成為大陸惟一探望過她的友人。2005年,作別影壇20多年的王丹鳳被授予“優秀電影藝術家”稱號。
  87歲的王丹鳳說,她“懷念過去的文藝片”,如深深影響過她的《飄》、《魂斷藍橋》;她念念不忘當年貼在閨房牆壁上的那些偶像:周璿、袁美雲、蝴蝶、阮玲玉、陳雲裳……

  歲月荏苒,昔日的風華絕代熠熠星光如今在王丹鳳這裡都已成了平淡往事,因為年歲漸高,她和丈夫不久前將香港的兩家“功德林”素餐廳轉讓給一家餐飲集團。

  “他們會管理得更好。”老人平淡地說。也許,以後,在上海的這個老宅子裡,王丹鳳和丈夫會甘於清寂而又自得其樂地頤養天年。
editorial
Posts: 18992
Joined: Fri Jul 20, 2012 2:08 pm

Re: 歷史故事、掌故、軼事

Post by editorial »

宋美齡:我49年在大陸必能拖宋慶齡走
2014年03月31日16:54

  核心提示:她又致函蔣經國,為沒能將宋慶齡從大陸帶走而抱憾。信中說:“深信若大陸撤退時,餘在中國而不在美國圖挽回馬歇爾肆意報復並一意孤行之短見,或大姨母不在美國而在上海,必可拖其(指宋慶齡)離開。”

  本文摘自:《聊城晚報》2014年3月7日B11版,作者:佚名,原題為《宋美齡的最後30年》

  3月5日是宋美齡誕辰107周年。回顧歷史,擁有106歲生命長度的宋美齡本身沒有變。在幾乎所有的宋美齡傳記裡,宋美齡都是一個頗有政治理想的女性。當她遇到蔣介石後,她的抱負一部分通過“第一夫人”得到實現,另一部分成為了“改造”蔣介石的動力。

  然而,她的個人魅力並不能阻擋一個男人與一個黨派的潰敗。和她曾經的對手相比,長壽或許是她最大的安慰。不過,漫長的生命並未延長她的政治生涯。
  為沒能將宋慶齡從大陸帶走而抱憾

  1975年4月5日,88歲的蔣介石拖著病體走向了生命終點。蔣介石死後,蔣經國接管了臺灣,1975年9月,宋美齡帶著20余名隨從移居美國。
  在宋美齡的晚年歲月裡,二姐宋慶齡是她在中國內地唯一的親屬。儘管宋慶齡一直不贊同她與蔣介石的婚姻,而且持有不同政見,但兩人始終保持著親密的感情。戰亂時期,宋美齡曾致電宋子文,讓他關照戴笠,不要在宋慶齡面前“胡來”。後來,隨著國民黨戰敗,退守臺灣,姐妹兩人開始天各一方,再也沒有見過面。

  1981年5月29日,宋慶齡於北京逝世,中國政府向包括宋美齡在內的臺灣和海外宋氏家族親屬發出邀請,希望他們前來參加葬禮。出於蔣經國當政時提出的“三不政策”(與大陸不接觸、不談判、不妥協),臺灣電報局拒收這份電報,宋美齡也沒有做任何表示。

  此前,宋慶齡生病期間,曾讓國務院僑務辦公室主任廖承志代筆給宋美齡寫了一封信,希望她能回大陸姐妹相見,以及把在她處保存的孫中山遺物交還。宋美齡只是托人答覆說“信收到了”。宋慶齡病重之際,中國政府也曾知會宋美齡,僅收到一份簡潔的回電:“把姐姐送到紐約治病。”

  其實,宋美齡的態度在宋慶齡去世後第二天她給蔣經國的致函中表露無遺:“骨肉雖親,大道為重,我等做人做事須對得起上帝、國家、民族及總理主義、父親在天靈,其他均無論矣。”

  6月7日,她又致函蔣經國,為沒能將宋慶齡從大陸帶走而抱憾。信中說:“深信若大陸撤退時,餘在中國而不在美國圖挽回馬歇爾肆意報復並一意孤行之短見,或大姨母不在美國而在上海,必可拖其(指宋慶齡)離開。”

  上世紀70年代初,她讓臺灣退出申請加入聯合國

  1986年10月25日,蔣介石百年誕辰前夕,宋美齡結束11年的隱居生涯,回到臺灣。在接下來的幾年內,她企圖利用尚有的影響力左右丈夫留下來的政治遺產,卻遭到了人生最大的挫敗。

  此時的臺灣正處於變革期。疾病中的蔣經國有心將臺灣帶上民主政治之路,正在衝破重重阻撓和時間賽跑。不管如何,時年89歲、大部分時間都坐在輪椅上的宋美齡,在臺灣是一個不可忽視的存在。雖然多年在外,但她仍保留著國民黨中央評議委員會主席、“天主教輔仁大學後托基金會”主席和多個婦女及慈善團體的頭銜。

  10月30日,蔣介石百年誕辰紀念大會上,宋美齡在蔣經國的攙扶下,再次出現在公眾視野,並致辭,希望“中華民族世世代代都能享受更多的自由幸福”。當天她還發表了紀念文章《我將再起》,弘揚基督教的博愛、寬容、忍耐精神和表達她對蔣介石的哀思。“我將再起”本是基督教術語,意思是說基督將再次復活——抗戰之初,她也曾發表過同名作品,旨在激勵士氣、振奮人心。但此刻,這4個字給了人們不少想像空間。
  但對於臺灣政體來講,她只是一個象徵性的存在,影響力有限。這在蔣經國死後,宋美齡欲阻止已經接任“總統”的李登輝兼任國民黨主席最終失敗上亦能看到。

  宋美齡對“一個中國”的堅持還體現在上世紀70年代初她讓臺灣退出聯合國成員國的申請上。當時大陸、臺灣都在為加入聯合國而努力,很多發展中國家支持大陸,美國支持臺灣。僵持不下之際,有人提出大陸、臺灣一起加入聯合國。美國傳記作家李台珊透露,當時蔣介石比較接受這個方案,但宋美齡卻不同意。“人有人格,國有國格。”她說。為避免中國走向分裂,臺灣最終退出了參選。

  阻擊李登輝失敗後,年逾90高齡的宋美齡開始徹底淡出政壇。1991年9月,在蔣家最後一個政治人物蔣孝武去世後兩月,宋美齡再次赴美。

  避免與陌生人交流,更討厭新聞記者

  儘管進入耄耋之年,行動艱難,但在一些重要的政治場所,宋美齡仍不願意放棄露面的機會。

  宋美齡在美國有兩個住所,開始是紐約長島蝗蟲穀的一幢巨型別墅,1995年後搬到了曼哈頓的一處高層公寓樓——這裡距她外甥女孔令儀的家較近,便於她過來照看。

  這兩處住所都是孔家的資產。蝗蟲谷別墅由孔祥熙在1943年購入,占地約70畝,擁有28個房間。剛搬到此處時,宋美齡帶著20多個隨從花了兩個月的時間進行大掃除。曼哈頓的公寓由孔祥熙的長子孔令侃購買,位於格雷西廣場10號,共有l8個房間,此處可以俯瞰紐約東河,是紐約最貴的大樓之一。
  據一位格雷西街10號的住客說,宋美齡有三隻小型犬,一隻約克夏,還有兩隻比雄犬,“和女主人一起,它們也逐漸變得衰老而蹣跚”,一位紐約的專欄作家這樣寫道。這位專欄作家也提到,鄰居們逐漸對碗碟和北京烤鴨發出的刺鼻氣味有了抵觸,而最後,越來越多的蟑螂終於引來鄰居們的抱怨。“檢查人員過來進行探測,看看別人家的壁櫥總是非常有趣的,而看這樣一位曾大權在握的女人的壁櫥更是如此,比如,有一個壁櫥裝滿了金條。”

  一位元美國記者對她在曼哈頓的生活做了這樣的描述:“她還像在蝗蟲谷居住時一樣,每天都以讀經、禱告、看書、看報為主要生活內容,有時還會見從臺灣來的客人,但談話的時間一般不長……避免與陌生人交流,更討厭新聞記者……有時候身邊人為了讓她快活,便與老夫人打麻將。據說她在牌桌上還能捉得到誰在偷牌。”

  雖然年事已高,但她仍很在意自己的形象:會做頭髮、化妝、戴首飾等。“唯一改變的只有高跟鞋的高度。”李台珊說。

  希望回葬上海,未能施行

  1995年夏天,98歲的宋美齡以“二戰後留下來的唯一一位主要人物”的身份參加了二戰勝利50周年紀念會。“宋美齡一身紅、黑色的絲緞旗袍、玉耳環,外加一條披肩,坐在特製的椅子上,發表兩分鐘的講話。她以平靜、堅定的聲音敘述中國自1937年至l941年被迫‘孤獨無助地’對日抗戰,但她立刻表示從心底感謝美國人民在珍珠港事件之後,給予中國的精神支援和物資援助。”美國傳記作家帕庫拉在《宋美齡傳》裡寫道,“大家注意到,委員長的遺孀雖在一位年輕家屬的攙扶下,卻是‘以自己兩條腿走進會場’。”

  次年,在紐約大都會美術館舉辦的“臺北故宮博物院”珍品出國特展的預展會場上,人們再次看到了宋美齡。坐在輪椅上的她對兩件展品注意良久,其中一件是宋太祖的作品。有個攝影記者對她產生了興趣,老是跟著她,結果惹她不高興,“一度揚言要打破他的照相機”。

  2003年10月24日,宋美齡被輕微的肺炎擊垮,壽終正寢。孔令儀透露,宋美齡生前曾表示,死後若情況允許,可葬回上海,與母親倪桂珍待在一起。但最終,她還是在紐約市北芬克裡夫墓園買下了一片墓地,她的弟弟宋子文、姐姐宋靄齡以及姐夫孔祥熙等也安葬在此。

  去世後,宋美齡留下12萬美元存款。孔令儀說,宋美齡一生不會賺錢,更不管錢,這些錢是她在臺灣數十年唯一“存”下來的,此外別無資產。
Post Reply